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陈国宫廷一次内乱, 两百多年后却让齐国换了主人, 谁能想象得到?

公元前672年,陈国国内发生了一个震惊国际政坛的重大事件。

陈国最高领导人陈宣公妫杵臼,见宠妾生下儿子,爱屋及乌,就想着把君位改传给宠妾生下的儿子。黄脸婆生下的旧太子,此时就成了陈宣公的眼中钉、肉中刺。一狠心,陈宣公就干了件最没技术含量的事情——把“先太子”妫御寇给杀了。树倒猢狲散,太子一死,太子死党、陈宣公的堂兄弟妫完顿觉大事不妙。为保住小命,妫完匆忙逃到了东周时代的“超级大国”——齐国,去寻求时任春秋霸主齐桓公的庇护。

点击加载图片

妫完

齐桓公时代的齐国,向天下人敞开大门,海纳百川,四处招揽高级人才。奈何那时东周江湖人才流动还未形成潮流,虽然齐国敞开了大门,可高级人才大多留恋故土,上门来齐国应聘的人确实不多。如今,突然见到陈国前“高级官员”过来投奔,齐桓公大喜过望。在亲自面试了妫完一番后,齐桓公相当满意,当场宣布,要封妫完为齐国之卿!

齐国的官制分成四个等级,分别是三卿、五官、史官和宫廷官。

三卿,又分为上卿和下卿,在齐国“政府”中地位最高。上卿直接听命于周天子,是周王室放在齐国的眼线,政治地位仅次于齐国君。但春秋后,随着王室没落,上卿往往也就成了摆设,没有什么实权。下卿则由齐国国君直接任命,相当于宰相,政治地位虽然不如上卿,但却是齐国政治、经济、军事等等各项大权在握的真正实力派。

五官包括:司法官,官职称为大司理;军务官,官职称大司马;农工官,官职称大司田;外交官,官职称为大行;谏官,官职称为大谏。

宫廷官,主要是负责管理国君宫廷的内官,包括太傅、少傅、仆御、虞人等等。

史官,主要包括开太史、太祝、太卜,负责宗教祭祀、文书策命、教育等等。

妫完逃亡齐国之时,齐国上卿是高、国二家世袭,这是天子钦定,自不必说。齐国的下卿之一,此时正是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能人管仲。齐桓公要任命妫完为卿,意味着妫完刚到齐国,就可与管仲平起平坐,一起出任齐国的下卿!原本是逃难来到齐国,居然又能得到这么大富贵,这简直是天上掉下的大馅饼!常人碰上这么大机会,肯定都求之不得,假装谦让几次,也就欣然接受了。

点击加载图片

齐桓公

但是,妫完听齐桓公这么一说,却立刻了感受到天大压力——这块馅饼,看起来香甜可口,令人垂涎欲滴,可这其中却蕴含着巨大的危机:管仲在齐国如日中天,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齐国每个关键部门的负责人,都是管仲一手提拔推荐;齐桓公的恩师鲍叔牙,更是管仲的亲密好友。妫完刚到齐国,就想分管仲之权,这肯定落不下什么好下场。想到这,妫完坚决婉拒了齐桓公的好意,死活不愿出任齐国之卿。

既然妫完不肯当卿,五官之位又暂时没空缺,求贤若渴的齐桓公万般无奈,最后只得聘任妫完为工正,位在大司田之下。

虽然是热脸贴了人家冷屁股,可齐桓公对妫完的喜爱却丝毫不减。他多次死皮赖脸地跑到妫完家蹭酒喝,常常是喝到主人都不得不下逐客令时才郁郁寡欢地回家!妫完的魅力之大,由此可见。

爱一个男人爱得如此死心塌地,在齐桓公身上还真是罕见。

可是,齐桓公要是能预见到妫完的子孙会鹊巢鸠占、取齐国而代之,不知道他还会对妫完这么“稀罕”么?

两百多年后的公元前545年,妫完的后代已经在齐国落地生根,号称田氏。这一年,齐国政坛突然暴发了一场异常激烈的政治斗争。齐国庆封在斗垮崔氏后,独霸齐国大政。但庆封大权在握,却整天花天酒地、不理政事,以致天怒人怨。妫完的四世孙田桓子趁机联合齐国本土大家族鲍氏、栾氏、高氏,合力剿灭了庆氏,正式步入了齐国政坛权力的最上层。田氏虽然还没能坐上齐国“卿”的位置,但在实力上已是位列齐国“四大家族”之一了。

到达权力的最上层,这不过是刚刚开始。

几年来,齐国始终就是一场“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政治斗争大戏。刚开始,是国君齐庄公乱政,勾引下属老婆,被戴绿帽子的崔杼设局杀死;齐庄公死后,崔杼独揽大权,多行不义,又被庆氏剿灭;庆氏专政不久,又因霸道蛮横,被鲍、栾、高、田四家联手剿灭。齐国政坛如此腥风血雨,权力场中的每一个人都是“方叹他人命不长,哪知自己归来丧!”如今庆氏被灭,谁又将会是下一场政治斗争中的牺牲品?

四大家族中,鲍氏之祖是辅佐春秋五霸之首齐桓公的大功臣鲍叔牙,栾氏和高氏都是齐国公族。以上三家,都是齐国“地头蛇”中的佼佼者,在齐国树大根深。唯独田氏家族是“过江龙”,虽然名列“四大家族”之中,但无论是政治基础还是自身实力,都是四大家族中最弱的。因此,一旦政治斗争再度卷土重来,谁最吃亏,明眼人都可看得出来。

如何才能在未来更加残酷的政治斗争中存活下来?

公元前539年,齐国晏婴出访东周“世界警察”晋国,受到晋国重臣姬叔向的隆重接待。两人惺惺相惜已久,宴席之上,两三杯黄汤入肚之后,不由自主地就聊到国事。

叔向看似平淡地问了晏婴一句:“齐国现在怎么样?”

晏婴深埋肚中很久的忧虑,顿时脱口而出:“齐国现在到末世了,我不知道还能有什么其它结果。齐国就要归陈氏了!”

点击加载图片

晏子

这是什么话?!

公元前539年,距离田氏家族与其他家族合力斗跨庆氏、在齐国上位也不过才六年。短短六年时间,就能让在齐国说话一言九鼎的人物断言“齐国将归陈氏”——田氏家族究竟是拥有什么样的神奇魔力?

田氏自从祖先妫完逃到齐国之后,虽然拒绝了卿位,却接受了工正之职。工正,隶属于大司田;大司田,主要职责就是负责管理齐国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相关事务。在农耕文明时代,大司田实际上就控制着齐国的经济命脉。虽然工正不是部门一把手,但长期在经济要害部门工作,耳濡目染,使得田氏家族对于齐国政治、经济的方方面面都了解得清清楚楚。

齐国上层,国君和公室生活奢靡,对底层民众压迫深重。齐国“国营”土地上的民众,“叁分其力,二入于公,而衣食其一。”“国营农场”的农民,三分之二的精力要去料理公田,自家私田只能抽出剩余的三分之一精力来料理。底层农民收入如何,可想而知。不仅如此,齐国还盛行着“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者不得”的治国理念——国库里的积蓄多得腐烂生虫,那些劳动能力低下的老人却普遍得不到救助,只能挨冻受饿。同时,齐国还是法律严明的法制国家,对违法犯罪分子长期保持高压打击态势——民众一旦犯罪,就要被砍掉双脚,以致齐国大街上假肢卖得比鞋还贵!

齐国“企业文化”如此,已是积重难返。

“外来户”田氏家族怎么才能彻底摆脱“方叹他人命不长,哪知自己归来丧”的命运?

这意味着,田氏家族的付出就要比别人更多!

在自家“民营农场”上,田氏家族首先就抛弃了旧有“国营农场”的劳役租制度,而采取更加灵活的实物租。

点击加载图片

田氏兴起

齐国的量具,从小到大依次为豆、区、釜、钟。齐国“计量局”规定:四豆为一区,四区为一釜,十釜为一钟。但田氏家族却与众不同,私底下特制了一套量具:五豆为一区,五区为一釜,十釜为一钟。

田氏家族给民众放贷时,采用田家的私制量具。在田家土地上干活的农民,在放贷时看到这种量具,心里肯定在骂一百个“草泥马”——田家心真是太黑了,这以后得多交多少租金啊!

但是,惊喜总是在后面。

等到农民交租时,却意外地发现田家居然是用公家标准量具在收租——放租时比公家多放,收的租金却比公家更少——齐国农民,眼见田氏家族如此厚待下人,“其爱之如父母,而归之如流水”!

在像田氏家族这样“私营”农场主们的高薪政策冲击之下,齐国的“国有农场”根本就无法留住人才,渐渐地走向了没落。到了后来,齐国公田因为缺人耕种,很多都是“无田甫田,维莠(音有)骄骄”、“无田甫田,维莠桀桀”,庄稼都在田里荒废了。

不单单只是齐国,从西周晚期一直到春秋中晚期,各诸侯国的“国营农场”也先后丧失了竞争优势。为此,史书中还特别记下了一笔:“民不肯尽力于公田!”(《左传·鲁宣公十五年》)

田氏家族的农场生意从此越做越大,家族实力也越来越强。实力增强之后,田氏家族没有做守财奴。相反,田氏家族开始变本加厉地在齐国收买人心。田氏家族对齐国公族“凡公子、公孙之无禄者,私分之邑”,对国人中“贫均孤寡者,私与之粟”,很快赢得了齐国公族和百姓的人心。人心,就是田氏家族在齐国出人头地的最大资本。所以,短短六年之内,田氏一下子就在四大家族中脱颖而出。

点击加载图片

田氏代齐

难怪,连晏婴也不得不感叹“齐其为陈氏矣!”

又过了百多年,在公元前391年,田氏家族的田和废黜了齐康公。公元前386年,田和放逐齐康公于海上,自立为国君,取齐而代之。

数百年前弱小陈国的一次宫廷内斗,居然让东周“超级大国”发生了如此天翻地覆的变化,谁又能想象得到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怎样识小人,怎样用小人,管仲如是说
桓公海纳百川 管仲易得三权
「历代王朝皇帝世系」春秋战国(齐国)国君即位顺序和世系图
爆笑鬼谷 | 结盟时搞劫盟而收复失地的曹沫
战国七雄之齐国的崛起与衰败历程
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