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暑”导致多人死亡!怎么救?

近日,全国各地高温,且多地发生热射病导致死亡的事件。

1、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连续收治了3名热射病转诊病人,其中一人 多器官衰竭,在转诊至华西医院时就发生心脏骤停,虽经全力抢救,但不幸去世。

2、浙江多家医院连续接诊中暑患者,多人确诊热射病。一名49岁的男性患者被工友送医,入院时体温40.7℃,且已休克。经检查,患者 多脏器功能衰竭并伴有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经过31个小时抢救,于8日凌晨去世。

3、郑州一名男子因为中暑突然昏迷,被送到医院的ICU病房抢救时,他身体的核心温度已经达到了42.3度,体内所有的脏器就像在水里“煮”过一样, 多脏器出现受损

除此之外,疫情在个别城市出现反弹,核酸采样人员再一次出现在城市街角。

我们穿着短袖、短裤都大汗淋漓,核酸检测人员还要穿防护服,防护服又不透气,这导致防护服里的湿度升高,加上环境温度高,一些核酸采样人员也纷纷中暑。

#莫让高温保护成为纸上权益

高温保护事关劳动者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

那么,什么是中暑呢?

中暑是由于高温环境导致的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

多见于婴幼儿、老年人、孕产妇、心脏病人、糖尿病人、重度烧伤的病人营养不良者等,也可见于在高温环境下长时间工作的青壮年。

是否中暑,首先要会判断!

按中暑的程度,可分为三类:

(1)先兆中暑指在高温环境中,出现头晕、眼花、耳鸣、恶心、胸闷、心悸、无力、口渴、大汗、注意力不集中、四肢麻木,体温正常或稍高,一般不超过37.5℃。

(2)轻度中暑除上述表现外,出现面色潮红或苍白、恶心、呕吐、气短、大汗、皮肤灼热或湿冷、脉搏细弱、心率增快、血压下降等呼吸、循环衰竭

的早期表现,体温超过38℃。

(3)重度中暑除上述表现外,可分以下4种类型:

中暑高热出现嗜睡、昏迷、面色潮红、皮肤干热、无汗、呼吸急促、心率增快、血压下降、高热(体温可超过40℃)。

热衰竭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脉搏细弱、呼吸浅快、晕厥、昏迷、血压下降等失水失钠引起的周围循环衰竭,肛温约38.5℃,而腋温则较低。

热痉挛与高温无直接关系,而发生在剧烈劳动或运动后,由于大量出汗而只饮水,未补充盐分,导致血液中钠、氯化物含量降低,血钾亦可能降低,引起阵发性疼痛性痉挛(俗称“抽筋”),口渴、尿少、体温正常。

热射病强烈的阳光照射头部,造成颅内温度增高,导致出血、剧烈头痛、头晕、眼花、恶心、呕吐、耳鸣、烦躁不安、意识障碍,重者发生昏迷。体温可轻度增高。

一旦有人中暑,最重要的是尽快降温,具体的处理方法如下:

01

通风

迅速转移至通风凉爽处

02

降温

用凉的湿毛巾或床单、冰袋、电风扇降低患者体温。可以把冰块冰激凌等用塑料袋密封好,放置在高热者的头部、腋下、腹股沟等大血管处。

03

散热

脱掉多余衣服散热,用冷水浸泡、擦浴或淋浴。

04

饮水

让患者喝水喝饮料,最好喝含盐、电解质的运动饮料或果汁。饮料的温度越低越好,注意多喝几次,一次不要喝太多,否则会加重呕吐。若已经失去意识则禁止喂水,以防窒息。

05

观察

注意排尿情况,以此来估计体液的平衡状况。

06

就医

轻度中暑、重度中暑,除进行上述处理外,都应该及时去医院就医,必要时拨打急救电话。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强预警 多人确诊后死亡,医务人员也需警惕
重点提示|高温酷暑,谨防中暑,这类人群最容易中招!
爆热!各地红色高温预警,49岁车间工人因热射病死亡,脏器像水煮过一样...
心疼 | 高温核酸检测,多名医护晕倒在现场......
小暑大暑,上蒸下煮,酷热难当的盛夏,趁“热”收下这份避暑指南!
只有白天才会“热死人”?被忽视的“夜晚高温”更致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