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地级市的市领导如何排序,发展前景如何?

我是一名正科级干部,在组织人事部门工作多年,对行政级别问题研究很有造诣,发表过多篇相关的文章,受到了不少网友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今天想跟大家探讨汇报一下地级市的市级领导排序问题。

众所周知,我国城市的级别有4个正省级的直辖市、15个副省级的城市、几百个正厅级的地级市以及几百个正处级的县级市,这其中地级市处于一个承上启下的层级,地位重要,作用突出。

地级市是指在省级行政区域以下、县级行政区域以上,受省级行政区域管辖,又能管辖县级行政区域的地方行政区域,因其大部分是原来省级政府派出的“地区行政公署”和“省辖市”经过合并产生的(也有很多是地区直接撤地设市),所以被人们称作“地级市”。

我国目前已经有293个地级市,未来还有7个地区(新疆喀什地区、和田地区阿克苏地区塔城地区阿勒泰地区,西藏阿里地区,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和3个盟(内蒙古兴安盟、锡林郭勒盟阿拉善盟)准备撤地(盟)设地级市,虽然地级市已经成为我国最主要的行政区划和建制市,但是地级市只是我们对地级行政区域的俗称,在法律上并没有“地级市”,地级市一般被称为“设区的市”, “较大的市”、“副省级市”、“国务院计划单列市”和“不设区的直筒子市”也属于地级市的一部分,是特殊的地级市。

地级市的行政级别一般是正厅级,那么地级市的市委、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市政协的级别也是正厅级,相应的市委书记、市长、市人大常委主任、市政协主席也是正厅级领导干部,当然部分地级市的市委书记由省委常委兼任,是副部级,在此不作讨论。

地级市的4套班子的一把手是正厅级,那么相应的班子副职就是副厅级,虽然都是副厅级,但副厅级之间的排序该如何确定呢?是不是有规律,实际上还真是有规律的,我在这方面研究造诣很深厚,在这里可以向网友们作一个情况汇报,不妥之处,也希望网友批评指正。

所谓的市里的四套班子,是指“党委、人大常委会、政府、政协”,这个排序是固定的,有其内在的逻辑:首先,党是领导一切的,党委理所当然排在最前面。其次,人大常委会是权力机关,依法选举产生一府一委两院,并依法实施监督。第三,政府是人大的执行机关,是行政机关,自然要排在人大之后。最后,政协仅是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组织,自然排在政府之后。

虽然四套班子按照“党委、人大常委会、政府、政协”进行排序,但是,正职领导的排序会有所差异,依次是市委书记、市长、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市政协主席。市长之所以反超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原因在于:相同层级党内职务占优,则排在前面,因为市长党内职务是市委副书记,而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党内职务只是市委委员。

先说一下市委常委,市委常委副职领导包括专职副书记和常委。其中,专职副书记作为地方第一副职,是独一档的存在。

其次,按照四套班子的排序顺序,市委常委排在市人大副主任之前,优于副市长,优于市政协副主席。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排序是按照最高职务进行排序。例如,常务副市长的党内身份是市委常委,要排在市人大副主任之前,而普通副市长就要排在人大副主任之后。

另外,地方上除了四套班子外,还有四个机构比较特殊,分别是纪委、监察委、法院、检察院。其中市纪委是党的机关,排在市人大选举产生的监察委、法院、检察院之前。

同时,市纪委、市监察委是一套人马、两块牌子,市纪委书记、市监察委主任都由市委常委担任,不再重复计算。至于法院,作为审判机关,排序一直位于检察院之前。

1.整体排名顺序:市委书记、市长、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市政协主席、市委副书记、市委常委、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副市长、市政协副主席、市法院院长、市检察院检察长。这是一个整体大的排名顺序,主要是以职位来排序,在实践运用上,也是非常经得起考验的。

具体来说,市委常委肯定是要排在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的前面,市人大常委副主任肯定是要排在不是常委的副市长前面,副市长肯定是要排在市政协副主席的前面,市政协副主席肯定是要排在市法院院长、市检察院检察长的前面。

2.具体职位内排名:上面介绍了按照职位确定的整体排名,那么具体到一个职位内的领导干部该如何确定排名呢?这也是有规律的,比如就拿一般的市委常委来说,排名是由提任副厅级领导的时间早晚来确定的。

换言之,像市委常委中的市纪委书记、市委秘书长、市委组织部部长、市委宣传部部长、市委统战部部长、市政府常务副市长、市委政法委书记,他们之间的排名并不存在按照任职职位高低确定排序的规律,也就是以前有些不懂的人说市纪委书记要排在前面的说法,这纯粹是无知者无畏的错误观点。

这些市委常委的排名确定,是按照他们提任副厅级领导的早晚确定,这里要说明一点的是,排名顺序依照他们提任副厅级领导的早晚时间确定,而不是他们提任市委常委的早晚时间确定。

这种情况是经常会发生的,比如说在2021年,市委换届中有一个县委书记提拔成了市委常委,而当时有一个副市长在2019年就是副市长了,但不是常委副市长,2021换届的时候,他依然是副市长,没提拔为市委常委,那么这个县委书记的排名就排在这个副市长前面了。但是没想到2022年这名副市长提拔成了市委常委,那么他的常委排名就会在这个县委书记之前了,因为他2019年就已经是副厅级了。

还有一种非常极端的情况,这种情况在换届中会发生,那就是两人同时由正处级提拔为市委常委,那么该如何确定排名?这种情况的排序也是有规律的,就是看这两人谁提拔正处的时间更早,谁就在市委常委中排名靠前。

市委常委是这样排名,同样的道理,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政府副市长、市政协副主席之间的排名,一般情况也是按照这个规律确定排序。

但是这里有一种比较特殊的情况,那就是如果市委常委由于年龄的原因,或者其他原因被免去去了市委常委职务,转而到了市人大常委会任副主任或到市政协任副主席,那么他的排名一般会排在所有的副职中的第1位,一般会被任命为党组副书记。如果有两名及两名以上的常委转任到市人大常委会任副主任或市政协任副主席,他们的排名按照原先在常委中的先后顺序确定排名。

市级领导谁的发展前景更好

除了4套班子的一把手是正厅级,另外的市级领导都是副厅级领导干部,虽然他们之间有一定的排序,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未来都会完全按照排序,来确定提拔的先后顺序,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还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的。

一般来说,地级市市的市委书记都会由市长提拔担任,或者是由省里空降一名正厅级领导担任。而市长的来源除了空降之外,一般就是由副厅级的市级领导中提拔任命,一般来说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市政协主席转任市长的情况是极其罕见的,基本可以不做讨论,因为转任到市人大常会主任、市政协主席的领导干部一般年龄都比较大。

那么在剩下的副厅级领导干部中,最有可能提拔到市长的人选顺序是怎样的呢?最有可能的就是市委副书记,因为除了4套班子一把手之外,市委副书记就排在了第5位,是非常核心的班子成员。一般来说市长空缺,而且要在本市的副厅级领导干部中选拔,如果市委副书记年龄符合要求,本身也没有违法违纪的线索,或者是处于处分期,一般上都会优先选择市委副书记担任市长,这种情况在近几年的实践来看,大约有一半以上的情况都是如此。

虽然副书记非常有可能提拔为市长,但并不代表着这种情况一定会发生,在一些地方,常务副市长也是市长的有力竞争人选。这种情况的发生,大概率是因为市委副书记年龄比较大,不适合担任市长,或者市委副书记有一些违纪违法线索,还处于处分期,再有一种极端的情况就是组织部门,综合市委副书记近些年来的工作表现,认为他不具备担任市长的能力和水平,所以这种情况下就会选择年富力强、具有专业才能的常务副市长来担任市长。

一旦这种情况发生,那么对市委副书记来说,在仕途上是一个重大的打击,那就被认定为组织上不认可自己。很可能会影响市委副书记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这种情况发生之后,组织部门一般会统筹考虑,一般会有两种决定,一种是安排市委副书记转任到别的单位任职,一般会调到省级机关担任副职,另一种就是也会把市委副书记提拔到正厅级领导岗位,一般会是转任地级市的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或市政协主席,或者是调到省级机关担任党政一把手。

除了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市长最有可能提拔成市长外,剩下的常委中直接提拔为市长的可能性就很小了,近些年来偶尔能看到市纪委书记、市委组织部部长提拔为市长,其他的常委几乎没看到能直接提拔到市长的情况,至于从一般的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副市长、市政协副主席提拔成市长更是无从谈起,几乎没有先例。

综上所述,我对地级市的市级领导班子的排序及发展前景,作了一个非常全面深入的情况汇报。应该说分析的深度和广度比较到位,不妥之处还请大家提出宝贵意见建议。实际上以上对地级市的市级领导所作的分析,这种排序、发展前景的分析研究,对于省级领导以及区县的县级领导都是有参考价值的,而且也是同样适用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广州市市级河湖长名单公告
吴川祝副书记主持召开市“双创”工作指挥部第76次指挥长会议部署“创文”成果巩固提升工作
为什么地级市的市纪委书记是副厅级,而市委组织部长只是正处级?
省会城市的市长调任省政府副省长,算提拔重用吗?
哪些城市的市委书记会由省委常委担任?
市委书记和市长,都是四大班子一把手,级别有没有区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