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转载]关于米芾书法和二王评价

 米芾书法具有历史开创性,追慕者众,其批评也多。批评多从其姿态偏侧险绝而来,这类是由审美角度出发,因米芾那种特殊的书法艺术风格而发,这种批评必然引起争议。艺术风格可多种多样,可以异为美,你喜欢这种风格,我偏喜欢另一种风格,萝卜白菜,个人所爱。这种争议,属于艺术门派之争,互不能服,也永远没有裁判,这就叫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艺术门派之争是艺术领域的竞争,是艺术发展的内在规律,适当的良性竞争是好事。 

 

很多对米芾的批评,关连到对二王的褒贬,认为米芾违背大王风范,而走小王的路子。关于对二王的褒贬,究竟是功力之辨,还是艺术风格之辨,这是书法史上断不清的老官司老纠纷。这种争议也是古已有之,从二王父子本人的时代就存在了。《书谱》载王献之把王羲之临行时写在墙上的字涂掉,换上自己的字。王羲之回来叹曰,走的时候我怎么大醉成这个样子。意思是写得失去了规矩,这是对献之书法的严厉的批评。献之对于别人说自己不及父亲的指责,回答说:时人那得知。意思是现在的人无法理解我的书法具有的重大开创性历史意义,这只能是将后的人才会知道的。这是相当自信自负的了。看来父子二人也互相不能服气,也各有其支持者。献之的自评得到了历史的验证。在二王之后的六朝时期,小王书法成为潮流,到了唐太宗推崇大王而受到抑制。到了宋明,又复归小王,米芾就是其浇灌的硕果。米芾书法的出现,集中引发了书法风格的争议,在米芾本人当时就热炒成话题,连苏轼也都劝过他要注意“入魏晋平淡”。这个争议延续下来,从宋明时代及其后直到今天,已是历史纠纷。

 

张宗祥看来属于褒大王贬小王一派,不赞同米芾的书法风格,认为有失端庄,并认为米芾这种风格是由于腕力不足形成的。他有诗云:“臣书刷字自评工,天马飞行绝太空。唐宋两人宗大令,端庄北海胜南宮”。并说“襄阳自称刷字,深得笔毫平铺之旨。然倾侧跳荡,更过北海,盖以救腕力之不足也。乃知献之究不及右军”。张宗祥在评价米芾时兼及李北海,最后把对二王父子的争论也一起连带出来。认为米芾书法这种风格的原因是腕力不足,而以转侧相救的问题值得讨论。

 

这里连带出很多问题,首先是“救”法的问题。关于“救”法,那是书法行笔中常常难免会出现险情或缺陷,需要用救的方法来矫治,古来有之,这种方法称之为“救”。然而能“救”或有救都意味能够成功。救法是书法技法的一种非常广泛使用因而十分重要的功力。这种“救”有多种情况。有的属于临时使用的,行笔中间即时可能出现的险情,包括毛笔方面的因素,需要“救”,属于被动的“救”,这是一般的或比较广泛的。也有那种笔力弱的,不得已使用“救”法,用转侧风格取妍,可以救笔力弱之拙,这也是被动的或不得已的“救”。这个办法,民间称之为遮丑。当然有时能遮,有时也遮不住。笔力弱的用“救”,也不是缺点,只要能取妍补拙,也是一种功力,但避实击虚,毕竟有内怯,缺乏底气,难以走远。还有一种特殊的“救”,是把“救”作为个人经常性用笔习惯或基本特色的,属于个人偏好。包括笔力强的,故意弄险,主动示弱,然后以“救”法脱险而取妍,这是主动故意的“救”,属于玩的就是心跳一类。能够自我弄险,说明本身书法功力更高人一筹。无论哪一种情况,只要有救或能救得了的,就能活,都是成功。 

 

关于腕力强弱及侧笔使用问题,既是功力问题,也是因人因时而异的具体性的问题,还与个人的书法习惯和书法风格目标形态有关,不应该绝对化。从书法习惯来看,有些全用中锋,不一定笔力强,有些习惯多用侧笔,不一定属于腕力不足。有些侧笔或变态其用腕的巧妙和力度不逊于简单的中锋用笔。有些笔力强的也用转侧风格取妍。有一些专门玩侧笔的高手,喜欢用这个方法弄险玩“救”,也玩出很高的水平。玩侧笔常常需要主动示弱设险,不需要表面强劲,就像玩杂技柔道,常常卖破绽造险,让观众为之担心。这是一种玩“弱”诱敌取胜的技巧,不要以为出现的“弱”都是真的。米芾书法究竟是腕力不足要以转侧相救,还是侧锋高手故意示弱的问题,还值得分辨。

 

另外,再从书法目标风格形态的选择角度来看,对于笔力的需要或适应性,也是具体的和有差别的。有些风格目标形态需要较强的笔力,而有的则需要较弱的笔力,就像搞一个建筑,大而重的建筑需要的结构支撑力就要大些,而有的较轻的建筑需要的结构支撑力就小些。只要笔力对目标结构的支撑能够满足就行,也不是越大越好。一般来说,笔力与书法风格目标之间的因果关系,应该是双向的。有可能是因笔力不足,才选择这种弱适应的风格。也可能要倒过来,由于认定或喜爱弱笔力的书法风格,而以相应的笔力相匹配。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只要笔力与风格相适应,就是成功。

 

宋明时代是一个书法“尚意”、“尚态”的时代,书法家竞相以奇异险绝为时尚,才使得书法出现争奇斗艳的佳境。这是那个书法时代的时代潮流。这种书法风格时尚,对笔力有各其适应性要求。这种时尚使小王受到追捧,很少人守大王端庄。米芾书法形成于北宋,与苏轼、黄庭坚共同作为这个潮流的发起人或旗手。这是一场书法的艺术革新。在宋四家中,米芾具有最鲜明的时代特色,成为“尚意”书法风格最突出的代表,某些方面可以说超过了苏轼,甚至可以把苏轼看作从杨凝式和米芾之间的过渡。米芾的书法风格,继承小王,终成一代具有开创性的大家,在书法史上引起了巨大而长远的影响。 

 

就书法艺术风格而论,从走过了这个历史阶段的今天来看,已经没有必要过分陷入这种争论了,不需要分出一个高下,选边站对书法艺术发展反而不利。可以把二王到米芾引起的不同艺术风格的争议,当作这两种艺术门派的良性竞争来对待。其实客观地从书法历史的演变来看,大王端庄,小王风流,两种风格都是重要的基础性艺术支柱,各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二王风格实际上是为书法建立了两个不同的书法艺术基准体系,如同书法艺术风格的纵横坐标,为书法艺术开拓出无限广阔的发展空间,后人已是受益无穷。

 

历史上的二王书法争论实质上也是关于艺术基准的争论,以及艺术基准单一化还是多元化的争论,反映了书法艺术规律及书法艺术发育过程中的内在矛盾性。艺术基准单一化,二者不可调和,只能二选一,这对艺术发展不利。如果单从二王这两个不同的基准体系出发,自然对一个问题会有不同的看法。从大王端庄体系出发,笔力是直观的要素,以此看小王风格的书法自然觉得笔力不足。而从小王转侧基准体系出发,直观的是姿态的变换,笔力是隐在其后的因素,以此看大王风格的书法,也会觉得呆板少趣。对于艺术来说,艺术基准的单一化只能反映艺术资源的贫乏,其实多元不是坏事,艺术基准的丰富化,反映了艺术资源的丰富和深度开发,只能有利于艺术的繁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北宋 米芾 行书尺牍《诏使帖》
中国书法运腕的诀窍,其实就这么多!
米芾绝世书法,笔力千钧
2、用笔千古不易 何为汉唐“笔法”(八法)?
魏晋神韵何以难求?
龚心甫谈中国画理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