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练太极拳膝关节疼痛的预防与无痛治疗

 

          练太极拳膝关节疼痛的预防与无痛治疗

练习太极拳可强筋健骨,舒经活血、修身养性、利于人体的新陈代谢和提高各器官与系统的机能,从而增强身体的抵病能力。

经国内外长期实践的大量事实来证明,太极拳对各种慢性疾病都有显著的疗效。如高血压、低血压、冠心病、失眠、慢性胃炎、肠炎、风湿寒腿、肩周炎、颈椎病、强制性脊柱炎、关节骨刺疼、骨质疏松、更年期综合症、糖尿病、痔疮、以及四肢无力、易感冒等疾病,甚至癌症患者以至垂危不治之症者,都有练拳获得康复的案例。典型案例,如杨氏太极拳赵斌老师的藏族女弟子扎西,曾是全国劳动模范,后患有肺癌西安就医做了切除手术后身体很不好,更不能返回青藏高原工作,甚至对自己的生存都不抱希望了。有人建议她学太极拳看看效果怎样。1974年前后,当时40多岁的扎西拄着拐杖找到赵斌老师学拳。几年下来,她的身体不仅逐渐康复,而且拳艺水平提高很快,并在1986年国家体委举办的全国首届太极拳剑比赛上取得了杨式太极拳银牌。后来她在咸阳成立了“咸阳杨氏太极拳学会” 也从事太极拳的传播工作,弟子众多,成绩卓著。现在已经年逾八旬,却健康依照。

正因为太极拳的动作不剧烈、不容易受伤的特点,使太极拳运动受到国内外亿万朋友的喜爱,更让好多久治不愈的慢性疾病患者,通过练习而获得了健康。然而,任何运动只要是“不科学的练习”都会有损伤的风险,练习太极拳也不例外,如果在练习过程中动作不规范,没有掌握正确的太极拳技术要领,就会导致膝关节疼痛。因笔者长期从事颈肩、腰腿、关节痛的骨科疾病治疗工作,在门诊中我们会经常遇到一些自述因练习太极拳而出现膝关节疼痛的中老年患者,甚至有的关节疾病患者抱怨当初不该学习太极拳。其实,很多人根本不明白练太极拳出现膝关节痛是因为自己动作不规范导致的,也有是因为年龄的问题,关节自然退化引起的骨性关节炎引起的疼痛。在没有查明疼痛的原因的情况下,就把膝关节疼痛强加于太极拳,可以说是太冤枉太极拳了。

          

        练太极拳可以预防骨质疏松缓解关节疼痛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膝关节疾病是骨科门诊的一种很普遍,更是以中老年人发病居多的常见病。40-45岁患病率为50%55岁以上的人群患病率为80%6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几乎都患有不同程度的骨性关节疾病。这与人体关节生理性退化有一定的关系。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随着人们年龄的增长,关节就会自然的退化。由于关节的退化,关节内的软骨面承受能力也会自然下降,加之不适当的运动以及平时关节感受风、寒、湿邪的侵袭,便会使关节发病。也就是说,很多人的关节疼痛是老年性退化引起的,就是不练太极拳有的人也会出现关节疼痛现象。根据长期的实践证明,骨性关节炎患者,如果能够规范正确的练习太极拳,可以不药而愈。对于中老年人来说,坚持正确规范的练习,则可降低骨性关节炎的发病几率,甚至避免关节发病。

通过我们长期的临床治疗统计发现,凡正确规范性的长期坚持练习太极拳的中老人,由于筋骨强壮则很少出现关节疼痛现象。对于骨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以及产后风寒引起的周身游走性疼痛的患者,我们都会引导其练习太极拳,很多患者通过长期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练习,提高了自身的抗病能力,关节疼痛完全消失者不枚胜举。针对早中期骨性关节炎患者来说,只要正确规范、劳逸结合的练习,一般坚持练习2-3年疼痛即可逐渐消失。我们在门诊还发现多位80多岁的高龄老人由于长期练拳运动,因意外突然摔倒来拍片检查,结果骨骼一切正常。根据经验发现,对于不爱锻炼的老人因骨质疏松的原因,一般意外摔倒,多会出现四肢骨折、腰椎压缩性骨折或股骨头骨折现象,而长期练习练拳运动者意外摔倒则很少发生骨折损伤。就像吴氏太极拳名家王培生老先生曾经所说的一样,“别人都怕跌倒把骨头摔折了,我就不怕摔。”事实证明,长期练习太极拳可以疏通经络,使气血旺盛,筋柔骨壮。这与2004年美国一家权威的医疗保健公司研究的《练太极拳可以缓解关节疼痛增加骨密度预防骨质疏松》的报告相吻合。可见,正确规范性练习太极拳是可以强筋健骨,提高自身抗病能力,预防骨质疏松,治疗骨性关节炎、缓解关节疼痛。

         那么,为什么有些人练习太极拳,会出现膝关节(膝盖)疼痛呢?

20031227,在广州华南师范大学召开了“2003年太极拳国际论坛会,在论坛召开的前几日,1220《人民日报》和1223的《广州日报》,先后发表了同一标题为《腿部有损伤的中老年人不宜练太极拳》的文章:甘肃省对345名练太极拳的人调查,发现有42.3%的人患膝部关节痛,其中58.7%是练拳之后才痛。这个信息,对练太极拳的人特别敏感,并成为这次论坛的重要话题。

多年来,在众多热爱太极拳,推崇太极拳的医学界人士不停的努力,依据《运动医学》中“运动性损伤”的发生规律、机理、结合临床医学、运动力学、人体解剖学的分析与研究发现,练习太极拳出现膝关节疼痛的原因除外伤和生理性的关节退行性病变外,主要是运动不当、练习过程中动作不规范,违反人体关节生理结构的扭转和屈伸所致。若要避免膝关节损伤,就必须养成正确规范的运动姿势和习惯。那么如何正确习炼太极拳呢?我们建议中老年朋友以及关节炎患者要循序渐进,一招一式规范性的练习、运动量要适可而止,量力而行。

笔者是从事20多年骨科疾病治疗兼太极拳义务教学的临床医生,在运动力学、人体解剖学、临床医学、结合传统太极拳正确的练习要领,略述几点关于避免练拳出现关节损伤的拙见,仅供广大拳友参考。

、练习太极拳 动作规范、是不会损伤膝关节的:

1、对于不是从小习武,没有武术基本功的中老年朋友,在练太极拳之前首先要充分的热身运动,让关节肌腱放松后在练习,热身时要慢慢的弯腰、慢慢的踢腿、然后把腿抬高放在略高于胯关节膝的物体上轻轻的压腿,然后有节奏的拍打敲击膝关节,促进关节周围组织的血液循环,达到伸筋拔骨、强健膝关节的作用。每次练功之前,通过充分的热身运动后在练习套路,可有效的避免运动性损伤。

在练完功后,一般都会出汗,全身毛孔都张开了,这时一定要注意避风。夏天要等到汗干了在进空调房间,天气寒冷以及大风天气最好在室内锻炼。常言说得好避风如避箭,运动后防护关节的重点就是要避风、防寒、注意保暖。

2、锻炼时候动作尽量要缓慢均匀,练习套路架势尽量要高一些,如练习“下式”等底架式动作,做到“意”到即可。初学太极拳的中老年人,因没有年轻人的关节灵活、肌腱韧带松柔,更没有自小练就的基本功底,如过度的做低架势动作,因身体的重心下沉自然增加膝关节的负担。低架势动作如做“单鞭下式”等,一旦动作不规范,以及在动作转换过程中就会很容易损伤膝关节。

练习太极拳讲究“正”、“舒”、“松”、“慢”、“匀”、“稳”、“静”。杨澄甫先生在《太极拳之练习谈》中说,“一招一式由师指授……一招一式总须仔细揣摹,举动练习务求正确,习练即纯,再求二式,于是逐渐至习完。”可见,初学不可贪多求快,练习时动作要求规范、松稳慢匀,旨在精益求精。因此,我们建议中老年人打太极拳一定要做到动作规范,以高架式慢动作为主。尽量避免,因违反人体关节生理结构的扭转和屈伸导致损伤。

二、练太极拳 “跪膝”是引起膝损伤的主要原因:

我们在练拳时候,要松腰沉胯、弓步屈膝运动,在做弓步动作的时候一定要检查一下膝盖是否超过脚尖。膝盖超过脚尖俗称“跪膝”,跪膝也就是膝关节超过脚尖太多,致使身体下沉的重量不能顺利的下沉到脚低,而是滞留在膝关节部位导致膝关节超负荷的承重,直接性的牵拉损伤关节内外两侧的副韧带,长期不规范的错误练习自然造成膝关节慢性劳损性疼痛。太极拳《关要诀》中就有一句:定踨于膝。就是要求膝盖必须定向于脚尖所对的方向。 无论那一派太极拳都对膝盖的锻炼有比较严格的要求,就是在弓步时小腿与地面垂直为度。

为了避免“跪膝”的错误现象。练拳时候上身务必立身中正,在膝盖弯曲时保持膝盖和踝关节垂直,从侧面看支撑腿的小腿垂直于地面。下肢功力强的拳友的膝盖可以稍稍前移至脚背上面,但绝不可超过脚尖。对于初学者,一开始务必注意膝关节的姿势,检查支撑腿的小腿是否直立,膝盖是否超过脚尖,一招一式都要校正规范。

三、练习太极拳 架子过低极易造成慢性劳损

从医学角度来说,人体膝关节内有2个月牙形的纤维软骨(半月板)位于胫骨平台内侧和外侧的关节面。用通俗的说法软骨(半月板)就是关节之间的“弹簧垫”。功能在于稳定膝关节,传布膝关节负荷力,促进关节内营养。因膝关节的内侧半月板与内侧副韧带相连,半月板的活动因此受到限制,当膝关节增大活动度时,由于内侧半月板较外侧者薄的原因,膝关节外翻位受伤较为多见,受伤时若伴有旋转应力,违反人体关节生理结构的扭转和屈伸,每每造成内侧半月板的破裂,而引起关节疼痛,活动障碍。

凡自幼习武的拳友,一般都是基本功扎实,肌腱韧带松柔、关节灵活,更多人热衷于追求表演效果而选择膝关节弓步在90°的低架子。由于大部分练武者对运动力学、人体关节解剖学、临床医学知识的欠缺,以及对膝关节运动性劳损认识的不足,人为的长期超出膝关节生理结构所能承载的负重量运动训练,关节损伤的风险也就自然加大。随着年龄的增长,生理性的关节老化,以及部分动作的不规范,往往在年轻时候没有感觉,一旦进入中老年阶段受损的关节就会加剧劳损,疼痛变形甚至行走不便。笔者亦经常受邀参加一些比赛,发现某些参赛代表上台表演,下台却是手按膝盖,痛得冒冷汗,走路一瘸一拐。作为一位热爱太极拳的骨科医生,笔者曾经遇到多位在地方堪称太极名师者,因严重的关节疼痛不得不遗憾的离开了拳场。更惊悉有在国内太极拳界拥有一定知名度的名家,因关节受损到国外治疗。   

早在2005年,有一位练了40多年太极的南京籍韩姓武术老师,经朋友介绍慕名前来治疗膝关节疾病。因是朋友介绍又同是太极拳友,在诊疗期间我们是无所不谈,至今关系甚佳。韩老师13岁习武,基本功扎实,一直以教拳为生,得过好多大奖,在当地太极拳界算得上太极名家。1999年曾受澳大利亚的一位朋友邀请在国外教拳4年时间,后因关节疼痛难忍而回国。回国后曾在上海、北京等多家医院检查,因关节纤维软骨严重受损、脱落、无法行走,最终在采用保守治疗回天乏术的情况下无奈做了关节置换手术。 他曾说,因为工作的需要他一直保持低架子练习42年。初期出现关节疼痛的时候,曾有拳友提醒过自己是不是架子太低,膝关节过度负重引起的劳损性疼痛,而自己一直认为是关节炎,疼痛的时候吃点止痛药继续练才导致今天与太极绝缘。其实,韩老师就是长期架势太低,使得膝关节过度负重,人为的破坏了关节生理结构,符合《运动医学》中“运动性损伤”的发生规律,导致运动性劳损的严重案例。

从养生角度来说,中老年朋友练习太极拳要因人而异,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选择架子的高低。最好先练高架子,待腿部支撑力增强了在逐步放低架子,要循序渐进,架势逐步由高变低。建议支撑腿膝关节屈曲保持120°最好,这样对膝关节比较安全。

对于年轻时候基本功练习扎实的习武者,同样也抗拒不了人体生理性的自然退化。建议,当您进入了中老年阶段为了预防关节软骨受损,架势还是适量高一些为好。这样可有效的减轻膝关节的负重,避免关节软骨的劳损,碎裂、脱落等。毕竟关节是人体不可再生的部件,一旦损坏就很难完全康复。

在太极拳普及工作中,这就要求传授太极拳的老师,不仅要明拳理、悟拳道,用正确的拳术理论去指导,科学性的教拳,还要对运动力学、人体解剖学等医学常识有所了解。练太极拳的目的是祛病延年,强身健身,谁都不愿意看到自己或学生太极拳没有练好,结果膝关节却练坏的结果。  

 

       采用“无痛正骨”治疗关节疼痛

在门诊,遇到一些自述因练习太极拳而导致膝关节疼痛的患者,一般我们都会在综合诊断检查的基础上,为其分析发病原因,告知是感受风寒、风湿、损伤、还是关节退化引起的骨质增生(骨刺)疼痛。  如果是因为动作不规范导致关节疼痛者,作为拳友我们会在交流融洽的情况下,会给予正确的引导,让其在康复后按照规范动作锻炼,避免关节再次受伤。

一般性的关节疼痛,采用赵君舜先生研制的伤科验方“涂擦灵”涂抹在关节疼痛部位,然后让患者在涂擦药水的部位上面覆盖一层塑料薄膜,用吹风机吹一会或用热水袋捂一会,促进局部皮肤的毛细血管扩张,增加药物的吸收。一般涂抹2-3次即可使其疼痛消失。

提到涂擦灵,我们就不得不介绍一下著名的武医名家,1995年入选“云南省优秀名老中医”的赵君舜先生。 赵君舜先生7岁跟随家父练习南拳,后随昆明滇盛杂技团著名的武术家,昆明武术界著名的骨伤名医李宏德先生练习太极拳。涂擦灵药方是李宏德先生家传数代用于杂技训练损伤、摔跤技击、擒打骨折、筋骨伤痛的专用伤药,一般跌打损伤涂抹后立即消肿止痛、对于杂技训练、高空跌落、技击摔打、闪扭挫伤以及意外引起的骨折,一般外敷半个小时就可实施“无痛正骨手法复位术”,让伤者在无痛苦的情况下完成接骨复位治疗。在昆明有“无痛正骨先生”的美称。无痛药方还擅长治疗因风寒、风湿、骨刺引起的颈椎、腰椎、颈肩、腰椎间盘突出等筋骨关节疼痛。因赵老是中医大夫,李宏德先生后把家传药方传给了赵老,后来赵老把药方赠给了北京东方创奇风湿骨病中医研究院。本品早在1998年就已经成为国内众多武馆、武术学校专供伤药,因练功损伤或打太极拳引起的一般性的(膝盖)膝关节疼痛者,以及伸筋压腿引起的肌肉疼痛,可以直接用“涂擦灵”涂抹疼痛部位,即可快速缓解症状。

 

           没有“涂擦灵”,生姜 + 冰片  快速缓解疼痛

如您所在的地区没有涂擦灵,就用生姜23两左右切碎捣成糊状,然后包在纱布里绞去姜汁,用生姜渣另加冰片6,混合拌匀后外敷疼痛部位,然后用塑料膜包扎固定,固定后为了增加疗效,可用吹风机或热水袋加热一下最好。一次敷6-8个小时取下,一般外敷3-4次左右即可痊愈。本方是笔者在郑州讲课期间得到火车站一位老年搬运工人所授的实用验方,用于治疗关节扭伤、肌肉挫伤见效快速。经本人在医院门诊外敷治疗关节损伤,验证疗效,止痛效果显著。对于关节错位者需手法复位后再敷。(说明:冰片各地中药店有售,价格很便宜)。

 

      严重性关节疼痛的治疗方法

初期练习太极拳出现膝关节疼痛 ,一般是在运动过程中肌腱受到牵拉而引起的正常疼痛反应,休息一下就会好转,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关节就不在出现这种疼痛了。如果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还是疼痛,就要检查一下是不是关节本身出现疾病了,看看是否是因为关节的生理退化引起的骨性关节炎疼痛?这种疼痛与练习太极拳是没有关系的,做到早检查早治疗,一般会很快康复。

骨病专家们经过长期的临床治疗与研究发现,骨关节疾病发生病变原因的“罪魁祸首”是关节的软骨退化、磨损以及感受风寒、风湿的诱因导致。骨关节病实际上就是软骨的退行性变造成的疾病,也就是说,关节之间的软骨受损以及老化退变是骨关节病的“罪魁祸首”,是关节疼痛的病根所在。人体膝关节内的纤维软骨,用通俗的说法就是关节之间的“弹簧垫”。             

一生中膝关节内的软骨要承受无以计数次的重压、冲击、摩擦。部分关节软骨因重压受损,加上风湿、风寒以及不明原因的致病因子的侵袭,而使关节软骨及关节周围组织产生无菌性炎症,出现关节疼痛症状。对于关节健康的人们之所以感觉不到疼痛,主要是因为关节之间有健康的关节软骨(半月板)的妥帖的保护。

膝关节的纤维软骨覆盖在关节表面,其功能犹如“弹簧垫”一样,使上下两个硬的骨面不接触,不摩擦,使关节间产生的磨损降到最小,小到几乎为零。可一旦软骨保护层被破坏了(弹簧垫失去其缓冲功能),关节失去了必要的保护,人体每走一步,就像是在用不戴拳套的拳头重击墙壁或是光着脚踩着扎人的玻璃。设想一下,如果膝关节中没有这软骨(弹簧垫),上下两块硬骨在每次运动时硬碰硬的摩擦,碰撞会产生什么结果呢?磨损,产生无菌性炎症,随后关节疼痛、肿胀、积液、僵直、增生(骨刺)天气变化病情加重……所以骨病专家们常说:关节疼痛,“痛”在关节,“根”在软骨!

凡来门诊经诊断是因风寒、风湿、关节骨刺、关节软骨严重受损严重引起的疼痛,单一采用涂擦灵的效果不太理想者,我们就会采用 “涂擦灵”外用,然后内服以美国运动员专用的(关节元素)为主生产的,用于滋养关节软骨、预防关节软骨磨损,快速消炎消肿、缓解关节疼痛,并能够生成新的关节软骨和滑膜,同时能修复磨损的关节软骨的骨科新产品“京信骨宝”胶囊。通过科学性的内服胶囊加上外用快速止痛的涂擦灵,一般一个疗程,就能快速消除缓解疼痛。通过内外结合综合性的治疗,提高关节的免疫能力,修复受损的关节组织,强筋健骨,按周期性的调理让中老年人的关节不在疼痛。京信骨宝亦是体育院校运动员养护关节的专供品。

通过大家对人体关节软骨在关节中重要性的认识,就能看出当初太极拳创始者智慧的超越性,在练习要领中明确要求“膝不过脚尖”,使我们在运动过程中,每次弓步运动的时候,身体的重量都能够顺利的落到脚低,达到落地生根的效果。因膝盖不超过脚尖,身体的重量顺势而下,自然就不会滞留在膝关节的部位,也就自然不会对关节内的软骨“弹簧垫”产生过重的压力,预防了运动性劳损。

笔者练习太极拳深受赵君舜老师的教诲,他要求在练习过程中要动作规范,“松稳慢匀”为关键。从起式开始到收式结束,均须缓慢运行。强调每一势均要松稳慢匀。一起一落要慢要匀,一屈一伸亦要慢要匀。赵老今年回国省亲,已经是81岁高龄,身形矫健、思维清晰、看书不用戴眼镜,背不驼、耳不聋,精力旺盛。他说只有松稳慢匀的缓慢性练习才能入静,才能进入“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的境界。 通过以心行气,以气运身,意念相随的松稳慢匀练习,有益智健脑,预防老年痴呆症作用;通过慢练可有节奏的按摩关节之间的软骨,使关节之间的软骨产生活力,产生耐压力,运动起来关节自然轻灵稳健;通过松稳慢匀的缓慢练拳,才能真正达到太极养气的目的,气以直养而无害,气以静养而有益,气足则血旺,气盈而劲自足。可见赵老一生练功,体悟“动作规范,松稳慢匀”在练功中的重要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陈氏太极拳之保护膝关节(二)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太极拳伤膝盖论可以休矣!
天冷风寒  如何保护膝关节
你知道怎样保护你的膝关节吗?
一把丝瓜籽顶十副药,专治滑膜炎,用一个好一个,膝盖再也不疼了
滑膜炎篇——如何预防滑膜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