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何区分石英石和腊石
1、黄蜡石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和石英、玛瑙、水晶主要成分相同,黄蜡石和其他石英岩类玉如:密玉、玉髓、红绿碧玉等在矿物学上又称隐晶质石英岩,颜色变化、外观不同和其他矿物质侵染以及形成条件有关。
2、一个单个的石英结晶体就是水晶(透明的),黄蜡石等石英岩玉则是一群发育未健全的小到肉眼看不到的石英颗粒和其他矿物元素的集合体,所以叫隐晶质。而我们看到的石英石正好介于单晶和隐晶之间,也可称显晶质。单晶是山,隐晶是蚂蚁,显晶是大石。
3、有的朋友称石英石是玉化不好的腊石,很有意味。个人认为,腊石就是石英石,但石英石是腊石中等级最低的、玉化不好的腊石。本身我们玩赏的腊石就分很多等级:冻蜡、冰蜡、胶蜡、蜜蜡、细蜡、晶蜡………等,不就是从密度也可说是玉化程度上区分吗?
4、说形象一点,如果1立方空间集合了10万个0.5体积物质的就达到腊石品质,那么同样1立方空间集合了3万个1.0体积物质的只好是石英了。想象一下同样大小的一块木板和一块泡沫板各自的构造,就是这个道理,在于密度当然也有硬度和韧性的不同。
5、有朋友说石英石和冻蜡一样透亮。那么从光传递角度讲,1立方空间高密度集合了上10万个小体积能传导光线的物质(石英)的集合体,光线进来时能挨着个的直接传递,就显通透了,你看水晶是透明的。(宝玉石判断水头就是利用阳光或高能聚光灯打入石内多深判断水头多少)而石英石在同样空间容纳的同样物质颗粒稍大但数量少,因而密度小,物质颗粒之间空隙大,光线进来时产生了光折射,也会透亮,但你甚至能看到一个个的晶体和裂隙,光线明显散漫和浑浊,对不对?6、因此 你会发现,最好的冻蜡皮很薄,内部侵染变化不大,很细致通透,而细蜡大多有厚皮,但不通透(是侵染其他矿物导致,所以细蜡颜色很多变化很大),密度高,抵抗侵染能力就高,皮也薄;密度低,易于受到侵染氧化,会产生皮和颜色变化。而石英石恰恰因为密度太低了,易于受到侵染,又很容易被漂洗和冲刷,因此你看到的石英石都是雪白无皮的,还能看到大颗粒结晶,泡到水里很透,上了油颜色灰暗等等。还有一种有薄皮,但在水中黄亮,一出水晾干了皮显白,仔细看有闪光颗粒,砂性较大的,说是石英石不准确,说是黄蜡石又不地道,叫黄水石或大黄石。
7、玛瑙也是二氧化硅质地,但属于火山熔融后溶胶状产出,所以会有一层一层的带状纹路(缟纹玛瑙)和内含包裹物(雨花石)以及熔岩进入气泡产生的葡萄玛瑙。腊石是隐晶质矿物集合体,但也会因火山熔岩浇覆熔融二次成矿,产生水波纹、孔雀皮、珍珠皮状皮蜡(观察一下,都是表皮)。石英石完全是原始的低密度的石英颗粒集合体块状。
8、所以个人认为分辨石英石和黄蜡石应从三个方面入手:(1)质(质地)。黄蜡石质地比石英石细腻,皮色越细腻等级越高,甚至手摸到后,手上的热气都能让石头立马湿润,石英石不可能。黄蜡石的破口要么和玻璃一样贝壳状破口(达到玉髓质地),要么是平整的颗粒状破口;而石英石破口完全是按石英颗粒间的解理呈参差不齐的破碎状破口。(2)色(皮色)。黄蜡石、黄蜡石,名字已经把它最直接的外观描述了,冻蜡薄薄的艳丽黄皮对光一照,透若惊鸿,色象浮在石头上的晕;胶蜡一看就像凉粉或凝胶,若隐若现,精光内敛;细蜡最能体现皮色,黄的厚重,皮子也特别细腻。当然也有红蜡、绿蜡、黑蜡,总之颜色是较纯的,鲜艳的、细腻的,不带砂性的。(3)重(密度)。一句话,密度大的石头压手。
9、这里的说明和举例都是拿比较极端的双向,最好和最差,中间还有很多含二氧化硅质的卵石、彩玉石等成矿和产出因素太多太复杂,我也并不全懂,就拿腊石作代表性意见,请谅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石英石和黄蜡石的区分
黄龙玉和黄蜡石的区别
黄龙玉与黄蜡石的区别
石英与蜡石很相象,究竟怎么区别?
如何区分一块石头是黄龙玉还是黄腊石?
【雕刻欣赏】四灵匠作品欣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