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河南书法大家胡秋萍:作品的稳定性比较差,目前还没有上乘之作

近期,“书法微评”做了一个专业选题,那就是列举中国近四十年来女性书法家的作品点评,今天到了第四期了,在这一期我们主要说一下河南开封的胡秋萍女士。

胡秋萍:中国书协草书委员会委员,中国书协书法培训中心教授,河南省书协副主席,北京大学书法艺术研究所研究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河南省诗词学会副会长,河南省书画院书法创作研究部主任。

其实作为笔者来说,作为书画圈资深观察员和评论人员,对于胡秋萍书法也看的不少,网上关于她作品的评价也是很多很多,不过大部分都是为了唱赞歌而唱赞歌的,很少见到对胡秋萍女士书法作品公正而又客观的评价。

曾经记得北大中文系的王岳川教授曾经评价胡秋萍书法作品的时候,写道:“在王铎后期书法的启迪下,胡秋萍不仅进入王铎博大的书法世界,而且以超常的敏感读懂了王铎的苦涩心境和尴尬境遇。”如果真如王教授所说,胡秋萍达到这样的深度,那就真的是获得了王书的真谛了。但笔者看并不是这样的,王教授可能也是为了唱赞歌而写的这句话。

这几年来,写明清书法者甚多,尤其是王铎书法,更是独占一份。“王铎热”现象这几年是层出不穷的影响了很大一部分人。有的人是主动积极地去追求,有的则是在这种风气的裹挟下亦步亦趋;有的人是领引风潮,有的则是盲目追风,以求与他人一致。人之取法心态千奇百怪,因此没有价值的多、雷同的多,自立的少。胡是走在这支队伍前面的人,她无须担心与别人相似,而是别人担心与她太似,这就是走在前面和跟在后面的差别。

首先我说点胡秋萍女士书法作品的优势:

一是大气。格局大、情调也大。抱朴子说:“观听殊好,爱憎难同。”不管持何种审美观,在胡的作品前,还是得承认大气这一点。一个人在创作时心绪昂扬, 而走,势如破竹。加上取法王铎开张一路书风,字径大、字势强,外感于物,内动于情,笔下风起云涌。创作向来有迟速,从字迹来看,胡属于速,如明人徐祯卿所说的:“朦胧萌坼,情之来也;汪洋漫衍,情之沛也;连翩络属,情之一也;驰轶步骤,气之达也。”

二是奇宕。胡的行草充满了动感,跌宕多姿,爱奇务险,远出常情之外。用笔轻重比例很大,每一字局部轻重、庄谐不一。如宋来所言:“其舒为沦涟,鼓为波涛,激之为风飙,怒之为雷霆。”奇宕之作给人视觉生动的享受,所谓“视觉盛宴”是也,胡秋萍的作品在展厅里是很抢眼的,自无须多言。

三是率意。从作品反映出胡不是那种苦思创作的人。皎然曾认为,“不要苦思,苦思则丧自然之质”,在纵笔之时,感性胜于理性,无妆点取媚的小手笔,也无取巧迎逢的小聪明,因此风云际会。如萧子显说:“俱五声之音响,而出言异句,等万物之情状,而下笔殊形。”率性为之,让人观之痛快淋漓。

现在来看胡秋萍女士书法的不足之处。

首先是作品的稳定性比较差。有的作品可以称佳作,有的则等而下之了,究其原因是一些作品的创作过程过于匆促,随便,草草了事,线条无意于提炼。动作习惯了,信手过去,线条质量就得不到保证。行草书的创作也是易于走向两极的,有心境的关系,也有手上功夫的关系。信手固然自然,信手的反面就是太熟了,按陈寅恪的说法,“熟就是俗”,俗笔太多,就不雅观。

其次是作品黑气太重、滞气太多。笔画穿插萦带不加节制、不加取舍,将必须留白的空间堵塞。袁枚说:“叶多花蔽,词多语费。”一个人在创作中只会不断地填入线条而不会简约,整件作品就只能是缺乏机灵、机趣,趋于缭乱、芜杂、多余、枝蔓。当简而不减,只能说还弄不清空间的审美辩证。同时在牵扯的线条中,单薄扁平枯燥的实属不少,这类线条是不能承载韵致的。

因此作品幅式尽管大、字也大,如大羹玄酒薄于滋味。外形吸引人固然重要,但要耐品。杨维桢说得形象:“梅之于酸,盐之于咸,饮食盐梅,而味常得于酸咸之外。”无味,只躯壳耳。

再次就是作品中的火气。火气的成因在于用笔有硬上弓的痕迹。古人认为,“不可强”,“强”,即有过于下力之意。李东阳说:“后世穷技极力,愈多而愈不及。”还是自然一些吧。就目前胡的书法集子来看,目前还没有上乘之作出现,这一点相对比较可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看中书协理事胡秋萍的草书,有2点感受,落笔要狠起笔要快
[转载]当代中青年女书家十批评书之二
丑书横行挡不住三大才女胡秋萍、杨晓琳、韦斯琴书法家的清新书风
作为中书协理事,她的书法作品大气磅礴,有浩然之气
《王宠书法全集》出版一周年记者专访录
巾帼不让须眉,河南省书协副主席胡秋萍女士书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