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美国最大VC正走向没落

01  VC巨头星光黯淡

KPCB创立于1972年,并在随后20年逐渐成长为全球最大、最具权势、最成功的风险投资公司。90年代,在合伙人约翰·多埃尔(John Doerr)的带领下,KPCB在互联网发展早期就投资了多家成功的公司,例如网景、AOL、亚马逊(微博)和谷歌(微博)。到20世纪末,KPCB已成为一块金字招牌:获得KPCB投资,这件事本身比获得多少资金更有意义,表明被投资企业有望成为行业的领导者。

不过从21世纪初开始,KPCB的星光开始黯淡。在互联网的又一轮发展中,Facebook、Twitter、Zynga、LinkedIn和Groupon等许多公司脱颖而出,但KPCB并未在早期参与对这些公司的投资。而另一些更具开创性、更加专注的投资者名气也超过了KPCB,例如马克·安德森(Mark Andreessen)和本·霍洛维茨(Ben Horowitz),以及皮特·希尔(Peter Thiel)执掌的Founders Fund、合广投资、Accel Partners和DST等。

直到2018年,在着名华尔街分析师玛丽·米克尔的帮助下,此前错失多次良机的KPCB终于参与了这轮3.63亿美元的融资,Robinhood的估值顺势攀升至56亿美元。

走眼的后果可谓代价不菲,可对于这家曾经战绩彪炳的公司来说却成为了家常便饭。21世纪初,KPCB在面对Facebook等Web 2.0公司崛起时畏首畏尾。过去十年,KPCB和“慧眼识珠”渐行渐远。

02  内部问题严重

在投资不利的同时,KPCB还遭遇了风投行业中很少见的问题:性骚扰丑闻。KPCB的女高级合伙人鲍康如就性别歧视对该公司提起了诉讼。

KPCB出现了分层,试图寻求资金帮助的企业家对此感触颇深:米克尔团队高高在上,而风投部门充其量排在第二排。斯坦福大学的金融学教授伊利亚·斯特雷布列夫表示:“20年前,KPCB是风险投资的顶峰。如今,它却泯然众人矣。”

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曾经如日中天的公司走到了没落的边缘。这说明传承有多重要,以及缺乏合格的继任者会带来多严重的后果。即使有40多年的实战经验,百里挑一也不会变得容易。对于过去几年在KPCB发生的事情,公司的合伙人和守口如瓶的风投行业都没有兴趣讨论,至少没有留下相关记录。杜尔、米克尔和其他KPCB负责人都拒绝接受本文采访或置评。但KPCB的20多名现任和前任员工、KPCB基金的投资者、企业家和其他行业专业人士同样看到了问题所在,以及公司如何才能恢复昔日荣光。

03  投资巨亏

约翰·杜尔是这家公司20年来公认的王牌。杜尔曾是Intel的销售员,1980年加入KPCB,随着时间的推移,他成为了公司的实际领导者。杜尔对Netscape、Amazon和Google的一系列投资大获成功,他也是众多科技公司中最锐意进取的董事会成员。在互联网时代,他鼓舞了硅谷士气。

杜尔的影响力很大,他将KPCB的投资重心从互联网转移到他看好的最新项目:可再生能源公司,他相信这将是下一波科技投资浪潮。2004-2009年,KPCB对54家“清洁技术”公司投资6.3亿美元,22位合伙人中有12人将部分或全部时间用于所谓的绿色投资。

KPCB的出发点也许是好的,但投资失败了。电动汽车制造商Fisker Automotive破产了,燃料电池制造商Bloom Energy从2002年接受KPCB投资到最终上市花了16年时间。在竞争对手投资数字经济赚得盆满钵满的时候,KPCB却只能在一旁鼓掌。Accel Partners成为了Facebook的早期支持者,Union Square Ventures是Twitter的首批投资者之一,Benchmark Capital在Uber成立初期通过投资获得了部分股权。

04  人才外流

杜尔看走了眼,也未能组建一支能够带领公司渡过难关的投资者团队。KPCB偏爱收集没有投资经验的名人,比如前国务卿科林·鲍威尔是KPCB的“战略顾问”,前副总统戈尔也成为了旗下投资者。技术专家比尔·乔伊是Sun Microsystems的联合创始人,在KPCB担任过9年合伙人。

KPCB也有许多优质的年轻投资者,他们在公司年数不短,却没有机会晋升高层。其中许多人会是风险投资界的下一代领袖,但在KPCB则不然。21世纪初,史蒂夫·安德森在KPCB工作了4年,直到后来开始独立投资,他成为了Instagram的第一位投资者,而Instagram以10亿美元的价格被Facebook收购。

初创公司估值达到十亿美元曾经十分罕见,“独角兽”概念首创者艾琳·李如今经营着风投公司Cowboy Ventures。特雷·瓦萨洛成功投资恒温器制造商Nest,她也创立了自己的风投公司Defy。

人才接连外流造成了两个问题:企业家们无法确定谁会留在KPCB提供帮助和指导,杜尔也不知道自己退休后公司会由谁领导。这不是KPCB独有的问题,但却十分尖锐。《创意资本》一书的作者斯宾塞·安特说:“对于风险投资公司来说,传承是一个挑战,因为它们往往过分关注特定的性格特征。有些人更善于放权。”在杜尔的印象中,继任者必须自带光芒,而不是仰仗KPCB的金字招牌。

05  消失的KPCB中国

KPCB已经入华10年了,虽然也投出了京东、启明星辰、宜信、融360、喜马拉雅、秒拍……等成功的案例,但是因为管理层变动,如今的KPCB中国已经不再开展新的投资业务。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凯鹏华盈没能活出自己,这或许是其衰退的根本原因。

2008年,凯鹏华盈管理合伙人周志雄首先离开,宣布成立凯旋创投,并在约翰·杜尔的同意下带走了他在凯鹏华盈投的7个项目。周志雄的离开与团队没有核心大boss有很大关系,“双核”模式使得凯鹏华盈在融资节奏上十分不一致,他与汝林琪虽然都是投资老手,但是风格差异很大,借用某LP的话“我不太看好你俩的长期合作,你们的性格都太强”,一语成谶;

同年,凯鹏华盈创业投资基金的合伙人徐传陞也宣布离开,加入了彼时刚刚进入中国的经纬创投中国基金,成为后者的第三位管理合伙人;

2009年,刚刚被升为凯鹏华盈合伙人的吴运龙也选择了经纬创投,离职之后再被问及凯鹏华盈的相关问题时,吴运龙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外资品牌VC,要在中国成功,首先要形成自己的文化,然后就是有一个明确的方向。”

至于有“中国主流VC界最早女掌门”之称的合伙人汝林琪,虽然没有正式的离职消息被爆出,但是她的确已经消失在大众视野很久了……

2017年,关于KPCB中国最后的消息是:创世伙伴资本成立。

硅谷时间表

1972年

KPCB成立。

1976年

KPCB对生物技术企业Genentech投资10万美元,该公司30年后以470亿美元的价格被出售。

1980年

曾在半导体制造商Intel从事销售工作的约翰·杜尔加入KPCB,成为一名投资人。

1994年

KPCB斥资500万美元收购了首款商业网络浏览器Netscape25%的股份,在其第二年上市时获得了4亿美元的回报。

1996年6月

KPCB购买Amazon价值800万美元的股份,Amazon于次年上市。

1999年6月

KPCB与竞争对手Sequoia Capital一起,投资1,180万美元入股Google,堪称有史以来最伟大的风险投资之一。

2004年2月

在KPCB工作了十八年后,一般合伙人维诺德·科斯拉离开了公司,创办了风投公司Khosla Ventures。

2006年2月

KPCB成立了2亿美元的“流行病和生物防御基金”,专注于预防传染病大流行。

2008年5月

KPCB成立了5亿美元专项基金,用于对“清洁技术”的后期投资。

2010年11月

玛丽·米克尔宣布离开Morgan Stanley和华尔街,加入KPCB,管理价值1亿美元的数字增长基金。

2012年5月

爱伦·鲍起诉KPCB性别歧视。尽管后来败诉,但公司的声誉在公开审判中受到严重损害。

2016年3月

杜尔成为KPCB董事会主席。

2016年6月

KPCB为其第三支增长基金筹集10亿美元。

2017年8月

马蒙·哈米德离开Social Capital加入KPCB。

2018年9月

KPCB宣布拆分早期和成长期基金。

2019年9月

米克尔离开KPCB之后,计划为新公司Bond的首期基金融资12.5亿美元。仍然专注于后期投资,并将带走她的KPCB团队。哈米德、福斯曼和其他一小部分KPCB投资者正试图重建公司的声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抛弃Facebook的野孩子:硅谷的短视,我带不动
凯鹏华盈汝林琪:善于挖掘伟大的企业家
重新发现凯鹏华盈:KPCB入华九年的TMT翻身仗
这家投资机构“死”了,因为,合伙人都走了……
凯鹏华盈中国基金
2011年十大技术经济趋势预测 移动互联网投资破局 | -创业故事- - 闲话工程网 - ...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