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JACC:睡眠忽长忽短、忽早忽晚,心脏要惨!科学家首次证实,睡眠时长和入睡时间点波动大,与心血管疾病...

有多少人的正常生活模式,被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搞得乱七八糟呢?比如奇点糕,平时每晚睡觉的时间都控制在晚上11点前后,而在家摸鱼办公,时不时就突破12点甚至更晚,等复工了肯定要有个扳回去的过程。

养成规律难,保持住规律就更难,但规律也肯定有好处。有人可能会觉得,工作和生活能自由自在,想几点睡几点睡,想自然醒就自然醒才好,对吧?

这种自由,可是要付出代价的。在近期的《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JACC)上,一项前瞻性研究首次证实:对中老年人来说,睡眠模式不规律,一周内的睡眠时长和入睡时间点波动过大,与五年内的心血管疾病风险翻倍有关

吓得奇点糕小心脏狂跳……

(图片来源:Pixabay)

具体来说,睡眠时长和入睡时间点波动过大,是指一周内这两个指标的标准差数值,如果数值分别超过120和90分钟,就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和死亡风险翻倍有关[1]。所以还在家的各位,赶紧趁着这个机会,督促老人们规律作息啊。

睡眠状态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关系可以说是正反两面,一方面睡眠影响心血管疾病的致病过程,另一方面,睡眠的状况也可以反映潜在的心血管疾病风险,比如白天睡觉时间久,就是奇点糕们说过的一个可能特征。

但这次的睡眠时长和入睡时间点波动,倒是很新鲜的衡量指标,之前的探索大多是看睡眠时长、失不失眠之类的指标[2]。不过仔细想想,道理也很简单。

睡眠都是有惯性的,总的睡觉时间一天8小时第二天4小时,这肯定不能算稳定,而入睡时间点也差不多,凌晨3点睡觉和晚上11点睡觉,第二天起来能一样吗?进行本次研究的哈佛大学团队,希望把这种影响真正量化。

已睡,勿cue

(图片来源:Pixabay)

研究分析的数据,来自经典的动脉粥样硬化多种族研究(MESA)队列,涉及近2000名受试者,他们的平均年龄达到了79岁。而为了获得准确的睡眠时长和入睡时间点,研究可以说是三管齐下。

除了传统的调查问卷,这次分析还用了另外两种方法,一种是给受试者们发了睡眠监测腕表,要求受试者们连戴7天,从而获取一周内每晚的睡眠时长和入睡时间点;另外一种方法则是经典的一夜多导睡眠监测。

在获取数据之后,研究团队会分别独立计算睡眠时长和入睡时间点的标准差。

举个例子,比如一名受试者每天都是晚上10点睡,早上6点醒,那么这两项标准差都会非常低,而周一12点睡6点醒,周二就凌晨3点睡8点醒,周四又变成10点睡4点醒的受试者,入睡时间点这一项的标准差肯定会相当高。

配上这张睡眠时长和时间点分布图,是不是更好理解?

这些数据摸底在2010-2013年开展,到现在中位随访期也达到了4.9年,足够开展中短期的风险分析了。睡眠时长标准差低于60分钟,入睡时间点标准差低于30分钟,在分析中被认为是睡眠最规律的人群,太高的就不规律。

根据数据,研究团队以30分钟为间隔,划分了近2000名受试者们的睡眠规律档次。如果只是比最规律低一档,也就是睡眠时长标准差在60-90分钟,入睡时间点标准差30-60分钟,那么对受试者心血管疾病的影响还不大

但如果不规律程度继续加大到最低一档,也就是睡眠时长标准差超过了120分钟,入睡时间点标准差超过90分钟,影响可就大大的了,这两项都与心血管疾病发病和死亡风险升高一倍以上(HR 2.14/2.11)有关

看看,够吓人的啦

如果换成线性关系的话,睡眠时长标准差增加一小时,与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36%有关,入睡时间点标准差增加一小时则是18%,这也都不是小数字了

而且用研究团队的话说,这项研究中“有近40%的受试者睡眠时长不够规律,25%的受试者入睡时间不规律,这比预期的要高得多”,就算老年人常常说自己睡得少,这种情况也足够让临床医生们,在评估睡眠健康程度时多多留神了。

JACC配发的社论中,也对中老年人睡眠模式的不规律如此普遍感到非常惊讶,但社论也强调,医学现在对睡眠和心血管疾病的关系,认识还只是冰山一角,需要更多的数据和研究,才能“以睡眠为突破口,控制心血管疾病”。

对了,各位读者可别觉得自己还没到中老年,就松一口气啊?睡眠的影响日积月累,到最后也能把小心肝儿压垮了。所以从今天做起,定时定点睡觉,看看奇点糕们的更新时间多体贴,是吧~

编辑神叨叨

全体奇点糕呕心沥血呕心沥血呕心沥血打造的重磅音频课程《医学趋势50讲》终于上线了。我们一口气帮你同步了全球医学前沿领域最重磅的进展。只需500分钟,让你彻底搞懂最重磅的医学前沿进展。

课程亮点如下:

1、全面:一网打尽最重磅的医学前沿进展。

在这套《医学趋势50讲》中,我们囊括了免疫治疗、干细胞、微生物、人工智能、二代测序,抗癌新药研发等15个重要的前沿领域,帮你将全球最顶尖的科研成果一举收入囊中。

2、紧跟趋势:帮你无缝同步全球认知。

奇点跨学科专业知识团队,依靠强大的自有数据库系统,每天跟踪全球3000多本医学与生命科学领域的重要期刊,实时把握医学前沿科技最强劲的脉搏。和全球认知同步,你不需要费心费力,我们把全球脉动送到你的耳边。

3、有趣易懂:不用绞尽脑汁,就能理解全球医学顶尖难题。

医学和生命科学领域的论文往往晦涩难懂,再加上语言的隔阂,导致很多人对此望而却步。这一次,我们帮你把艰深晦涩的前沿学术调制成清新爽口的科学小品,让你在享受科学之美的同时,轻轻松松理解医学顶尖难题。和全球最聪明的大脑思考同样的问题,你也可以。

参考资料:

1.Huang T, Mariani S, Redline S. Sleep Irregularity and Risk of Cardiovascular Events [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2020, 75(9): 991.

2.Thosar S S, Butler M P, Shea S A. Role of the circadian system in cardiovascular disease[J]. The 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 2018, 128(6): 2157-2167.

3.https://www.medscape.com/viewarticle/926084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JACC研究:睡得少,睡不好,你的血管都会遭罪
JACC:常吃辣椒心脑血管好!科学家发现,每周吃辣椒四次以上,与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下降33%,脑血管...
JACC:FDA称心血管药物研究中女性代表性不足
一般来说,几点睡觉对健康最有利?
每周“心”资讯 | 空气污染加重冠状动脉钙化,我国空气污染形式严峻;戒烟会导致体重发福,但并不能增加...
一项对照饮食试验:这种策略除了能降血压,还能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