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古代玉蝉
玉蝉:古玉器名。古代含在死者口中的葬玉(含玉),因多刻为蝉形,故名“玉蝉”。据徐广称:“蝉,取其清高,饮露不食,”《史记·屈原传》:“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污垢。”《说文》:“蜕,蛇蝉所解皮也。”是知,玉含作蝉形,似是借蝉的生理习性赋予死者特定的意义,意即人死后,不食和饮露,脱胎于浊秽污垢之外,不沾污泥浊水,这是战国以来死者含玉蝉的用意。

        蝉在古人的心目中地位很高,是一种神秘而圣洁的灵物,被视为纯洁、清高、通灵的象征。蝉是古代先民普遍的推崇物,也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品。《唐诗别裁》说:“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由于蝉栖于高枝,餐风宿露,不食人间烟火,则其所喻之人品,自属于清高一型。骆宾王《在狱咏蝉》中说:“无人信高洁。”虞世南《蝉》有“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的记载,他们都是用蝉喻指高洁的人品。

        自汉代以来,皆以蝉的羽化比喻人能重生。将玉蝉放于死者口中称作含蝉,寓指精神不死,再生复活,把蝉佩于身上则表示高洁。所以玉蝉既是生人的佩饰,也是死者的葬玉。玉蝉一般可分为三种:一、佩蝉,顶端有对穿眼;二、冠蝉,用于帽饰,无穿眼;三、含蝉,在死者口中压舌,刀法简单,没有穿眼。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又赋予蝉更多的含义。如以一玉蝉佩在腰间,谐音“腰缠(蝉)万贯”;以一蝉伏卧在树叶上,定名为“金枝(‘知了’的谐音)玉叶”,也有人将佩挂在胸前的玉蝉取名为“一鸣惊人”(取蝉的鸣叫声)。

        玉蝉最早出现于新石器时代,在商代至明清大量出现。商代玉蝉用于日常佩戴,形制古朴,雕刻粗放,所用玉材质地欠佳,多为半石质。蝉头眼大,身翼窄小成细长倒梯形;头部中央有孔,用来穿绳。蝉身用阴线刻划象征身体部位,纹饰简单。西周、春秋时期玉蝉发现较少。战国、汉代玉蝉的制作及造型有了很大发展。玉蝉作葬玉中的口含,最早见于考古发掘的河南洛阳中州路816号西周早期墓,其后未见流行,直至汉代才发展成为普遍的习俗并一直持续到魏晋南北朝时期。

        汉代玉蝉除少数尺寸略大,头上有穿孔的属佩饰玉外,基本上都是用作口含的葬玉。两汉玉蝉多用新疆白玉、青玉雕成,质地很好。蝉身雕成正菱形,形象简明概括,头翼腹用粗阴线刻划,寥寥数刀即成。蝉背部双翼左右对称,如肺叶状。汉代玉蝉造型规整,变化较少。南北朝时,玉蝉仍沿汉制,此时由于战乱影响,玉料来源困难,玉蝉多数用滑石刻成,细部写实味道加重,同汉代相比显得更为逼真。

        汉代玉蝉有以下几个重要特征:一、刀法虽然简单,但粗犷有力,刀刀见锋,因此有“汉八刀”之称。蝉形比战国时期薄而大,重视选材,玉料大量使用,玉色以白为上。二、表面琢磨得平整洁净,线条挺秀,尖端见锋,锋芒锐利,其边缘像刀切一样,没有崩裂和毛刀出现,尾部的尖锋有扎手的感觉。宋代、明代玉蝉翼端稍稍呈圆形,尖锋没有扎手的感觉。三、线条以直线为多,有的虽呈弧形线,但都是两线交锋而成。四、一般说玉蝉呈平头形的,以西汉早中期为多;圆头形的以西汉中晚期为多。西汉中晚期玉蝉眼珠多跳出轮廓外。五、尾部的横线是表示具有伸缩功能的皮纹,一般以4~7条为多见,但是最多的有12道。六、有的玉蝉颈下呈“)”状,光整平坦,不起波状。七、抛光技术非常先进,两翼打磨光整、平滑,像玻璃一样闪闪发光。


白玉蝉:汉,长7.6厘米,蝉作扁平状,以简练挺劲的“汉八刀”勾勒出高额、突眼、宽颈、翅翼等,形象写实。


玉蝉:汉,长9.3厘米,玉表皮带沁,沁色斑驳自然,圆眼长翼,雕琢有力,器形美观。顶有穿孔,可以配挂。

        南北朝时,玉蝉仍沿汉制,此时由于战乱影响,玉料来源困难,玉蝉多数用滑石刻成,细部写实味道加重,同汉代相比显得更为逼真。东晋以后几乎见不到玉蝉了。宋代仿古风气盛行,玉蝉当然也不例外。宋代以后的蝉多作为佩饰,玉蝉形象有形无神,线条弱不见锋,软而呆滞,蝉形短且宽,抛光不佳。



黄玉蝉:宋,长5.5厘米,玉质呈黄色,按照汉代的风格来做,阴刻线深而粗,边缘稍稍磨一点,看起来边薄,实际只是稍有一点薄,宋代玉蝉与汉代的区别于此。

        明代玉蝉有薄片状和圆雕两种,多用粉皮青玉制作。明代玉蝉的纹饰线条雕工又粗又深,双翅雕得较薄,腹部厚;翅膀不光有脉纹,还有无数的小圆点,好似透明的一般;蝉腿有许多细小的腿毛,这是明代常用的做法,阴线刻得很密。在蝉的反面采用单撤刀法,使两翅与腹部分开,两翼张开,腹部凸起,增加立体感。腹部的皮纹从颈部开始,而前几个时代玉蝉的皮纹都是在腹部的下半部分才有。



白玉蝉:明,高6.5厘米,白玉质地,纹饰雕工流畅有力,尤其蝉衣雕刻得细腻逼真。整体造型生动,立体感强。



白玉蝉:明,5×2厘米,此件玉蝉,依玉材的形质而做,通体带沁,尾部颜色加深,纽形双眼圆鼓凸于顶端,两侧顶部有对穿斜钻孔。构思巧妙奇特,生动传神。

        清代玉蝉刻画特别精致,眼睛细长,翅有脉纹,足爪屈曲,具有很强的装饰性。清朝乾隆时玉蝉制作用料特别严格,多用籽料制作,雕琢工艺极为讲究,精雕细琢,一丝不苟,蝉身有回纹、勾云纹装饰。清晚期玉蝉线条常有崩断现象,刀法软弱无力,阴刻线细而深,常用岫岩玉烧成红色或黑色仿古蝉。清代玉蝉也有圆身蝉和片状蝉。清代玉蝉是写真手法与仿古纹饰同用,用料讲究,纹饰分布稀疏明朗,线条多用阳纹线来雕刻,这是清代的特征。清代后期开始造假,民国时更为盛行。



白玉蝉:清,7×0.5厘米,玉质细腻润洁,似有“汉八刀”的遗风,但已没有了翅翼底部的挺劲和翼端的尖锐,线条的深浅和弯度生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汉代玉蝉的特征
100件古代玉蝉欣赏
玉器欣赏(二)
终于找全了——中国历代玉蝉欣赏(视觉盛宴)
玉蝉年代判定(图组2)
玉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