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师(精):(爱尔兰)科尔姆·托宾|译者:柏栎 : 文 学 :外国文学 :外国文学

  一八九五年,美国作家亨利·詹姆斯梦想着以一部戏剧征服伦敦。然而,他的第一出戏《盖·多姆维尔》首演即告失败。在失败的阴影下,亨利接受了爱尔兰贵族的邀请,在酒宴歌席中品味他人到中年的困顿,舔舐内心深处的创伤。
    《大师》截取了美国作家亨利·詹姆斯的一些生活片段。通过《大师》,科尔姆·托宾使我们震惊地贴近了亨利·詹姆斯的灵魂,进一步讲,则是贴近了艺术本身的秘密。这是一本极其出色、独具原创性的书。

内容提要

    一八九五年,已被后辈作家称为“大师”的美国作家亨利·詹姆斯梦想以一部戏剧征服伦敦。然而,他的第一部戏《盖·多姆维尔》首演即告失败。在失败的阴影下,亨利接受了爱尔兰贵族的邀请,在酒宴歌席中品味他人到中年的困顿,舔舐内心深处的创伤。
    《大师》就从这里开始,一直写到一八九九年他的兄长威廉·詹姆斯去拉伊小镇探望他。在这四年里,他的生活相对平静,心底却波澜起伏。他时常怀恋他生命中重要的过客,她们以不同的方式在他作品和灵魂中留下印痕;他为自己的性取向而困顿不安;他回想自己的家庭、亲人对他人生的影响;他渴求温暖和慰藉,却刻意与人保持距离;他希望创造传世杰作,却时时遭逢绝望……这是亨利一生至关重要的心理转折点。
    在科尔姆·托宾的同情而温婉的笔下,亨利·詹姆斯这位心理写作大师展示了他纤敏易感之心的横剖面,这正是他零落异乡、孤独一生的缩影。

媒体推荐

    一部从故纸堆上唱出新调的杰作。
    ——约翰·厄普代克
    这本书写得深刻、可爱、引人入胜,作者出色地化用了一位著名作家饱经忧患而又戏剧化的一生,这位作者本身就是文章大师。
    ——美国国家图书奖小说奖得主  雪莉·哈泽德
    通过《大师》,科尔姆·托宾使我们震惊地贴近了亨利·詹姆斯的灵魂,进一步讲,则是贴近了艺术本身的秘密。这是一本极其出色、独具原创性的书。
    ——普利策小说奖得主  迈克尔·坎宁安
    这是一部必读书。科尔姆·托宾不仅写出了一部卓越的小说,同时找到了一种向亨利·詹姆斯致敬的方式。这是我们所有人的福分和运气。
    ——《可爱的骨头》作者  艾丽斯·西伯德

作者简介

     科尔姆·托宾是具有国际声誉的爱尔兰当代著名作家。他一九五五年生于爱尔兰东南部一个积极投身爱尔兰独立运动的家庭,毕业于都柏林大学,主修历史和英文。
    自一九九〇年发表处女作小说《南方》以来,托宾已出版七部长篇小说、两部短篇小说集、一部中篇小说、两个戏剧和多部游记、散文集。《黑水灯塔船》(1999)、《大师》(2004)、《玛利亚的自白》(2012)先后入围布克奖决选名单,《大师》荣获二〇〇六年度IMPAC都柏林国际文学奖等多个文学奖项。《布鲁克林》获二〇〇九年度英国科斯塔最佳小说奖。他的最新作品是长篇小说《诺拉·韦伯斯特》(2014)。二〇一一年,英国《观察家报》将其选人“英国最重要的三百位知识分子”。同年,他因对爱尔兰文学做出的贡献而获得爱尔兰笔会文学奖。二〇一四年,他当选美国艺术与文学院外籍荣誉院士。
    托宾的作品主要描写爱尔兰社会、移居他乡者的生活、个人身份与性取向的探索与坚持等。他文笔优雅恬淡,内敛含蓄,被誉为“英语文学中的语言大师”。
    托宾先后在斯坦福大学、得克萨斯大学、普林斯顿大学、曼彻斯特大学教授创意写作。目前,他担任哥伦比亚大学英文与比较文学系教授,在纽约和都柏林两地居住。

目录

第一章  一八九五年一月
第二章  一八九五年二月
第三章  一八九五年三月
第四章  一八九五年四月
第五章  一八九六年五月
第六章  一八九七年二月
第七章  一八九八年三月
第八章  一八九八年六月
第九章  一八九九年三月
第十章  一八九九年五月
第十一章  一八九九年十月
译后记

后记

    小说中的亨利·詹姆斯是托宾的亨利,不是生活在十九世纪下半叶、享誉欧美的大文豪詹姆斯,读者必须调动强大的自制力,才能不将二者混淆。
    算起来,从网上读到这本书的部分章节大概是三年前,拿到它是两年前,放着不动很长时间,为它积累勇气和信心,交稿是大半年前,看到校样是一周前。但这三年被这样一件事贯穿起来,就有了特殊的连贯性。作为一个小说创作的爱好者,这本书有时让我很灰心。曾经在某个地方,我突然想起或许可以写点什么,可是转念一想,托宾已经写过了……出版前,我最后一次读了《大师》的校样,也是第一次从读者的角度审视这本书。如今更清晰地感到,许多我曾经想到过的《大师》都已经想到了,许多我将来会想到的它已经表现出来了。它几乎将我包含在内,素昧平生却似曾相识。这是一种奇特的翻译体验。我思考书里的每个词句,思考它与我紧密相连的那些地点和时刻,相当地无力,又格外欣喜。很多次我没法读下去,只能把手放在纸页上,闭上眼睛,想它何以能够如此……
    托宾的小说多以爱尔兰为舞台,《大师》背景横跨欧美,爱尔兰同样没有脱离作者的关注。小说第二章,亨利带着戏剧创作惨败的心情,避居爱尔兰,结识当地名流,参加社交活动。亨利以知识分子的审美眼光,无法欣赏爱尔兰乡村的粗陋,但他对自命不凡的英国绅士,毫不留情地进行讽刺。在这一章,托宾首次触及了亨利的同性恋倾向。托宾对同性恋话题关注已久,《夜的故事》是第一部涉及“男同”的爱尔兰小说,《黑水灯塔船》则是第一部以爱尔兰为背景的有关“男同”的作品。他并未将同性恋作为故事的主体,他认为那只是背景,“爱”与“失去”才是前景。后者正是他一贯的着力点。
    《大师》中的同性恋色彩同样是那么不显山露水,纤巧、细致、微妙的程度几乎达到想象感官所能辨识的边缘。更确切地说,他写的不是同性恋,而是一种特殊的平衡能力,平衡的两端,分别是对同性的想象力和心理倾向,以及出于种种近乎本能的考虑,下意识保持距离的反应。在《大师》中,亨利一共与三个男性朋友之间产生过勉强称得上暧昧的氛围,然而呈现于读者眼前的,是小说中的作家反复权衡、品味这段距离,在需求与自制之间不断做出反省的心路历程。第二章亨利在爱尔兰认识了曾经当过兵的男仆哈蒙德,他们的关系从未超越主仆,只是拉扯了几句家常话,就让亨利感觉异样:“哈蒙德垂下目光,似乎左右为难,想要说什么,又不能说。他把头转向窗口,沉默下来。光线映着他半张脸,另半张没在阴影中。屋子里静得亨利能听到他的呼吸声。他俩都不动不说话。亨利真希望现在有人能看到他俩,如果其他人站在门口,就像他之前站过的那样,或者透过窗户朝里张望,他们会以为他俩之间发生了什么重大的事情,他们这般沉默,是因为说了太多。突然,哈蒙德急促地吸了口气,朝他露出个温柔宽厚的笑容,拿起桌子上的碟子就出去了。”亨利对哈蒙德的想象最远也不过如此,这里最妙的,便是亨利“希望”有人能看到这一场景。这无疑是属于他作家的特质,真正看到这幅画面的,不是他想象中的别人,而正是他自己。这便构成了一个罕见的关系:《大师》虽然使用第三人称,但叙述视角一以贯之,纯然从亨利眼中、心上来看世界。然而,此间小说人物拥有了独立于叙述视角之外的力量,观察亨利难以言说的心理感受。亨利·詹姆斯,美国文学史上名副其实的大师,大半辈子客居他乡,一生未婚。他的作品虽然在有生之年获得认可,但他的创作之路屡经坎坷。最是寂寞异乡人,离开祖国,没有家庭,长年漂泊大洋彼岸,怀有极度敏感的心灵,将生命体验系于笔端。一方面,在大洋两岸的不同国度,风俗、文化、人心始终在他眼中成为比较和琢磨的对象,作为一个世界的“圈内人”,他却无法得到归属感,噬心的寂寞伴随左右。寂寞不是缺乏亲友相伴,而是内心深处的流动得不到回应。他也寻求温暖依靠,友情、亲情、无法定性的爱情,但同时作家的本能又不愿让别人探查他的内心深度,不愿让构思作品的过程和灵感的源头为人获知,于是,在重重矛盾之下,沉默、刺探、想象成为他生活的主要内容,周旋、回避、欲说还休成为他常见的表达方式。然而这一似乎应该是晦涩的题材,却被托宾处理地干净利索。手法并不唯美或浪漫,凡是可供挖掘的地点,托宾一律单刀直入,不留余地,造成的效果却比留白更经受得住反复的体验。这是托宾风格的特色之一,也是他创作的最大勇气所在,无论何时,他都以平视的目光望向百年前的大师。他的目光温柔,充满同情的力量。小说以年月标示章节,分别在一八九五、一八九七、一八九八、一八九九年这四年中撷取切入点,似乎给人以按时间顺序记述的错觉,但实际上,可以按时间理解的只是其中一小部分,那就是亨利实际生活和写作的那部分,除此之外,更多的笔墨投向了回忆与现实的交集。他的亲妹妹爱丽丝、表妹明妮和挚友康斯坦斯,分别以被回忆者的身份出现。这三位女子,以其独特的性格和处世风格,在书中得到浓墨重彩的刻画,当然最关键的,还是她们给亨利留下的情感羁绊,以及由此引发的创作感悟。明妮是亨利曾经最有可能与之结婚的女子,她与他青梅竹马,对他一心崇拜,在病重之时希望能随他去罗马过冬,但亨利出于某种微妙的心理,并没有回应这一祈求。明妮韶龄而逝,多年之后,少年时代的朋友霍姆斯拜访亨利,不动声色地指责他当年犯下的过错。在托宾笔下,便出现了特别富有戏剧性的一幕:因霍姆斯往事重提,亨利想起了明妮在最后的岁月中给他的来信,记忆已经淡漠,他竟无法抑制情怀,一反平日作风,搭乘最近的班车去了收藏信札的公寓:“等火车时,他怕会遇到熟人,便装出一副去伦敦公干的模样。他连说话都怕,就连告诉仆人他要出门,跟司机说话,买车票,都觉得疲惫不堪。他希望自己可以隐身一两日。他意识到那些信不会透露什么,只会增加他的不确定感,这个念头在前往伦敦的路上压在他心上。他再读一遍,也不会比现在所知的得到更多。”在那之后,便是长达千字的心理描写。亨利强迫自己直视往事,承认拒绝明妮是自私心理在作祟:“即使她身体健康,他也不确定自己是否会欢迎这样一个具有率性的魅力和好奇心的人在身边。他当时要的是观察生活,或者用自己的眼睛想象世界。如果她来了,他就得透过她的眼睛看世界了。”为失去的东西追悔,是人之常情,但若仅此而已,亨利便只是亨利,而不是亨利·詹姆斯了。托宾毫不留情地写道:“最后,他转过身朝向屋内,觉察到一个让人不堪承受的尖锐想法正盯着他看,像空气里的凶猛的捕食动物一般,悄声对他耳语:他更希望她死去,而不是活着,她失去生命后,他知道该拿她怎么办,但她温柔地向他求助时,他却拒绝了她。”“她失去生命后,他知道该拿她怎么办。”这背景音乐是一曲老调。正如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中所道:“诗将长存,赋尔生命。”以艺术创作使人流芳百世是历久不鲜的话题。但将生命之死与艺术之生放在一起衡量,并将两者的冲突调整到水火不容的地步,便带来震撼人心的力量。那个下午,亨利坐在他伦敦公寓的书房里,手边放着明妮的遗信,沉浸在小说主题和人物的构思中。最后,他完全忘怀了悔恨心情,“他又走过房间,把信和本子收起来,拿到橱边,扔到架子上,关上了橱门。他不再需要这些了。他现在需要的是开始写作,运用他的头脑。他决定返回拉伊,准备当召唤来临时,再次挖掘他的表妹明妮·坦普尔的生与死。”这便是一位艺术大师的所有。也是一个作家对另一个作家的致敬。我们应当赞赏托宾的勇毅,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条物理定律也适用于文学创作。当一位作家致力于辨识、理解小说人物的心理,抛开一切矫饰,设身处地感受一切时,纸内纸外的心情是一致的。当托宾展现出一个完整的亨利·詹姆斯,他的利刃同样刺向自己和读者。优秀的创作者需要超人的控制力,这点托宾也做得一流。他给予读者一种奇特而柔韧的牵羁力量,读者始终保持自我意识的清醒,但又不是旁观者,同时也未必是参与者。而作品的成功与否,正在于这种艺术之“真”,可以在多大程度上化为艺术之“美”。我想这不是詹姆斯真实生活的写照——事实上是小说而非传记,但翻译完这本书后我也不再关心詹姆斯的真实生平。写译后记时,我读到了英国《卫报》网站上托宾写他书房的一篇文章,其中有一句:“我的笔迹有时像我父亲,有时像我舅舅,有时又像母亲,但我自己没注意。我一旦注意到,就让它像我自己。”我望着电脑屏幕默然而笑,心想,托宾是这样的。感谢编辑彭伦,把它交给了我。下一次见它,应该是书的模样,它拥有了某种大众身份,不再是我私人体验的对象。但我不必与它分离。我翻译过的任何一本书,都渗透了我的灵魂,深深地驻扎进去,成为我自身存在的一部分,《大师》尤其如此。托宾在致谢词中列举了他写作此书所参考的文献,对有志于这方面研究或感兴趣的读者,应有所助益。为便于读者查阅,在此我仅将书名译成中文。Leon Edel著《亨利·詹姆斯传》(五卷本,Herry James: A Biography),和他编的《亨利·詹姆斯书信集》(The Letters ofHenry James)Fred Kaplan著,《亨利·詹姆斯:天才的想象》(Henry James:The Imagination of Genious)Sheldon M.Novick著,《年轻的大师》(The Young Master)R.W.B.Lewis著,《亨利·詹姆斯一家:一个家庭的故事》(HenryJameses:A Family Narrative)Jean Strouse著,《爱丽丝·詹姆斯传》(Alice James:A Biography)Jane Maher著,《破碎的命运:威尔基、鲍勃、威廉、亨利兄弟们和爱丽丝·詹姆斯传》(Biography of Broken Fortunes:Wilky Bob,Brothers ofWilliam,Henry and Alice James)Alfred Habgger著,《父亲:老亨利·詹姆斯传》(The Father:A life ofHenry James Senior)Lyndall Gordon著,《亨利·詹姆斯的私生活:两个女人和他的艺术》(A Private Life ofHenry James:Two Women and His Art)Louis Menand著,《形而上学俱乐部》(The Metaphysical Club)Linda Andersen编,《爱丽丝·詹姆斯:信笺中的生活》(Alice James:Her life in Letters)Rosella Mamoli Zorzi编,《可爱的男孩:致亨德里克·C.安德森的信》(Amato Ragazzo:Lettere a Hendrik C.Andersen)Ignas K.Skripskelis和Elizabeth M.Berkeley编,《威廉·詹姆斯和亨利·詹姆斯通信选》(William and Henry James:Selected Letters)Susan E.Gunter编,《慷慨的好朋友:亨利·詹姆斯与四位女子的通信》(Dear Munificent Friends:Henry James's Letters to Four Women)Simon Nowell-Smith编著,《大师传奇》(The Legend of the Master)柏栎,二〇〇八年

精彩页(或试读片断)

    第一章  一八九五年一月
    有时晚上他梦见死去的人,熟悉的和似曾相识的面孔,飞快地浮现出来。现在他醒过来了,觉得时间是黎明前一个钟头或更早些,几小时内还不会有动静。他摸了摸脖子,肌肉僵硬,手指碰上去似乎直挺挺、硬邦邦的,但不觉得痛。他转动脑袋时,听到肌肉嘎吱作响。我像是扇老门,他自言自语地说。
    他知道,自己非得再接着睡不可。这几个小时他没法醒着躺着。他想睡觉,进入美好的黑暗之中,那是一个昏暗的,却也不是漆黑一片的休息场所,没有鬼,没有人,没有飘忽的东西。
    他再次醒转,悸动起来,不知身在何处。他常常这样醒来,心绪不宁,还隐隐记得做过的梦,渴盼着天快些亮起来。有时候他打个盹,就会沐浴在贝罗索加多那朦胧的早春柔光中,远处如烟似雾,阳光照在脸上,有种纯粹的愉悦感,在老屋的墙壁下,坐在椅子里,闻到紫藤、报春花和茉莉的气息。他会希望醒来时白天和梦境中一样,闲散的痕迹、色彩、光线都徜徉在器物的边边角角,逗留到夜幕再次降临。
    但这个梦却不一样。那里有些地方暗沉沉的,或者正在暗下去,那是个城市,意大利的一个老地方,像是奥尔维耶托还是锡耶纳。也说不准到底是哪里,城市犹如梦幻,街道狭窄,他则行色匆匆。现在他不确定自己是独自一个,还是有人相伴,但他正在疾步前行,还有一些学生也在慢慢地朝山上走,经过亮着灯的商店、咖啡馆和餐厅。他很想超过他们,想方设法从他们身旁越过。但无论他怎么想破脑袋,还是不知道自己到底有没有同伴。也许有,也许只不过是个走在他后面的人。他想不起多少关于那个影影绰绰、时有时无的存在,但有时候近旁仿佛有个人,还是有个声音,比他更清楚如此紧张匆忙的缘故。也就是这个人,一直在喃喃低语,哄着他快点走,把那些挡着他路的学生推搡开。
    他为何会梦见这些?他回想到,每到通往广场的狭长昏暗的小巷,他都很想离开那条喧闹的街道,却还是被催促着往前走。难道是那幽灵般的同伴在叫他往前走吗?他终于踱入一个开阔的意大利广场,那里有塔楼和城堡式的屋顶,天空是蓝黑墨水的颜色,一平千里。他站在那里看着,陶醉于景象的对称和结构,仿佛这一切都镶嵌在画中。这一次——他一想起这景象就战栗起来——中间站着些背对着他的人,他们围成一个圈,但他看不到任何一个的脸。他正要走过去,那些背对着他的人转过身来了。其中一个是他垂死的母亲,他最后一次见到她的样子。她身边的女人里有他的凯特姨妈。她们两个都过世多年了,都微笑着朝他缓步走来。她们的脸庞像在油画中似地被打上光线。他听到的话是“求求你”,但他肯定这句话和这个场景一样是他臆想出来的。她们在求他,或者在求某个人,请求,祈望,哀恳地伸出双手。她们走过来时,他惊寒交俱地醒了。他希望她们能说点什么,希望自己能给这两位他平生最爱的人些许安慰。梦境回味过来,是一阵疲惫和噬痛感,他明白自己不能再回头去睡觉,就拼命地想要动笔写作,随便写什么,只要能麻痹自己,把心神从这两个他已经失去了的女人身上转开就好。
    想起梦中令他猛然惊醒的那一瞬间,他把脸捂了一会儿。无论如何都好,只要能忘记它,不让它尾随他进入白天:在广场上,他和母亲彼此对视,她的目光中充满苦楚,她的嘴巴像要放声痛哭。她急切地想得到什么不可企及之物,她得不到,而他也帮不了她。
    新年的前几天,他回绝了一切约请。他给沃尔斯利夫人写信说,他整天都跟几个制作演出服的胖女人坐在排演现场。他心神不宁,常常焦虑不安,但有时也会沉浸到舞台上的动作中去,好像这个剧对他是陌生的,让他有所触动。他请沃尔斯利夫人和她丈夫在他剧作的首演之夜一起为他祈祷,那已经为期不远了。
    晚上,他什么都干不成,睡眠也不安稳。除了佣人他谁都不见,而他们也知道别和他讲话,也别打扰他,除非事出必要。
    他的剧本《盖·多姆维尔》写的是一个富裕的天主教家庭的继承人,他必须在继承家业和投身修道院之间作出选择。上演时间是一月五日。首演之夜的请柬都发出去了,他已经收到不少接受邀请和表示感谢的回函。制作人兼主角亚历山大有很多戏迷,戏剧的背景是十八世纪,戏服也很华丽。然而,尽管他近来喜欢和演员们在一起,也喜欢那些五光十色的东西和制作过程中逐日微小的变化和改进,但他说,他并不适合干这行。他坐在桌前叹了口气。他希望今天是个寻常日子,可以回读一下昨天写的东西,悠悠然地花一个上午作些修改,接着再开始写,下午就是日常写作时间了。但他知道自己心情变得很快,就像房间里的光线一下子就暗下去了。他不难感觉到生活中只有剧院里的时光才是快乐的,便又厌恨起手头空白的稿纸来。人到中年,他想,变得患得患失的。
    十一点钟,他的客人准时来了。他不能不见她,她的来信措辞讲究而坚决。很快她就要永远地离开巴黎了,她说,这是她最后一次来伦敦。她的语气里有股子就此终了和听天由命的奇怪感觉,相比于她一贯的兴致而言很不寻常,他立刻意识到她的严峻处境。他多年没见她了,这些年只收到她的几封信,从别人那里听到她的一些情况。但在那天早上,他还没有摆脱梦魇的纠缠,又满心忧虑着他的戏,只把她看作日记本里的一个名字而已,唤起的回忆轮廓如此鲜明,内容却模糊不清。
    P1-3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科尔姆·托宾谈小说创作
亨利·詹姆斯逝世100周年| 纤细易感的他 留下书与影
手不释书|当他学会沉默的艺术时,就会成为非常杰出的演说家
周日人物|麦克尤恩、石黑一雄、科尔姆·托宾
文艺批评 | 毛尖:你的心已经干涸在你的写作中
托宾:小说家的艰难时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