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爱的艺术》值得用一辈子反复咀嚼的好书

我自己很讨厌写下这种说法:「这本书是每个人必读。」毕竟,一本书再怎么好看,也就是对某些人有帮助、某些人必读吧?然而,今天要分享的这本书,我打从心底认为是「每个人」必读,因为这本书谈论的主题太重要了,而且也谈得未免太好了。这个主题就是:爱。

这本书在说什么?

《爱的艺术》的作者是二十世纪知名的心理学家和哲学家埃里希.佛洛姆,他在1956 年所撰写这本书在全球畅销3000 万本,也是当时很少见的深度探讨「」的本质和技艺的书籍。他认为,爱不是一种虚无缥缈的情感,而是一种技艺,一种能力,需要培养和练习。

在这本书中,作者想要告诉我们「爱」就和世界上的其他技艺跟学问一样,是一种可以「被学习」的能力,爱的背后有很扎实的「理论」和「实践」的方法。他在书中从不同的角度来探讨爱的本质,包括亲子的爱、兄弟姐妹的爱、浪漫的爱、自爱,还有对神的爱。他讨论的涵盖范围虽然很广,可是却很可以深入,有着很多独到的见解。像是他批评了资本主义对爱的负面影响,他认为,当人们对爱的理解过于「物质化」和「交易化」,这种现象反而会阻碍了爱的实现。

这本书挑战了我们对于爱的看法,刺激我们重新评估和审思自己的价值观,并且鼓励我们用一种更主动、更负责任的方式,在生命当中勇敢去爱。这本书的篇幅不会太长,像我读的这本250 页左右,可是却字字珠玑。这绝对是我今年读过的书中,到现在为止最喜欢的一本。

爱到底是什么?

根据作者的观察,他发现活在现代文化的人们,虽然在爱上面遭遇到明显的失败跟困惑,却几乎从来不去学习「如何爱」和「如何被爱」。我们的内心虽然渴望着爱,但是转过头去又把其他事情——成就、声望、金钱、权力——看得比爱还更加重要。特别是现代社会加深了这种错觉,只有那些能够赢得金钱和名誉的事物才值得学习,而爱,好像只对我们的灵魂有帮助,所以我们不想耗费太多心力在它上面。

作者认为,爱是一种主动的能力,而不是被动的等待。爱,是一门可以被理解、被分析和被练习的「艺术」。所以他将这本书取名叫做《爱的艺术》。

那么,学习任何一门艺术的过程,可以分成两个部分,一个是掌握「理论」,另一个是掌握「实践」。就像一个人想成为一位音乐家,他必须先了解音乐理论、乐器的演奏技巧。然而,拥有这些知识后,他仍然不能被视为真正的音乐家。只有在经过长期的实践,将理论与实际表演融合在一起,进而形成一种「近乎直觉」的反应,他们才能被认为真正精通音乐艺术。

这种「直觉」是经过长期的练习和深入的理解,让艺术家能够超越书面上的知识,将他们的内在感受和想象力转化为实体的艺术作品。这种直觉的运用,不仅能让艺术家在创作时更加自由,更具创新性,同时也使他们的作品更具吸引力和说服力。作者在书中写下这句令我印象深刻的话:「直觉是精通任何艺术的标志。」直觉就是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的结晶,同时也是艺术家的内在创造力的最直接表现。

所以,这就是作者把这本书的结构分成两个部分的原因,分别是爱的理论和爱的实践。只有当我们把爱视为一门艺术,我们才能用主动的方式去学习它的理论,去练习它的实践。

哪一种人比较懂爱?

回到日常生活当中,有时候我会感到困惑,为什么有些人看起来好像「比较会爱」?有些人看起来就「不知道怎么去爱」?我相信大家只要稍微回想一下,心里面应该都会浮现出不同的人的样貌。我们虽然隐隐约约感觉得到每个人对爱的掌握程度不太一样,可是却不太容易清楚地描述这种差异。

在作者的理论当中,他把人们分成了两种不同的人格典型,分别是「创造性取向」的人格和「非创造性取向」的人格。

「创造性取向」的人格,指的是当一个人以积极、主动、有爱的方式与世界接触和交流。这种人格倾向于创造和发展关系,并在与他人互动中找到意义和满足感。他们倾向于真诚地关心他人,并寻求与他人建立真正的联系。他们的行为和态度,并不是以期望得到什么回报为目的,而是出于对生活和他人的真诚、热爱和投入。

「非创造性取向」的人格则代表了一种相对被动和消极的处世态度。这种人格型态的人倾向把关系视为一种手段,以达到他们自己的目的,例如权力、控制、得到别人的认可和赞赏。他们对别人的关心和爱往往有条件,并且期待得到某种回报。他们往往缺乏真诚的投入,对生活和他人的态度时常带有操控和利用的成分。

因此,对于有创造性取向的人格来说,能够「给予」就是能力的最高表现。因为在给予的行为中,他们会体验到自己的强壮,会体验到一种丰饶和饱满的能力。就像是有一句俗话说「施比受更有福」,并不是因为那是一种剥削,而是因为给予的行为本身就是在「展现我们的蓬勃生命力」。

因此,爱,是一种具有创造性的给予。创造性取向的人更懂得爱。

爱是一种主动给予的行为

作者在书中明确指出:「爱不只是一种感觉,而是一种积极主动的行为。」爱就是自由自在、不期待回报的给予。他进一步解释:「不是说我们要为别人牺牲生命,而是把生命里面活生生的事物给予出去。像是把我们的喜悦、兴趣、知识、忧愁给予出去。在这种给予当中,我们丰富了别人,用一种增强自己生命力的方式,扩大了别人对生命的感受。」

当我们给予别人这样的生命力,这些东西又会反射回来,像是对方的一个微笑、一个皱眉、一句感谢,都是一种反馈。这个时候,原本的「接收者」反过来成为了一个「给予者」,并且把一部份的生命力给予了我们。

奇妙的事情在这时候发生了——给予就是接受。就像是老师可以被学生教导,演员可以被观众启迪,作家可以被读者激励。也就是说,他们并不是把对方当成是物品,而是以真诚和创造性的态度互相对待。在这种真诚的互动之下,两者之间的生命力有了真实的交流、起了奇妙的化学变化。

书中是这么说的:「爱,是一种唤起爱的能力。」所以一个无法爱别人的人,就是无法给予的人,也就是缺乏能力唤起爱的人。

他解释道,虽然我们在意识层面害怕的是不被人爱,但我们真正的恐惧是去爱,因为:「去爱,意味着得不到担保地委身,是把自己完全给出去,希望我们的爱会在被爱者的身上唤起爱。爱是一种信仰行为,信心少的人爱也少。」有信心的人会知道,爱不是拿取,不是出自于不安全感。相反地,爱就是给予,给予别人我们的喜乐、兴趣、理解、幽默和忧伤。爱是将「所有在我们身上活跃展现的一切」给予别人。

只有在我们主动给予的同时,爱才会被唤醒。

爱不是等待某一个对象出现

一般我们在跟朋友和家人谈到「爱」这件事情的时候,多半离不开「浪漫的爱」。大家一定会想到一些最常听到的对话内容,像是:「这个对象跟我期待的落差很大,他不是我想要找的『那个人』」或者是:「我都已经年过三十了,怎么还没有好的对象出现?」

然而在书中,作者精辟地指出人们对于「爱」的一种最常见的误解。许多人会误以为,爱所必需的条件,就是要找到一个正确的「对象」,然后一切就会水到渠成。如果这个「对象」不对,我们就会说服自己不需要去爱对方,想要等到下一个正确的对象出现才好好地去爱。

然而,这种态度就好像在说一个人想要画画,却不去画画教室学画、不去真的卷起袖子作画,只是一味等待着正确的绘画「对象」出现,以为自己终于等到了这个对象之后,自然就可以画出一幅漂亮的画。你觉得这样的态度,真的学得好画画吗?等到正确的对象出现才开始「画」,就好像等到正确的对象出现才开始「爱」,平常不努力,哪有可能会有好能力?

所以作者才一直在书中强调,爱是一种主动的活动,是一种灵魂的能力。

当我们平常不去爱,如何才学得会爱?当我们平常不作画,如何才学得会画?

因此,爱是不分对象的,是一种对生命本身的热爱和尊重。如果我们真正理解和实践爱的意义,那么我们的爱将不会被局限于我们自己或特定的个人,而是会扩展到所有人和生命。作者主张:「如果我真的爱一个人,我就会爱所有人,就会爱世界,就会爱生命。」爱,不是仅限于和特定对象的关系,而是一种态度,一种性格的取向。

引述书中完整的说法:「懂得爱所有人也是一种表现出我们真正理解和接受自己的方式。如果我们不能爱所有人,那么这可能意味着我们对自己或他人有某些『尚未解决』的恐惧或反感。而当我们能够全心全意地爱所有人时,这表现出我们已经成功地接纳和爱我们自己,并能够以开放和尊重的态度面对他人。」

因此,懂得爱所有人,才代表我们真正懂得「爱自己」和「爱某个人」。这种全面的爱是我们人类存在的基础,也是我们实现个人成长和人际关系和谐的关键。爱是一种每天的实践,而不是等待正确的对象出现才去爱。

《爱的艺术》带给我的阅读体验是丰富的、温暖的、恍然大悟的。我在撰写这篇读书心得的时候,觉得根本没有写得完的一天,因为每个段落都含有了太多的智慧和洞见。这次分享的大约只占了我摘录重点的三分之一不到,书中还有好多值得深思和反省的观点。我深切地认为,爱是一辈子的事情,这本书也是一本值得一辈子收藏的好书。

我很喜欢作者鼓励我们,通过理解和实践「爱」,来进一步提升自我,获得一种更丰富和满足的人生。他不断强调爱是一种主动的行为,而非被动的情感,爱是人格培养的一部分,通过自我发展与提升,我们可以学会更好地去爱自己,也懂得去爱其他所有人。

如果你想要了解亲子之间的爱,书中有完整的篇幅分析了孩童、母亲和父亲之间的爱的差异。如果你想解开自己对于浪漫感情的困惑,或者更懂得经营长久的伴侣关系,书中的浪漫的爱的篇幅会带给你很大的帮助。其他还有关于朋友之间、神和宗教之间的爱,书中都有值得参考的篇幅。

总结来说,这种关于爱的理解和实践,对于想要在生活中实现更深度的人际连接和个人成长的读者来说,具有难以衡量的价值。这不只是一本探讨爱的书,更是一种思想的启发,一种生活态度的指引。我相信,如果能让更多人认识这本书,这个世界将会变得更美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读书札记 | 《爱的艺术》/Erich Froom
亚里士多德艺术观
4步构建创造性思维,收获金点子解决大难题
你怎么看待丑书?
武大王 : 爱的修行——读《爱的艺术》有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