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地坏了,农民还没富起来,是该反思农业了!

一篇网文《农殇》,点击突破6万次,可见该文在业内引起的共鸣。文章的标题、内容让农资人反思,文中列举了耳熟能详的粮食、蔬菜、水果等农产品让农民伤心落泪的事件。也许是读者对农民的同情,也许是读者真的觉得农资人做的有点过份了,转发、点击、点赞、留言甚多。

对于《农殇》中提到的伤农事件,其实不仅仅是农资人要反思,作为农业人、农业部门、相关领导、学者、专家、教授都应该思考。我们屡屡发生伤农事件到底是怎么了?怎么才能解决或者减少对农民、农业的伤害呢?

在农产品产量稳中有增的基础上,农业竞争力就是生产成本和产品品质的竞争。目前看那些所谓“某某产品”能不能真的让市场认可、能不能真正地提高农产品品质,那些发证书的机构敢在光天化日之下拍胸脯保证吗?那些农业投入品的生产、销售企业能让农民的投入品真正的下降吗?本来竞争就激烈,如果农业投入品大幅下降,相关企业如何生存,如果公司业绩下降,作为上市公司又如何给股东一个交代。

几毛钱、几分钱的农产品,如何让农民请得起种植专家。农民只能靠经验,只能压缩投入品的采购成本。几年前专家们推广反光膜种植水果,提高果品着色,可是这个季节看看那些果园吧,地上是银色膜,树枝上是白色膜,看了这样的果园,还有心情品尝那所谓的特产吗?现在都提倡绿色发展了,我们的反光膜栽培,套袋栽培是不是该淘汰了呢?

因为人们的贪婪,不断追求农产品的高产,导致土壤逐步退化。有的农资人说,农产品价格低,所以提高产量才是增收的唯一途径。其实产量越高价格越低,反倒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对于卖农资的来说,卖了钱哪还管以后呀?

现在农民种地除了自己的经验,那就是看广告,真正得到技术指导,尤其是科学、客观的指导能有几家?因此,企业很重视营销、广告。所以农资广告也像药品、电器一样,从原来的广而告之演变成了具有科普功能的商业目的性广告。表面上我们学习了相关的科学知识,实际上这些知识可能就是断章取义,可能就是扭曲事实的商业目的。

有人说农业是看到的见,所以企业重视试验,你们反思一下,我们所有的肥料试验,结果都是一样,拿两株植物的根系做对比,难道说肥料的作用只是长根吗?圈里人说不知道加一点点某某素,黄土颗粒都可以让试验效果明显。有时间大家去自然中看看那些生长在贫瘠土壤中的植物,根系的发达比施肥的效果好多了!

我们的农业需要转变了,相关的产业也要变革,这段时间我们需要反思,反思过去几十年发展,需要明白我们是来做什么的?除了钱,难道就没有别的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加强农资市场监管力度 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利益
通化市农业和农村基本情况
农产品价格上涨未能直接带动农民增收
果蔬滞销面前,我们该向日本借鉴哪些经验?
韩国农业问题——垄断之祸
深思:农资涨价,农产品低价,农业种植的出路在哪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