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杜鹏程《保卫延安(节选)》阅读答案
保卫延安(节选)
杜鹏程
有一个战士跑上来向周大勇报告:“炊事班老孙又昏倒了!”
周大勇急急地离开队伍行列向后跑去。通讯员小成也跟着连长向后跑去。周大勇通红的脸上汗水混着沙土。他浑身是汗,衣服透湿,像刚从河里跳出来一样。
周大勇跑到老孙跟前,看见一个炊事员抱着老孙。他一条腿跪下去,从炊事员怀里把老孙抱过来紧紧地搂到胸前。
那个炊事员站起来,说:“连长!老孙,老孙不行啦!”
周大勇说:“去!快去帮助指导员。看,那不是指导员?他又扶着谁!”
那个炊事员望着老孙,迟迟疑疑停了好久才走开。
老孙眼发直,干枯的嘴唇咧开,脸涨得通红,脖子上暴起发紫的血管。他的嘴唇动着,仿佛给自己的同志和这世界留句什么话,但是说不出来。不大一阵工夫,他的呼吸由急促变得微了,脸由通红变成灰白……蜡黄……
周大勇紧紧地搂着老孙,眼珠子一动也不动地盯着老孙那半闭的眼睛,心神错乱地嘟哝:有一口水就好了!有一口水……”通讯员小成也机械地重复:“有一口水就好了!”
一口水一条命呀!
敌人三架飞机,绕过来又栽下来,一条条的火箭,穿在周大勇周围的沙子里爆炸了。炸起的沙土扑在周大勇和老孙的脸上。周大勇用自己的胸膛遮掩住老孙。
周大勇望着那俯冲扫射的敌机,眼里喷火。
团卫生队队长,骑着马赶来了。他跳下马,喊“有办法,有办法,这针药有效。”
卫生队长拼命地把注射器的针尖往老孙胳膊上的血管里扎,可是扎不进去。生命离开了老孙,血管,筋肉都僵硬了!周大勇把老孙轻轻放到地下,站起来。他把自己的破衣袖子撕下一片,想盖在老孙脸上,免得沙子吹进老孙眼里。可是周大勇拿上那块破布,呆呆地站在那里,像是他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像是他的心脏停止跳动,血液停止循环,思想也木然不动了!
老孙啊,老孙!同志们走路你走路,同志们睡觉你做饭。为了同志们能吃饱,你三番五次勒裤带。你背上一面行军锅,走在部队行列里,风里来雨里去,日日夜夜,三年五载。你什么也不埋怨,什么也不计较;悄悄地活着,悄悄地死去。你呀,你为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献出了自己的一切啊!部队哗哗哗地前进着:战士们,担架队员们……走啊!走啊!老孙没有走完的路,同志们要走完!
战士们用眼光向倒下去的同志致敬。听不见长吁短叹,看不见愁眉苦脸,只有一种沉重而又严肃的空气,充满在天地之间。
周大勇双手撑在腰里,再一次地望望老孙那老诚忠厚的脸相。啊,这个跟他周大勇同生死共患难的战士,永远放下了自己的行军锅,永远再不会向他说:“连长,我没啥能耐,吃点苦总还行………我好赖是个党员。唉,我做的事太少……连长,你跟指导员劳累的,教人心疼!”周大勇心里绞痛:有多少英雄好汉倒下去了啊!有多少热血浇在中国的土地上了啊
周大勇和小成,用黄沙掩埋了老孙的尸体。趁团供给处的队伍过来的工夫,周大勇要了一片炮弹箱子上的木板,用刺刀削了削。他从文书手里接过来毛笔,在木板上写着:
共产党员孙全厚,五十七岁,山西孝义人,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而光荣牺牲!
周大勇把这个木牌插在老孙的墓前,望着它,望着它!
周大勇擦了擦头上的汗,背上老孙留下的行军锅,正要去赶自己的连队,团政治委员李诚上来了。李诚满脸是沙土,嘴唇干得裂开小口子,鼻孔里塞了一团棉花,上嘴唇还有干了的鼻血。他的马满身是汗,口里流着白沫。
李诚跳下马,看了看墓牌;站在坟墓旁边,脸上一条条的皱纹像刀子刻的一样。他抬起头,眼睛一眨也不眨地望着前进着的战士。
突然李诚向战士呼喊:
“同志们!一个战士倒下了,千百个战士要勇敢前进!一个共产党员倒下了,千百个共产党员要勇敢前进!大山沙漠挡不住我们;血汗死亡吓不倒我们。前进!哪里有人民,我们就到哪里去;哪里有苦难,哪里就更需要我们。前进,勇敢前进!战胜一切困难。”
这用全部生命力量喊出的声音,掠过战士们的心头,在无边无际的沙漠上空雷似地滚动。
战士们踏着沙窝,急急地向前走去。他们那黑瘦的脸膛上,眼窝里,耳朵里,嘴唇上,都是厚厚的一层沙土;两腿沉重得像灌满了铅。但是,他们都挺起胸脯扬起头,加快脚步,一直向前走去。他们都坚毅地凝视迎面移来的沙漠,凝视远方。
沙漠的远方,一阵旋风卷起了顶住天的黄沙柱。就算它是暴吧,就让它排山倒海地卷来吧!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行军途中,连长周大勇将昏倒的炊事班战士老孙搂在怀里眼睁睁地着老孙的生命一点点地逝去。小说描述了炊事班战士老孙牺牲的情况,故事悲壮、感人。
B.小说写周大勇与通讯员小成反复念叨“有一口水就好了”,表现了他们救人时痛苦而无奈的心情,突出了行军途中战士们干渴的情形以及沙漠环境的极度恶劣。
C.小说描写战士们在团政治委员李诚用全部生命力量喊出的话语的激励下,挺胸抬头,加快步伐勇敢向前,充满了革命浪漫主义激情,为小说涂抹上亮丽的色彩。
D.周大勇掩埋老孙,在墓前插上木牌,背上老孙的行军锅追赶连队,这表现了战友间深厚的情谊,也表明周大勇将接替老孙的工作,突出了前后继的革命精神。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语言简洁而富有表现力如写周大勇催促那个炊事员去帮助指导员,用“去”“看”示情况紧急,“他又扶着谁”表明行军途中战士伤病较多,亟须帮助。
B.小说先细致地描绘老孙昏厥的模样、呼吸的变化,再写周大勇念叨“有一口水就好了”,然后写卫生队长骑马赶来救治,小说情节紧凑有致,情感丰富细腻。
C.小说中李诚呼喊的话语,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相结合,感情沉痛而富有激情,揭示了小说的主旨,突出了人民解放战争的意义及人民军队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
D.小说细节描写生动传神,比如,敌人的三架飞机飞来轰炸,周大勇用自己的胸膛遮掩住老孙,这一细节表现了周大勇把战友看得比自己更为重要的高贵品质。
8.小说画横线部分两次描写周大勇的内心独白,各有什么作用?(4分)
9.《保卫延安》是当代文学史上第一部大规模正面描写解放战争的优秀长篇小说,被誉为“英雄史诗”,是革命英雄主义的赞歌。请从选材的角度简要分析小说是如何表现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的。(6分)
 
 
 
答案:
6.D 本题考查理解作品内容的能力。“表明周大勇将接替老孙的工作”理解不当,周大勇只是背上军锅追赶连队,并不能说明他接替老孙做炊事员。
7.C 本题考查分析鉴赏作品的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相结合”分析错误,这里是直抒胸臆。
8.①第一次介绍老孙为同志们长年累月辛勤操劳,不埋怨、不计较的感人形象,突出故事的悲剧性。
②第二次由老孙联想到更多的“英雄好汉”,点明老孙牺牲的意义,抒发崇敬之情,强化小说的情感表达。
【评分细则】本题共4分,每点2分,其他答案,之有理酌情给分。第①点扣住内容(“辛勤操劳”“不埋怨”等意思相近即可)和作用(“悲剧性”等意思相近即可)回答即可;第②点扣住内容(“更多”“英雄好汉”等意思相近即可)和作用(“意义”“崇敬”等意思相近即可)回答即可。
9.①选取典型事件。详细叙写老孙牺牲的经过与周大勇埋葬战友的情形,再现革命军人抛头颅、洒热血的战斗场景,讴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②选取典型环境。天空中敌机轰炸,地面上狂沙肆虐,战士们饥渴、疲惫,小说以典型环境来衬托解放军战士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③选取典型场景,以小见大。叙写一个连队不怕牺牲、英勇无畏的行军、战斗场景,以小见大,展现全体解放军战士的精神风貌,赞扬可贵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本题考查探究文章写作技巧的能力。本题其实是在考查分析小说选材的技巧,主要是分析小说围绕“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选了哪些材料,一般从人物、事件、环境、场景等方面来回答。
【评分细则】本题共6分,答出一点得2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酌情给分。第①点扣住事件(“老孙牺牲”“周大勇埋葬战友”等意思相近即可)回答即可。第②点扣住环境(“敌机轰炸”“狂沙肆虐”等意思相近即可)回答即可。第③点扣住场景回答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私家推荐:十部共和国红色经典小说
(新高考)杜鹏程《周大勇的生活》阅读训练
随中央红军长征的两位哑巴战士,后来都当了炊事员,都到达了陕北
54年翟白元调侃毛主席,引得主席大笑,聂荣臻:他们关系不一般
47年任弼时和毛主席争吵,正没人敢上前时,一名炊事员1句话搞定
翔子 :父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