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940年林彪在莫斯科,拍了唯一的一张正装照,身旁站的年轻人是谁?
“林师长,异国他乡,难得相聚,不如拍张照留念吧?”

1940年,身为师长的林彪赴苏联疗伤,在莫斯科时遇到了一些好友和留学生。当天,林彪身着黑西装白衬衫,打着一条深色领带,穿着与平日里截然不同,以往无论什么活动都只穿军装的他,穿西装的次数可谓是屈指可数。

林彪总说,在他眼里最好看的衣服就是军装,如今穿上西装的他,依旧英姿勃发,随行工作人员觉得这一场景相对难得,便向林彪提议留影为念,此时林彪心情不错,欣然接受了留影建议。

随后,工作人员拿起相机按下快门,留下了林彪一生中唯一的一张西装照,然而,照片中并非只有林彪一人,难得与人合影的他,身边站的人是谁呢?


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十大元帅之一的林彪,在战场上精谋善战,为新中国的成立立下了卓越战功。

林彪对待工作严肃认真,性格却十分孤僻。他不爱与人打交道,对自己的部下也很冷淡,但是他却是一个非常惜才爱才的人。

即使林彪这个人有些不近人情,但是对于自己手下的爱将杨成武、李天佑等却是关爱有加,不断地培养提携。


在一次调任司令员的风波中,即使万毅千般不愿,仍然坚持调任李天佑为一纵司令员,甚至让万毅向李天佑学习打仗。

李天佑看起来就像是一个文弱书生,他的性格刚直,打起仗来也是勇猛过人,在平时的生活里沉默寡言。无论是性格方面还是作战方面,都与林彪有着共同之处。

1940年,林彪在莫斯科养病期间,战沙场多年,一向高傲的他甚少与某一位部下合影,但是,有一人却不同,他就是林彪西装照中的另一人,李天佑。
那么,这位“虎将”究竟有何过人之处呢?为何李天佑的拍照请求能够得到林彪的同意呢?


一代名将李天佑

李天佑在1914年1月8日,李天佑出生在一个贫苦农家,他们一家有七口人,靠着一亩多的薄田维持生计。即使生活条件差,他的父亲仍然送他读了两年的书。

1925年闹灾荒,家里实在负担不起他读书,李天佑便辍学在一家米粉店干活,有一次听到客人讨论有部队来桂林招兵的事。

3年后,李明瑞在临桂征兵伐蒋,14岁的李天佑觉得机会来了,便跟家人打了声招呼就跑去报名参军。初到部队时,因为年幼他只能在后勤处当一名勤务兵,然而,他志不在此,而是想冲锋陷阵。次年,李明瑞遭部下叛变,伐蒋失败,李天佑随大部队开赴百色,1928年加入共产党。


李天佑最初虽在军中干的是勤务兵,可他也没闲着,闲暇之余他会向年长一些的老兵请教作战知识,并积极参加作战训练,因为勤奋好学,且表现优异,仅一年,便从勤务兵升任为机枪连排长。“百色起义”时升任特务连副连长,这一年,他15岁。

1929年10月1日,李明瑞和俞作柏在南宁进行誓师,准备进攻广州。蒋介石得到消息后派人离间李明瑞的主力部队。

同年12月中旬,盘旋桂西一带的土匪突然发起进攻,百色地区遭遇围攻,此时,红7军主力追剿残余反动武装未在城中,城内驻守兵力仅有500余人,不足一个营,而敌匪兵力约有2000余人,敌我兵力相差悬殊,情况很是危急,李天佑见状主动请缨,率领特务连的战士们迅速发起反击,抢占有利地形,期间不断调整变换战术,通过特务连与其他连队战士密接配合,很快便将敌匪打得四处逃散。

看到这样的局势,中共中央决定率领两千多人的武装队伍,准备举行武装起义。李天佑所在的教导总队就在其中。


由于情况紧张,百色起义领导人之一张云逸提出:革命队伍是由有觉悟的人组成的,愿意继续革命的站在我的左边,我们不会强迫不愿意的学员留下来,你们站在我的右边。

李天佑在成长过程中经历过许多磨难,深知摆脱贫穷和饥饿的一条正确道路就是跟着共产党“闹革命”。于是毫不犹豫的站在了左边。紧接着李天佑被提拔为排长。

1930年3月,李天佑随部队挺进贵州,4月末,红7军奉命攻打榕江县城。榕江作为国民党大军阀王家烈的军事后勤基地,城墙布防甚是坚固,驻军多、炮火猛,属于易守难攻之势,我军连续攻击数个小时,硬未能攻破。

这时,李天佑再次主动请缨,他挑选了12名业务精湛的战士组成突击队。简单部署后,李天佑带着突击队员们便出发了,在我军火力掩护下,突击队冲破敌人火力封锁,顺利登上城墙。

李天佑率先登上城墙,刚一踏上城墙,便遭到了敌人的攻击,一颗子弹直接穿透了他的大腿,他咬紧牙关,忍住剧痛,从身后掏出几枚手榴弹,拉下保险直接扔向了敌人。手榴弹炸开后,其他突击队员趁机一拥而上,迅速与敌人展开了战斗,为大部队进城杀开一条血路。


在突击队的助攻下,我军很快便拿下了荣成县城。一个月后,李天佑腿伤未好,便随着部队再次出征,战斗过程中,他的脚板被子弹打穿,饶是行动不便,他依旧坚持一线作战,领导和战友都劝他,抓紧回去养伤,莫要耽误落下病根,可李天佑总说:“怕啥,我年轻,自愈力强,过过伤就能自己好咧!”

1933年9月,由于王明的“左倾”冒险主义存在危害,中共的第五次反“围剿”连连失败。经过研究讨论,中央决定撤出根据地瑞金。此时的李天佑已经升任为红三军团五师师长。

次年11月,为了掩护中央顺利抢渡湘江,红三军团命令五师立即到灌阳新圩保证野战军的安全。

李天佑这个时候只有21岁,但是已经有相当的指挥战斗经验了。他与政委和参谋长展开地图进行作战分析研究,部署了狙击战。


在灌阳的敌军都是李宗仁和白崇禧手下的王牌军,有一万多人,还有飞机大炮等各种精良的作战装备,而我军仅仅只有4000人。

这就注定了新圩狙击战将会是一场恶战。在部署完红军部队就开始了行动。尖兵连在到达前沿阵地时,敌军迎面而来。队伍立马散开,在机枪扫射下十多个敌人已经倒在地上。

后来敌军企图占领制高点,红军的一个尖兵班立即抢占一处突出地势,在机枪火力下压制住了公路上的敌人。

此时的红三军团五师主力已经突入阵地,李天佑当即指挥部队构建临时工事,后来的敌军好几次要往山头上冲,都被次次击退。


11月29日,桂军越来越疯狂向着红军的阵地进攻,战争越来越残酷。红军14团的政委、团长、营长接连负伤牺牲,全团地伤亡已经有500人。

如果此时不能顶住桂军的进攻,中央纵队不仅不能安全渡江,湘桂边界的的8个师还有被敌军切断的危险。

情况危急,李天佑下达命令:“预备队在第三狙击线上加固工事,准备抗敌,前沿阵地坚守着,适当收缩,15团与14团卡住灌阳至新圩的公路。”

经过一昼夜的激战,前沿阵地失而复得,打退了敌军的十多次进攻,敌人尸横遍野,红军全师四千人损失过半。

30日,一师赶到支援。在李天佑的正确领导下,全体战士经过三天两夜的浴血奋战,以劣势的装备和兵力战胜了装备精良的王牌军,保障了中央纵队与8个师安全渡过湘江。



成为林彪手下

1937年抗战爆发后,李天佑来到了林彪手下的部队,担任由林彪指挥下的115师686团团长。刚刚接手工作就跟随部队参加了9月25日的平型关战斗。

作为主攻团,686担任的是“拦腰斩断”打伏击战的任务。

平型关无论是关内还是关外都是群山峥嵘,沟壑纵横,在关前有一条公路能够直通灵丘,地势险要,是敌军侵占平型关的必经之路。686团的指挥所前面是公路,两边是山峦,山峦处埋伏的有687与685两团的重兵。

李天佑的任务就是:在发起攻击后,当两侧的部队截头断尾的时候,身处中间的686团拦腰打下去,把敌军分割消灭。


9月25日上午,2000多名日军和百余辆载着军用物资的汽车在前面开路,200辆大车和骑兵紧随其后,大摇大摆的开进了山沟公路。

由于公路凹凸不平,行军队伍不好行进,日本的士兵和汽车走走停停,结果他们与西进的人马挤在了一团。

李天佑认为这正是开火的好时机,于是立即向师部报告了这一情况,并且提出此时发起攻击。

师指挥部同意了作战计划,并且指示李天佑:“敌人比较多,也比较厉害,作战时一定要沉着。冲到公路上把敌人切成几部分,一定要拿下老爷庙这一制高点。”


在得到上级的批准后,李天佑当即下达了攻击开始的行动命令,紧接着暴风雨般的枪声和手榴弹的爆炸声响起。

这场仗打的日军措手不及,本来堵塞在公路上的日军人仰马翻,四处逃窜,纷纷找地方躲藏,有的还钻到了汽车底下。

枪炮声越来越激烈,李天佑看准时机命令占领老爷庙高地。此时的一营正在与老爷庙高地的日军交火,三营长就带着部队冲向了对面的老爷庙山头。冲杀声与枪炮声充斥在整座山谷里。

很快,惊慌失措的日军就反应过来了,开始组织火力阻拦八路军。渐渐的我军的火力压制不住敌人的火力,冲上去的战士们一个个都倒了下去,形势越发危急。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李天佑发出命令:侧翼两边的队伍抓紧攻击,火力提上去,把敌人的注意力吸引走,三营进行冲锋。

三营战士们最后甚至与敌人进行拼杀肉搏,二营长也赶来支援继续攻击老爷庙,敌军的火力在此时顶不住了,就在这时五连率先杀上山头,夺下了制高点。

在夺下制高点后八路军就开始从两面向下打击敌军,这时候大炮和骑兵已经没有了使用价值,只有步兵往山上爬。

看到他们爬的上气不接下气的时候,我军突然猛烈开火,吓得日军又滚了下去。


李天佑紧接着命令部队加强火力,在猛烈的炮火攻击下,日军抵挡不住纷纷逃窜,大部分都被八路军消灭在了山沟里。

平型关战役大获全胜,一共消灭1000名日军,击毁汽车100多辆,缴获无数军用品物资。

我军取得平型关重大胜利的消息传遍全国,大家纷纷向林彪部队发来贺信。李天佑这个名字也变得响亮了。

在苏联重逢

1948年在东北的时候,李天佑曾经救过林彪一命。在辽沈战役结束后,林彪入关,当时的李天佑在松江军区工作。


林彪出去视察的时候,就是李天佑陪伴出去查看地形的。由于时间太晚,找到一个村子就在此留宿了。

李天佑观察整个村子,发现村子后面有一条河,如果这个时候有土匪偷袭的话,背水作战他们的处境就十分危险。由于担心林彪的安慰,李天佑一整晚都没有合眼。
在天蒙蒙亮的时候,警卫部队发现不对劲,李天佑赶紧喊醒林彪上路。他们刚过村子后面的河,土匪们就追了过来。

在李天佑的指挥下,在河对岸当地的县大队就与土匪们交上了火,掩护他们甩掉了土匪,这才让林彪摆脱了危险。


1938年,李天佑任八路军343旅副旅长一职,同年3月,任代旅长,343旅隶属115师统辖,此时的师长正是林彪。这一年,李天佑刚满24岁,对于这个年轻后生,林彪很是喜欢,敢打敢拼,战场上不怕流血牺牲,无论战局多么不利,他都能冷静面对并迅速制定出新的作战方案。林彪很少对一个后辈如此看重,可是,他觉得假以时日,李天佑定能成为我军一名虎将。


在当时,20几岁就已成为我军一旅之长,可见能力之卓然,其军功和职位都是他用身体拼来的,征战多年,落下满身的伤,光脚底板就被打穿3次,身上的伤就更多了,然而,每次受伤未等痊愈他便又加入了新的战斗,几乎每次都是新伤累旧伤,伤上加伤。

一身的伤,加上长期的过度劳累,身体和精神上的双重透支,李天佑终于扛不住而病倒。组织上经研究决定,将他送到苏联进行医治。

中央十分看重这名虎将,就在这年年底,组织安排他到苏联的共产国际红十字会疗养所进行疗伤。苏联的医疗水平果然名不虚传,很快李天佑就病愈出院。


李天佑从来都是靠经验来打仗,从来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军事理论教学。于是他在病愈后没有着急回国,来到了伏龙芝军事学院进行军事学习,以弥补他的缺陷。

在学习期间遇到了在苏联的林彪,两个人在异国他乡遇到了曾经的战友都感到惊喜,林彪在军事上的造诣令李天佑敬佩不已。

林彪一生大多数是在战场上度过的,最喜欢穿军装和中山装,不过偶尔也穿过几次西装。1940年在莫斯科,林彪穿着一身西装与他的这位手下爱将留下了一张照片。


身着西装的他风采照人,身旁的李天佑笑的非常灿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林彪唯一穿西装打领带的照片,英姿勃发,他身旁的虎将是谁?
土耳其旅野蛮彪悍,却惨败给志愿军“三猛”战术,半小时全军覆灭
40年林彪在莫斯科,拍了唯一的一张正装照,身边站的年轻人是谁?
黄克诚组织追击敌军,林彪不以为然地说不应该追敌守住山头即可
著名的三三制战术,是怎么运用的?
从这些真实的战场照片上,你看得见人海战术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