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柳叶刀子刊:北京大学余灿清团队揭示打鼾或显著增加脑中风风险

来源:生物世界 2024-02-01 16:08

在中国成年人中,遗传预测的打鼾可能性较高,与脑卒中、出血性脑卒中、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风险升高存在正向关联,而且该关联独立于体重指数(BMI)的作用。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余灿清教授团队在《柳叶刀》子刊 The Lancet RegionalHealth - Western Pacific 上发表了题为:Causal association between snoring and stroke: a Mendelian randomization study in a Chinese population 的研究论文。

 

这项研究表明,在中国成年人中,遗传预测的打鼾可能性较高,与脑卒中、出血性脑卒中、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风险升高存在正向关联,而且该关联独立于体重指数(BMI)的作用。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团队采用了孟德尔随机化(MR)分析方法,在中国嘉道理生物样本库(CKB)的82339名无亲缘关系的亚洲人中,评估了打鼾与卒中及其亚型之间的因果关系。考虑到体重指数(BMI)可能引起的多效应偏倚,研究团队在非肥胖参与者(BMI<24.0 kg/m2)中进行了额外的孟德尔随机化分析,此外,由于打鼾和BMI具有共同遗传基础,因此还应用了针对基因预测BMI进行调整的多变量孟德尔随机化(MVMR)分析,以探讨打鼾的影响是否独立于BMI。该研究基于CKB中打鼾易感基因位点,使用了逆方差加权法(IVW)衡量二者关联。

 

分析结果显示,打鼾与卒中,以及出血性卒中(HS)和缺血性卒中(IS)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使用基于中国嘉道理生物样本库(CKB)的打鼾基因位点构建的的遗传风险评分(GRS),相应的风险比分别是为1.56、1.50和2.02。使用英国生物样本库(UKB)的打鼾基因位点构建的的遗传风险评分(GRS),相应的风险比分别是1.78、1.94和1.74。在非肥胖组的孟德尔随机化分析、多变量孟德尔随机化,以及使用逆方差加权法(IVW)的孟德尔随机化分析中,相关性保持稳定。

 

 

这些结果表明,在中国成年人中,遗传预测的打鼾可能增加卒中、出血性卒中及缺血性卒中的发病风险,而且,它们之间的关联独立于体重指数(BMI)。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声音 | 马长生教授团队:房颤和痴呆的因果关系——孟德尔随机化研究
午睡还能睡吗?湘雅医院团队发现,频繁午睡与原发性高血压、卒中及缺血性卒中发生风险增加12%、24%、...
中国50万人分析:胖子患中风危险明显增加
缺血性脑卒中的双抗治疗
[科普]脑卒中的发现与预防
预防中风,从改变生活方式做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