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泗洪洪泽湖湿地
 
泗洪洪泽湖湿地

目录

简介
生态环境
历史沿革
主要作用
未来规划
主要景区
  1. 杨毛嘴湿地生态自然保护区
  2. 城头林柴场鸟类自然保护区
  3. 洪泽农场鸟类自然保护区
  4. 下草湾标准地层剖面
湿地生态旅游
  1. 生态博物馆
  2. 水族馆
  3. 千荷园
展开

编辑本段简介

  泗洪洪泽湖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位于泗洪县东南部,集旅游、保护、科教等功能于一体,2006年2月11日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泗洪洪泽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由原杨毛嘴湿地为中心的天然湿地生态系统、湖滨珍禽鸟类保护区、生态森林公园(休闲度假区)、生物多样化科普区、万亩水产养殖生态示范区和万亩无公害稻蟹立体养殖示范区六大功能区组合而成,核心区面积近15万亩。保护区内动植物资源极为丰富,有浮游动物35科63属91种。
  近年来,泗洪县切实加强了洪泽湖湿地的环境保护,建设了防火隔离带和鸟类救护站,吸引了大量珍稀鸟类繁衍生息;实施了缓冲区移民安置和围网拆除工程,野生荷花、芦苇等植被得到有效恢复;建设了湿地博物馆、水族馆、千荷园等一批生态景点景区,洪泽湖湿地保护区的对外影响力和知名度不断提升,正在发展成为宿迁地区热门的旅游景区。

编辑本段生态环境

  洪泽湖位于江苏省洪泽县西部,发育在淮河中游的冲积平原上,原是泄水不畅的洼地,后潴水成许多小湖。在中国秦汉时代,它们被称为“富陵”诸湖。其中以洪泽湖最大,为中国五大淡水湖中的第四大淡水湖。洪泽湖古称破釜塘。唐代开始名洪泽湖。由于洪泽湖发育在冲积平原的洼地上,故湖底浅平,岸坡低缓,湖底高出东部苏北平原4-8米,成为一个“悬湖”。洪泽湖是淮河流域最大的湖泊型水库,从卫星云图上俯视,其水域宛若一只振翅翱翔的天鹅,镶嵌于江淮大地,故又被人们称为“天鹅湖”。在其周围被两个地级市的六个县区所分割拥有,即宿迁的泗洪县、泗阳县、宿城区和淮安的盱眙县、洪泽县、淮阴区。而在泗洪境内,其湖岸线长达196公里,面积为732平方公里,分别占洪泽湖的55%和35%,泗洪独享其大。
  环洪泽湖地区有传承久远的产业,比如养殖业、捕捞业、编制业、种植业等,这些传统产业既要发展,但同时也面临承载人口过多、对水资源损毁作用加大等问题;环湖经济活动的加快,使湖泊的环境压力进一步加大,环洪泽湖所有县市都提出把旅游作为湖泊经济发展的方向,但如何实现旅游与保护的协调、实现旅游与其它产业的协调、实现旅游与农民增收、渔民转产之间的协调,是环洪泽湖面临的一个具有共性的问题。
  据测算,洪泽湖湿地生态资源总价值超过15亿元,每年仅产生的氧气就可供600万人呼吸,是名副其实的华东“大氧仓”。《科学规划国家级洪泽湖湿地三色旅游新蓝图》中对洪泽湖湿地的未来展望如下:洪泽湖湿地生态修复工程完成后,能净化50万亩以上的养殖水面,从根本上改写洪泽湖的历史,使其真正成为华东的“一盆清水”。未来的洪泽湖湿地公园内,不再使用传统的农药和化肥,从而土壤的高氮、高磷等污染问题将成为历史,人们追求多年的“生态净土”在这里变成现实。
  洪泽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处在规划中的330省道(环湖公路)以南,宁宿徐高速公路双沟出口和江苏下草湾遗址以东,古汴河风光带以西,洪泽湖老子山和明祖陵风景区以北。水陆总面积约100平方公里,规划的五大功能区分别是湿地核心区、生态游览区、生态养殖区、生态农业区、生态林业区等。这里,是一块“生态特区”,泗洪将力争用5-10年时间建成一个覆盖100平方公里范围的以生态效益为中心,汇生产、生活、生态于一身,集观光、休闲、体验于一体,融研究、科普、文化于一区的三个国家级“湖滨生态特区”,建成国家4A级旅游风景区、国家级生态农业综合示范区、国家级示范保护区、国际重要湿地。“生态特区”谋求的生态效益指标之细,堪称中国领先。记者注意到,包括大气、水体、土壤、噪声、光线等指标的要求,都被要求应用于湿地的修复和保护。“生态特区”的最终目标是修复湿地完整的生态循环系统,维护生物多样性分布结构,实现湿地原生资源的可持续保护和合理利用。
  2008年7月21日,由中国水产科学院、国家环保部、国家海洋局、中科院等部门组成的湿地保护区专家组对泗洪洪泽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情况进行了评估。专家组听取了泗洪洪泽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评估报告,通过座谈了解,查阅档案资料,深入湿地保护区进行现场考察,对洪泽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上所取得的成绩给予肯定。评价结果表明保护区得分80.2,生态质量尚属较好,但是保护区仍受到淮河过境客水和围网养殖的影响,建议加强保护区内各条河流关键断面的水质监测工作,逐步实施退耕还湖、还湿工程,为候鸟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编辑本段历史沿革

  1999年5月县人大常委会决定设立泗洪县杨毛嘴生态湿地自然保护区。
  2001年11月1 3日省政府批准成立江苏泗洪洪泽湖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宿迁市政府成立保护区管理委员会,设立管理处。
  2004年3月县政府出台了《江苏泗洪洪泽湖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明确了管理范围。
  2006年2月11日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继保护区生物种类、种群、种数有了明显的增加,各种鸟类栖息保护区,最多时近30万只,鱼种资源丰富,区域内的水质达到III类。目前,已完成了申报国家级保护区所需软件材料,省政府已向国务院正式提出建设洪泽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申请。

编辑本段主要作用

  湿地有“地球之肾’’的美誉,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生态价值,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地。其主要作用有五点:一是净化水体。二是调节气候。三是蓄洪抗旱。四是维护生物多样性。五是保护区域生态平衡。此外,洪泽湖湿地位于南水北调工程东线枢纽地段,为此项工程提供优良水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编辑本段未来规划

  利用5年左右的时间,在规腰桥向下7 000亩处建成芦苇迷宫、荷花岛、蟹岛、乌岛、钓鱼岛、观鸟台、森林公园、物种多样性科技园和湿地博物馆,发展观赏渔业,通过“渔家乐”等形式,开发徐国餐饮文化。交通形式主要有三种:陆上电瓶车,水上电瓶船,岛与岛之间通过栈道串联。

编辑本段主要景区

  江苏省 人民政府于2001年11月13日以苏政复[2001]191号文件同意建立“江苏泗洪洪泽湖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该保护区是以原杨毛嘴湿地生态自然保护区为核心并扩建而成,除杨毛嘴保护区外,该保护区还包括原城头林柴场鸟类自然保护区的一部分、洪泽农场鸟类保护区全部以及原规划建立的下草湾地层剖面等所在区域。目前,是全省最大的淡水湿地型自然生态保护区。

杨毛嘴湿地生态自然保护区

  杨毛嘴湿地自然保护区,地处洪泽湖西畔,县境南部。由洪泽湖区杨毛嘴湿地为中心的天然湿地生态系统以及湖滨鸟类栖息地等组合而成。区内水域、滩涂广阔,湿地生态系统保存比较完好,生物多样性比较丰富,并为大鸨、黑鹳、东方白鹳、丹顶鹤、灰鹤、天鹅等多种珍禽的栖息越冬地。主要保护对象为天然湿地生态系统和大鸨等珍稀濒危鸟类。
  保护区由泗洪县人民政府于1999年6月批准建立,总面积12万亩。核心区5万亩,以杨毛嘴为中心,西至溧河航道,东至2公里处,北至城头防洪大堤,南至1.5公里。核心区内天然芦苇荡成片分布,为洪泽湖唯一一片天然湿地分布区,其中有未受到干扰的纯天然湿地面积约2万亩,轻度干扰的滩涂面积有3万亩。目前暂列入缓冲区5万亩,实验区2万亩。核心区基本无居民,实验区及缓冲区内无污染型工业企业,主要农业生产方式为种植业和水产养殖业。
  该保护区,受季风环流影响明显,呈现典型中纬度暖温带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平均气温14.3℃,降水量893.3毫米,湿地常年水深60厘米,水体清澈透明。区内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是多种国家重点保护鸟类的越冬地和栖息地。据调查有鸟类15目44科194种,有30种国家重点保护鸟类分布。其中属国家Ⅰ类重点保护的有大鸨、白鹳、黑鹳和丹顶鹤等4种;Ⅱ类重点保护的有:白额雁、鸳鸯、灰鹤、疣鼻天鹅、啸声天鹅、白尾鹞、赤腹鹰、长耳 、鸢、猛禽等26种。
  泗洪县洪泽湖杨毛嘴湿地自然保护区已经被江苏省环保厅正式命名为“江苏省首批环境教育基地”。并先后接待了国家环保总局、省环保厅、中科院南京湖泊与地理研究所,国家环保总局南京环科所、中央电视台等领导、专家、记者的科考专访活动。中央电视台七套“人与自然”节目曾经作过专题报道。
  洪泽湖是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其地理位置独特,功能多样,是中国极为重要并具有代表性的内陆湿地。而洪泽湖湿地自然保护区是整个洪泽湖地区中湿地生态系统保存最为完整的区域,湿地生态系统类型较为复杂,生物多样性丰富。1994年中国政府制定的《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中,将“江苏泗洪及洪泽湖湿地”列入了"在生物多样性迫切需要保护的地区建立新的自然保护区"的优先重点名录中。在《中国自然保护区发展规划》中列出的在2000年前拟建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名单中,也包括要在江苏洪泽湖湿地建立国家级湿地型自然保护区的规划。

城头林柴场鸟类自然保护区

  城头林柴场鸟类自然保护区由泗洪县人民政府于1985年批准建立,总面积10000公顷。
  保护区位于泗洪县东南部,洪泽湖西岸,是林鸟、水禽和越冬候鸟的理想栖息地。据调查,这里有国家重点保护鸟类10类以上,包括大鸨、天鹅、灰鹤、鹭等。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大鸨数量在300~500只,是中国大鸨最大的越冬栖息地,具有一定的国际影响。1988年保护区建立了一个18米的圆型观鸟台,作为观鸟和考察之用。

洪泽农场鸟类自然保护区

  洪泽农场白鹭自然保护区位于洪泽农场东北岸的徐洪河和濉河交汇处,东临徐洪河与龙集、太平两镇相邻,南濒洪泽湖与半城镇接壤,西与孙元镇毗连,北连朱湖镇,隔河与界集镇相望。经过几年精心保护,严格管理,保护区由2.25平方公里扩大到21平方公里,使保护区内的鸟类种群数量巨增,大大提高了保护区的知名度,2000年10月经泗洪县人民政府申请由宿迁市人民政府批准,正式将洪泽湖农场白鹭自然保护区升格为洪泽湖市级鸟类自然保护区,保护区面积21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区2.25平方公里,缓冲区6.24平方公里,实验区12. 51平方公里。

下草湾标准地层剖面

  下草湾标准地层剖面位于保护区西部,西起淮河故道,以下草湾切岭,东至洪泽湖。长4.585公里,宽1~2公里,核心区面积25公顷。下草湾地质剖面属第四纪地层下中更新统,岩性为灰绿色,浅绿色亚粘土,粘土质地均匀,富含钙质结核及不远规则的灰白色泥灰质体以及铁锰结核。所含化石相当丰富,有中国大河狸、虎、象、犀、鹿及龟类化石,尤以中国大河狸化石最为完整。保护下划湾地质剖面为划分第四纪地层,研究土壤的成土母质成因、类型、岩性、结构、成份和理化性质提供了科学依据,具有重要的保护价值。

编辑本段湿地生态旅游

  洪泽湖湿地生态水景苑是集生态游览、科普教育、会议休闲为一体的旅游度假景区。景区分为湿地生态植物园、湿地迷宫体验区、湿地生态休闲区、湿地文化体验区、湿地水上运动区、荷苑等六大板块,现已建成鱼类繁育中心、湿地生态博物馆、垂钓中心、水上运动区、湿地水族馆、千荷园、湿地芦苑区、精品荷花区、水上网球场、沙滩排球场等旅游景点和一个集餐饮、住宿、娱乐为一体的金水山庄度假村。景区水面宽广,原野广袤,景区内荷苑飘香,曲桥蜿蜒,芦荡深深,百鸟齐鸣。走进景区,宛如走进一幅原始、自然、生态的旖旎画卷。在洪泽湖湿地生态水景苑,没有喧嚣,没有污染,有的只是清水绿波、游鱼戏逐、荷苇相伴、鸟语花香,早随鸟鸣起,夜枕蛙声眠,真可谓是“遗世独立”、“羽化登仙”的“人间仙境”。

生态博物馆

  湿地生态博物馆具有收藏、科普、科研、观赏等多种功能,占地面积2200平方米,主体二层,局部三层。博物馆一层设有门厅、序厅、展示一厅、展示二厅、标本厅、文化长廊以及馆卫中心监控厅等,通过灯箱、沙盘以及动植物标本等各种仿真手段,全面翔实地展示了泗洪洪泽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生态系统的自然风貌和特点;二层为科研办公区;三层为观望台;负一层为水下监测馆。博物馆建设采用仿生技术,将生态美学与现代建筑风格有机结合,将自然生态色彩和谐地融入博物馆整体建筑,彰显湿地自然特色,成为江苏省湿地第一个生态博物馆。

水族馆

  洪泽湖水族馆是湿地生态水景苑的又一大亮点,占地面积2500平方米,建有98个鱼类展示池,共展出鱼、虾、蟹、贝等各种水产品110多种。它与水上长廊、垂钓中心、美食渔村、鱼类保种培育池、水生植物观赏池等建筑连为一体,是市第一、苏北一流的鱼类综合休闲科普中心。湿地博物馆、水族馆的建成,将极大地促进湿地保护、科研和生态旅游工作的开展,并全面发挥自然保护区在科学普及和生态教育方面的社会辐射功能。

千荷园

  荷花,又名莲花,芙蓉花,源于中国,种植历史逾3000年,为中国民众最喜爱的十大名花之一。
  20世纪80年代以前,洪泽湖以“遍地野鸭和菱藕”、“荷花满湖十里香”骄于世人。但近些年的无度开发使昔日美景不再。为保护地方生态资源,发展生态旅游事业。2003年,县委、县政府责成保护区管理处广集全国各地荷莲珍品建起荷花物种培育科技示范园。
  园内共有1008个荷花品种,其中,以“王莲”为代表的粤系品种,以“艳阳”为代表的皖系品种,以“红玉”为代表的冀系品种等均为国内珍稀品种。示范园占地88亩,共有荷花10万株,其中盆栽1.5万株,另有8条荷花观光带计8.8公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探索洪泽湖湿地:自然美景与珍稀候鸟的乐园
【江河湖泊】江苏洪泽湖
江苏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吉林向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介绍(附图)
城会玩| 广东十大最美湿地出炉!看看有没有你的家乡!
我是河南人!我骄傲!河南这13个地方都升级为国家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