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儿子穷养?女儿富养?

有人说:“穷养儿,富养女”——这样对吗?

把孩子送去寄宿学校——为什么心里总不安?

面对叛逆期的青少年——家长究竟该做什么?

……

正在进行的第三期“未来之星”深度研修班上,“建设最美家庭”是其中的重点模块。如何教育子女,你是否也会有类似的疑惑?

提问

我们该如何看待“穷养儿子,富养女儿”的教育理念?

 答 

若是缺少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引领,大体上,所谓“富养女儿”就会变成为娇生惯养,让她们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如果孩子从小就养成好逸恶劳的习惯,待她们长大成人,为人妻,为人母,等着她们的人生会是什么?所以,有人开玩笑说,把这样的女孩儿娶回家,后半生就不用担心“失业”了——因为你在家有干不完的活!

同样,缺乏正确理念的引领,“穷养儿子”也会导致很多我们不想看到的后果。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位名牌大学的高材生,从小接受的就是“穷养”教育,所以为人十分吝啬、特别小气,在事上总是斤斤计较。可以想象,这样的人,由于没有一份“拿得起、放得下”的心胸与气魄,生命只会变得越来越狭窄。

女孩娇生惯养,不懂得为他人、为家庭付出时,如何拥有真正的幸福?男孩斤斤计较,缺少宽阔胸怀时,如何成就广大的事业?

因而,能否将儿女培育成才,关键不在“穷养”还是“富养”,而在于“素其位而行”,以正确的观念,引导孩子拥有一颗美好的心灵——

如果家庭比较富裕,那就为孩子提供充裕的生活条件,一方面教育孩子为人处事要大方,乐于助人;另一方面对孩子严明纪律,让他们珍惜父辈辛苦挣来的每一分钱,以免大手大脚、铺张浪费。

如果家庭条件相对紧张,那不仅要培养孩子勤俭持家的品格,还一定要让孩子知道:虽然父辈家境一般,但只要自己坚持奋斗,凭靠自己双手,未来一定可以开创一份事业。不要让孩子变得吝啬,有一颗舒展开阔的心,长大后肯定可以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空间。

所以归根结底,拥有正确的育子观念才是根本。规正自己教育理念的关键,在于以圣贤的教诲为标准。不管是儿是女,是穷是富,从孩子小时候就要教导他们:人生重大真理是“行为作用与反作用”、“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领会了人生真理,就能培养孩子拥有高尚的人格,因而拥有宽阔的未来。

提问

孩子小时候生活在相对发达的地区,来到我工作的地区,因为各方面条件相对不完善,因而总问一些让我难以回答的问题。比如为什么这里没有垃圾分类?我该怎么丢垃圾?等等。如何让孩子更好地认识地区差异并生活其中呢?

 答 

阳明先生讲“君子素其位而行”。过去孩子可能生活在富裕东南沿海,现在可能生活在俭朴的西北内陆,可能未来还会到非洲生活个一年半载……外界生活环境不断变化,实属正常。所以,家长要教会孩子“随方就圆”,做到“和其光,同其尘”。

懂得“和光同尘”,孩子的生命才有回旋的余地。因此,要引导孩子融入当下,不被一时一地的“礼节”而捆缚——如果你去到偏远山区,盛装打扮反而是一种不尊重;同样,如果出席正式场合,朴素着装可能同样不得体。

根据“心-道-德-事”四部曲,地区差异其实是“事”上的问题,想要圆满地处理事上的问题,最根本的还是回到内心。对环境的保护也好,对他人习俗的尊重也好,真正的美好品德,一定是从心上自然生发的。

引领孩子明心、净心,在心上培养一份责任与爱,面对具体事情,孩子自会做出合适的抉择。例如,有垃圾分类的地方,那就大方得体地去做。暂时还没有垃圾分类的地方,随顺习俗也无妨。若是“垃圾分类”就能捆住手脚,未来如何去开辟一片全新的蓝海?

提问

儿子7岁时,我把他送到了一所国际学校。每年大概300天在学校,只有寒暑假和法定节日才能回家。虽然在寄宿学校能得到很多锻炼,但自己一直担心孩子是否会因此感到缺爱?究竟该不该从小就让孩子上寄宿学校呢?

 答 

生命中的一切都是有其缘由的。每个孩子有不同的成长路径,而每条路径都可以成为孩子最好的成功路径。所以,既然孩子已经在这样一条路上前行,作为家长,更要关注的是,如何让孩子在这条路上走得更远。当然,若是主观或是客观环境发生变化,随需应变地为孩子选择更宽阔的跑道,也是十分必要的!

家长与孩子的链接,本质并不在于用微信、书信还是当面沟通。过去十年间,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让人与人之间的联络效率大大提升,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比如家长与孩子关系的质量,得到了多少实质性的提升?

因而,联系方式或者学校远近并不是关键,父母的心才最重要。我们要建设自己;父母的成长,就是给儿女最大的礼物。念头具有能量,当你内心源源不断地生发正能量时,即便没有每天陪在孩子身边,念念念念之间,对孩子也是一份祝福与呵护。

相信圣贤、追随圣贤,是真正的康庄大道。与孩子共同成长,才是作为父母最应该全力以赴的事。

提问

孩子处于青春叛逆期,在这个阶段时,家长应该如何引导他们明心、净心,找到光芒万丈的自己呢?

 答 

没有人会拒绝你真诚地对他好。对员工如此,对客户如此,对家人、孩子同样如此。

在父母与儿女的关系中,作为处于强势的一方,我们要反求诸己:有时候,是否习惯利用权威而不是智慧与爱,去让孩子接受我们对他的“好”?

只有我们首先深刻反省,才能清楚地看到教育孩子时的“小我”。意识到自己的“小我”,才有决心修复与孩子的链接。这里,有三个步骤:

■ 一、让自己的心柔软下来,真正关爱孩子。这份关爱不是在语言上,而是通过建设自己,把孩子的未来真正装在心里。

■ 二、付出时间与精力陪伴孩子。陪伴本身就是一份爱,是对孩子心灵的一种呵护。

■ 三、找寻孩子的“窗口期”,言简意赅地表达你最想说的话语。

一般而言,每隔十天,孩子会有一个10分钟左右的打开心灵的时机。这时的孩子会愿意跟大人沟通,接受家长的指导。作为家长,我们要为这十天才出现一次的“窗口期”做好准备。

比如,在“未来之星”学习15天之后,你心中一定积攒了许多想对孩子说的话。这个时候不要着急,把这份感受浓缩一下,在心中稍作沉淀,等到孩子愿意倾听的时候,再讲给他听。如此,你的话才能入他们的心。教育孩子需要有耐心。一次讲不好也没关系,一定还会有最佳的“机会窗口”。

重要的事,务必以重要的形式去做。人的一生中,真正能对生命产生重要影响的话语,其实并没有多少,加在一起也许都不超过100句话、1000个词,把它们讲出来也许都不超过10分钟。所以,心中想对孩子说的话,先不要急着去说,要在正确的时候讲正确的话,这样,就能将“明心和净心”等圣贤思想的甘露和伟大时代的阳光奉献给孩子,真正利益到他们的心灵成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孩子欠债,是我的错
【经历共享】孩子的核心困境之一是内在的不安 || 渡过
接孩子放学回家,千万别问这个问题!
【浙江】潘奕彤妈妈《诵读经典的意义、时机、方法》
《弟子规》学习
让沉默寡言的孩子学会表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