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98岁的贝聿铭宝刀未老,十几处世界著名地标性建筑惊艳世界!华人骄傲!


艺术和历史才是建筑的精髓

——贝聿铭


世界建筑大师贝聿铭,生于苏州诗礼之家,名门望族之后。他曾多次获得各项国际著名奖项,其作品以公共建筑、文教建筑为主,大量的划时代建筑奠定了其作为20世纪世界最成功的建筑师的地位。

1983年,他荣获建筑界的诺贝尔奖——普利兹克建筑奖。这项殊荣将他的事业再次推至巅峰,他的作品遍及五大洲,为现代建筑史上的巨匠。


几十年来,贝聿铭在美国各地负责设计过许多博物馆、学院、商业中心、摩天大厦,也在加拿大、法国、澳洲、新加坡、伊朗和北京、香港、台湾等地设计过不少大型建筑。每一个都是世界级瑰宝,美与艺术的极致写意。

今天,金田一带你去看一看,贝聿铭那些璀璨与世的作品,一起去触摸大师的灵魂。

作 品 欣 赏


玻璃金字塔

卢浮宫院内飞来了一颗巨大的宝石

“我最感兴趣的,一直是公共项目,而我认为最好的公共项目就是博物馆,因为它是一切事物的总结。卢浮宫关乎建筑,但更是对一个文明的表达。”


卢浮宫改造项目,是贝聿铭此生最重要的项目。也正是这一项目,成就了这位世界级建筑大师。

八十年代初,法国总统密特朗决定改建和和扩建艺术宝库卢浮宫。当得知被选中的是贝律铭的金字塔方案时,整个法国都快崩溃了,骂声沸沸扬扬。法国人问:为什么,一个中国人,居然要在法国造一座金字塔?

可事实证明,贝聿铭的卢浮宫改造项目,是现代建筑史上,建筑与艺术融合的最佳代表。秉承了贝聿铭一生的建筑设计理念。开创了现代主义建筑新的里程碑。

如今的卢浮宫,已经变成了一座现代博物馆、法国的标志性建筑,完全对外开放,充满历史感的庄严和华贵。这座法国人引以为豪的国家瑰宝每天迎来的是潮水般的游客。


在卢浮宫项目上,贝聿铭向我们证明了——古老和现代之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现代建筑可以融入极具历史感的环境当中,并带来新的亮点。


伊斯兰艺术博物馆

贝聿铭最后的“宣言”

伊斯兰艺术博物馆,位于卡塔尔多哈的一个人工岛屿上,贝聿铭称其为——将是他最后一个大型文化建筑。该项目一半建在海上,一半建在陆上。博物馆共有五层,设有展厅、图书馆和教育中心。展厅内展出了800多件7世纪至19世纪的伊斯兰艺术珍宝。

2008年12月在卡塔尔首都多哈开馆,这是贝聿铭最后一个文化项目,耗资三亿美元。那时的贝聿铭,已是91岁高龄。他目标是将较久远时代的价值观融入当今的文化之中,或如他所说的,捕捉住“伊斯兰建筑的精髓”。

项目占地4万5平方米,馆外墙用白色石灰石堆叠而成,折射在蔚蓝的海面上,形成一种慑人的宏伟力量。

而再看建筑的细部,典型的伊斯兰风格几何图案和阿拉伯传统拱形窗,捕捉住了伊斯兰建筑的精髓。

白色石灰石几何式的叠加成伊斯兰的风格建筑,中央的穹顶连接起不同的空间。


内部除了展示来自世界各地的各种伊斯兰艺术品,还包括图书馆、 餐厅等功能空间,开馆时就有马友友的表演。

为了表现伊斯兰建筑的本质,贝聿铭在中东考察了好几个月,研读穆罕默德,到埃及,去突尼斯。因担忧这个博物馆会被周围环境所淹没,他请求卡塔尔的王储为其建立一个独立的岛。


作为卡塔尔统治家族al-Thani授权的作品,该博物馆被认为是贝聿铭最后的“宣言”。



美秀美术馆

山间草堂幽静之中,这就是桃花源

美秀美术馆(Miho Museum)位于日本滋贺县甲贺市信乐町的自然保护区山林间,1991年神慈秀明会的小山美秀子委任建筑大师贝聿铭先生(Ieoh Ming Pei)为其设计了这座私人艺术品博物馆。于1997年11月开馆。

它远离都市,位于一个原始山林的深谷。贝聿铭第一次到这个地方时,就感动地说:“这就是桃花源。”如果从远处眺望的话,露在地面部分屋顶与群峰的曲线相接,它隐藏在万绿丛中,和自然之间保持应有的和谐。

到达美术馆前,需要走过一条两旁布满了樱花树的弯弯曲曲的幽径,穿过一条长200米的隧道,还有一座120米的斜拉桥。这就是传说的“曲径通幽处”吧。

春天的樱花季来隧道都变得粉嫩异常,浪漫无比。


美秀美术馆最特别的地方是建筑的80%都埋藏在地下,整个建筑由地上一层和地下两层构成,入口在一层。

可以看到,整个美术馆的采光极好的,外面的云天山色,全部收入大厅的视线。建筑物矗立于大自然中,同时亦成为和大自然相融的一部份。

天窗是错综复杂的多面多角度的组合,用淡黄色木质材料做成的遮光格子,而室内的壁面与地面的材料特别采用了法国产的淡土黄色的石灰岩,这与卢浮宫美术馆前庭使用的材料一样。


香港中银大厦

象征香港美好的未来前景


贝聿铭1岁的时候,他的爸爸贝祖诒创立中国银行香港分行,97香港回归,贝聿铭设计的中银大厦必然要象征香港美好的未来前景。

香港中银大厦楼高七十层,以竹子(节节高)的形象作为建筑主题,外形极富想象力。但是贝聿铭最终以惊人的大绝招。混凝土+钢结构立体支撑体系,成就了香港中银大厦315米的惊人高度。

传统高层建筑,楼越高,承重柱越粗。才能支撑起整个楼体,不会倒塌。这其中还要考虑到很多别的原因。比如,风。香港风很大,大家都知道,动不动几号风球来袭。在1.3亿造价,8400平方米基地,315米高度。这个设计任务的艰难,可想而知。贝聿铭牛就牛在这里。他做到了。

我们从中银大厦的外观中可以看出,整个楼体被很多道白色X型,分割成很多块。整个楼体的受力全部落在周边几根结构柱上。这一做法,使整个中银大厦的重量由传统的I型结构转变为周边受力,就像一个水手从立正姿势转变为马步姿势。中银大厦更加稳固,成本更低。


同时,整个大楼形容成雨后春笋——中国传统中再生和希望的象征。


华盛顿国家美术管东馆

公众生活与艺术情趣之间日益增强联系的象征


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位置特殊,东望国会大厦,西望白宫,隔100余米正对西馆东翼,附近多是古典风格的公共建筑。


在研究了场地的形状后,贝聿铭采用了与梯形场地结构相呼应的建筑形式。东馆的主入口通道与西馆的东西轴线相交,在两座建筑间构建了一座小广场。


小广场借助大理石铺地材料和玻璃金字塔等元素与其他区域区分开来。又是玻璃金字塔,与东馆的框架天花边相呼应。



苏州博物馆新馆

简明、便捷、出神入化

苏州博物馆新馆建筑总面积15391平方米,分首层、二层、地下一层。主要采用现代钢结构。加之木质边框和白色天花,同时,木贴面的金属遮光条取代了传统建筑的雕花木窗,因此光线柔和,便于调控,以适宜博物馆展陈。

在空间上,书画厅巧用九宫格,中间贯通,对表达条幅式书画的用光和所需墙面十分有利;首层展厅与天窗廊道由墙隔断分开,人漫步廊道,展厅的构架、天花和木边使人联想起中国古建筑的语言,而廊窗外的一个个庭院,由窗取景,若隐若现。

而这所有的组织,贝先生是以非常简明、便捷、出神入化的建筑语言来表达的。新馆的建筑色彩,沿用了苏州传统民居的建筑中的“灰和白”为基调。中国传统建筑的老虎天窗在这里得到了传承和改他大面积使用了玻璃天棚,观众透过玻璃的折角看到天空,大量采用自然光,且节能环保。


他设计的紫藤园是参观休息的地方,对此贝老做了精心的思考,看,这棵蟠龙般的古紫藤,是从隔壁拙政园文征明亲手所植的紫藤上嫁接而来,它延续了姑苏的文脉气息。


肯尼迪图书馆

美国建筑史上最佳杰作之一

真正使贝聿铭声名远扬,跻身于世界级建筑大师行列的是对约翰·肯尼迪图书馆的设计和建造。一九六四年,为纪念已故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决定在波士顿港口建造一座永久性建筑物--约翰·肯尼迪图书馆。

起初,肯尼迪家族在一大群应选的一流建筑师中没有太注意贝聿铭这位“初生之犊”,但当他生动地 描述了根据建筑场地所作的设计,建筑材料的选用,以及如何赋予这座建筑物以特殊的目的和意义之后,深深地获得了肯尼迪遗孀杰奎林的激赏。

她断言:“贝聿铭的唯美世界无人可与之相比,我再三考虑后选择了他。”这座建造了十五年之久。于一九七九年落成的图书馆,由于设计新颖、造型大胆、技术高超,在美国建筑界引起轰动。被公认是美国建筑史上最佳杰作之一。

图书馆结构的主体是一个精妙绝伦三棱竖体,它矗立在由几何形体构成的大面积基座上。紧邻三棱竖体是的玻璃和钢结构的立方体,通高的中空空间肃穆庄严,这种空间感唤起人们对肯尼迪总统的追思。


德国历史博物馆

吸引观众的磁铁


柏林上空的天似乎离德国历史博物馆新扩建的大楼特别近。螺旋式楼梯的玻璃中心柱蜿蜒在三个楼层之间,看上去就像是一个透明的蜗牛壳。在每一个楼层,走廊就像露台一样伸进雄伟的玻璃大厅,每一个玻璃大厅的圆顶以巨大的弧形凸出,在平时一般被遮挡住的大楼的整个边上形成了拱形。

一个巨大的玻璃柜,建筑学的展品,那是由玻璃、钢筋与砂石组成的吸引观众的磁铁--这就是德国第一个贝聿铭作品。

自然光线穿过透明的玻璃材料倾泄到室内,给室内的一切带来温暖和灵动之感,起支撑作用的网状钢材赋予玻璃一种力度,玻璃不再只是透明得好像不复存在,而是接纳了钢材的形态,变得钢柔并济,可以抵抗风雨。


网状钢材投洒到地面的影子随着太阳的高地而变幻,室内走动的人群本身就是建筑物流动的风景,这一切的动感和因为透明而产生的室内外的联系让贝聿铭的建筑变成了都市生活的舞台。



中国驻美大使馆

中国驻美大使馆。这个占地约2.3万平方米的庞然大物,新馆外墙采用色泽淡雅、质地细腻的中国花岗岩和法国石灰石为材料,与华盛顿地区众多的石灰石传统联邦建筑十分协调。许多建筑工作都由中国工人完成。


使馆建造历时3年,由著名的贝氏建筑师事务所的贝建中和贝礼中、设计,建筑大师贝聿铭也参与其中,该建筑鲜明的体现了贝氏建筑风格。



香山饭店

中国民族建筑艺术的精华

北京香山饭店位于西山风景区的香山公园内,坐拥自然美景,四时景色各异。依傍皇家古迹,人文积淀厚重。

此地水清气新,为休闲旅游佳境。一九八四年曾获美国建筑学会荣誉奖,整座饭店凭借山势,高低错落,蜿蜒曲折,院落相见,内有十八景观,山石、湖水、花草、树木与白墙灰瓦式的主体建筑相映成趣。

饭店大厅面积八百余米,阳光透过玻璃屋顶泻洒在绿树茵茵的大厅内明媚而舒适。

贝聿铭说:“香山饭店在我的设计生涯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我下的功夫,比在国外设计有的建筑高出10倍。我们不能每有新建筑都往外看,中国建筑的根还在,还可以发芽。当然,光寻历史的根是不够的,还要现代化。有了好的根可以插枝,把新的东西,能用的东西,接到老根上去。从香山饭店的设计,我企图探索一条新的道路:在一个现代化的建筑物上,体现出中国民族建筑艺术的精华。”


98岁的贝聿铭用尽一生

只为呈现最极致的设计

请为大师点 ZAN!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建筑大师贝聿铭,享年102岁。全套作品集
贝聿铭:世界因他的建筑而变得更美
从1927到2019,看贝聿铭如何将百年现代主义建筑做到极致
致敬贝老!倾其一生,只为呈现最美、最极致的设计
华裔建筑设计第一人,这些世界知名建筑都出自他手!
世界建筑大师贝聿铭经典作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