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黄龙玉的鉴评

     黄龙玉是由富矿质玉髓组成的隐晶质矿物集合体,经过内源氧化转色及外源浸润染色而自然优化生成,并以黄色为主色系的硅质玉新种——是有别于玉髓、玛瑙、石英、水晶等同类矿物的独立新种。主要矿物成分为富矿质玉髓,主要化学成分为二氧化硅,并含有氧化铁、锰,或硫化铁以及多种微量元素。摩氏相对硬度6.5—7,密度 2.6—2.7,折光率1.52—1.545。致色离子主要为阵Fe+++、Fe++、Mn+++等。
        黄龙玉是全面拥有“玉”所必备的五大严格标准,井以品类丰富,色彩多样.以黄为主、以黄为贵、以黄、红为主色系,以温润、华贵的玉质特性见长的新兴优秀玉种。
        主产云南省保山市龙陵县的龙新乡小黑山、苏帕河、镇安乡一带,后又在龙江及平达发现新矿点。
        2005年以来,云南省观赏石协会引起高度重视,因势利导组织技术力量考察研究,采样鉴定,著书立说。先后由地质出版社出版《云南珍常/黄蜡石.黄龙玉》(2007.6);《国家宝藏.黄龙玉》2009.6;定义了“黄龙玉”新兴玉种名称,“黄龙玉’雅名现已响彻大江南北,倍受玩家推崇,应验了“盛世兴、美玉出”的预言。

在为黄龙玉鉴评、分级的过程种,我们感到要想对玉石分级则是很困难的。玉石不同与宝石,宝石多为矿物的单晶体,其规律易于掌控,而玉石多属矿物集合体,尤其是矿物组成及化学成份的变化较大,情况相对更复杂;故不便具体归纳和简单评定。

        关于玉石的好与坏的标准也是很难定义的。比如黄龙玉中的色带(纹带)、俏色、间色是缺点还是优点,也要视其具体情况而定,不能一概而论。

        鉴评中难度最大者莫过于对玉石的温润、宝气的鉴评温润、宝气的灵性是我们能够觉察得到,但又无法言表和分级的一种感知。但往往温润、宝气这些灵性的东西,既是玩家们所追求的境界,又是中国玉文化的根本。现代的科学仪器在这些问题上也变得无能为力了。迫使我们只有依据美学就人文科学的一些方法来加以判断解决。比如,在色与水的关系中,我们将引入“黄金分割律”这一美学原则来解释这一问题。

        为黄龙玉评鉴分级也许就是一个悖论,就像设计了一个圈套再让自己去钻一样。即使是这样,我们也必须努力地去尝试一番,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以下按黄龙玉的质量及其美学要素进行逐一的评鉴解析:
        黄龙玉与黄蜡石的区别

         显晶质的是黄蜡石
        “显晶质者”晶体肉眼可见(结晶粒度在0.1mm以上),如同“冰糖块”或紧密固结为一体的“白砂糖”“食盐块”,有砂粒感;所以感官(视觉和触觉)上都谈不上“凝润”且性质偏脆。质纯的“显晶质者”有时过于通透(如雪花蜡、冰晶蜡)但也相对较为粗、性脆而显“石性”,虽透而不显温润。黄蜡石中,石英颗粒结构由细到粗依次为:蜜蜡、砂糖蜡、雪花蜡、冰晶蜡,以及常含杂质而粒度可粗可细的土黄色、黄棕色“石头蜡”;故色黄者即通称为由石英组成的各种显晶质“黄蜡石”。

         隐晶质的才可能是黄龙玉
        “隐晶质者”晶粒细微而隐蔽,肉眼分不清也看不见,结晶的粒度<0.1mm ,(即在0.1—o.oolmm之间),当颗粒越细微,越凝润时,则在感官(视觉和触觉)上就表现为“温润”“有水头”“具灵性”,故其质地通灵似玉,性质也较匀韧。视觉感官上,隐晶质者好似凝润而半透明的“胶冻”, 在透与不透之间而言之:“宝气内敛”、且“润而有水”“细腻具油性” ;

         黄龙玉“凝韧匀密”的特质,体现出了视觉上在“透与不透”之间则“含蕴万象”“通灵温润”,触觉上抚摸把玩则“快感愉悦”“爱不释手”。

        玉质——“种”概念的引入

       对黄龙玉质地的描述,我们引入了“种”的概念,它不仅表达了玉的“质地”还能以人为本表述出了人对玉的一种感觉。对黄龙玉“种”的描述,我们建立了自己的体系:宝石种、冰种、油(油脂)种、皮冻种、微晶种:雪花种(已属黄蜡石的范畴)。

        宝石种——为黄龙玉中质地最为细腻而净透的顶级一类,有宝石般的质感与光泽,主要用作高档饰品。
        冰种——质地细腻凝润,隐晶质,玻璃光泽,净度、水头优异。
        油种——质地较细腻温润,隐晶质,亚玻璃光泽戴油脂光泽,水头佳。
        皮冻种——质地较细致,隐晶质到细弱微晶质,蜡状绒有机玻璃光泽。
        微晶种——微晶质.塑料光泽如“水纹蜡”属粗度最粗的黄龙玉。
        雪花种——显晶质。已属黄蜡石的范畴。

         黄龙玉的“玉声”

        黄龙玉由于质地的差异,其声音的差异也很大。声音是玉石玩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优到劣划分为四个等级:2 清扬悦耳, 2 清脆, 3 低沉, 4 木呐。鉴别时应以同类形体者才好比较。
       任何玉种在轻轻敲击时所发声音的优劣,除了主要取决于质地的差异外,很大程度还取决于测试样品的形状(厚薄、粗细、长短、空实)大小的差异,测试时要尽量以相同或相近形体者进行对比。因为同样体量玉材的形体.当具有‘薄”“细”“长”“空的特征时,其敲击声必然要比形体为“厚”“粗”短’“实”者为优。

        黄龙玉的净度

        关于黄龙玉的“净度”,专指黄龙玉在感官上的玉质纯净度;但有两层意思。其一:指玉质均匀、纯净无斑纹无瑕疵,即所谓的净度高;其二:指虽然存在有逐渐变化的色差或水头差,甚至出现色斑、色块,但只要不出现有损玉质美感的瑕疵,也可称为净度好。甚至有时即使在宝气十足、华光四溢的“宝玉”上存在少量瑕疵,相形之下瑕疵也被淡化了,古人有一句成语说的好:“瑕不掩瑜”。
        净度由优到劣,依次评分、分级为:
        5 洁净
        4 无暇
        3 微瑕
        2 有瑕疵
        1 斑杂
        0 污浊
黄龙玉的“色”与“水”
        玉石中的色是指玉石所含致色物质对光线的吸收与反射,玉石的“水”则是指其本身对光线的通透率。玉石中的“色”与“水”是一对矛盾,色浓水就短水长色就淡。正是玉石中这种色与水的微妙复杂的关系,才成就了玉石的高贵与美丽。西方人喜爱钻石的纯净与通透,而中国人则独享玉石那份透与不透之间的神秘和内敛的灵气。
        多少年来,人们一直都在问自己,是色浓好还是水长好,没有答案。所以,商家就根据自己的需要来宣传,有色货就说色浓好,无色货就说如玻璃般的种水好;而玩家、买家则是满脸的踌躇与仿徨,最后还是落入商家的圈套。
        那么,玉石的色、水关系能不能有一个标准呢?我们在对黄龙玉的研究时有了一个惊人的发现:每每看一块黄龙玉玉料或玉器时,当色是6—7分,水有3—4分时视觉感受最为舒服。啊,这不就是与经典的美学定律——黄金分割律,相一致么!
        古希腊数学家在进行线段分割时,发现一条具有美的价值的规律,它就是“黄金分割律”。它是将一段直线分成长短两段,使小段与大段之比等于大段与全段之比,其比值为1:1.618。最直观的例子就是一幅画或照片,其短边与长边之比,符合1:1.618时,最为恰当、美观。这种比例一直被认为是美学的最佳法则。当人们运用这个法则再来观察自然界时,就惊奇地发现:原来在自然界的许多优美的事物中都能看到它,如植物的叶片、花朵雪花五角星许多动物、昆虫的身体结构中,特别是人体中更是有着丰富的黄金比的关系。当人们认识了这一自然法则之后,就被广泛地应用于人类的生活之中及艺术实践中。
        我们终于发现了来石的色与水的奥秘了:玉石中色与水的关系,当符合黄金分割定律时最为美丽。黄龙玉当然也不列外。
        但为什么玉石的色与水的关系中,是色6—7分、水3—4分时最为美丽,而不是水6—7分、色3—4分呢?这应该与中国人的特殊审美情趣有关。中国文化神秘、内敛、保守的审美情结,使得中国玉文化重色轻水。这也是为什么新疆产的和阖玉一直被国人所追捧的根源一色重水轻且符合黄金分割律,而新疆以外的和闻玉,水更好却反遭诡病。
        黄龙玉跟翡翠一样,水头变化非常大,从无水到九分多一点皆有。所以,掌握黄金分割律,对黄龙玉价值的衡量是必不可少。

        黄龙玉的色带

        黄龙玉的“色带”,又称为纹带(丝带或飘带)是鉴定黄龙玉的典型特征。从它的这些别名上来看,它不同于较规则的玛瑙条带。玛瑙的条带,每一层分界清晰明了,而且往往重复出现白色的规则条带或环带,而且条带之间几乎不出现相互纠缠、晕染、消失和断断续续。而黄龙玉的色带则相反,正是这些色带往往形成极为漂亮而神秘变幻的“玉纹”、构成了黄龙玉的独有朦胧纹带特色。
         由于矿脉在形成的时候,处于“脉动式”的多阶段、多世代的矿液沉淀形式而一次次叠加凝聚而成,每一“世代”所带来的成分及所处的物理化学条件往往发生波动,必然造就了黄龙玉常有的“色带特征”,最典型者即为“板料”:但黄龙玉的“色带”往往延续不长,属于一类因致色离子浓度变化而造成的断续状的霞纹,山坑料有时亦可见不同色调、不同氧化转色程度的“色带”。并以色带若隐若现而自然渐变者为优。

        黄龙玉的褪色奥秘
        黄龙玉与其它玉石一样,部分山料有褪色现象,特别是深坑料石,坑越深其褪色现象越明显。
        玉石深埋地下(强围压、恒温、无光照、恒水、缺氧)是一种非常稳定的状态。当其采出后,由于所处环境(地表——常压、变温、强光照、缺水,富氧)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原先稳定的化学物性质,将有一个重新适应新环境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出现褪色、出绵等现象都是正常之事。但这个变化也不是无休止地变下去,当经过一段时间后就会重新稳定。在实际中,我们发现,深坑料石的变化有两方面:一是变得越来越难看;另一则是变得越来越好看。总之,深坑石会起一些变化,是不争的事实。
        而水坑料、半山料由于长期就处于地表,所以变化就小或无变化。而且黄龙玉的黄色和红色系列的致色,都是铁元素氧化的最终稳定产物——三价铁离子;即铁锈黄色、橙色、铁红色、褐色;所以是最稳定的高价铁离子致色。
        还有一种褪色,我们称之为假褪色。这种现象的表现是,其致色离子并未发生变化,玉石在干燥的环境下,脱水造成其对光线产生散射后,导致光的折射、反射发生改变,致使人眼的感知错觉。发生这种现象时,往往用油养护成经常把玩,就会重新回复其色彩。

        黄龙玉的“绵”

        “绵”在各类玉石中,或多或少都有存在,其表现为呈半透明至微透明的白色云雾状、不规则网状、脉络状的浅色絮状物。“绵”有原生绵及次生绵两类:“原生绵”是玉料内天然生长的,“次生绵”是玉料原石在自然剥蚀、搬运中,常年暴露地表而受到岩块的撞击戴开采玉料时的爆破冲击,所形成的“隐裂隙绵”或“撞击绵”。
       “绵”实质上也是玉料中微细孔隙或隐裂隙群所聚集而成,其中主要充填物为密度比玉质小得多的空气就少量液体,所以光线通过时就要发生散射成折射,使局部玉质失去透明温润的美感,而显现出微透明的絮状“绵”:
        在黄龙玉的众多料石中,优质的水坑料、优质的山坑料都不会起绵;优质的料石当存在不均匀的、玉质较差、偏粗的夹层时,或者常年暴露在干噪石滩而风化脱水发枯者,就常见起绵现象;当绵弱而不显时,用油养、人养都能消除。但枯绵、空隙绵、裂隙绵、网状绵,虽经油养隐绵的方法处理可暂时隐去,但当油质或水分挥发后,绵又会或多或少地重现。
        “绵”的出现,如果仅在次要部位而且量少、微弱不显眼,对质量的影响不大,反而表明其为天然玉质。但出“绵太多而明显,则失去了玉质的温润度和水头,大大降低玉料和玉雕件的等级档次。
        在黄龙玉中,大凡优质水坑籽料、优质田坑籽料、优质山流水玉料、草皮料等玉料的“出绵率”都比较低,因其长期受水的浸泡,本来出绵的部位被水带入的矿物质交换、填充而无绵:而普通的、玉肉薄的、玉肉厚度(脉幅)和形态变化,交错而极不稳定的,以及接近或出露地表而长期受风化、日晒的脱水厚皮“枯料”,或水流湍急而使籽料多受撞击者,其“出绵率”都较高。所以选货、挑料时,必须注意区分各种玉料,这是至关重要的。
        也有的人说:黄龙玉该起绵的就让它去起吧,这是区别黄龙玉品种和质量等级的自然标志!否则就会“鱼目混珠”。这也有一番道理。
         请注意:任何玉种都存在有“绵”的现象,而不仅是黄龙玉独有。玉有了绵,从美观和净度上看是一种缺陷,但却又是天然玉石的一个佐证。

        黄龙玉温润度的标准
        从玩玉一开始就为“温润”这个词寻找解释,《新华字典》上“温和柔润’的解释,仅为其引申的意思,本意无考。“谦谦君子,温润如玉”是《书剑恩仇录》主人公陈家洛刻于玉配上的一句话。前几年,有人将其放于网上寻求出处,至今无果。“谦谦君子”这四字出于《易》,而“温润如玉”最为近似的是“言念君子,温其如玉”,出自《诗.秦风.小戎》 。
        不管是“温润如玉”还是“温其如玉”,温润这个词的最早含义一定是与玉有关的,而且是指玉的某种品德或性状,且是玉石最可人的美德。其实.今人大都能理解玉石“温润”的真正意思,却苦于无法描述。“温润”非常奇妙的东西我们能感知它的存在得着,就是说不出。温润虽有“温润度”“润度”这样的词意,我们也经常使用,但其“度”的标准,仍不能量化。或许玉石正是有了这些神秘的性质,才能让人们对它痴迷不悔。这是中国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方式。

        黄龙玉的宝气
        玉石在中国——直作为财富、权贵的象征,属宝物之列,就理当也有“宝气”。
        “宝气”一词,虽常在珠宝玉石描述中使用,但并没有作为一个重要指标来鉴评玉石及珠宝。可能是因为“宝气”这种东西,只能感受、意会而不能言传,往往语言在这时会变得苍白无力,人文的东西却往往是不能量化的。
       “宝气”是宝物的华光,就外见或内敛,或张扬或隐晦,都是人们能够感知的,但又不是仪器设备可以测量的。玉石中为什么有“瑕不掩瑜”之说,“瑜”就是那华光,就是有再大的缺点也掩不任玉的光芒。

黄龙玉的分类方法归纳起来有:按成因产状、按色彩、按结构粒度、按构造纹理、四种分类法。但我们这里只讲成因分类,其它分类方法请参阅《云南珍宝/黄蜡石.黄龙玉》《中国国家宝藏.黄龙玉》。
        按成因产状分类
        按黄龙玉的成因产状概分为:山料石、水料石两个一级大类。再按赋存条件的产出状态作二级、三级划分而有利于寻采与开发利用。
        1、山料石
        ① 硐坑石(原生地下矿脉:a、原生未氧化脉型  b、原生次氧化脉型  c、原生氧化脉型)
        ② 鸡窝坑石(异地散落堆积型)
        ③ 草皮坑石( a、准原地残积型  b、异地坡积型)
        2、水料石
       ① 山流水(a、洼地掩理型  b、溪河沉积型——再细分为阶地沉积型、河漫滩沉积型、河床沉积型三种)
       ② 籽料石(a、洼地掩理型  b、溪河沉积型——离细分为阶地沉积型、河漫滩沉积型、河床沉积型三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知识 | 黄龙玉入门到精通知识汇编
如何从黄龙玉皮的表现看玉质
长时期的研究和更深入的了解黄龙玉
宝石学:黄蜡石分类一
【蜡石讲堂】如何从外部表现看黄龙玉毛料玉质
辨析黄龙玉的“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