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汉语语音与诗的节奏》陈本益

  《汉语语音与诗的节奏》  陈本益 

 

〔按:本文是我和刘聪美君根据电子书整理而成,供大家参考。〕

  
  汉语诗歌是有鲜明整齐的节奏的。但这节奏究竟是什么,在诗歌理论界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一般的汉语语音学著作和语言学著作,对此也没有提出较明确的看法。但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的《现代汉语》〔以下简称黄编《现代汉语》〕一书,对汉语诗歌节奏的见解却较明确,也富启发性。它说“诗歌的节奏主要表现在‘音步’上”,“音步一般用停顿表示。也有用轻微的拖腔表示的”。书中并以贺敬之《三门峡——梳妆台》一诗中的一段为例来说明这种节奏,这里我们摘引出前四行:
  
  梳妆/来呵//,梳妆来//!
  百花/任你↙戴//,
  春光/任你/采//,
  万里/锦绣/任你裁//!

 

  (诗中的符号,单斜线表示停顿的时间较短,双斜线表示停顿的时间较长,虚线表示只有轻傲的停顿〕。这说明以上诗行的节奏单位“音步”,即一般所说的“頓”〔以下统称为顿〕,是用间歇停顿表示出来的。由此看来,汉语诗歌的节奏应该是顿歇节奏。


  汉语诗敢的节奏是否就是顿歇节奏呢?为了弄淸这个问题,下面试作一点具体的分析和论证。一种语言的诗歌节奏,主要是由这种语言的语音特性决定的。例如,古希腊语和拉丁语的语音具有明显的长音和短音的特性,其诗歌的节奏单位音步就是由一定的长短音表示出来的,因而诗歌的节奏也就是长短音节奏。英语、德语及俄语等语言具有明显的重音和轻音的特性,其诗歌的节奏就是重轻音节奏。这种重轻音节奏的表现是:诗行中各音步是由重音和轻音尤其是显豁的重音标志出来的。为了和后面论述的汉语诗歌的顿歇节奏比较,这里不妨举例来看。如莎士比亚的两行诗:

 

  Shall I/compare/thee to/the sum/mer's day?
  Thou are/more Iove/ly and/ more tem/perate.
  
  诗中的符号“。”表示轻音,“′”表示重音。(符号的标示参照G.S.Fraser:Metr,Rhyme and FreeVerse,Methuen&Co.Ltd.1970〕这两行诗各由五个音步组成,每个音步各包含一个轻音和一个重音,前轻后重,是五步抑扬格,或叫五步轻重律。我们朗读此诗时,正是由这种有规律的重音和轻音尤其是其中醒耳的重音而感觉出诗的节奏来的。


  汉语语音的特性是什么呢?汉语诗歌的节奏是否也是重轻音节奏或者长短音节奏?语言的语音一般都具有重轻和长短的性质,汉语语音也如此。但是在汉语语音中,重轻和长短并不突出,它们只是汉语语音的一般性质,而不是其特殊性质。汉语语音的独特点在哪里呢?黄编《现代汉语》一书中归纳了四点:〔1〕没有复辅音,无论在音节的开头或是末尾,都没有两三个辅音联结在一起的现象。因此,音节结构形式比较整齐,音节的界线比较分明。(2)元音占优势,由复元音构成的音节很多,乐音成分比例大。(3)元音收尾的音节较多,辅音出现在音节开头,除了-n和-ng两个以外,都不能出现在音节末尾。(4)每个音节都有声调。”汉语语音的这些特性,可以说对于形成汉语诗歌的顿歇节奏都有重要的作用。但在论述这些特性对诗歌节奏的具体作用之前,有必要先谈一谈汉语语音中顿歇这种节奏因素。顿歇是一种很普适的节奏因素,因为事物运动有相对静止的状态,这种相对静止的状态就是顿歇。例如,自然界中的鸟啼虫吟,人生理上的脉动、心跳以及生产活动中机械的轰响、光亮的明灭等,都是间歇停顿的节奏。顿歇自然也是人类语言中一种普遍的节奏因素。语言中顿歇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句子结构和语意表达的需要,同时也是人说话时生理上换气的需要。这两者是统一的,后者服从前者。任何语言中都有这种顿歇节奏因素,而汉语由于前述语音上的一些特点,它所具有的顿歇节奏却特别突出。


  首先,汉语语音中由于“没有复辅音”,“音节的结构形式比较整齐,音节的界线比较分明”,所以语音中各个顿歇就显得比较鲜明整齐。其次,汉语语音中“元音占优势”,“元音收尾的音节较多”,这就使音节显得响亮、圆满,从而也增强了顿歇的鲜明性。试以闻一多先生著名的格律诗《死水》中的两行来看: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zhes hi/yi gou/jue wang de/si shui,)
   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
   (qing feng/chui bu qi/ban dian/yi lun。)
     
  这两行诗的音节中就没有复辅音,音节的结构整齐,界线分明;同时元音占优势,收尾的又都是元音和响亮的辅音-n和-ng,所以音节组织即节奏单位“顿”之间的顿歇就显得鲜明、整齐。这与重轻音语言的诗歌节奏,比如英语诗歌的节奏,就很不相同。英语音节中由于复辅音较多,常常两三个辅音联结在一起,并常常以辅音包括两个以上联结在一起的辅音收尾,所以音节的界线不够分明,词语与词语之间的顿歇也就不那么鲜明、整齐。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如前面莎士比亚诗第二行末尾一音节“-rate”〔发音为“[-reit]”〕的顿歇就是这样的,因为我们在读出“[ei]”这一响亮的元音之后,还要紧接着发出“t”这一微弱不明的辅音。这种以辅音收尾的音节末的顿歇,比较起以元音收尾的音节末的顿歇来,自然就显得不那么鲜明和整齐一致了。加之英语中又常有略音和连读等现象,听起来显得连续无间,不像汉语尤其是汉语诗歌那样,听起来顿歇分明并比较整齐一致。


  汉语语音还具有声调这一重要特性。声调主要由音髙的变化构成〔同时也包含有音长和音强的变化〕,音的髙低的有规律的反复出现也可以产生节奏感,所以古代汉语诗歌中由声调构成的平仄规律,也是一种节奏因素。但平仄不是汉语诗歌主要的节奏因素,而只是次要的辅助性的节奏因素〔音的重轻和长短也只是汉语诗歌辅助性的节奏因素〕。汉语诗歌主要的节奏因素是顿歇。平仄规律本身也是建立在一定的顿歇节奏基础上的,即依据一定的顿歇规律才产生作用的。对此,本文不拟详述,读者可参见林庚先生的《再谈新诗的建行问题》一文(载1957年2月27日《文汇报》〕。


  就构成汉语诗歌的顿歇节奏而言,汉语语音中还有一个与词的构成相关的重要特性,这就是:汉语主要是以一个音节整体而不是单个的音素来构词的,并且构成词的这种整体性音节单位大多是和一定意义相结合的。这一点也很不同于英语等欧洲语言。黄编《现代汉语》一书没有谈到这个特点,而有的语言研究者却把这一点当作汉语音节的一个基本特点(可参见邹子风等的《谈汉语的特点》一文,载《现代汉语资料选编》〕。汉语音节的这一特点对汉语诗联顿歇节奏的形成,无疑有极重要的作用。这个作用的主要之点在于:由于汉语构词的音节是整体性的语音单位并且大多数都具有一定的意义,所以汉语就易于以词或词组构成等时性的节奏单位“頓”。例如,古代汉语中多单音词并有部分双音词,所以以古汉语构成的古典诗歌的节奏单位,就主要是由单音词构成的单音顿和由双音词或者双音的词组构成的双音顿,而单音顿多在诗行末尾,读音拖得较长,所以和双音顿就大致等时了。在现代汉语中,双音词占大多数,同时也有不少单音词和双音以上的多音词,因此,以现代汉语构成的现代诗歌的节奏单位,就主要以双音词为主而构成的双音顿和三音顿,而三音顿中常有一个虚字,读得较轻较短,所以与双音顿也就大致等时了。而节奏单位(顿和音步等〕的等时性正是构成诗歌节奏的基本条件。同时,既然汉语诗歌的顿主要是以词或词组构成的,顿末就容许有语音上的顿歇〔因为语意上的顿歇决定语音上的顿歇、这就构成了顿歇节奏。从这个意义上看,正是上述这种构词的音节是整体性的并且大多数都与一定意义相结合的特点,才给汉语诗歌的顿歇节奏提供了可能性。以前面举出的《死水》的两行诗看,它们就各自包含有由词或词组构成的三个双音顿和一个三音顿,因而各个顿末都容许有久暂不等的顿歇,而这些久暂不等的顿歇正是造成诗的节奏的主要因素。这一点与英语诗顿的重轻音节奏也很不相同。英语诗歌的音步不一定是由词或词组构成的(它要这样做是较困难的,因为英语中构成词或词组的音数远没有汉语构成词或词组的音数那样比较一致、而是由数目大致相等的重音和轻音构成,因此,音步末就不一定有顿歇,而音步中间却可以有顿歇。例如,前面莎士比亚诗第一行中最大的顿歇,就在第三音步“/theeto/”的中间,即在“thee”与“to”之间,而第四音步“/theesum”的后面却不容许稍有顿歇,因为这一音步的末一音节“sum”,仅仅是单词“summer”中的一个音节(即“summer”一词里的两个音节被划分在不同的两个音步中去了〕,而在构成一个词的两个音节之间,一般是不容许有顿歇的。


  综以上论述可见,汉语诗歌的节奏主要是顿歇节奏,这是由汉语语音的特性决定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韵律与音律的关系(散论)
诗歌的音乐性
朗读技巧与训练
《汉语诗歌音律学概论》连载〔一〕绪论
关于古体诗诗句的点滴知识
海岸:诗人译诗 译诗为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