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两眼呆滞,动作迟缓的人多肾虚判断一个人是...
两眼呆滞,动作迟缓的人多肾虚
判断一个人是否肾虚,可以借助中医诊断中的望诊。望诊即是根据脏腑、经络等理论诊察疾病的方法。它主要包括:观察人的神、色、形、态、舌象、络脉、皮肤、五官九窍等情况,其中的“神”一般都是通过眼睛来传达的,比如说眼睛炯炯有神;而“行”就是通过行动、动作来传达的,比如说动作矫健。

在中医理论中,眼睛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黄帝内经·灵枢·大惑论》就有记载:“夫精明,五色者,气之华也。”这是最早一部认为眼睛和人体精气的盛衰有着密切关系的书籍。中医认为“五脏六腑之精气,皆注于目,而为之精,精之窠为眼”,也就进一步地说明了眼与全身脏腑经络的关系。而“天之精气宿于星月,人之精气在于两目”这就说明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同样反映了眼睛在人体中的重要地位,而眼与脏腑主要依靠经络的贯通来保持有机的联系。因为人体的所有经脉中,除了任脉以外,其他的都直接或间接地与眼睛有着关系。因此,脏腑的机能如果发生了异常的变态,就可以反映在眼的有关部位上,显示出各种不同的征象。

中医认为,目为肝之窍,心之使,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在《黄帝内经·灵枢·大惑论》中又将眼的不同部位分属于五脏,后世据此发展形成了五轮学说,就进一步明确了目与脏腑的关系。具体来说就是:内眦及外眦的血络属“心”,称为“血轮”,心主血,血之精为络;黑珠属肝,称为“风轮”,肝属风主筋,筋之精为黑睛;白睛属肺,称为“气轮”,肺主气,气之精为白睛;眼胞属脾,称为“肉轮”,脾主肌肉,肌肉之精为眼睑;瞳仁属水,称为“水轮”,肾属水,主骨生髓,骨之精为瞳仁。因此,观察眼睛不同部位的形色变化,可以诊察脏腑的病变,对眼科和内科疾病的诊断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如果一个男人的身体很健康,那么他的肾气就会很充足,眼睛也会炯炯有神,并且反应敏锐,意识清醒,语言利落,动作矫健。总给人一种生龙活虎、朝气蓬勃的感觉。相反,如果是肾气不足的人,那么他就会两眼无神,精神懈怠,出现动作迟缓无力,反应迟钝的现象。而出现这种现象的一般都是老年人,所谓老态龙钟就是这个道理。但如果中青年人也是这种状态,那多半身体会有问题。具体到“五轮学说”来看,水轮对应肾,所以两眼呆滞、动作迟缓很可能就是肾虚。

那么,有人可能会问,肾虚了,到底怎么区分是阴虚还是阳虚呢?其实很简单,可以看其精神状态,也就是望其神。具体来说,阴虚的人常常表现出坐卧不安,多夜不能寐,凡事心神不定,有烦躁之感的现象;而阳虚的人则相反,其喜欢安静,不但不主动说话,即使有人搭讪,也懒得说话,说话有气无力,表现为精神困乏,总给人一种没有睡醒的感觉。 #营养演说家#

⊙养精小贴士
瞳孔的大小与颜色也和肾脏有关系,瞳孔变小是由于疲劳过度、精津俱伤、元阳不固,其病在肝肾;而瞳孔变大是由于肾精不足、阴火上冲所导致的;瞳孔的颜色变蓝为肝病及肝肾两虚之证;而颜色变灰白则是由于气血两虚,肾精暗耗所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瞳孔散大症
五轮看健康
看眼睛断病!凡病至危,必察两目,视其目色,以知病之存亡也
中医“五轮学说”——望目,可知百病
养生必养肾
视神经萎缩治疗问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