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餐后血糖水平低,饥饿感更强烈?3个小技巧让糖友增加饱腹感!

相当一部分人刚吃完正餐没多长时间又有明显的饥饿感,很多人误认为是嘴馋,其实不然。正餐吃饱的情况下,1~2个小时就感觉到饥饿,这很有可能是体内血糖在作怪。研究表明,餐后血糖水平越低,饥饿感就越强烈,不妨来具体看一看。

为什么餐后血糖水平低,饥饿感更强烈?

英国知名期刊杂志发表一项研究发现,易感觉饥饿者可能是血糖在控制食欲。研究团队对1070人做调查,调查两个星期内吃完标准化早餐、自由选择的餐食后,血糖反应跟其他健康标志物的相关数据,其中有7万多份餐食、8000多份早餐。标准化的早餐以松饼为主食,调整共同热量的条件下,碳水化合物、纤维素、脂肪以及蛋白质等方面成分不同。结果发现,跟血糖平稳的人群相比,虽然上一餐吃的相同,血糖快速下降者饥饿感增加,吃下一餐的时间提早24分钟。

如何才能增加饱腹感?

1、首选低脂肪、高膳食纤维的食物

粗杂粮、水果和菌菇类以及蔬菜等属于低脂肪、高膳食纤维、低热量的食物,能消除饥饿感,给人们一定的饱腹感。糕点或饼干、汉堡包以及油炸食物易提高食欲,使得人们不自觉的摄入太多热量。去皮的鸡肉或鸭肉等白肉、鱼虾肉和瘦肉等都属于低脂肪、优质蛋白质的食物,相对来说饱腹感较强。

2、两餐间吃零食

上午10点和16点易感觉到饥饿,因为上午10点时新陈代谢速度加快,16点时葡萄糖含量下降,这两个时间段可以适当加餐,选择健康的零食如牛奶、坚果、酸奶或豆浆等;水果干也是不错的选择,含有丰富矿物质和纤维,不仅缓解饥饿感,而且也能控制食欲。

3、一日三餐定时定量

保证一日三餐定时定量,6:30~8:30吃早餐、11:30~13:30吃午餐、18:00~20:00吃晚餐,不能缘无故推迟吃饭时间。吃饭时能调动消化系统来分泌消化液,久而久之让大脑和胃肠道生成记忆功能。但饭点时仍然不吃饭,胃酸可刺激胃黏膜,扰乱消化系统正常运转,饥饱问题难以被控制。

温馨提示

除了做到以上几点外,也尝试着改变吃饭顺序,不妨先喝汤类,其次是蔬菜和肉类,最后再吃主食,这样能补充足够的膳食纤维和维生素,防止热量摄入超标,而且也能保证膳食平衡。另外,吃饭时做到细嚼慢咽,能让大脑及时获取吃饱的信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4种可以控制食欲的减肥食物
瘦身又养生:11种食物控制食欲
全谷物的十大好处!你知道几个?
11种食物控食欲
有哪些食物有饱腹感,能帮助减肥呢?
已发 三种饮食结构导致血糖升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