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高公博:半生黄杨木 再回工匠心

摘要: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高公博黄杨木雕是我国历史悠久的民间工艺雕刻品种,明清时期日臻成熟并逐渐定型。因其取材“木中君子”黄杨木得名,也因黄杨木的色泽、纹理超然而流芳。温州乐清,是黄杨木雕的发源地,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高公博便出生在这里,也是在这里结识了与其相伴一生的黄杨木雕。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高公博

  黄杨木雕是我国历史悠久的民间工艺雕刻品种,明清时期日臻成熟并逐渐定型。因其取材“木中君子”黄杨木得名,也因黄杨木的色泽、纹理超然而流芳。温州乐清,是黄杨木雕的发源地,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高公博便出生在这里,也是在这里结识了与其相伴一生的黄杨木雕。

  摔跟头捡到的黄杨根雕

  “我常常想,如果我是黄杨木,希望被刻成什么样子?每次雕刻作品,都是和木头交流的过程,去感受黄杨木生命的力量。”高公博说。对于黄杨木,遇到一个聆听木头声音、发掘木头生命的人或一个仅仅是技艺精湛的匠师,命运全然不同。

  高公博很多黄杨木雕艺术创作精品,都得益于与黄杨木之间的“偶遇”和“默契”。

  《老子出关》

  这件《蓑翁》是高公博黄杨根雕的得意之作,巧妙的构思,塑造出了独钓寒江雪的蓑翁形象,但为了“捡”到这个宝,高公博可是摔的不轻。

  

  《蓑翁》

  “一天我去仓库取雕刻用的黄杨木,结果不小心被一块木头绊了一个大跟头,磕得我生疼,起来后仔细一看,'罪魁祸首’却是一个造型极其有趣的黄杨木根。我把这段树根翻来覆去地看,越看越觉得它本身就是个艺术品,我仿佛看到一个人戴着帽子、披着蓑衣,我马上想到柳宗元的《江雪》,觉得他就是那个面对艰苦生活仍充满希望的江上渔翁。这个题材深深地打动了我,于是我拿起刻刀,只在顶部凹陷处精心刻出渔翁饱经风霜的脸部,又在根的底部撕裂处刻出一只赤脚,其他都没有雕,一个独钓寒江雪的蓑笠翁就活脱脱的诞生了。”

  

  《蓑翁》局部

  就这样,几百年来黄杨木雕先立意后找木料的传统方法被打破了,可以说弯曲的树根和奇形树块给高公博提供了施展技艺的绝妙天地,正是这样他走出了一直苦苦禁锢他创造的传统圈子,跨出了黄杨木雕几百年来的局促。

  

  木雕陈列室

  工艺繁复 处处见心

  黄杨木雕工艺极为精细繁复,作为主要工具的雕刻刀就有几十种。泥塑构稿是黄杨木雕的第一步,即为立意,他要求木雕师傅在动手前就要胸有成竹。

  “泥塑本身是叫立意,这种形象本身就是你平时所希望它呈现出来的一种活的动态,或者是静止的动态,本身就有一个立意在心的感觉,经过你的想法变成你手中的这种物体,然后再变成一个形象,从这个形象里面以后慢慢地再生发出黄杨木雕的一种风格。”

  

  规格繁多的雕刻刀

  

  高公博制作泥塑

  

  泥塑构稿

  根据泥塑选材取料之后便要开始敲坯定型了,因为黄杨木的肌理随时变化,力度也要随着思维变化。

  “敲坯必须是技术和力度同时融合在一起,边敲边想要完成这个作品的行象。这种感受是完全是即兴的,随时产生的。因为黄杨木肌理随时在变化,它的韧度、软度、硬度,刀落手起把这个形象慢慢地定格起来,关键是你恰到好处是靠你刀和黄杨木整个接触的手感来决定,你的手和黄杨木碰撞的时候,就是与黄杨木雕对话的时候,就是刻画黄杨木的心灵的时候。所以这个单凭雕刻的技术不行,一定要凭你在敲劈里面的这种灵感的产生,随时掌握你的技法,功夫只在表面,但是感受、感情是在内心。”

  

  敲坯定型

  

  敲坯的雏形

  雕刻是整个环节灵魂,每一刀均非随意而为,高低深浅自有讲究,手的用法更要与木融合,以手雕心。

  “雕刻就要根据黄杨木的意愿,你高度、低度、深度、浅度都是根据黄杨木他本身特种的声音发出来以后,你要根据它的声音而去寻找他内心的这种渴望,手的用法必须和黄杨木的材质相融合,而不是随意去雕雕,用你的手去雕,然后刻画出它的内心。”

  

  雕刻

  磨光擦砂、修细刻纹、 油漆上光,一件黄杨木雕作品便完整的呈现出来了。

  

  磨光擦砂

  一生追求“新、奇、独、变”

  对于一生都在追求着“新、奇、独、变”创作理念的高公博来说,传统雕刻手法早已不能满足他对艺术的追求,有时候巧妙的构思远胜于精雕细刻。

  新就是新的观念;奇就是奇异的造型;独就是独立的个性;变就是不断地变化,因为这四个字给了我一个艺术的哲理,也造就了我的艺术生命。

  

  如果说黄杨根雕讲求外表的“天人同构”,那么高公博独创的劈雕却是在寻求内在的肌理。劈纹的千变万化给了高公博极大的想象空间。

  这件《鱼湖雨声》便是其劈雕技艺的臻品,“似”与“不似”间,呈现了黄杨木雕不同韵致的审美。

  

  《鱼湖雨声》

  “因为黄杨木雕艺人往往都只取无树瘤、无黑点、无裂缝的优质木段进行创作,可是这样很浪费,我就想把黄杨木点着,看看它内在的肌理,于是我站在梯子上,往点燃的黄杨木上慢慢倒酒精,没想到火一下就冲上来了。一时着急,急忙甩瓶子,结果,燃烧的酒精到处“飞舞”,很多都洒到了自己身上,把眉毛和头发都烧着了。还好在门外的儿子冲进来,用衣服包住我的头把火给灭了。我也知道了黄杨木不适合拿来烧,太硬了。烧不行,那就劈。等到完全劈开后,我立刻就惊住了,没有想到黄杨木在外表这么美的躯体里面,还蕴藏着一个被人长期忽视掉的艺术体。我也领悟到一点:一个好的艺术并不需要精雕细刻,而是需要借助原有的形状、机理,对其进行巧妙的构思和加工。”

  

  当一件件劈雕作品呈现在公众面前的时候,人们仿佛嗅到了艺术天空里的一缕清新空气,劈雕的产生丰富了黄杨木雕的创作和表现手法,拓展了艺术的思维和想象空间。他的劈雕作品在收藏界反响很大,《鱼湖雨声》获得了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优秀创作设计一等奖,另一件劈雕作品《屈原》则被中国现代文学馆收藏。

  10年后,在大写意国画和书法的影响下,他又开始寻求将写意的表现手法简单的挥洒,丰富的内涵一一嫁接到黄杨木雕上。

  

  走“大师”到“工匠”之路

  2007年,高公博重新回过头来,以传统黄杨木雕技法重现《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四大名著,走出一条既有传承又符合现代审美观念的新路。

  

  《西天取经》

  

  《三英战吕布》

  “我做黄杨木雕到现在52年了,走过了从工匠到大师的道路,现在有点儿醒悟,就是我们必须要开始走从大师到工匠的道路,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自我完善。工匠到大师是一个路径,大师到工匠我觉得才是一个真正的胜利。我一直把自己当做半桶水,一桶水太满了,没有活力,只有半桶水可以跳跃,可以再吸纳,给你很多的动感。”

  百国木雕计划

  如今,高公博又在实施着一个更大的创作计划,他要搜集一百个国家木头,完成百国之木的群组造型。而在每日一字一画的日课中继续找寻着传统文化与木雕艺术的完美契合。

  

  百国木雕系列

  

  百国木雕系列

  每天早晨高公博一字一画的日课

  

  一字一画的日课

  “如今,我对黄杨木有越来越深的感情,这种感情已经融入到我的生命,当初一起的师兄弟十几人现在差不多都改行了,但是我觉得这门技艺不应该在我的手中消失,而应该给后人带来永远美好的记忆。”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高公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黄杨木绽放的情感与乡愁
惊绝:两只均叫价5000的黄杨木雕清刀笔筒,你更喜欢哪一只?
蛙祭——柯愈勄大师周年祭
黄杨木这里说的黄杨木指的是小叶黄杨,小叶...
黄杨木雕艺术特点
清 “ 千年矮 ” 黄杨木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