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张改琴书法

导语:

张改琴的书法有两个明显不同的表达方式:一是其楷书寓动于静;另一是其行草书寓静于动。这对于一个女书法家来讲,实在难能,惟其难能,所以可贵。 张改琴的每一幅作品,如同她的山水画,具宁静幽深的高远气象,流贯于笔墨畦径之表,直使人深切体会到西部人独有的那种坚忍不拔、昂扬奋进的精神品格,令人振奋。

张改琴作者简介

张改琴,曾任第六届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现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甘肃省书协名誉主席,甘肃省文史馆馆员、甘肃改琴书法教育奖励基金会理事长。甘肃省委、省政府授予『甘肃省文艺突出贡献奖』,获『甘肃省优秀专家』『全国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

为者常成 行者常至

长期以来,书法艺术被认为是男性的世界,毕竟在历史上男性书家占绝大多数。然而自改革开放以后,书法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女性书家多了起来。不论是作品的水平和高度,或者是对书法艺术的深刻理解和执着追求,和男性书家比起来,她们并不逊色。当代的女性书家群体及其骄人的成就,必然以一个独特的艺术现象而载入书法史册。张改琴无疑是当代女书法家群体的一个突出代表。

苏轼《前赤壁赋》条幅 138×33cm×2 2015年

改琴虽然小我不少,但人生经历与我有几分相似: 都是从基层文化工作做起,在人生的关键时期得到恩师的教诲鼓励,从而走上了书法艺术的道路。我们都赶上书法复兴的大潮,从此改变了人生轨迹。如今回眸往事,虽然把大半辈子的生命献给了书法,但书法也给我们丰厚的回报,因而无怨无悔!我们这代人与书法一起成长,也幸运地见证了书法复兴三十多年的壮阔和辉煌!相信改琴此刻也是这种心情吧!

王羲之《兰亭集序》条幅 138×33cm 2015年

改琴是一个有追求、有见地而又非常勤奋的书家。说她有追求,是因为她很早就立志把书法作为自己的毕生事业。数十年来,她带领基层作者在书法艺术的道路上开拓跋涉,把书法组织工作做得风生水起、有声有色的同时,自身的书法艺术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她能正确地处理二者的关系,既没有为个人的艺术追求而妨碍工作,也没有因为一心扑在工作上而荒废艺术。说她有见地,是说她对书法艺术的理解有其独到之处。如她提出:『传统是一个流动的概念,所有的古都可以出新,就在于这个「新」是否合乎艺术规律。』『好的作品是积累的释放、是境界的提升、是情操的陶冶、是品行的升华、是默默耕耘临池不辍等诸多元素凝聚的成果。在书法艺术的路途上没有捷径可走。』这些精辟的见解都折射出她观察把握书法艺术规律的独特视角,也是她多年艺术实践的珍贵结晶。

归有光《沧浪亭记》条幅 138×33cm 2015年

说她是勤奋的,是因为她对于书法艺术涉猎之广,成就之大,是一些书家难以企及的。改琴的书法,取法广博,基础扎实。她早年曾涉猎王羲之、颜真卿、柳公权等人,在用笔、结体上打下扎实的基础,而后转向魏碑,于《张猛龙》《张黑女》用功最多。改琴所走的是一条碑帖结合的路子。按说这条路并非新路,自清末以来,不断有人探索。赵之谦、吴昌硕、康有为、于右任等人各有特色。改琴的路子又希望和前人有所不同。她以《张黑女》这样偏于灵动柔媚的碑派经典风格与颜真卿的《祭侄稿》相结合,有些地方还融入了隶书和章草的笔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这种碑帖结合的行草书,用笔刚直朴拙、大起大落、变化丰富,结体险绝逸荡、大开大合、富有现代感。她有明确的大局观以及把握全局的非凡能力,她的行草书,不但每个字都力求精到,而且通篇气息连贯,字与字之间,偃仰向背,揖让腾挪,收放自如,牝牡相得,纵而不失于狂野,敛而不觉得拘束,把典雅庄重与清新活泼、传统韵味和现代气息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不但在碑帖结合方面,而且在传统书艺体现时代精神上,也颇有新意。

杜甫 诗《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横幅 33×138cm 2015年

依我看,改琴书法魅力的根源在于其用笔方面扎实的基本功。翻开她的作品集,不论哪种书体,哪种风格,不论怎样变化,都可以看到刚健有力的线条。在铺开的时候,可以看到她对用笔的控制和调度。在收束的地方,又可以看出作者对中锋的表现与坚守,即使是细如髭发的线条,也毫不虚怯靡弱,这是最见功力的地方。她有一些线条纤细的作品,骨力中含,刚健如铁,而又能表现提按顿挫的变化,充分展示了她扎实的基本功。

朱柏庐 《朱子治家格言》横幅 33×180cm 2015年

改琴诸体兼擅,这也是她的一个突出的优势。当代书家把书法艺术作为一种职业,这一点和古代的大多数书家显然不同。既然是作为一种艺术职业,书家就有必要通过对各种书体的广泛涉猎去把握书法艺术的规律。改琴不仅广泛涉猎各种书体,而且下了相当工夫去研究。作为以碑派风格为根基的书家,楷书是她的看家本领,也是她各种书体的基础,难能可贵的是,改琴的楷书,在《张猛龙》《张黑女》等经典风格的基础上,大胆地融入了颜体楷书,乃至章草、行书的笔意,写来轻松活泼、飘逸流畅,富有时代感。旭宇先生曾提出『今楷』的概念,所谓『今楷』,我想大概就是在魏楷、唐楷等传统楷书风格的基础上加以变化,使之富有时代气息的一种新的楷书风格。从这一点上来说,改琴也是『今楷』理论的积极践行者,在今楷风格的构建方面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诸葛亮《前出师表》手札 33 ×14cm×10 2015年

改琴的隶书以《张迁碑》置基,又融入汉简和章草笔意,用笔朴拙厚重、沉稳安祥,而又不乏流畅活泼。改琴在艺术上是一个不甘守成,创新意识很强的书家,她从来不愿用戒律和模式束缚自己,总是要在创作中体现自己的想法和追求。这一点在她的隶书中表现得也十分明显。她虽然在临摹汉碑经典作品上下过很大的功夫,但是现在我们在她的隶书作品中已经很难看出哪家的面貌。她的隶书中有汉简、有章草,也有魏碑的影响,难得的是改琴能把这些不同体系的风格和用笔技巧巧妙地糅合在一起,从而形成自己的独特风貌。改琴在隶书上的探索,会给当代书界以新的启迪。

诸葛亮《后出师表》手札 33×14cm×9 2015年

改琴不但能书,而且能画,诗文也有相当的水平。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改琴在书法上之所以能取得如此骄人的成就,靠的是长期的积累和多方面的素养。

李颀 诗《古从军行》小品 33×33cm 2014年

此前,改琴也出过一些作品集,每一本作品集都展示着一段心路历程和探索的足迹。古人云:『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对于一个艺术家来说,目的并不重要,生命不息,探索不止,这才是人生最大的意义!

——张海

杜甫 诗《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条幅 138×33cm 2015年

李毓秀《弟子规》手札 30×315cm 2016年

李白 诗《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横幅 33×69cm 2015年

刘长卿 诗《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横幅 69×139cm 2015年

李白 诗二首横幅 33×69cm 2015年

王维 诗《送梓州李使君》横幅 69×140cm 2015年

辛弃疾 词《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中堂 138×69cm 2015年

辛弃疾 词《青玉案 · 元夕》中堂 138×69cm 2015年

杜牧 诗《河湟》条幅 247×55cm 2016年

陆游 诗《凉州行》中堂 138×69cm 2016年

李梦杨 诗《灵武台》中堂 138×69cm 2016年

郭登 诗《甘州即事》中堂 138×69cm 2016年

柳宗元 诗《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横幅 69×138cm 2015年

释文: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粤(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王维 诗《山居秋暝》横幅 69×138cm 2015年

释文: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李商隐 诗《无题 · 昨夜星辰昨夜风》横幅 69×138cm 2015年

释文: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烛(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韦应物 诗《赋得暮雨送李胄》横幅 69×138cm 2015年

释文: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兹(滋)。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苏轼 词《浣溪沙 · 游蕲水清泉寺》中堂 138×69cm 2015年

释文: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

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

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张旭 诗《山中留客》中堂 138×69cm 2015年

释文:

山光物态弄春辉,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柳永 词《竹马子》中堂 138×69cm 2015年

释文:

登孤垒荒凉,危亭旷望,静临烟渚。对雌霓挂雨,雄风拂槛,微收烦暑。渐觉一叶惊秋,残蝉噪晚,素商时序。览景想前欢,指神京,非雾非烟深处。向次(此)成追感,新愁易积,故人难聚。凭高尽日凝伫,赢得消魂无语。极目霁霭霏微,暝鸦零乱,萧索江城暮。南楼画角,又送残阳去。

毛泽东 诗《长征》中堂 138×69cm 2016年

释文: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杜甫 诗《咏怀古迹五首 · 其一》中堂 138×69cm 2015年

释文:

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

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

羯胡事主终无赖,词客哀时且未还。

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

杜甫 诗《咏怀古迹 · 其三》条幅 138×33cm 2015年

释文: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苏轼 词《南乡子》条幅 中堂 138×69cm 2015年

释文:

霜降水痕收,浅碧鳞鳞露远洲。酒力渐消风力软,飕飕,破帽多情却恋头。佳节若为酬,但把清尊断送秋。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

李白 诗《渡荆门送别》中堂 138×69cm 2015年

释文: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李白 诗《听蜀僧浚弹琴》中堂 138×69cm 2015年

释文: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馀响入霜钟。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范仲淹 《岳阳楼记》节录中堂 138×69cm 2015年

释文: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歟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苏轼 词《浣溪沙》中堂 138×69cm 2015年

释文:

细雨斜风作小(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

入淮清洛渐漫漫。雪沫乳花浮午盏,

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柳永 词《迷神引》中堂 138×69cm 2015年

释文:

一叶扁舟轻帆卷。暂泊楚江南岸。孤城暮角,引胡笳怨。水茫茫,平沙雁、旋惊散。烟敛寒林簇,画屏展。天际遥山小,黛眉浅。旧赏轻抛,到此成游宦。觉客程劳,年光晚。异乡风物,忍萧索、当愁眼。帝城赊,秦楼阻,旅魂乱。芳草连空阔,残照满。佳人无消息,断云远。

张旭 诗《桃花溪》中堂 138×69cm 2015年

释文: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毛泽东 词《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中堂 138×69cm 2016年

释文:

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风雷动,旌旗奋,是人寰。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柳永 词《玉蝴蝶》小品 69×45cm 2015年

释文:

望处雨收云断,凭栏悄悄,目送秋光。晚景萧疏,堪动宋玉悲凉。水风轻、苹花渐老;月露冷、梧叶飘黄。遣情伤,故人何在?烟水茫茫。难忘,文期酒会,几孤风月。屡变星霜。海阔山遥,未知何处是潇湘?念双燕、难凭音信;指暮天、空识归航。黯相望,断鸿声里,立尽斜阳。

张可久 词《双调·清江引》斗方 69×69cm 2015年

释文:

松风小楼香缥缈,一曲寻仙操。

秋风玉兔寒,野树金猿啸,白云半天山月小。

于谦 诗《上太行》斗方 69×69cm 2015年

释文:

西风落日草斑斑,云薄秋空鸟独还。

两鬓霜华千里客,马蹄又上太行山。

李商隐 诗《登乐游原》斗方 69×69cm 2015年

释文: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李白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斗方 69×69cm 2015年

释文: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会桃李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群季俊秀,皆为惠连;吾人之咏歌,独惭康乐。幽赏未已,高谈转清。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不有佳作(咏),何伸雅怀?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

晏几道 诗四首横幅 33×138cm 2015年

释文:

一、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二、醉别西楼醒不记。春梦秋云,聚散真容易。斜月半窗还少睡。画屏闲展吴山翠。衣上酒痕诗里字。点点行行,总是凄凉意。红烛自怜无好计。夜寒空替人垂泪。

三、梦入江南烟水路,行尽江南,不与离人遇。睡里消魂无说处,觉来惆怅消魂误。欲尽此情书尺素,浮雁沉鱼,终了无凭据。却倚缓弦歌别绪,断肠移破秦筝柱。

四、醉拍春衫惜旧香。天将离恨恼疏狂。年年陌上生秋草,日日楼中到夕阳。云渺渺,水茫茫。征人归路许多长。相思本是无凭语,莫向花笺费泪行。

《孟子》横幅 33×138cm 2015年

释文:

一、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二、孟子见梁惠王,王立于沼上,顾鸿雁麋鹿,曰:『贤者亦乐此乎?』孟子对曰:『贤者而后乐此,不贤者虽有此,不乐也。《诗》云:「经始灵台,经之营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经始勿亟,庶民子来。王在灵囿,麀鹿攸伏,麀鹿濯濯,白鸟鹤鹤。王在灵沼,于牣鱼跃。」文王以民力为台为沼。而民欢乐之,谓其(台)曰灵台,谓其沼曰灵沼,乐其有麋鹿鱼鳖。古之人与民偕乐,故能乐也。《汤誓》曰:「时日害丧?予及女偕亡。」民欲与之偕亡,虽有台池鸟兽,岂能独乐哉?』

《诗经 · 国风》横幅 33×138cm 2015年

释文:

一、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二、雄雉于飞,泄泄其羽。我之怀矣,自诒伊阻。雄雉于飞,下上其音。展矣君子,实劳我心。瞻彼日月,悠悠我思。道之云远,曷云能来?百尔君子,不知德行。不忮不求,何用不臧。

三、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四、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刘勰《文心雕龙》横幅 33×138cm 2015年

释文:

文之为德也大矣,与天地并生者何哉?夫玄黄色杂,方圆体分,日月叠璧,以垂丽天之象; 山川焕绮,以铺理地之形:此盖道之文也。仰观吐曜,俯察含章,高卑定位,故两仪既生矣。惟人参之,性灵所锺,是谓三才。为五行之秀,实天地之心,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傍及万品,动植皆文:龙凤以藻绘呈瑞,虎豹以炳蔚凝姿;云霞雕色,有逾画工之妙;草木贲华,无待锦匠之奇。夫岂外饰,盖自然耳。至于林籁结响,调如竽瑟;泉石激韵,和若球锽:故形立则章成矣,声发则文生矣。夫以无识之物,郁然有采,有心之器,其无文欤?人文之元,肇自太极,幽赞神明,《易》象惟先。庖牺画其始,仲尼翼其终。而《乾》、《坤》两位,独制《文言》。言之文也,天地之心哉!若乃《河图》孕乎八卦,《洛书》韫乎九畴,玉版金镂之实,丹文绿牒之华,谁其尸之?亦神理而已。自鸟迹代绳,文字始炳,炎皞遗事,纪在《三坟》,而年世渺邈,声采靡追。

刘勰《文心雕龙》横幅 33×138cm 2015年

释文:

大舜云∶『诗言志,歌永言。』圣谟所析,义已明矣。是以『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舒文载实,其在兹乎!诗者,持也,持人情性;三百之蔽,义归『无邪』,持之为训,有符焉尔。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昔葛天乐辞,《玄鸟》在曲;黄帝《云门》,理不空弦。至尧有《大唐》之歌,舜造《南风》之诗,观其二文,辞达而已。及大禹成功,九序惟歌;太康败德,五子咸怨:顺美匡恶,其来久矣。自商暨周,《雅》、《颂》圆备,四始彪炳,六义环深。子夏监绚素之章,子贡悟琢磨之句,故商赐二子,可与言诗。自王泽殄竭,风人辍采,春秋观志,讽诵旧章,酬酢以为宾荣,吐纳而成身文。逮楚国讽怨,则《离骚》为刺。秦皇灭典,亦造《仙诗》。汉初四言,韦孟首唱,匡谏之义,继轨周人。孝武爱文,柏梁列韵;严马之徒,属辞无方。至成帝品录,三百馀篇,朝章国采,亦云周备。而辞人遗翰,莫见五言,所以李陵、班婕妤见疑于后代也。

周邦彦 词三首横幅 33×138cm 2015年

释文:

一、桃溪不作从容住。秋藉绝来无续处。当时相候赤栏桥,今日独寻黄叶路。烟中列岫青无数。雁背夕阳红欲暮。人如风后入江云,情似雨余黏地絮。

二、风销焰蜡,露浥烘炉,花市光相射。桂华流瓦。纤云散,耿耿素娥欲下。衣裳淡雅。看楚女、纤腰一把。箫鼓喧,人影参差,满路飘香麝。因念都城放夜。望千门如昼,嬉笑游冶。钿车罗帕。相逢处,自有暗尘随马。年光是也。唯只见、旧情衰谢。清漏移,飞盖归来,从舞休歌罢。

三、月皎惊乌栖不定。更漏将残,车历辘牵金井。唤起两眸清炯炯。泪花落枕红棉冷。执手霜风吹鬓影。去意徊徨,别语愁难听。楼上阑干横斗柄。露寒人远难相应。

秦观 词三首小品 33×138cm 2015年

释文:

一、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二、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三、水边沙外。城郭春寒退。花影乱,莺声碎。飘零疏酒盏,离别宽衣带。人不见,碧云暮合空相对。忆昔西池会。鹓鹭同飞盖。携手处,今谁在。日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

人间词话手札 33×33cm×2 2015年

释文:

永叔『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于豪放之中有沉着之致,所以尤高。冯梦华《宋六十一家词选·序》谓:『淮海、小山,古之伤心人也。其淡语皆有味,浅语皆有致。』余谓此唯淮海足以当之。小山矜贵有余,但可方驾子野、方回,未足抗衡淮海也。

李商隐 诗四首手卷 33×190cm 2015年

释文:

一、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二、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墙(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三、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蜡照半笼金翡翠,麝熏微度绣芙蓉。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大学》手札 33×20cm×18 2015年

秦观 词《八六子》小品 33×50cm 2015年

释文:

倚危亭。恨如芳草,萋萋剗尽还生。念柳外青骢别后,水边红袂分时,怆然暗惊。无端天与娉婷。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怎奈向、欢娱渐随流水,素弦声断,翠绡香减,那堪片片飞花弄晚,蒙蒙残雨笼晴。正销凝。黄鹂又啼数声。

柳永 词《八声甘州》小品 33×50cm 2015年

释文: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惨,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栏杆处,正恁凝愁!

柳永 词《安公子》小品 33×50cm 2015年

释文:

远岸收残雨,雨残稍觉江天暮。拾翠汀洲人寂静,立双双鸥鹭。望几点、渔灯隐映蒹葭浦。停画桡,两两舟人语。道去程今夜,遥指前村烟树。游宦成羁旅,短樯吟倚闲凝伫。万水千山迷远近。想乡关何处?自别后、风亭月榭孤欢聚。刚断肠、惹得离情苦。听杜宇声声,劝人不如归去。

李清照 词《凤凰台上忆吹箫》小品 33×50cm 2015年

释文:

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人未梳头。任宝奁闲掩,日上帘钩。生怕闲愁暗恨,多少事、欲说还休。今年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明朝,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即难留。念武陵春晚,云锁重楼,记取楼前绿水,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处,从今更数,几段新愁。

李煜 词《虞美人》小品 33×50cm 2015年

释文:

风回小院庭芜绿,柳眼春相续。

凭阑半日独无言,依旧竹声新月似当年。

笙歌未散尊前在,池面冰初解。

烛明香暗画堂深,满鬓青霜残雪思难任。

李煜 词《临江仙》小品 33×50cm 2015年

释文:

樱桃落尽春归去,蝶翻轻(金)粉双飞。

子规啼月小楼西,玉钩罗幕,惆怅暮烟垂。

别巷寂寥人散后,望残烟草低迷。

炉香闲袅凤凰儿,空持罗带,回首恨依依。

李清照 词《念奴娇》小品 33×50cm 2015年

释文:

萧条庭院,又斜风细雨,重门须闭。宠柳娇花寒食近,种种恼人天气。险韵诗成,扶头酒醒,别是闲滋味。征鸿过尽,万千心事难寄。楼上几日春寒,帘垂四面,玉阑干慵倚。被冷香消新梦觉,不许愁人不起。清露晨流,新(桐)初引,多少游春意。日高烟敛,更看今日晴未。

贺铸 词《六幺令 · 宛溪柳》小品 33×50cm 2015年

释文:

梦云萧散,帘卷画堂晓。残熏烬烛隐映,绮席金壶倒。尘送行鞭袅袅,醉指长安道。波平天渺,兰舟欲上,回首离愁满芳草。已恨归期不早,枉负狂年少。无奈风月多情,此去应相笑。心记新声缥,翻是相思调。明年春杪,宛溪杨柳,依旧青青为谁好?

《诗经 · 小雅 · 鹿鸣》竖幅 69×33cm 2015年

释文: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吹笙鼓簧,承筐是将。

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

我有嘉宾,德音孔昭。

视民不恌,君子是则是效。

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敖。

呦呦鹿鸣,食野之芩。

我有嘉宾,鼓瑟鼓琴。

鼓瑟鼓琴,和乐且湛。

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

《石涛画语录》手札 27×19cm 2015年

《虚斋名画》手札 27×16cm×2 2015年

石涛《苦瓜和尚画语录》手札 27×16cm×4 2015年

释文:

古者识之具也。化者识其具而弗为也。具古以化,未见夫人也。尚憾其泥古不化者,是识拘之也。识拘于似则不广,故君子惟借古以开今也。又曰:『至人无法』,非无法也,无法而法,乃为至法。凡事有经必有权,有法必有化。一知其经,即变其权;一知其法,即功于化。夫画,天下变通之大法也,山川形势之精英也,古今造物之陶冶也,阴阳气度之流行也,借笔墨以写天地万物而陶泳乎我也。今人不明乎此,动则曰:某家皴点,可以立脚,非似某家山水,不能传久。某家清淡,可以立品。非似某家工巧,只足娱人。是我为某役,非某家为我用也。纵逼似某家,亦食某家残羹耳。于我何有哉!或有谓余曰:『某家博我也,某家约我也。我将于何门户?于何阶级?于何比拟?于何效验?于何点染?于可革郭皴?于何形势?能使我即古而古即我?』如是者知有古而不知有我者也。我之为我,自有我在。古之须眉,不能生在我之面目;古之肺腑,不能安入我之腹肠。我自发我之肺腑,揭我之须眉。纵有时触着某家,是某家就我也,非我故为某家也。天然授之也。我于古何师而不化之有?

石涛《画语录》手札 27×16cm×5 2015年

释文:

太古无法,太樸不散,太樸一散而法立矣,法于何立,立于一画。一画者,众有之本,万象之根;见用于神,藏用于人,而世人不知,所以一画之法,乃自我立。立一画之法者,盖以无法生有法,以有法贯众法也。夫画者,从于心者也。山川人物之秀错,鸟兽草木之性情,池榭楼台之矩度,未能深入其理,曲尽其态,终未得一画之洪规也。行远登高,悉起肤寸。此一画收尽鸿蒙之外,即亿万万笔墨,未有不始于此而终于此,惟听人之握取之耳。人能以一画具体而微,意明笔透,腕不虚则画非是,画非是则腕不灵。动之以旋,润之以转,居之以旷。出如截,入如揭。能圆能方,能直能曲,能上能下。左右均齐,凸凹突兀,断截横斜,如水之就深,如火之炎上,自然而不容毫发强也。用无不神而法无不贯也,理无不入而态无不尽也。信手一挥,山川、人物、鸟兽、草木、池榭、楼台,取形用势,写生揣意,运情摹景,显露隐含,人不见其画之成,画不违其心之用。自太樸散而一画之法立矣。一画之法立而万物著矣。我故曰:吾道一以贯之。

石涛《画语录》手札 27×16cm×5 2015年

释文:

规矩者,方圆之极则也;天地者,规矩之运行也。世知有规矩而不知夫乾旋坤转之义,此天地之缚人于法,人之役法于蒙,虽攘先天后天之法,终不得其理之所存。所以有是法不能了者,反为法障之也。古今法障不了,由一画之理不明。一画明,则障不在目而画可从心。画从心而障自远矣。夫画者,形天地万物者也。舍笔墨其何以形之哉!墨受于天,浓淡枯润随之;笔操于人,勾皴烘染随之。古之人未尝不以法为也。无法则于世无限焉。是一画者,非无限而限之也,非有法而限之也,法无障,障无法。法自画生,障自画退。法障不参。而乾旋坤转之义得矣,画道彰矣,一画了矣。

张怀《论用笔十法》手札 27×19cm 2015年

释文:

《翰林密论》云:凡攻书之门,有十二种隐笔法,即是迟笔、疾笔、逆笔、顺笔、涩笔、倒笔、转笔、涡笔、提笔、啄笔、罨笔、赲笔。并用笔生死之法,在于幽隐。迟笔法在于疾,疾笔法在于迟,逆入倒出,取势加攻,诊候调停,偏宜寂静。其于得妙,须在功深,草草求玄,终难得也。

周显宗《论书》手札 27×19cm×2 2015年

《御制佩文斋书画谱序》手札 27×16cm×4 2015年

王鉴《染香庵跋画》条幅 90×33cm 2015年

释文:

吾郡画家文、沈后,几作广陵散矣。近时画道最盛,颇知南宗正脉,但未免过于精工,所乏自然之致,余此册虽不能梦见古人,幸无纵横习气耳。

王时敏《西庐画跋》条幅 138×33cm 2015年

释文:

画虽一艺,古人于此冥心搜讨,惨淡经营,必功参造化,思接混茫,乃能垂千秋而昭后学。原其流派所自,各有渊源。如宋之李、郭,皆本荆、关;元之四大家,悉宗董、巨是也。近世攻画者如林,莫不人推白眉,自夸巨手,然多追逐时好,鲜知古学,即有知而慕之者,有志仿效,无奈习气深锢,笔不从心者多矣。间有杰出之英,灵心妙解,力追古法,亦不过专学几家,岂能于历.代诸名迹,尽得其阃奥。且形似者,神或不全; 神具者,形多未肖。求其笔墨逼真,形神俱似。

王原祁《麓台题画稿》条幅 138×33cm 2015年

释文:

学画至云林,用不着一点工力,有意无意之间,与古人气运相为合撰而已,至设色更深一层,不在取色,而在取气,点染精神,皆借用也。推而至于别家,当必精光四射,磅礴于心手。其实与着意不着意处同一得力,学者无过用其心,亦无误用其心,庶几近之。

王时敏《西庐画跋》条幅 138×33cm 2015年

释文:

江贯道专师巨然,其皴法不甚用笔,而以墨气浓淡渲运为主,邓公寿作画继,在岩穴上士之列,为南宋第一名家。石谷此图,林麓映带,峰岭纡回,皴染位置,悉得巨然三昧。虽规模贯道,而取精去粗,运出于蓝,自非无逸图有殉知之合,何以得此。叹羡叹羡!

王翬《清晖画跋》条幅 180×35cm 2015年

释文:

凡作一图,用笔有粗有细、有浓有淡、有干有湿,方为好手。若出一律,则光矣。(麓台云:山水用笔须毛,毛字从来论画者未之及。盖毛则气古而味厚,石谷所谓光正毛之反也。)以元人笔墨,运宋人邱壑,而泽以唐人气韵,乃为大成。画石欲灵活,忌刻板。用笔飞舞不滞,则灵活矣。繁不可重,密不可窒,要伸手放脚,宽闲自在。

王时敏《西庐画跋》条幅 180×35cm 2015年

释文:

画不在形似,有笔妙而墨不妙者,有墨妙而笔不妙者,能得此中三昧,方是作家。此图为孔明先生作,峰峦树石,大率规模承旨。然赵于古法中以高华工丽为元画之冠,此尤以淡逸见奇,笔墨兼妙,从董、巨伐毛洗髓得来。故仿古皆能超轶其上非独承旨,此图亦一证也。盖与孔明投契最深,实有殉知之合,不然何以抛洒逗漏至此!

王原祁《雨窗漫笔》条幅 138×33cm 2015年

释文:

作画以理、气、趣兼到为重, 非是三者, 不入精、妙、神、逸之品。古必于平中求奇,绵里有针,虚实相生。古来作家相见,彼此合法,稍无言外之意,便云有伧夫气。学者如已入门,务求竿头日进,必于行间墨里,能人之所不能,不能人之所能,方具宋元三昧,不可稍自足也。

苏轼 词《江城子 ·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堂 138×70cm 2015年

释文: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

卢纶 诗《晚次鄂州》中堂 138×70cm 2015年

释文:

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

估客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

三湘愁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

旧业已随征战尽,更堪江上鼓鼙声。

刘禹锡《陋室铭》中堂 138×70cm 2015年

释文: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 何陋之有?

孟浩然 诗《夜归鹿门歌》中堂 138×70cm 2015年

释文: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日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

画意诗情景无尽 花香鸟语趣有余对联 180×32cm×2 2015年

青松有寿石为伴 白鹤多情鹿共鸣对联 180×32cm×2 2015年

清阴欲凌宵汉上 远意自在山水间对联 180×32cm×2 2015年

琼台含雾星辰满 霄汉无云日月真对联 180×32cm×2 2015年

德品传家久 诗书继世长对联 138×33cm×2 2015年

隶宗秦汉 楷法晋唐对联 138×34cm×2 2015年

清如瘦竹闲如鹤 座是春风室是兰对联 243×27cm ×2 2015年

琴临秋水弹明月 至奇峰扫白云对联 243×27cm×2 2015年

读书破万卷 落笔超群英对联 243×27cm×2 2015年

花木清香庭院翠 琴书雅趣画堂幽对联 243×27cm×2 2015年

门前莫约频来客 座上同观未见书对联 243×27cm×2 2015年

自是精高无俗尚 从来文雅即风流对联 300×40cm×2 2016年

  

豪情偶发墨能作酒 清兴忽来书可当歌对联 300×40cm×2 2016年

以上图文节选自由大雅文化承制的

《张改琴书法作品集》一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微画册 | 区潜云草书艺术(一)
笔墨写大雅 撇捺书真情——书法家王钦文书法作品欣赏
一丝不苟
横幅中堂加框书法十幅
李炯峰书法欣赏
书法作品常见尺寸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