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浅谈脊髓型颈椎病

·      脊髓型颈椎病

·      10%-15%。脊髓受压的主要原因是中央后突之髓核、椎体后缘骨赘、增生肥厚的黄韧带及钙化的后纵韧带。


·      下颈段椎管相对较小,脊髓受压也易发生在下颈段

·      脊髓受压早期,由于压迫物多来自脊髓前方,临床上以侧束、锥体束损害表现突出。以四肢乏力,行走、持物不稳为最先出现的症状

·      随着病情的加重发生自下而上的上运动神经原性瘫痪

·       症状:四肢麻木,手足无力,行走不稳,持物易坠落,踩棉感,胸或腰部束带感。重者可出现行走困难,二便失禁或尿潴留,甚至四肢瘫痪卧床不起。


颈椎段脊髓

 位于颈椎管内,外观为扁圆柱形,是脊髓的上端,上与延髓相延续,下与胸髓上端相连接。脊髓共分31节段,每节段有一对神经根,颈脊髓有8个节段。颈4-1节段体积较大,形成颈膨大,与形成支配上肢的神经有关。该节段粗大,而所在的颈椎管却不相应地有所增大,反而相对上段有些狭窄所以容易受到阻压,这也是引起脊髓型颈椎病的一种原因。

  颈髓的功能与脊髓各段一样,主要有五种功能。

(1)感觉传导功能

(2)运动传导功能

(3躯体的营养作用

(4)可以支配内脏的活动

(5)发射功能

 



 

医学检查常见

·       X线:病变椎间盘变狭窄、椎体增生,特别是后缘增生有重要性。

·       MRI:对脊髓和椎间盘显示清晰,椎间盘脱出、脊髓受压都能看得出。

 

要与下列疾病区别开,因为以下的疾病也有类似的症状。

后纵韧带骨化

椎管内肿瘤

脊髓内肿瘤

脊髓空洞症

侧索硬化症

 

手法治疗,首先排除手法禁忌症,脊柱外伤历史,骨折历史,脊柱结核病变,脊髓肿瘤样变,骨质疏松等。



穴位选取:百会穴,四神聪穴,头维穴,风府穴,风池穴,天柱穴,枕环关节外侧筋腱,颈百劳,大椎穴,肩中俞,肩外腧,至阳穴,内关穴。


根据临床症状,加减穴位。

以上穴位,可以用手法点穴,推拿手法中的弹拨法。也可以用刺血疗法,针灸疗法,刮痧疗法,拔罐疗法,最终目的是疏通穴位处的堵塞,疏筋活络的作用。


脊柱手法调理:骨盆倾斜的调整,脊柱侧弯的调整,重点做胸椎第一,第二,第三椎体的旋移。六次一个疗程,复位手法间隔5天。但每次间隔时间最长不能超过15天。一般一到两个疗程康复。疗程结束后,叮嘱患者注意平时要有科学的睡姿,坐姿,可续的科学的功能锻炼。

 

由于整理时间仓促,文中不免有错别字或者不正之处,请大家谅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解剖图谱 | 脊柱
整脊正骨术
脊椎的基本解剖学(人体必需知道的健康观念)
脊髓损伤MRI影像学诊断
颈椎的作用与治疗方法
转脊柱解剖学特点.原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