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血糖达标,为啥还得并发症

有糖友平时测血糖基本都达标,糖化血红蛋白也控制在范围内,但还是出现了并发症。难道说:随着病程的延长,并发症是糖友躲不过去的坎?

其实并非如此,有的糖友患病几十年也没有并发症,这是什么原因呢?近些年的研究表明,控糖需要精细化,大家不仅要关注到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还要关注血糖波动的情况。

血糖波动比持续高血糖更可怕

长期高血糖会增加并发症风险,因此,糖友要控制高血糖。此外,血糖波动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也有密切关系。

研究证实,人体组织细胞如果一直处于高血糖环境,它们会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

但如果这些细胞处于血糖反复波动的环境,它们对这种环境适应能力欠佳,则会激活氧化应激通路,加剧机体慢性炎症状态,从而造成血管损伤,增加糖尿病并发症的风险。

1, 频繁低血糖与心脑血管疾病

血糖剧烈波动易导致频繁低血糖,从而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2, 下肢血管病变与糖尿病足

血糖长期剧烈波动可加速下肢血管内皮的损伤,而下肢血管病变与糖尿病足的发生密切相关。

3,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糖尿病肾病

血糖长期剧烈波动可加速下肢血管内皮的损伤,而下肢血管病变与糖尿病足的发生密切相关。

评价血糖波动,要看TIR

血糖波动是指血糖水平在其最高值和最低值之间变化的情况。理想的标准是餐前餐后的血糖变化幅度<2.2mmol/L,同时每天最高值和最低值之间的变化幅度<4.4mmol/L。

这个数据来源于正常人群的平均值,对于糖友来说,上述指标非常严苛。2021年《中国血糖监测临床应用指南》提到“葡萄糖目标范围内时间(TIR)”,每一位糖友应该重视这个指标。

TIR是指一天24小时内持续监测的葡萄糖水平处在某个区间的累计时长或时间占比。如将控糖目标3.9~10.0mmol/L作为计算区间,就是狭义的TIR。一天当中血糖处于达标状态的时间越多越好。

减少血糖波动,我们可以怎么做?

日常生活中,一些小技巧有助于减少血糖波动,让我们更好地管理糖尿病,预防并发症。

1,调整饮食、少食多餐、选择低GI食物、调整进餐顺序,这些都有助于我们减少血糖波动;

2,坚持运动。在餐后30分钟到1小时开始适量的运动最好。此时,血糖浓度较高,不易发生低血糖;

3,合理用药。合理地选择降糖药物以及正确使用,是非常重要的。例如胰岛素会增加糖友低血糖风险,这时可以联合α-糖苷酶抑制剂,来减少血糖波动的情况。另外餐后血糖高也是导致血糖波动大的原因之一,而餐后血糖高与降糖药作用不足有一定关系,糖友要遵医嘱,不要随意减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京视健康(控糖新指标3,9一IO在75%↗
血糖达标,为啥还得并发症?帮你揪出幕后黑手
陈刚大夫讲糖:重阳节登高望远,再看“健康天平”
了解新晋控糖指标—TIR
血糖达标就不会有并发症?你想得太简单了!
一篇说透2020《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让您血糖达标,无并发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