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诗骚传统

带有强烈的个人感情的佳作。在四言诗的发展史上,曹操是一个具有转折意义的人物,他突破了《诗经》的格局,为四言诗注入了新的活力。曹操之后,最为著名的四言诗作家当属嵇康。嵇康在曹操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了四言诗的个体色彩,真正做到了人诗合一,艺术形式与作者心性融为一体。到了嵇康,四言诗已不是此前经学的代言,或者纯粹雅正形式的追求,而是一种艺术形式,一种诗体的选择。这就是前人评嵇康“不为风雅所羁”的内涵。尽管他在措辞方面也会借鉴引用《诗经》,但诗的味道却完全变了,变成了作者本人的口吻,而不是处处遵循《诗》的约束,不越雷池。这是四言的解放。有人问杨慎,曹操“月明星稀”、嵇康“目送归鸿”如何,杨慎回答说:“此直后世四言耳,工则工矣,比之《三百篇》,尚隔寻丈也。”杨慎的话不免迂腐,不过他的“后世四言”倒也称得上是的评。嵇康的四言诗虽有玄学的影子,如“手挥五弦,目送归鸿”、“齐物养生,与道逍遥”等,但因为嵇康为人梗概端直,品德高尚,既不屈从权贵,也不为一己私利而蝇营狗苟,所以嵇康的四言诗并不枯燥,而给人以清朗峻洁之感。如他的《兄秀才公穆入军赠诗十八首》中的一首:

流俗难悟,逐物不还。至人远鉴,归之自然。万物为一,四海同宅。与彼共之,予何所惜。生若浮寄,暂见忽终。世故纷纭,弃之八戎。泽雉虽饥,不愿园林。安能服御,劳形苦心。身贵名贱,荣辱何在?贵得肆志,纵心无悔。

这首诗以《庄子》为宗,阐发自己甘愿淡泊名利、不为物累、远离世俗、返归自然的人生境界,传情言志,明理载道,处处透露出诗人的真性情,带有强烈的自我感情色彩。另一点值得关注的是,嵇康的四言诗也是意象之林,极富画境,所以顾恺之曾经以嵇康的四言诗为题材进行绘画创作,并感慨难以画出“目送归鸿”的意境。还以《兄秀才公穆入军赠诗十八首》中的另一首诗为例:

浩浩洪流,带我邦畿。萋萋绿林,奋荣扬晖。鱼龙瀺灂,山鸟群飞。驾言出游,日夕忘归。

以大自然富有生机的景物,传达出一种生命的喜悦和活力,这样的诗在《诗经》以后的四言诗中是不多见的。嵇康之后,最为著名的四言诗作家当推陶渊明,他的《停云》、《荣木》等篇历来受人称赞,刘克庄称曹氏父子、王粲及陆氏兄弟之后,数陶渊明四言诗成就最高,何焯也将陶渊明与嵇康并提,评为“秀绝”。但总的说来,陶渊明的四言诗复古的色彩更加浓厚,带有更多《诗经》的影子,他也似乎有意朝这方面努力。陶渊明的四言诗是古代四言诗最后的一抹璀璨余晖。

五、《诗经》确立了中国古典诗关注现实人生的传统

作为中国文学的光辉起点,《诗经》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诗歌在三千年以前就已经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诗经》那丰富的思想、高尚的审美情操和精湛的艺术手法,哺育了后世历代作家和诗人。而作为儒家的经典,它规范了后世文学的创作方向,奠定了中国古典诗关注现实人生的文学传统。

首先,《诗经》开创了中国古代诗歌的抒情传统。《诗经》中的诗篇都是短章,非常适合表现生活中的某一瞬间,如《汉广》、《卷耳》;或表现人物内心一刹那间的悸动,如《黍离》、《蒹葭》。为了宣泄感情或渲染某种氛围,《诗经》多用比、兴手法。正因为如此,《诗经》中叙事诗比例较低,抒情诗占绝对优势。即便有叙事的成分,也是为了服务于抒情。自《诗经》成为经典之后,又加上“诗言志”、“诗缘情”等诗学理念的助推,抒情诗一直是中国诗歌的主流。

其次,《诗经》奠定了以“风雅”精神为最高追求的诗学旨趣。“风雅”既指温柔敦厚的诗风,也指反映现实、干预时政的政治情怀。这与儒家积极进取的用世态度相符,也与汉代经学阐释的取向一致。汉儒以“美刺”说诗,重视发掘《诗经》的政治伦理价值,不仅影响了《诗经》阐释,也影响了后世诗人的诗歌创作观念。在后代的文学创作活动中,“风雅”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尤其是当文学变革之际,“风雅”更成为文学革命的旗帜。无论是“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诗 / 四言诗
李劼:论木心
《斯文》撷英 | “暌违抱恨,叹息弥襟” ——陶渊明《停云》诗赏析
书法作品常用的古诗
袁济喜:《文选》编选与嵇康形象
魏晋文学极简史: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