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最好的鼓励,是教会孩子正确地认识自己

看了一篇“要鼓励,不要表扬”的文章,真是把我看糊涂了,难道赞一句“你真聪明”就真的会把孩子一生给毁了?而一句“你真努力”就足以让孩子在正能量的笼罩下所向披靡?

其实,“表扬”和“鼓励”并没有那么大的区别,并没有什么绝对可做可不做的。反复看了文章中提到的斯坦福大学实验,我觉得,问题的实质只在于:怎样让孩子正确地归因,正确地评价自己。

表扬孩子聪明,是将成功归因于“天赋”,而天赋是自己不能掌控的因素。反之,将成功归因于“努力”,努力则是人人可以做到的。这样一来,夸孩子的分寸就很好掌握了,家长可以直接夸“这件事你做得真好”,把目标定位在具体的一件事上,而不是泛泛地夸“你真聪明”“真乖”之类;然后要指出你做得好的原因,“你很认真”,“你很努力”,最好还要有具体的描述,“我看见你想了很久,终于想出来了!”当你说出这话时,不用直接将“你真努力”说出来,但你对他的努力的肯定已经表达清楚了,孩子也会在自然的交谈中受到鼓励。

但这并不意味着绝对不能夸孩子聪明,如果孩子从成功中确实感觉到了自己的聪明,那何尝不是一种喜悦和激励。阿德勒说,每个人所做的一切,都是在证明自己优越。智力上的优秀何尝不是我们每个人的向往,只不过不要把这作为唯一的依靠,除了聪明以外,还需要其他品质。

如果孩子确实聪明,不必怯于承认这一点,大大方方地欣赏自己的聪明,犹如欣赏自己的努力一样。

有些事情确实是需要天赋的,如果家长意识不到这一点,以为只要努力,就一定能达到和别人一样的高度,那也是很危险。因为你就很可能把孩子的不够成功归因于“你不努力”,巴不得孩子一天25小时都在学习,看见孩子有一点分心就焦虑不堪,而且总是把“你看你,成天都在玩,别人谁谁……”挂在嘴上。过分强调天赋不好,过分强调努力也不好,因为“努力”毕竟只是众多因素中的一种,并非所有的事情只要努力,就一定能够成功。

以我自己为例,“努力”并没有给我带来绝对的掌控感,当我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心血,却仍然写不出自己满意的小说时,我真的对“努力”的魔力产生过怀疑,我不得不面对一个事实,就是——我的天赋不够!要承认自己天赋不够,比承认自己不努力要痛苦得多。这是一种深层次的自我否定!但是,否定也是自我认识的一部分,你终究要面对自己。

夸孩子聪明的后果,可能就是让孩子产生一个“聪明”的自我评价,然后他就去尝试聪明人才能完成的事,如果受到挫折,会对自己的聪明产生怀疑,这是一个痛苦的心理过程。有些人害怕这个过程,就干脆不去尝试,永远活在幻觉中。这大概是表扬孩子聪明的害处。

但是,如果孩子觉得自己不聪明,所有的成功都来自努力,那他是否又有勇气去尝试那些需要聪明才能完成的事情呢?我觉得文章中提到的这个“表扬与鼓励的不同效果”实验,针对的只是一个短期任务,并不一定能代表孩子自我认识的长期过程。至少就我自己来说,如果我意识不到我有文学写作的天赋,我不觉得我比一般人更有想象力和创造力,那我根本不会去碰写作这件事。

至于我的天赋到底有多少,我到底能达到怎样的高度,这是需要在不断的尝试中修正的。我现在已经明白,我不可能写得和马尔克斯一样好,但我还是要写,因为我可以写得和鲁稚一样好,我有我自己的好,我努力写就可以实现我自己。所以,“聪明”和“努力”这两件事是可以兼容的,并非你死我活,不能共存。

我也一直对儿子说:“你很聪明,你有天赋,你要珍惜自己的天赋!”结果,似乎也没有害到他,他很努力,也写出了作品。珍惜天赋最好的办法就是努力,而世界上再没有比意识到自己有天赋更能激励人的了。

其实每个人都有天赋,就看你能不能够发现。帮助孩子发现自己的天赋,也是父母最该做的事。

正确归因,正确地评价自己,认识自己,这才是我们要教给孩子的。知道自己能够做什么,努力去做,自由自信地面对世界,尝试各种可能性,人生就必定丰盈而美好。

附原文:

“表扬孩子” 与 “鼓励孩子” 的差别震惊你!

1、孩子对表扬或鼓励有多敏感?一句话划出分水岭。

首先,让孩子们独立完成一系列智力拼图任务。研究人员每次只从教室里叫出一个孩子,进行第一轮智商测试。测试题目是非常简单的智力拼图,几乎所有孩子都能相当出色地完成任务。每个孩子完成测试后,研究人员会把分数告诉他,并附一句鼓励或表扬的话。研究人员随机地把孩子们分成两组,一组孩子得到的是一句关于智商的夸奖,即表扬,比如,“你在拼图方面很有天分,你很聪明。”另外一组孩子得到是一句关于努力的夸奖,即鼓励,比如,“你刚才一定非常努力,所以表现得很出色。”

为什么只给一句夸奖的话呢?对此,德韦克解释说:“我们想看看孩子对表扬或鼓励有多敏感。我当时有一种直觉:一句夸奖的话足以看到效果。”

2、第二轮拼图测试,结果逐渐呈现差别!

随后,孩子们参加第二轮拼图测试,有两种不同难度的测试可选,他们可以自由选择参加哪一种测试。一种较难,但会在测试过程中学到新知识。另一种是和上一轮类似的简单测试。结果发现,那些在第一轮中被夸奖努力的孩子中,有90%选择了难度较大的任务。而那些被表扬聪明的孩子,则大部分选择了简单的任务。由此可见,自以为聪明的孩子,不喜欢面对挑战。

为什么会这样呢?德韦克在研究报告中写道:“当我们夸孩子聪明时,等于是在告诉他们,为了保持聪明,不要冒可能犯错的险。”这也就是实验中“聪明”的孩子的所作所为:为了保持看起来聪明,而躲避出丑的风险。

3、测试继续进行,差别越来越大

第三次次,所有孩子参加同一种测试,没有选择。这次测试很难,是初一水平的考题。可想而知,孩子们都失败了。先前得到不同夸奖的孩子们,对失败产生了差异巨大的反应。那些先前被夸奖努力的孩子,认为失败是因为他们不够努力。

这次测试中,德韦克团队故意让孩子们遭受挫折。接下来,他们给孩子们做了第四轮测试,这次的题目和第一轮一样简单。那些被夸奖努力的孩子,在这次测试中的分数比第一次提高了30%左右。而那些被夸奖聪明的孩子,这次的得分和第一次相比,却退步了大约20%。

4、令人震惊的结果

德韦克一直怀疑,表扬对孩子不一定有好作用,但这个实验的结果,还是大大出乎她的意料。她解释说:“鼓励,即夸奖孩子努力用功,会给孩子一个可以自己掌控的感觉。孩子会认为,成功与否掌握在他们自己手中。反之,表扬,即夸奖孩子聪明,就等于告诉他们成功不在自己的掌握之中。这样,当他们面对失败时,往往束手无策。”

在后面对孩子们的追踪访谈中,德韦克发现,那些认为天赋是成功关键的孩子,不自觉地看轻努力的重要性。这些孩子会这样推理:我很聪明,所以,我不用那么用功。他们甚至认为,努力很愚蠢,等于向大家承认自己不够聪明。

德韦克的实验重复了很多次。她发现,无论孩子有怎样的家庭背景,都受不了被夸奖聪明后遭受挫折的失败感。男孩女孩都一样,尤其是好成绩的女孩,遭受的打击程度最大。甚至学龄前儿童也一样,这样的表扬都会害了他们。

5、父母必知

鼓励是指鼓劲而支持,表扬则是指对一件事或品行的宣扬。

鼓励通常是针对过程和态度的,“爸爸看到你这学期的努力,为你骄傲!”表扬通常是针对结果和成效的,“爸爸看到你成绩提高,为你高兴!”

多鼓励,少表扬;多描述,少评价,可以避免孩子被表扬绑架,或输不起,为达目的而不择手段。

(来自公众号“育儿教子经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表扬可以毁掉孩子的自信
为什么说只夸孩子“聪明”,他迟早要吃亏?
“表扬孩子”和“鼓励孩子”差别到底有多大?
表扬孩子聪明可以毁掉孩子的自信
小余老师说
为什么要少说“你真棒”?正确表扬孩子原来要这样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