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乐清四朵“金花”绽放艺博会

2016-05-06

    乐清四朵“金花”绽放艺博会

    5月3日,第十一届中国(莆田)海峡工艺品博览会(以下简称艺博会)落下帷幕,来自大陆的木雕、陶瓷、名绣精品,以及台湾工艺品等同台竞秀,为观众献上一场艺术盛宴。

    为期6天的艺博会,乐清共有60多件作品参展,四朵“金花”乐清黄杨木雕、细纹刻纸、乐清龙档、首饰龙及象牙雕、泥塑等近10个品种作品,精彩纷呈的工艺美术作品,充分展示乐清的实力和魅力。

    ■记者 郑剑佩 文/摄

    展馆摩肩接踵

    乐清展馆位于艺博会正大门的左手边,展馆拱门用仿黄花梨板镶嵌,横匾上写着“浙江—乐清”,6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的简介分布展馆外围,让人一目了然,也凸显乐清山水孕育下的深厚文化底蕴。

    走进展馆,里面人山人海,或驻足观赏,或轻声交流,或拍摄留念。展馆每一处,都洋溢着工艺美术带来的惊艳和啧啧称赞。9米多长的乐清龙档盘踞在展馆门口正中央,每一档上雕刻不同的故事内容,在作者的精心创作下,叙述着一段段古往今来的传奇故事,市民细细品味,感受乐清工艺美术的精美和独到。

    黄杨木雕作品错落有致摆放,与挂在墙壁上的细纹刻纸遥相呼应。在省工艺美术大师吴尧辉的黄杨木雕作品《兑糖担》前,60多岁的刘先生思绪飞扬,这样的场景曾无数次出现在他的童年时代,如今,这件黄杨木雕凝固了一个年代的流逝时光。城市老记忆是以往生活的一部分,但很多内容都被现代化代替了。吴尧辉用木雕的方式记录前人的生活场景,唤起很多人的回忆。

    林顺奎创作的《释迦涅槃图》展示佛像主题的大型细纹刻纸,其中人物235人,各种动物穿梭其间。作品面积为我市刻纸之最,人物也最多。林顺奎说:“与以往作品有所不同,佛像人物最多,精细度大,人物形态细小生动,雕刻难度大,比如人物的衣纹处理就运用了阴刻和阳刻的方法,用来表达生动和佛像的善义。寓意国泰民安,弘扬和传承民族精神。”

    “太美了,我从没见过这么精美的作品。”李俊光和徐生伟是大二学生,他们就读木雕专业,在课堂上很少有机会看到这么多大师的作品。他们细细品读,观摩每件作品的细节,不时拿出笔记录心得体会。在韩将丰的黄杨木雕作品《五羊献瑞》前,李俊光得知作者就在现场,急忙向韩将丰请教创作的心得和构思。

    随着首饰龙有节奏地旋转,上面的人物开始翩翩起舞,磨粉、打铁、算命等老行当的场景妙趣横生,仿佛一幅幅民俗风土画卷。创作者朱观富站在几十个围观者前,向大家讲述制作的过程。朱观富虽然将其“缩身”至3.5米长,但里面20多道工序并没改变,在视觉上又融入更多的当代元素。

    “开展首日,乐清馆就迎来了5000多人次。5天共有两万人次来参观交流。”乐清市二轻总公司叶小兴介绍,每次参加艺博会,乐清展馆都会吸引很多人参观,他们对乐清的工艺美术作品表现出了很高的热情。

    新锐作品迭现

    与往年相比,艺博会并没有出现国家级大师的作品,但中青代和新锐作品同样吸引眼球,他们技艺超群充满自信,在这个舞台上展示乐清中青代艺术家的工匠精神。

    与传统的细纹刻纸不同,乐清市美术家协会主席叶旭华的《馨之系列》4幅作品更具时尚感,黑与白、粗与细、整体与局部的对比,富有很强的观赏性。叶旭华按照月季、芙蓉、牡丹和菊花的自然花瓣原理,在继承传统的模式下,大胆融入现代审美元素。叶旭华一直以乐清细纹刻纸为题材进行研究,把本土特色的内容融入到这门技艺中。

    《八仙过海》根据树木造形,人物错落有致,层次丰富,刀工细腻,别具匠心。作者郑建华18岁开始学黄杨木雕,中途转行,但出于对木雕技艺的热爱,2009年重新回归。“做了两个多月,终于赶上这次展览。”郑建华不断推陈出新,每年都成雕刻10多件作品。他说:“每次展览对我的启发很大,通过交流取长补短。”

    58岁的郑发辉在机关工作之余还热衷黄杨木雕创作,他利用空闲时间创作了大量的作品。展出的《宝莲灯》《马到成功》《五子弥勒》3件作品是他一年来创作完成的。尤其是《宝莲灯》,从去年8月开始创作,历时半年完成,圆雕为主融入镂雕,空间布局和人物表情上恰到好处,有很强的感染力。

    寥寥数刀,把人物的形态刻画得惟妙惟肖,浑然天成,又别具特色。项松云的根雕《雪胎梅骨》,一位古典美女面露微笑,从大雪中缓缓而来,像在迎接迟归的人儿,给人无限美好的遐想。几十年在黄杨木中耕耘,项松云能恰到好处根据树木的纹理,创作出赏心悦目的作品。

    从郑岳安的作品中,总能感受到推陈出新。他在传统的作品中融入现代元素,既有传统的深厚底蕴,又符合现代的审美观。黄杨木雕《天仙配》,运用飞天造型,对角线构图使作品更有动感。在木雕行业20来年,郑岳安积极探索新的创作方式,融入各种元素丰富技法。

    郑向湖首次参展就收获金奖。这位40岁的腼腆男人从17岁开始扎根木雕,用敏锐的观察力将生活中的细节融入作品。黄杨木雕《山里人家》就是他将游山玩水时的感受,最终定格在木头上。而几片黄杨木雕刻的树叶参展,很有创意。“家门口的玉兰花落叶了,每一片落叶的形态各不相同,却唯美。”郑向湖抓住这个细节,在雕琢中融入动物等元素,让作品更有生命力。

    “参加展览确实收获不少,更直观了解市场的动态,掌握前沿信息。”42岁的郑天佑已从事木雕27年,他一直在探寻最适合自身风格的艺术之路。3年前,他开始参加各种展览,吸取众人之长,创作各种不同风格的作品。参展的根雕《渡》,最大限度保持树形,采用本质的纹理,寥寥几刀却把作品的表情刻画得入木三分,让人印象深刻。

    从展览回来,童旭朋坐在刻桌前雕琢。近30年技艺沉淀,童旭朋对木头的把握游刃有余,张弛有度,总能根据树形纹理创作出最合适的作品。正如参展的根雕《渔乐》,一根丑陋无比的木头,经童旭朋的点石成金,重新焕发了生命力。

    金奖凸显实力

    “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是中国工艺美术行业的最高奖项,从2010年起已连续7年在莆田举办,受到全国工艺美术界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本届百花奖共有2062件作品入围,评出金奖作品240件,银奖250件,铜奖220件。我市25件作品参赛获得3金3银7铜的成绩。

    省工艺美术大师高敏善于思变,利用木材的奇特形体,巧借凹凸布局,大胆运用乐清圆雕、东阳浮雕和青田镂雕等技法,化腐朽为神奇,以独特的个性思维来激活木质的灵性,把笨拙的木头演变成生命的符号。金奖作品《空谷笛声》原本是一块放在角落里遗弃的黄杨木,他采用“创意雕”,保持树木的原形,不多修饰,在木材的中部雕琢一位骑着仙鹿的吹笛美女为作品的主题,其他部位运用疏密关系、前后远近关系、主次关系,将仙女飘飘然的神态雕琢入木三分。

    一条乐清龙档吸引无数参观者的眼球,也见证温州市工艺美术大师黄北的坚守和勤奋。历时6年打造的乐清龙档,全档采用了圆雕、透雕、镂雕、浮雕等雕刻技法,长9.5米,共6档100多个人物。乐清龙档所展示的不仅仅是一条东方的祥龙,而更像是传统戏曲荟萃的艺术舞台、古典名著中的人物陈列和神话传说的生动展现。“这条龙档是迷你版的,比传统的龙档缩小了三分之二。”在获得金奖之余,黄北作为黄氏第四代传承人,冷静思考木雕和龙档的出路,如今,他正在制作更加迷你版的仅1米长的龙档,让这门传统技艺进入更多的百姓人家。

    把传统的精雕细凿和现代雕塑手法相揉和,摒弃传统刀工的“割”“切”的过渡语言,利用现代的电动工具,表现作品的肌理效果,营造不一样的视觉冲击。牟湘波运用这门“独门技艺”,黄杨木雕《生生不息》再度获得金奖。《生生不息》与牟湘波以往的作品风格相似,但又不像往常一贯的技法。“在中央美院培训4个月,学到很多新的知识,这件作品就融入了喷砂技艺,让刻刀痕迹与喷砂技艺形成鲜明对比,更能提升自然韵味。”牟湘波在参加莆田木雕邀请赛时,再次采用这种喷砂技艺。牟湘波说,把传统技艺与学院派风格相结合,局部表达更大胆,写意与写实更鲜明,更符合当代的审美观,创作出的作品接地气又有艺术价值。

    除了“百花奖”取得佳绩外,乐清参展作品在艺博会参评中,还收获3金2银4铜的佳绩。其中,伍温敏的细纹刻纸《龙凤飞舞》、施孟勇的石雕《问礼》、郑向湖的《山水人家》获得金奖。

    热现象冷思考

    艺博会大幕落下,乐清展馆不管是人气还是作品的技艺,再次受到同行和收藏爱好者的关注和尊重,赢得阵阵掌声。乐清黄杨木雕、细纹刻纸、乐清龙档和首饰龙4朵“金花”艳丽绽放,流光溢彩,让人陶醉。

    以圆雕技艺为主的黄杨木雕,技法精湛,作品精美,比莆田本土的木雕作品有不少出彩之处。但我们应该更加清醒地看到,乐清黄杨木雕并非高处不胜寒,独占鳌头的高手寂寞正在被各路对手缩短距离。

    让人印象深刻的是,这次参展不管是东阳木雕还是莆田木雕,作品精雕细琢,刀法稳步扎实。尤其是莆田木雕,经过多年的厚积薄发,作品愈发大气,根雕创意十足,圆雕技法精湛,向乐清黄杨木雕发起很强的挑战,成为乐清木雕做大的潜在对手。

    几天的展览,乐清黄杨木雕参展作品在于精,走高端精品路线,价格上万元及十多万元,与百姓购买欲望有较大差距。这也是黄杨木雕的最大短板,面向市民的作品并不多,题材过于传统,创新意识不强,尤其是数千元的作品,几乎寥寥无几。

    同时,乐清的作品主要以单个艺术家创作完成,鲜有企业资本进入,产业化道路举步维艰。一个行业的发展,既要有高大上的精品,也要有走进百姓人家的商品。从业人员也要根据市场的变化,创作符合各个消费群体的作品。

    艺博会是全国最大的展览平台,作品数量最多,档次最高。“参加比赛是从艺人员评职称的重要依据。”市二轻总公司副总经理陈宝才介绍,通过政府搭台艺术家唱戏的方式,可以让乐清本土更多的艺术家参与其中,增加交流互动,提高整体档次,集中展现乐清工艺美术深厚的文化底蕴,打响区域品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黄杨木雕艺术特点
巧夺天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百名工艺美术大师技艺大展(乐清黄杨木雕篇)
乐清黄杨木雕
工艺美术大师黄北:从龙档传人到木雕大师
木雕作品欣赏
惊绝:乐清黄杨木雕,能同牙雕相媲美,于无声处闻惊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