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哈娜健康】维生素B族—你应该了解的!
作者:刘雯


首都医科大学预防医学本硕博连读
《中国临床营养网》签约营养师

专业擅长:老年营养,神经营养学,营养流行病学及胆固醇,B族维生素,维生素D相关营养研究。营养科普写作5年。

个人观点:营养学科研和科普的践行者,梦想成为一名营养神医,用食物来防病治病健康促进。

文章来源:哈娜健康

已授权《中国临床营养网》转载

如果三大宏量营养素是“皇帝”,那么维生素B族就是群臣,帮助皇帝来管理这个国家。维生素B是一个大家族,各司其职,又相互配合,保证营养素在体内的正常代谢,维持我们身体的健康。今天我们逐一介绍一下这个大家族的成员们!

维生素B1

大家好,我是维生素B1,也叫硫胺素。我的功能是参与糖的代谢和神经机能的正常化,比如促进肠胃蠕动,助消化。我主要存在于粗粮、坚果和瘦肉中,嗑瓜子也是一种补充维生素B1的方式哦!生活中只吃精米白面,不爱吃坚果、肉类的朋友容易出现维生素B1的缺乏;孕妇、乳母、高温工作、精神高度紧张等能量需求高,大量出汗的人需要增加维生素B1的摄入;高代谢疾病(高热、甲亢等)、长期慢性腹泻、酗酒以及肝、肾疾病的患者也容易出现维生素B1的缺乏。
缺乏维生素B1的早期症状可能是:食欲不振、消化不良、易疲劳、头痛、失眠。

生活小常识:

维生素B族都是水溶性维生素,不用担心摄入过多会中毒的安全问题。维生素B1溶于水,且在碱性条件下会被破坏,所以,过度的淘米、煮粥加碱、用碱发面蒸馒头都会使维生素B1悄悄地丢失了!相比之下,酵母中的维生素B1含量很高,酵母发面蒸出来的馒头更有营养。此外,老话儿说的好“原汤化原食”也不是没有科学道理,维生素B1可以溶在煮饺子和煮面条的汤里,饭前喝点儿汤,即增强了饱腹感,不会吃的太饱,又回收了溶于汤中的水溶性维生素,一举两得!


维生素B2

Hello~,我是维生素B2,也叫核黄素,我主要参与生物氧化和能量代谢,以及帮助其他B维生素代谢。我存在于动物的心脏、肝脏、各种菌类、奶类、蛋类中,以动物性食物居多。婴幼儿、孕妇、乳母对我的需求量更大,与维生素B1相反,寒冷条件下的人(寒冷、高原环境或井下作业)更需要我!因为我与蛋白质和能量代谢密切相关,这些人群需要更多的蛋白质和脂肪来补充营养,所以,就需要更多的我来支援啦!
缺乏维生素B2又会有什么症状呢?
眼睛会充血、畏光、视物模糊以及流泪;口角会湿白、溃疡、舌头疼、地图舌;皮肤容易出现脂溢性皮炎;除此之外,还会干扰其他B族维生素的代谢和铁的代谢,出现贫血等症状。

生活小常识:


玻璃瓶的牛奶最好在一天内喝完或者避光保存,因为维生素B2怕光。

我们不提倡吃油炸食品,不仅仅是因为脂肪含量高,大量的维生素B2也会在高温下被破坏。如果真要吃炸肉类,裹一层面糊,可以减少维生素B2的损失。

维生素B3

我有一个更响亮的名字叫做:烟酸。我是维生素中最稳定的一个,各种烹饪加工,都很难将我破坏。我也参与物质和能量的代谢,还具有降低血胆固醇和促进葡萄糖转化为脂肪的作用。如果不是长期以玉米作为主食或者服用异烟肼(抗结核药),一般不会出现我的缺乏。

叶酸

我是维生素B9,孕妈们一定对我再熟悉不过了!为了生出健康的宝宝,准备怀孕前的三个月就要开始补充。我不仅仅可以预防胎儿的神经管畸形、还可以防止巨幼红细胞贫血、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以及结肠癌等癌症的发生。但是,食入过多的叶酸也会导致锌的吸收障碍,胎儿发育迟缓、早产和体重过低。

膳食指南建议:孕期叶酸应该达到600μgDFE/d,除常吃含有叶酸丰富的食物外(每天保证摄入400g各种蔬菜,且其中1/2以上为新鲜深色蔬菜),还应额外补充叶酸400μgDFE/d

富含叶酸的食物有:动物肝、蛋类、豆类、酵母、绿叶蔬菜、水果及坚果类。
豆类中的还原型叶酸,相比蔬菜中的叶酸更容易吸收。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会促进叶酸的的吸收。而酒精会抑制叶酸的吸收。

维生素B12

人体虽然对维生素B12的需求量很少,但缺乏我仍旧会导致巨幼红细胞贫血、心脑血管疾病和神经系统损害等严重健康问题。维生素B12主要存在于肉类、动物内脏、鱼、禽及蛋类中,乳类及其制品中含量很少。膳食维生素B12的缺乏多见于素食者。而且维生素B12会随着年龄的升高而吸收降低,所以老年人和胃切除患者会因为吸收不良而缺乏。


总结:

维生素B族主要存在于五谷杂粮、坚果、动物内脏、肉类、蛋类、奶类、深色蔬菜水果内。日常饮食我们要做到荤素搭配、营养均衡。

维生素B族中的一些成员不喜欢碱、光、高温油炸,还爱溶于水,所以大家在烹饪过程中,要注意!
维生素B族的成员之间,以及与三大宏量营养素(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都是互相帮助,缺一不可的关系。所以,只吃精米白面的“精致饮食”,和为了减肥,靠“营养素补剂”的“伪营养饮食”都是不健康的!

只有平衡膳食,才能保证营养素们被真正的利用,从而保持健康,远离疾病!

参考文献:

[1]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5
[2]孙长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4
[3]杨月欣,食物营养宝典.2009.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1
[4]杨月欣,中国食物成分表第2版.2009.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9.12

《中国临床营养网》编辑部

本站动态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22年膳食指南解读:备孕期、孕期、哺乳期,分别如何进行营养管理?
ACI注册国际营养师历年真题整理:多选题(一)
吃维生素片补充维生素靠谱吗?——关于维生素的4件事
从备孕到待产,营养到底怎么补?
准妈妈的饮食提案
注重关键营养素 呵护中小学生健康——20180610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