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50岁王菲又叛逆:孩子不必太乖,讨好的人生都很惨
userphoto

2019.07.19

关注

正能够欣赏到你的人,永远欣赏的是你骄傲的样子,而不是你故作谦卑和讨喜的样子。

——蒋方舟

最近,久未露面的天后王菲,以一袭叛逆的新发色再上热搜。

被媒体评论道:50岁依然保持着20岁的少女感;

她的迷弟马天宇也第一时间发文表白:

无数歌迷的始终追随,也正印证了:真正喜欢你的人,永远欣赏的是你骄傲的样子!

做自己,不仅是王菲一直以来的行事风格,也是她始终坚持的教育法则。她在写给女儿窦靖童的歌中,就说道:

“你可以不太乖,你不能去学坏。”

被这样教育出的两个孩子,窦靖童与李嫣也都不错。

可在我们身边,有很多孩子却从来不敢坚持自己的选择,大声说出自己的想法,哪怕是多要一个玩具,多吃一颗糖果。

每一天,他们都在努力地做到大人口中的“乖”、“懂事”,可长大后却发现,这是一生痛苦的源泉!

说到这,我想先讲一个邻居的故事。曾经,她是小区妈妈群最让人羡慕的妈妈。

她和老公都是名牌大学毕业,工作都不错,后来有了孩子,孩子也很争气;不仅成绩好,待人也十分有礼貌,左邻右舍都非常喜欢这个孩子!

可最近,她却在妈妈群大倒苦水,原因竟是孩子太“乖”了!

从小,她对孩子要求再严格,孩子都是默默努力去达到;偶尔有没达到的,也会诚恳请求妈妈再給一次机会,她也一直对孩子的懂事很欣慰!

可最近,事态却有些失控!

上个月,孩子的班主任老师私下找她反映,孩子总把自己的作业借给其他孩子抄,影响非常不好!

她问孩子是怎么回事,孩子回答:“我也知道不好,但是同学找我帮忙,总不好拒绝!”

上个周末,孩子竟然又花掉了整个周末,帮3个同学做手抄报!原因也是不好意思拒绝……

这下,她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回想起孩子平时的为人处世,似乎“不”、“不行”这样的字眼很少从孩子嘴里冒出来;哪怕是刚刚认识的朋友,找他帮忙他也是来者不拒……哪怕自己会因此受委屈……

她咨询了懂心理学的朋友,朋友告诉她,孩子可能有了“讨好型人格”的倾向!

而且这种人格一旦形成,就会“上瘾”,很可能会伴随孩子一生!

日本电影《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就将这种病态的讨好型人格,演绎得淋漓尽致!

每个女孩小的时候,大概都会有个公主梦,电影的主人公松子也不例外!

可是妹妹的降生,生生地夺走了这一切!因为天生体弱多病,父亲不得不把更多的心思花在妹妹身上。

为了重新博得父亲的关注,也为了让父亲脸上重新露出笑容,松子开始故意扮鬼脸,讨好父亲。短暂的的温馨,让松子重新找到了人生的希望!

可在逐渐长大的过程中,松子也把与父亲的相处模式,扩大到了所有人,形成了心理学所谓的“讨好型人格”!

生性善良的她,一生都在讨好别人,却一生都被嫌弃、被欺骗,甚至为了讨好而犯下大错!把短暂的一生,活成了一个极具讽刺的悲剧!

心理学家Harriet Braiker在《讨好是一种病》这本书中写到:

“关于讨好有一个很大的误解,很多人会觉得它是一种良性的心理状态,毕竟看起来,被当做好人总是不错的,但实际情况是,很多讨好者已经不是简单地取悦他人,而是无法控制的对别人好,甚至对他人的赞赏和认可上瘾。”

松子是这样,我们身边许许多多拥有“讨好型人格”,却无力改变的人也是这样!

他们对这个世界、对每个人奉献所有,毫无保留;留给自己的,却是跌跌撞撞,满心疲惫

他们极力想让这个世界上的所有人都喜欢自己,认可自己!

但事实上,不值钱的讨好,只会换来身边人的轻视和利用

我一个大学室友,因为父母离婚,各自又都有了家庭。从小就被两边推来推去,过够了那种夹缝中生存、为了饱腹卑躬屈膝的日子!

为了不被爸爸家嫌弃,她在饭桌上从来不敢夹一块肉,只有家里吃剩的,她才敢吃一点!

而住在妈妈家时,妹妹所有的外衣、内衣、袜子,都是她洗,

高三学习那么紧张,她依然得先辅导完妹妹的功课,再做自己的卷子。

所幸,她的隐忍和拼命换来了好结果!高考那年,她考出了全校第三,离开了家乡小城。

但从小养成的“讨好型人格”,却依然“不离不弃”。

大学毕业后,虽然她进了世界500强的外企,仍就过得不开心。

每天除了完成自己堆成山的本职工作,还得帮A同事取外卖,帮B同事发快递,帮主管孩子做PPT,甚至还有男同事指挥她给饮水机换水,她都无法拒绝……

这种心态,正如卡伦.霍妮在《我们内心的冲突》里说的:

“讨好型人格对于温情和赞赏有极度需求。他们总能十分敏锐地觉察到别人的需求,并随时都准备、并能够无条件地去满足对方。”

正因如此,她成了公司里加班最多的人……

她不止一次的在深夜跟我诉苦,说快崩溃了;但第二天走进公司,又习惯性地做回了那个“打杂小妹”。

可即使所有人都说着她的好,可年终奖评比,没有她;出国培训,没有她;同事私下聚会,也不叫她。

她的付出,不过是自我安慰的笑话……

心理学研究发现,几乎每一个拥有“讨好型人格”的孩子,都有一段不愉快的童年。

TA们小时候往往缺乏父母的陪伴、在被严格要求的压抑环境下长大,又或者父母本身就拥有“讨好型”人格。

9岁出书、10岁成名、被清华破格录取的才女蒋方舟,就是如此!

从小,父母就习惯用“吓”的方式教育她,写书也是父母逼出来的;与父母拧巴的关系,让她从小就极度缺乏安全感!

即使年少成名,又被清华破格录取,可长到28岁,她都不敢在人前表达自己真实的情绪,更别说与人产生矛盾了!

后来,她才意识到“自己一直有病”,拥有根深蒂固的“讨好型人格”:

所幸,她通过旅行、学习等各种方式的疗愈,又重新找回了自己。

至少现在,遇到让自己不开心的人,她敢当场骂回去了!

所以孩子们,生活在这个世上,我们每个人需要被爱,享受被需要的感觉!但这并不意味着,你需要成为一个乞讨者!

或许我们活不成王菲,但依然可以做到《无声告白》中所说的那样:

终此一生,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实的自己。

ahaschool的愿景是成就每个孩子的独一无二,并专门研究了孩子的成长路径,发现惊喜下一代的成长需求图。

为此,我们推出了畅学计划,200门+跨学科高品质视频好课,满足孩子的各类成长需求,呵护孩子健康成长、帮助TA发现兴趣,养成自驱式学习习惯,七大关键能力全面发展,最终成就每个孩子地独一无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家长的这种行为,最容易养出“讨好型”孩子,快看看你有没有做过
缺爱毁一生——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
“我孩子有爸爸,我需要的是自己的人生伴侣”
小S深夜痛哭,洗白丈夫10年:孩子,你不必讨每个人喜欢
讨好型人格的孩子多让人心疼?背后原因只有1个,6岁前看到还不晚
你的不幸福,真的可能是你自己想出来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