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丧妻23天后,他开始相亲

时代永远不等人,但我们可以

最近被一个叫《缘来不晚》的节目圈粉了。

这是一档老年人相亲的节目。

上节目的人无一不是见过大风大浪的,下岗、离异、疾病、丧偶……

老实来说,一开始是带着猎奇的心态看的。父母催婚催得急,东介绍西撺掇的,如果这个年纪的人相亲的话,会是什么表现?

老人之间会有爱情吗?如果没有,那他们会考虑什么呢?

彩礼、职业、居住地,他们会看重什么呢?

或许,这些故事,藏着时间给我们的答案。

“直来直往”

老人家相亲,就是两个字:直接。

“男人至死是少年。”

“你是20岁小伙儿呀,还要好看的,好看找你呀!”

“不靠谱的大爷不比不靠谱小伙少”……

这些都是相亲节目里爆出的金句,有点直接,又有点好笑。

一位75岁的大姨和一位79岁的大爷见面相亲。

大姨开口就问,你什么毕业?大爷表示,没念书。

女方立马变了脸,表示自己毕竟是中专师范毕业的,还是希望找一个有文化的,然后爆出金句:“不是我的菜,我就这么坦率。”

图 | 源于节目《缘来不晚》

还有前脚相谈甚欢,可得知男方家住7楼,立马撂挑子的大姐,只是因为“那不行,我上不去……”

也有特能唠的东北老哥,见着女方就是一顿输出,“以后吧,没有什么爱情了,就是亲情。你有病,我给你拿片药,我有病,你给我端杯水……像哥们,你是我姐,我是你弟弟,咱俩是这么处的。”

结果,最后讪讪一笑,妹子,咱们属相太合适了,可惜没有眼缘。

动图 | 源于节目《缘来不晚》

节目中的老人,多数不是丧偶就是离异多年,尝过人情冷暖,很多东西都看透或者看淡了。

他们多数人已经不避讳自身是好还是坏,既直来直往,又斤斤计较。所以很多时候显得有些不近人情。

年轻人还可以试探,可以暧昧,如果你的生命只剩下20年呢?咱还是怎么直接怎么来吧。

通常是几个关键的问题:平房还是楼房?和儿女一起住吗?多少退休金?短短几个信息,经济状况就基本了解了。接着就是“眼缘”、“爱好”等等,甚至还有许多千奇百怪的事情:比如一位大爷因为受到前妻的虐待,死活不要属虎的异性。

印象最深的,是这样一对大爷大妈。

前面聊得都挺好,你可以为我不去跳舞,我也可以为你尝尝酒。

可是大爷立马神情严肃问了一个问题:“咱们要是在一起过了,那生活费咋算呢?”

大妈立刻接上:“生活费你掏呗。”

大爷立马不干了:“现在男女平等,我也不该拿钱,应该你拿。”

就这样闹掰了。大爷认为,大家都是有工资和老保的,应该都出,这是男女平等。大妈想的是,整个社会也没有让女方出钱的,给女方一些钱,是对女性的尊重。

动图 | 源于节目《缘来不晚》

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几十年所经历的社会价值标准与观念的变化,在老人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有人接受变化,主张男女平权;就有人拘泥于传统,坚持男外女内。有人爱好旅游,想要活出精彩;就有人想要请个保姆,有人伺候。

节目里面有些老人的做法在旁人看来会觉得不对,或者不理解,但站在他们的角度看,他们是已经想好了,选择就是这么说这么做。

毕竟,他们不只在和对方谈判,也是在和时间谈判。

和过去,整个社会的传统;和未来,快要走完的年华。

谁又知道,这些直率背后,是怎样的孤独?

“孤独的生活”

中国老人有多孤独呢?

节目里有一位丧偶的老大爷,70岁了。

先前,他和妻子一直相敬如宾,从没吵过架。他能清晰地说出一串数字:他和老伴相处53年,一共是636个月,19345天。

5年前,大爷的老伴脑梗瘫痪在床,不能动,不能说话,他一直守候在老伴身边照顾,“每天喂她 7 次,一天两顿奶、两顿果汁、3 顿饭……”

就是这样一个人,却在老伴去世23天之后就开始相亲了。

老大爷怅然地回忆,老伴得了脑梗后,腿、胳膊都不好使,卧床之后还不会说话,“渴了饿了冷了热了,都不能和你交流”。而老伴去世后,他觉得一个人在空荡荡的屋里“就像蹲监狱一样”。

大爷不是没有顾虑:“我老伴 23 天前才去世,别人可能会说你这男的是不是有点不正经啊,怎么老伴儿刚去世,就开始找对象?”

来相亲的阿姨说了这样一番话:“不论是 23 天还是 23 年,孤单的滋味都是一样的。亲身经历过,才能明白。”

大爷仿佛找到了知音:“5 年了,终于有人能跟我唠知心话了!”

人是社会性动物,但凡有选择的话,谁愿意独身一人呢?但对于大多数老年人来说,他们被变相剥夺了人的社会属性。

整个中国社会都在向前进,费孝通先生所说的“反哺”的中国养育模式——“小的时候我养你,等我老了你养我”已然改变。

老人累死累活把孩子养大,如今却成了家庭角色里最边缘的那一个。太多目光聚焦于年轻人的不婚、中年人的压力,却忘了老年人也有欲望和需求,也有无法排遣消解的寂寞感难以忍受。

在大多数人的认知中,性是年轻的产物,衰老的身体不会因为欲望相靠近。现实证明,这只是一种偏见。

在一期名为《老年人的情爱江湖》的新闻访谈节目中,62岁的胡天是受访对象。

图 | 源于节目《和陌生人说话》

他直言自己喜欢漂亮、年轻、身材好的女士。被问到“你和爱人做过最浪漫的事是什么呢?”胡大爷毫不避讳地说:“在大栅栏电影院,我们就……那什么了。”

为此,他必须受到“为老不尊”、“老不正经”的指责。

看似奔放的胡大爷,实际上过了大半辈子的无性婚姻。他的妻子身体一直不好,经历过几次大手术,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一大堆病。

主持人问他:“没有想过离开她吗?”胡大爷摇摇头:“你忍心吗?”

妻子卧床那段时间,他一直亲力亲为照顾她。她生命的最后一刻,胡大爷说道:“别怕,谁欺负你告诉我。等过几年我就去找你,估计我也活不了多长了。”

图 | 源于节目《和陌生人说话》

记者去了胡大爷家里,混乱不堪。到处都是废旧的塑料瓶,脏衣服也是随地乱扔,显然他的儿女对他不太上心。

他躺在房间,就像一只困在网里的动物,对妻子的爱是网,无人问津的生活是网,无法排解的欲望也是网。

图 | 源于节目《和陌生人说话》

可是,很少有人把他们当一个真正的“人”来看待。

“每个人的明天”

我们是如何看待老年人的呢?

我相信大多数人都是这样认为的:衣食无忧,健康医疗有保证,没事看看电视,打打麻将,想必已经很幸福了。

可他们更希望晚年有个伴,能一起吃饭、散步、聊天。也期待着当自己力所不能及时,家人能理解和支持他们去实现愿望。

即使有人能意识到这一点,又有多少人能够做到?

高朋举在相亲角招募嘉宾的时候,遇到过这样一件事。

一位单身阿姨在节目组的宣传板前往返了多次,欲言又止。

老人年轻丧偶,独自抚养儿子长大。如今,儿子已经结婚生子,事业进入了上升期,把她从老家接到了长春一起生活。

有一天,老人试探着跟儿子商量,说想找个老伴。却没想到儿子十分生气,埋怨她,不缺吃不缺喝,为什么还要丢这个人。

白天,老人的儿子上班,孙子上学,家里只剩下她自己。老人除了出门买菜,就是待在家里打扫卫生、做饭。有时一个人在家,忍不住会胡思乱想,难受时就放声大哭,哭上半个小时,眼泪擦干,一切照旧。

因为儿子反对,这位阿姨一直未能报名参加相亲。儿子很孝顺,但就是无法理解母亲。

高朋举看着眼前的老人,仿佛看到了自己的父母,又何尝没有瞥见将来的自己呢?

爱与孤独这两件事,不分年龄。

图 | 源于节目《缘来不晚》

唯一的区别就是:父母老了,可没人在意这一点。

2021年,中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两亿人,占总人口比重达14.2%。

2015年的相关调查显示,空巢老年人和独居老人在老年人口中占比超过50%。而在我国超过1.25亿的“一人户”家庭中,不知独居老人又占到多少?

在这个社会,拥有话语权的可以是中年人,可以是年轻人,但一定不会是老人。被社会边缘化的老人,无力对抗孤独,又无法摆脱冷漠和偏见,只能再某些角落里上演着余生最后一出戏。

这些处于社会边缘的老人,我们什么时候才能看见呢?

病死多天无人问津的时候?忍受着异样的眼光坦言性爱的时候?年近古稀还要举办婚礼的时候?

他们的命运只有引发年轻人好奇和疑惑之后,才会被人看见,这是多么讽刺。

一个社会要想发达,就必须得记录和保留边缘者的尊严。

一个人不可能永远占据舞台中央,每一个年轻人都是未来的老人。

如果我们只顾着自己往前跑,将老人抛弃,那么将来会有那么一天,我们也会被别人抛弃。

去看见、去思考、去念着老人们真实的内心吧,这也是为了每一个人的明天而努力。

时代永远不会等人的,但我们可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养老进行时…… “常回家看看”入法看我市养老发展
老年人为什么经常分床睡?再次劝告:分床睡有这4个弊端
人到老年,如果老伴离开了,请记得主动依靠身边三个人
老年人再婚,就是女方到男方家当免费保姆?3个老人的经历告诉你
空巢老人心理危机
老年人搭伙过日子,男方要付多少钱才合适?听听这三位老人怎么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