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乐器

 相传夏代已有鼍鼓 (亦作" 鼓") .此类乐器相传甚为久远, 《诗经·大雅·灵台》即有"鼍鼓逢逢"的诗句.這是种用鳄鱼皮制作的鼓类乐鼓.今山西襄汾陶寺夏文化遗址留存有木腔鼍鼓残形, 从文物上提供了证明.

  夏禹时代已有铜铸钟.据《孟子·尽心下》载, 孟子与其学生高子都曾见过夏禹时的铜钟, 并就钟的磨损說明被使用的程度.考古上, 今人於河南登封告城镇王城岗文化遗址发现有青铜器残片, 說明夏代已是青铜器发展的滥觞期, 這使得有关夏钟史料的可信程度大大提高.

  河南安阳商墓发现有木腔蟒皮鼓的痕迹.今存有作为明器的铜质鼓, 其形与商代甲骨文中鼓字形状酷似.

  山西夏县东下冯与襄汾陶寺夏文化遗址出土有石磬, 距今約四千年.河南安阳武官村殷墓出土的商代虎纹大石磬, 用大理石研制而成.此单体特磬音高約为#C1, 具铜钟似的清亮音色.商代编磬多为三枚一组, 初步构成旋律性乐器.今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有三枚一组的商代编磬, 其音高为bb2、C3、be3 商代编钟亦以三枚成组为多见, 今有存留.

  商代的陶埙形制趋於稳定, 达到陶埙发展的完善阶段, 其音孔增多.表现性能增强.其中五音孔埙已能基本完成一个八度内半音级进的吹奏.据测音, 商埙中"宫、角、徵、羽"的音列、音阶结构突出.

  周代的乐器见於记载的有近七十种.仅《诗经》中提到的乐器名称就有二十九种.从《诗经》中看, 西周用於祭祀乐歌的乐器, 主要为编种、编磬、悬鼓、鞉、枧、圉 (敔) 及排箫、管等击乐器与管乐器; 用於宴饮乐歌的, 除钟、鼓、埙、篪等乐器外, 琴瑟类弹弦乐器较为常用.

  由於乐器种类的增多, 周代出现了据乐器制作质料分类的"八音"分类法, 即: 金 (钟、铙) ; 石 (磬) ; 丝 (琴、瑟) ; 竹 (箫、管) ; 匏 (笙、竽) ; 土 (埙、缶) ; 革 (鼓) ; 木 (枧、敔) 后人以"八音"作为各类乐器乃至音乐的统称.据《国语·周语》所载, 說明這种分类法至迟在公元前六世纪中期已出现.兩周时期乐器的制作、设计已具一定规格, 形制稳定.

  西周的编钟、编磬较商代有很大进步, 编列上形成八件成组合套的系列.编钟的每一钟其隧部音与鼓部音形成较稳定的三度音程.编钟乐学设计上"羽--宫--角--徵"的四声结构被确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诗经》第二百八十六篇《有瞽》
古代乐器编钟
随州曾侯乙墓导游词
湖北省博物馆(中)
曾侯乙墓
湖北博物馆曾侯乙墓之乐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