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捍卫汉语 转载

 
    【“我搞了一辈子中文,怎么现在忽然看不懂、听不懂中国话了呢!”这是中山大学中文系一位教授发出的感慨。】

 
捍 卫 汉 语


陈建军

 

  
庸俗的语言

    几位不满10 岁的小学生跟着父母去看北京国安队的足球比赛,回来后常挂在嘴边的字眼便是“傻呆”,令他们的老师和父母都十分恼火。其中的一位学生却振振有辞:“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还用这两个字结尾呢!”

    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水浒传》,书名竟被出版商篡改成《三个女人和一百零五个男人的故事》后出版,出版商同时印刷的广告上还这般描述:“本书阐述了男女之间的微妙感情,反映了在战争环境下人性的真情挚爱。”要是施耐庵老先生九泉之下有知,不知对此该作何反应?

    而当面对《丰乳肥臀》这样的书名时,你不禁会问:中国浩瀚的语言文库里,难道就真的找不出更准确的语言来体现作家本人的创作意图吗?

霸道的语言

    买庸俗的书,是花钱买污染。但大众传媒上被污染了的语言,却霸道得不请就来。

    也许你不信,《快刀店节前被“反斩”》是社会主义中国某地一张报纸的标题,它把斩客黑店受到物价部门的查处说成被“反斩”。稍想一下,这岂不是在说执法者与违法者之间是“黑吃黑”?上海某报宣传科技为郊区实施产业化项目这一好事,竟也标上《科技为沪郊经济注入“兴奋剂”》这样的标题。

    在信息社会,大众传媒使用的语言一经发布,就会以快捷的速度铺天盖地地充塞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霸道得根本不容你拒绝、阻挡。

    国外有些广告法中明文规定,广告不能去影响没有判断力的孩子。但是,我国一些人在商业利润的驱动下,专门策划出一些颇具挑逗性的广告,希冀儿童左右父母的购买意向——

    “甜甜的,酸酸的,妈妈,我要喝……”

    “今天你喝了没有……”

    “聪明的孩子要用……”

    “健康的孩子要用……”

    此外,儿童问题专家和家长担心较多的是不少产品宣称自己的品牌是 王、霸王、超霸王,在广告中又把商品定位为宫廷、贵族、名流等所用,这些无疑都在挑逗儿童要成为人上人。这种主导性的定位方式,对本来在家庭中就有“小太阳”、“小皇帝”意识的独生子女来说,更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加固了他们的“霸王”心态。

    有的家长为了避免孩子受到大众传媒霸道语言的侵害,已规定不许孩子看电视,不许听收音机,不许读报纸,不许看杂志。但即使如此,孩子仍然难逃霸道语言的侵扰,因为大街上那形形色色、千奇百怪的商业广告,令你无处可逃。

    一家门朝南开的餐馆取名叫“南霸天”;

    一家超市取名叫“剥削中心”;

    一家三黄鸡店的广告是“美好人生,'鸡’不可失”……

    《广告法》对广告的真实性、可靠性都作了相关的规定,但惟独没有对广告的语言规范提出相应的要求。商品的正宗与传统可以得到保护,祖国语言的正宗和纯洁性却没人来保护。

    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有自己的语言保护机构,分配有专人阅读刊物、收听广播、收看电视。对各类媒体上出现的不规范语言现象进行监督和指正的法兰西学院,就是一个有名的语言保护机构。诚然,整顿大范围内的语言混乱现象,要依靠全社会的力量,特别是要教育大众传媒的工作者们自觉遵守和支持。

乱套的语言

    上海一位初二学生认为老师把成语“无与伦比”的“伦”字写错了。老师让他写一个正确的,他大笔一挥,一个“轮”字跃然而出。教师再问全班同学:“是我写的对,还是他写的对?”这位老师怎么也没有想到,全班同学一致认为老师写错了。如果说这位老师刚才还笃信自己没写错的话,无情现实不由得让他怀疑自己来。他拿起字典,一查,“没错呀,是这个'伦’字呀!”“会不会字典里错了?”一位同学首先发出疑问,其他的学生也纷纷交头接耳:“电视上一晚要播出好几遍的,都有'车’边旁的。”“报纸上的广告也有的。”“福州路、外滩地下人行街道牌子上也有的。”……

    胡乱套用成语不知什么时候成了广告人的时髦,好端端含义深刻的成语受到随心所欲的曲解糟蹋,语言规范的权威受到了肆意嘲弄。

    感受乱套成语冲击最强烈的莫过于学校的老师们。

    一家生产硅油类化妆品的厂公开征集广告语,荣获一等奖的作品竟然是“千'肤’所指,言'硅’于好”。一句广告语里就肆意扭曲、篡改了两个成语,不能不令汉语学家感到心寒!

    著名广告人冯越先生认为乱套成语是广告人偷懒行为的表现。作为一个企业,竟把别字连篇的东西作为一等奖的广告语,无疑是在纵容偷懒行为。

倒退的语言

    我国从东晋开始,就已出现了简化字。建国后五六十年代,国家就先后出台了《汉字简化方案》和《简化汉字总表》。19844月,又重新发表《简化汉字总表》,使汉字便于认、读、写、记。但是,时下国人在使用汉字问题上不知从何时开始,已经酿成了一种以使用繁体字为时髦的坏现象。在卡拉OK录像带上、电视屏幕上、广告招牌上几乎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且大有愈演愈烈之势。除此之外,令人奇怪的是有些不该出现繁体字的场合也出现了繁体字。上海南北高架桥道路下是淮海路,高高矗立的4根水泥柱的四面,用繁体字写成的“科教兴国,加快科技进步,发展教育,繁荣文化”的标语赫然醒目;国庆42周年,某市举行国庆招待会,会标上也堂而皇之地用上了繁体字。

    大量使用繁体字肯定是一种倒退,各地的语言文字工作指导委员会也正不懈地努力引导社会用字规范。单靠有关部门抓住几个写了繁体字店名、桥名的单位罚款,是不是有点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味道?汉字只要简繁双轨并行,就很难归于一统。因此,专家呼吁,要刹住繁体字蔓延之势,必须依法实行综合性、全方位的管理。

洋化的语言

    你知道“士多啤梨”夹心饼干就是“草莓”夹心饼干吗?现在全国正全力查处的盗版“镭射”影碟,你知道“镭射”只是英文“Laser”(激光)的音译吗?

    “strawbeny”意译成“草莓”大概没人不懂,为什么意译的好却还要音译呢?有人说,要“洋”一点呗,越让人听不懂看不懂的品位越高。你信不信,到服装商店里去瞧一瞧,中文印刷商标的衣服没人要,中国裁缝做的服装一旦用外文商标,价格高几倍,顾客还是乐于掏钱。图个啥,图个“洋”味呗!

    有一种火腿肠,叫“得利斯”;有一种营养药,叫“圣福”;有一种自行车,叫“西格玛”;有一种饼干,叫“克力架”;甚至有人称警察为“阿Sir”。有关部门登记注册的商标,大约有30%采用了洋名。取了洋名的中国产品,不要说中国人不懂,就是外国人也莫名其妙。

    在我国群起创名牌、扬国威的今天,取“洋名”,这不单是个名称的问题,而事关中国人的自信、自尊、自强。国家语言工作委员会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司长李家斌指出,语言洋化现象是殖民文化倾向在语文生活中的表现,决不能听任其污染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

谁来维护汉语的尊严

    媚俗的、霸道的、乱套的、倒退的、洋化的甚至是黄色的语言正大肆侵蚀着汉语言。它们如同在汉语言中的补丁一般,褴褛不堪。新衣服上怎么会出现这么多补丁呢?不妨让我们把目光投到人才济济的高等学府,或许能明白一二。宁夏大学中文系的几位特困生交上来的几份困难补助申请书上,有一位同学把“家庭”的“庭”字几处都少写了上面的一点;一位同学将“药水”写成“约水”;一位同学在表述他父亲做生意亏了本时这样写:“生意发生了故障。”

    华中理工大学组织新入学的硕士生博士生参加语文水平测试,总平均分仅为63.9。从随机抽取的答卷看,有一半以上的考生写不出常用成语中的字,如“罄(qing)竹难书”的“罄”字;“越俎(zu)代庖(pao)”的“俎”字;“动辄(zhe)得咎(jiu)”的“咎”字……

    一位教育界人士指出,目前我国中学教育过早实行“文理分家”以及片面地“重理轻文”,对学生整体素质提高本已非常不利,高等教育在强调专业教育的同时,又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文化素质教育。真难以想象,一位母语都过不了关的学生,能算是合格的学生。

    宁夏大学的校长也指出,这是中小学抓升学率的苦果。宁夏大学出于对学生和国家负责的态度,正组织力量提高学生的基础教育水平,完成中小学未完成的任务。

    国家主管语言工作的最高行政官员呼吁:语言就像空气和水一样重要,我们要像保护环境那样,为维护祖国语言文字的纯洁健康而斗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广告创作技巧!成语仿拟
教小孩学汉语的体会
玩出新花样,当成语遇上数学...
谐音成语大全
“暐”是繁体字还是简体字
汉字发展须尊重字理与规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