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新冠病毒感染,对卒中有什么影响?

新型冠状病毒已出现多个变异株,奥密克戎(Omicron)变异株已取代德尔塔(Delta)株成为主要流行株,当前新冠病毒感染正在全国流行,这个疾病对卒中发病与救治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对于普通民众和脑血管病高危人群要做什么样的准备?

新冠病毒与神经元

一、新冠病毒感染,与卒中发生是因果,还是偶然?

目前在感染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期间,神经系统出现疾病的状况非常常见。据报道,脑血管疾病和新型冠状病毒疾病之间有明确的关联性,包括出血与缺血性卒中事件,然而,这种关联性是因果关系还是偶然的还不清楚。脑血管表现是由病毒的直接作用引起的,还是由炎症过度活化介导的间接作用引起的?在某些情况下,这种关联可能是偶然的,而不是因果的。

目前看来二者风险主要是一种叠加!当新冠病毒感染发生时,卒中发生率略高,同时发生的严重程度也会更严重,救治难度也在增加。

1、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会增加脑血管病发生的风险

基于早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住院患者的回顾分析中,40%合并心脑血管疾病。文章作者指出,老年患者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疾患,往往导致免疫功能下降和紊乱,最终导致更易感染(1)。

近期,2022年4月一项发表于《Nature Medicine》杂志的一项大型研究中,对新冠感染后12个月的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进行了对照研究,结果显示,在感染新冠病毒后,会增加20种心血管疾病的长期风险,即使是没有因感染而住院的轻症患者,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也会增加(2),基于同样病理基础的脑血管疾病风险也可能存在增加。

因此中老年男性,尤其是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可能更加易感,需要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大潮中更加提高警惕。

新冠病毒

2、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会增加脑血管病的严重程度和死亡风险

自2019年12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发生以来,经过全国各地的共同努力,动态清零,低致病性毒株奥密克戎的出现改变了这种现状,我们也改变策略,“新二十条”“九版防控方案“出台,但我们防控工作仍不容松懈,只是责任分解了。2020年2月15日,在《柳叶刀》发布的 41例新冠肺炎病例中,合并心血管疾病和高血压的患者分别占15%、12%,且5例患者出现了心肌损伤。心血管疾病患者更容易在感染新冠病毒后发展为重症患者,死亡风险更高,需要更加及时的诊治。

脑血管病与COVID-19感染重症发生的风险显著增加具有相关性。2020年4月20日,Int J Stroke杂志发表了一项汇总分析,旨在评估脑血管疾病与COVID-19患者疾病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在meta回归分析中发现,脑血管病与COVID-19感染患者严重疾病发生几率增加1.5倍具有相关性,脑血管病与COVID-19患者死亡率之间无显著趋势(3)。这可能与目前相关资料不多有关,事实上重症率越高,相应的死亡风险也会更高。

因此,脑血管疾病患者可能更容易在COVID-19感染后发展为重症患者,死亡风险可能更高,需要更加及时的诊治,和更加积极的处理策略。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会增加脑血管病的风险,也会加重已有的脑血管病病情,包括缺血性卒中、脑出血和静脉性疾病。主要病理机制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会造成:炎症、低氧血症、应激/焦虑、ACE2损害和高血压的变化。同时新型冠状病毒还可通过破坏血脑屏障,经神经通路直接造成神经元的损伤。

 

新冠病毒与脑血管病的关联

二、新冠病毒流行期间,脑血管病高危人群如何做?

目前新冠病毒防控形势非常严峻,而脑卒中是一种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和复发率高的常见疾病。目前新冠病毒的流行株是奥密克戎BA.5.2和BF.7,大多为轻症,但如果叠加发生卒中,就可能成为一个大问题,大麻烦。这个矛盾如何破解?普通大众,除了要做好预防新冠感染的措施外,还需做好脑血管病的预防工作,尽量减少二者的叠加发生。

这就要从卒中危险因素说起,卒中危险因素包括不可干预危险因素和可干预的危险因素。针对这些可干预危险因素,并行排查、观测及处理,具体内容:

1、高血压:血压无疑是最重要的因素,收缩压130mmHg,舒张压80mmHg以上对于新标准而言已经是高血压或高值状态了。目前保持血压平稳是关键。

2、糖代谢异常:血糖控制目标是糖化血红蛋白小于7.0%;饮食控制以及适当的药物处理,感染会加重血糖代谢的紊乱。

3、血脂异常:血脂异常者分为低中、高、极高危,其LDL-C目标值分别为小于3.4、2.6、1.8mmol/L,LDL-C目标值达标是要点。

4、吸烟:吸烟者应戒烟,不吸烟者应避免被动吸烟;目前环境,个人独处时间较多,应寻找有意义的居家活动,避免吸烟。可以通过饮茶与咖啡来替代,提神。有人说通过吸烟来关闭ACE2受体,预防新冠,并无确切证据。

5、饮酒:饮酒者应减少酒精摄入量或戒酒;饮酒量应适度,男性每日饮酒的酒精含量不应超过25g,女性减半;目前因为大家聚会较少,饮酒量会大量减少,如果需要,可以考虑适量红酒。通过饮酒来预防新冠、杀死病毒,也证据不足。

6、饮食和营养:每日饮食种类应多样化,使能量和营养的摄入趋于合理,保证营养充足,免疫力良好。采用包括全谷、杂豆、薯类、水果、蔬菜和奶制品及总脂肪和饱和脂肪含量较低的均衡食谱;建议降低钠摄入量和增加钾摄入量,有益于降低血压,推荐食盐摄入量≤6g/d;增加水果、蔬菜和各种各样奶制品的摄入,摄入新鲜蔬菜400~500g;水果200~400g;适量鱼、禽、蛋和瘦肉,优质蛋白质摄入;控制添加糖。目前疫情当前,正值冬季,空气湿度偏低,不过各地物资供应丰富,应加强对蔬菜、水果的摄入,增加水分补充。

7、缺乏身体活动:个体应选择适合自己的身体活动来降低卒中风险:建议老年人、卒中高危人群应制订个体化运动处方进行锻炼;健康成人每周应至少有3~4次、每次至少持续30 min中等或以上强度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骑自行车或其他有氧运动等)。目前居家人群比较多,多开展室内简易运动,如腹卧撑,平板运动、肩颈操、跳绳等。居家环境和冬天太冷,不是拒绝运动的理由。适当运动是增强体质,增强免疫力的有效方法。

8、无症状颅内外动脉狭窄:对于存在脑血管斑块狭窄患者,斑块不稳定和重度狭窄患者,应考虑积极治疗。

9、未破裂颅内动脉瘤:年龄小、直径较大,家庭史,症状性,同时形态不规则是考虑积极手术的因素。但目前对于择期手术应慎重,因潜在感染风险较大。因此应尽量保持斑块、动脉瘤的平稳。对于未破裂的脑动脉瘤患者,如果不幸“阳”了,目前对于择期手术应慎重,因潜在感染风险较大。如果经动脉瘤评估为稳定后,就可以正常地防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就可,对动脉瘤可以暂时不管,以后随访就可。

10、证据充分且可控制的危险因素还包括超重与肥胖,心房颤动和其他心脏病等。这些均应注意避免,做好保健措施。

11、对于普通人群,或者不知道是否为脑血管病高危人群者,应加强早期筛查。做脑血管病的体检,早发现,早干预。防患于未然!

12、针对目前新冠病毒的潜在性风险,脑血管病高危人群更应当做好预防工作,包括:遵医嘱、戴口罩、勤通风、勤洗手、不熬夜、均饮食、多运动、有信心,配合检查与治疗。没有完成全程疫苗接种的脑血管病高危患者,要加强监测、密切关注,如有可能尽快完成新一轮疫苗接种。

13、对于脑动脉瘤术后患者,目前在服有抗凝药物与抗血小板药物,如何处理?在面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时,正常服药就行。如果症状严重,可以使用一些缓解不适症状的药物。如高热39度以上,可以用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退热;如呼吸道症状:咽痛、咳嗽、流涕、鼻塞,可以用复方感冒药对症。相同类型的药物,无需重复用药,选择一种即可。

14、如果发生新冠病毒感染,应积极休息,同时积极监测。如果出现持续高热、呼吸困难、低氧血症(血氧饱和度90%以下),心率100次/分,应积极就诊医院;如果同时合并发生卒中事件,应及时就诊医院,必要时采取静脉溶栓与机械取栓治疗(4)。

综上所述,新冠病毒可能累及脑血管系统和神经系统,既往合并脑血管疾病患者在感染后可能面临更大的风险,因此一定要加强防护避免感染/重复感染,提高警惕的同时还要放松心态,保持乐观积极的态度,相信我们一定可以并肩作战,战胜疫情!

参考文献:

1. Chen NS, Zhou M, Dong X, et al. Epidemiological and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99 cases of 2019 novel coronavrus pneumonia in Wuhan, China: a descriptive study. Lancet, 2020 Jan 29.

2.Xie Y, Xu E, Bowe B, Al-Aly Z. Long-term cardiovascular outcomes of COVID-19. Nat Med. 2022 Mar;28(3):583-590. doi: 10.1038/s41591-022-01689-3. Epub 2022 Feb 7. PMID: 35132265; PMCID: PMC8938267.

3.Tsivgoulis G, et al. COVID-19 and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 a comprehensive overview. Ther Adv Neurol Disord. 2020 Dec 8;13:1756286420978004. doi: 10.1177/1756286420978004. PMID: 33343709; PMCID: PMC7727052.

4.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 国家卫生健康委脑卒中防治工程专家委员会.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时期卒中绿色通道管理专家共识(2022年版).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22,19(11):797-800.

-------------------------------------------------------------

作者介绍:卢旺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新冠病毒感染为啥会增加卒中风险?家庭用药和自我监测这样更科学!
新冠病毒病(COVID-19)与脑血管疾病关系
急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相关神经系统并发症
秋冬季节需警惕脑中风(组图)
你是否有脑出血风险?自测题赶快测一下!
节日兴奋过度,当心发生脑血管疾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