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空腹血糖受损应怎样处理?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是很明确的,通常将空腹血糖水平超过7.0mmol/L以上的情况,不管是否有糖尿病的典型症状,都可以明确诊断为糖尿病的问题了,而空腹血糖的正常范围是3.9~6.1mmol/L,如果空腹血糖水平超过6.1,但还未超过糖尿病的诊断标准7.0的情况,是一种介于糖尿病和正常血糖范围之间的情况,我们称之为空腹血糖受损。

如果您属于空腹血糖受损的情况,建议您再去做一项糖耐量检查,特别是虽然空腹血糖未超过7.0,但却有糖尿病人典型三多一少症状的朋友,更应该去做一下糖耐量检查,有的时候,空腹血糖受损,如果糖耐量测试发现服用葡萄糖后2小时血糖超过11.1,又有典型糖尿病症状的朋友,同样是可以明确诊断为糖尿病问题的。对于这样的情况,应该在生活上注意饮食调理,加强运动的基础上,通过合理用药来控制血糖水平,多注意餐后血糖的监测,尽量的把血糖水平控制下来。

而如果是单纯的空腹血糖受损的问题,餐后血糖正常的朋友,一般可以算作是糖尿病前期的一种情况,对这种情况,一般是不建议服用降糖药物来解决的。空腹血糖受损,说明我们的身体对于血糖的代谢已经开始出了问题,但问题还不算严重,如果积极的进行干预控制,空腹血糖恢复到正常水平,也是完全可能的,如果不管不顾,发展成新发2型糖尿病的几率也是很高的。

有很多朋友发现空腹血糖受损很担心,想知道空腹血糖受损一定会发展成糖尿病吗?其实不是的,临床研究数据显示,大约有25%的空腹血糖受损问题的患者,通过合理的调理和改善,血糖能够恢复到正常水平,而之所以能够恢复,与这些朋友们生活上的严格自律和对相关代谢问题的积极调理,有非常重要的关系。

空腹血糖受损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一般说来,主要考虑2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胰岛素的分泌不足,空腹血糖受损,对应的主要是胰岛素早时相的分泌不足问题,而如果进餐后胰岛素的晚时相分泌不足,则出现糖耐量异常(餐后2小时血糖超过7.8,未超过11.1的情况)的几率更高;除了胰岛素分泌不足以外,胰岛素抵抗问题,也是导致空腹血糖受损的重要原因之一,通常说来,出现空腹血糖受损的问题,与肝脏胰岛素抵抗有关,而如果是糖耐量异常的问题,则往往同时存在肝脏胰岛素抵抗与肌肉胰岛素抵抗的双重问题。

因此,想要改善空腹血糖受损,使血糖水平恢复正常,我们最应该做的,就是控制好胰岛素分泌,以及改善肝脏的胰岛素抵抗问题,这就需要我们积极的对对我们不健康生活方式和生活因素进行纠正,提高血糖代谢能力。

空腹血糖受损的改善,首先要提的,还是我们经常说到的饮食调理和运动控制血糖的问题,这是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的重要方面,同样也是空腹血糖受损,恢复空腹血糖水平的重要方面。饮食和运动是生活调理的2个方面,但同时也是密不可分的2个方面,通过饮食控制好能量的摄入,通过运动调节好能量的消耗,血糖的利用,对于控制体重,改善胰岛素抵抗等方面,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具体的如何饮食调理,如何运动我们谈的很多了,在这里就不多说了,总之坚持健康良好的饮食习惯,根据活动量,综合控制好饮食量,既不吃的太少引起低血糖风险,也不吃的太多,导致血糖失去控制,坚持合理有效的有氧运动,做到吃动平衡,就是饮食和运动调理血糖的基本原则,万变不离其宗。

如果您有肥胖的问题,出现了空腹血糖受损的现象,就要更多的注意下体重的严格控制,肥胖型空腹血糖受损者如果不积极的控制体重,发展为新发2型糖尿病的几率更大,体重控制下来了,内脏的脂肪也会跟着减少,肝脏脂肪的减少,是改善胰岛素分泌和胰岛素抵抗的重要方面,因此,很多时候,如果能够成功减肥,空腹血糖受损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对于空腹血糖受损的朋友,还需要提醒大家的是,除了要关注血糖水平的变化,同时也别忘了其他代谢性指标的调理和改善,血压、血脂、血尿酸的升高,都与身体代谢水平的下降息息相关,而如果出现其他代谢性的疾病问题,不积极的进行调理干预,血糖进一步升高的几率也会进一步加大,因此,在调理好空腹血糖的同时,如果您有高血压问题,请积极的调控好血压水平,如果您有高血脂问题,请控制好血脂水平,如果血尿酸升高,也应该注意调理和控制,如果有必要,还应该合理的服用药物来控制血压血脂血尿酸,控制好这些方面的代谢问题,同样有助于空腹血糖受损的改善,减少新发糖尿病风险。




首先谈一谈什么是“空腹血糖受损”。顾名思义,空腹血糖受到了损害,已经超出正常水平,但还没有达到糖尿病的水平。健康状态下人的正常空腹血糖最高不能超过6.1mmol/L,餐后2小时小于7.8mmol/l。

空腹血糖受损就是指空腹血糖超过6.1mmol/L但还没有达到7.0mmol/L。如果空腹血糖达到7mmol/L,就属于糖尿病的范围了。空腹血糖受损这种状态虽然没达到糖尿病,但已经不正常了,称为“糖尿病前期”,是发生糖尿病的高危人群,可以这么说,已经是“一只脚已经迈进了糖尿病的大门”。如不及时预防,非常容易发展为糖尿病。有空腹血糖受损的情况时,要及时到医院做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看看餐后2小时血糖和胰岛功能情况。

为什么空腹血糖会升高?空腹血糖一方面取决于空腹时胰腺分泌胰岛素的状态,如果空腹时产生的胰岛素不足,空腹血糖就会升高;另一方面取决于肝脏。对血糖来说,肝脏就像一个银行,人用不了的血糖肝脏能储存起来,保持血糖不高;空腹或饥饿时,肝脏又能把糖释放到血管里,保持血糖不低,维持人的生命活动。而空腹血糖受损时,大部分是以为肝脏银行的功能运转不好造成的。这些常见因素包括肥胖、脂肪肝、酒精肝等,由于肝脏内脂肪过多,影响了肝脏对葡萄糖的处理能力,多余的糖不能全部存入肝脏,往外释放的糖又太多,导致空腹血糖升高。

如何恢复“空腹血糖受损”?空腹血糖受损有1/3会发展成糖尿病,时间有长有短。因此,应该果断采取措施,积极预防糖尿病发生,是可以逆转为正常的。既然问题出在肝脏,那么就要积极改善肝脏状态。尤其是肥胖和脂肪肝,这是百病之源。减肥、去除脂肪肝是关键。适量运动,减轻体重,消除将军肚很重要。坚持体育锻炼,每周至少5次,每次30-60分钟。如快走、慢跑、游泳、打球等等,量力而行。通过三个月运动锻炼效果不好的,可以通过小量药物预防和恢复,如二甲双胍、吡格列酮等,都是可以用来预防糖尿病和治疗脂肪肝的。




有朋友问:体检发现空腹血糖是6.5mmol/L,查了餐后2小时血糖正常,属于空腹血糖受损,这是怎么回事?还能恢复正常吗?

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对什么是空腹血糖受损以及血糖分级管理等知识做一些简单的了解。

空腹血糖受损,是血糖管理中出现的血糖异常情况之一,这种情况还不能诊断为糖尿病,但又超过了正常的血糖标准,而且测量的餐后2小时血糖也在正常范围内。听起来挺复杂,看一下血糖分级管理的标准,就会很清晰明了:

  • 正常血糖 空腹血糖3.9-6.1mmol/L及餐后2小时血糖4.4-7.8mmol/L

  • 空腹血糖受损 空腹血糖6.1-7.0mmol/L及餐后2小时血糖4.4-7.8mmol/L

  • 餐后血糖升高 空腹血糖3.9-6.1mmol/L及餐后2小时血糖7.8-11.1mmol/L

  • 糖耐量异常 空腹血糖6.1-7.0mmol/L及餐后2小时血糖7.8-11.1mmol/L

  • 糖尿病 空腹血糖大于7.0mmol/L或餐后2小时血糖大于11.1mmol/L

由此可见,空腹血糖受损只是空腹血糖介于正常与糖尿病之间,而其它时点的血糖处于正常范围内,这种情况是如何发生的呢?

我们知道,血糖的高低受体内胰岛细胞分泌的胰岛素的调控,体内足够的胰岛素是促进血糖利用、维持血糖处于正常水平所必须的,当胰岛素分泌不足时,血糖得不到有效利用,便会发生血糖升高,而胰岛素的多少由胰岛细胞的分泌功能所决定。

在没有进餐的情况下,血糖处于较低水平,胰岛细胞只需分泌少量的胰岛素即可满足调节血糖的需要,此时分泌的胰岛素称为基础胰岛素。就像我们的日常工作,只要按部就班地完成即可。

当进餐后随着血糖的升高,胰岛细胞受到刺激便会增加胰岛素的分泌,以应对升高血糖的需要,此时分泌的胰岛素称为餐时胰岛素,好比工作需要加班,必须加倍工作才能完全任务一样。

空腹血糖受损时,就会发生下面的情况:

平时工作不紧不慢,没有奖金等的刺激,员工可能只是应付日常工作,胰岛细胞分泌的基础胰岛素就可能不足,结果就是空腹血糖的升高。

如果接到加班指令,而且还有奖金的刺激,员工们便会提起精神加紧工作,胰岛细胞便会分泌出足够的餐时胰岛素来满足进餐后血糖升高的需要。

总结一下就是,空腹血糖受损时,胰岛细胞分泌基础胰岛素不足,但尚能完成餐时胰岛素的分泌,表明胰岛细胞本身并没有出现大的问题,对进餐后血糖升高的反应能力也没有问题。这种情况下,只要对胰岛细胞分泌基础胰岛素的能力做调整即可。

而造成胰岛细胞分泌基础胰岛素能力下降的主要原因,通常并非是胰岛细胞发生了病变,多见于体重过重肥胖、久坐不动、缺乏运动、吸烟酗酒、作息不规律、长期熬夜等人群中,也就是说只要及时改变这些不良习惯,胰岛细胞分泌基础胰岛素的能力便会恢复正常,空腹血糖也会降至正常水平。

同样的道理,糖耐量异常发生时,也可以通过改善生活方式恢复正常状态,它们之所以能恢复正常的基础是胰岛细胞本并身并没有发生严重的病变或者数量的减少,如果不加注意导致胰岛细胞病变严重或是死亡,则无论是分泌基础胰岛素还是餐时胰岛素的能力均会下降且不可逆转,糖尿病便发生了,就需要借助降糖药的帮助才能弥补胰胰岛细胞功能障碍,达到对血糖控制的目的了。

了解了这些知识,你对自己的血糖该如何管理,特别是发生血糖升高等异常时应如何处理是不是心中有数了呢?

【希望此回答能帮到您,欢迎点击关注并留言,一起学习交流更多健康知识】




2型糖尿病一般都会经历一段糖尿病前期的过程,这个阶段包括空腹血糖受损和餐后血糖异常、糖耐量异常几种情况。

什么是空腹血糖受损?

我们先来看看正常血糖和糖尿病的诊断。

正常血糖是空腹血糖在4.4-6.1mmol/L,餐后血糖低于7.8mmol/L;糖尿病的诊断是如果患者存在口渴、多饮、消瘦等糖尿病的典型症状,则有一次血糖超过标准就可以诊断为糖尿病。即空腹血糖超过7.0mmol/L,餐后血糖超过11.1mmol/L,如果没有糖尿病的典型症状,则需要两个血糖结果超过7.0或者11.1mmol/L的标准才可以诊断为糖尿病。

从以上正常和糖尿病的标准来看,在正常和糖尿病之间还有一个范围,也就是空腹血糖在61-7.0mmol/L之间,餐后血糖在7.8-11.1mmol/L之间的状态,就称为糖尿病前期。

空腹血糖血糖受损就是糖尿病前期的一种常见的状态。糖尿病前期是可以逆转到正常人群的,所以抓住这个时期及时进行处理非常重要。

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肥胖、饮酒抽烟、压力大等因素是糖尿病发病的危险因素,也是可以改变的,当发现自己处于空腹血糖受损的状态时,要对照糖尿病发病的危险因素,进行去除,那么就有可能逆转糖尿病前期状态,长期保持血糖在正常。

控制饮食,坚持锻炼,减重,戒烟限酒,保持情绪平稳是改善血糖受损的重要保证。

多吃蔬菜和水果等含纤维素较多的食品,全谷物饮食,粗细搭配,每天坚持锻炼至少30分钟,减少体重到正常标准,BMI维持在18-24之间,增加肌肉量,减少体脂,每天饮水1500-2000ml,定期进行体格检查。建议每半年进行1次葡萄糖耐量测定,以明确自己的糖代谢状态,及时进行干预和处理。




根据1999年WHO与国际糖尿病联盟(IDF)的颁布标准,将空腹血糖小于7.0 mmol/L,口服75克葡萄糖后2小时血浆血糖在7.8-11.1 mmol/L之间的状态称为糖耐量受损。是预示2型糖尿病的高风险因素,其发展为2型糖尿病的危险性比一般人群高。

如果血糖值在这两个标准范围之内的,通过合理干预可以降低患2型糖尿病的几率或者延缓患者患2型糖尿病的时间。

那么究竟通过何种干预呢?

1、首先是饮食治疗,通过合理饮食来限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

2、如果患者体重过重的,建议减肥,把体重控制在标准范围之内;

3、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健康生活方式;

4、合理运动,通过简单的运动,来控制血糖水平;

5、如果上述效果不佳的情况下,合理通过药物进行干预二甲双胍、α-糖苷酶抑制剂、噻唑烷二酮类药物(TZDs)、二甲双胍与TZDs联合干预以及减肥药奥利司他等可以降低糖尿病前期人群发生糖尿病的危险性。




空腹血糖受损其实是医学上比较专业的一种概念,指的就是空腹血糖是高于正常值的,但是又低于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比如说空腹血糖值在5.6到6.1之间,就叫做空腹血糖受损。

其实空腹血糖受损一般临床上认为就是糖尿病初期的一些表现,也就是说如果是不进行积极地控制是很有可能发展为2型糖尿病的,但是单纯的检查出来空腹血糖受损一般有可能往三个方向进行发展。

维持不变。也就是体内的血糖长时间维持在这个阶段也不会严重,也不会减轻持续性的存在空腹血糖受损的状态。

转为二型糖尿病。因为空腹血糖受损就是血糖前期的一些症状,如果是不经过科学饮食的调整或者是干预,最终结果很容易发生为糖尿病的。

恢复正常血糖。通过科学的饮食以及运动干预,有的人可以恢复到正常的血糖水平。

因为空腹血糖受损还没有达到糖尿病的判断界限,所以一般是不能通过使用胰岛素来进行控制的,所以对于出现了空腹血糖受损的人群来说,一般平时上通过调整自己的饮食和适当的增加体育锻炼效果是比较好的。

饮食调整。比如平时的日常生活中对于高热量的食物一定要适当的控制,同时避免摄入糖分过多。

适当体育锻炼。保证良好的饮食习惯和作息习惯,并且增强体育锻炼能够加快身体的血循环和身体代谢速度,从而有效地预防空腹血糖受损发展为二型糖尿病。




你提这个问题标题就有明显的错误,不是空腹血糖受损,而是空腹血糖调节受损。

那么空腹血糖调节受损该怎么办呢?

糖调节受损是糖尿病前期,主要包括空腹血糖受损和糖耐量减低。

空腹血糖受损和糖耐量减低,是属于可逆转的,是人体糖代谢紊乱的代偿阶段,但是它要比正常人更容易发生糖尿病,同时还具有增加心血管疾病和微血管疾病的危险,所以此类的患者应该引起高度警惕。如果调控得当,就可以享受健康,反之就有可能发展为糖尿病。因此,这些人应该定期检查糖耐量的状态,并且积极地预防进展成为糖尿病。

糖调节受损应该如何预防糖尿病呢?首先要合理饮食,日常生活中应注意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降低脂肪摄入,特别是动物脂肪的摄入,增加食物中维生素和纤维素的摄入。高纤维素食物能减缓碳水化合物的分解和吸收,还有利于胃肠的移动和血糖的控制,但一般不建议喝粥,因为粥容易吸收,短时间可造成血糖过高。

另外还要适量运动,减轻体重,增强体质。空腹血糖受损和糖耐量减低患者应该坚持锻炼,每周至少运动五次,每次30分钟,一般进行中度体力活动的运动,比如快走、慢跑、太极拳、太极剑、骑自行车、登楼梯、爬山坡等,运动可以使热量消耗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增加,体型过胖者应该减轻体重,尽可能的达到理想体重。

药物干预也是空腹血糖受损和糖耐量减低治疗的手段之一。常用的药物有二甲双胍、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二甲双胍能改善胰岛素抵抗,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能减慢双糖和淀粉类多糖转变为葡萄糖,最终降低空腹和餐后高血糖。药物治疗空腹血糖受损和糖耐量减低不仅能显著降低糖尿病发生,还可明显降低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并发症的发生所产生的风险。此外,空腹血糖受损和糖耐量减低患者在降低血糖的同时也要严格控制血压,纠正血脂异常等。

空腹血糖受损和糖耐量减低患者应该定期进行血糖监测,每三个月到半年要进行全面检查,其中包括空服和餐后血糖的测定,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胰岛功能试验等。




感谢邀请!

正常人空腹血糖3.9-6.1mmol/L,6.2-7.0属于空腹血糖调节受损,连续两次空腹血糖大于7.0可诊断糖尿病。餐后2小时血糖及随机血糖小于7.8mmol/L为正常,7.8-11.1为糖耐量受损,大于11.1诊断糖尿病。

不管是空腹血糖受损还是糖耐量受损,这个期间都可以先不用吃药,通过饮食加运动控制血糖。饮食主要低盐低脂饮食,运动以有氧运动为主,包括散步等。此外有高血压的病人要血压控制在130/80左右。最重要一点要定期监测血糖,及时就诊。

【了解更多医学知识,欢迎关注我一起探讨哦】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什么叫空腹血糖受损,空腹血糖受损就是指空腹血糖高于正常,但是还没有达到糖尿病的水平,比如空腹血糖 6.1摩尔每升而 7.1摩尔每升,但是餐后两小时血糖是正常的, 7.8摩尔每升,在这个阶段属于空腹血糖受损。

其实,空腹血糖受损是一个过渡阶段,从正常的空腹血糖到成为糖尿病的这个阶段,所以这个阶段一定要注意以下问题。

第一、空腹血糖受损病人,在进食膳食纤维的同时也要注意维生素的摄入

高纤维素食物能减缓碳水化合物的分解吸收,还有利于肠胃的蠕动,从而使人体的新陈代谢正常进行并有利于平衡血糖。空腹血糖受损病人因进食量减少,会引起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供应不足,所以要注意维生素食物的摄入,故宜多吃些新鲜蔬菜。

第二、空腹血糖受损病人,要控制总热量的摄入

要根据病人实际情况,来调整摄入的热量比例。通常通过体重,年龄,性别和体力活动情况来确定总热量,原则是使体重略低于或维持在标准体重范围内。标准是:[(身高-100) 0.9]估计每日所需总热量。

第三、空腹血糖受损病人,要防治并发症

脂肪代谢紊乱,血脂高,动脉粥样硬化发展快是糖尿病的明显症状。空腹血糖受损是引起糖尿病的一个原因,不可不重视。所以食物中必须控制胆固醇含量,一般不超过300毫克/日,相当于每日一个鸡蛋。少食或不食动物油脂及含胆固醇高的动物脏腑类食物。




临床上糖尿病分为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空腹血糖受损是糖尿病前期的一个类型。主要针对餐后2小时血糖为正常范围,即餐后血糖低于7.8mmol/L,而空腹血糖在6.1mmol/L~7.0mmol/L之间,就认定为是空腹血糖受损。

空腹血糖受损是从正常过渡到糖尿病的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患者如果注意食疗法和运动法,血糖有可能逐渐变为正常,也就是说是可逆的。大家一定不要错过这个机会,必须要改变生活方式。否则的话就可能成为真正的糖尿病人。

我本人就是二型糖尿病患者,也就是说在空腹血糖受损这个阶段不懂得改变生活方式才造成今天这个后果,希望大家引以为戒吧。以前我爱吃油炸食品,爱吃巧克力,冰激凌,现在这些食物对于我来说是绝对禁止的,现在每天吃药,晚上还要打胰岛素,各种不允许,其实糖尿病也是很痛苦的。哎……

今天,我的现身说法,希望大家在空腹血糖受损时一定一定要积极的心态去干预,下面就看看怎么进行调理呢?

1.控制饮食,减少食物的总热量。多吃低脂肪的食物,多吃蔬菜。多食用降糖食物:荞麦、洋葱、木耳等等。

2.合理运动,减轻体重。消除将军肚很重要,坚持体育锻炼,快走、慢跑、骑行。

3.要有好的心态和心情。忧愁、悲伤、紧张时都会引起血糖上升。保持精神愉悦,笑口常开,血糖就会慢慢调整的正常了。

今天我给大家的建议不知道是不是实用,喜欢我的文章欢迎大家转发点赞 ,谢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确诊糖尿病应做哪些检查
为何推荐餐后2小时血糖检测?
当空腹血糖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时,胰岛功能已下降50%
血糖空腹5.6,餐后10.9正常吗?正常指标是多少?
空腹血糖就没有患糖尿病吗?
餐后2小时的血糖值有多重要,糖友真的知道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