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父亲早逝,母亲疯了,这个睡猪圈的男人,拒绝了55万年薪

天亮前,是最黑暗的时候。

时隔13年,那个千里背疯娘的刘秀祥上了热搜。

如同当年霸占各大媒体头条的操作,这次他又做了一个很傻的决定:

拒绝一家给他开出55万年薪的公司,找了份又累又只够温饱的工作。

说实话,我真的很难理解。

但当我循着他这些年一路走来的痕迹,忽然又有点理解他的决定。

也不仅仅止于理解。

他的故事跌宕起伏得可以拍部电影,如果此刻的你觉得很难很苦,不妨看看。

或许,能给遥远的你一些力量。

刘秀祥这个名字,寄予幸福寓意。

秀是辈分,祥是希望自己和母亲平安过生活。

朴素的愿望,出自残酷的生活。

4岁,父亲去世,母亲承受不住患上间歇性精神病,时不时就砸别人家瓦,冲着人大吼大叫。

刘秀祥是害怕的,担心母亲发病做出什么疯狂事情,终日惶惶。

幸好还有哥哥姐姐,能一起种种玉米蔬菜、放放牛维持点收入,轮流照顾着母亲,生活勉强还过得去。

但这个幸好很快变成了不幸。

一场冰雹把田里作物悉数毁掉,唯一的收入来源断了,哥哥姐姐心灰意冷,一个卖掉家里最后一头牛离开了家,一个出嫁再也没回来过。

剩下的刘秀祥,母亲不知道他什么时候会离开,每到夜里就不断念叨着“刘秀祥,刘秀祥......”

母亲彻底疯了,在刘秀祥11岁这年。

作物没了,家里仅剩财产哥哥带走了,大家母子俩可怜,一人帮一点才勉强维持了一阵子。

人生副本地狱级别开启了,任务是活着。

他把家里的地租给别人换了点粮食,但还不够,自己跟着也种点。

每天天没亮就起床砍柴、刨地、种粮食,到周末就跟着村里人上山采草药,一次不小心还被蛇咬肿了手。

这边顾生计,那边还得顾学业。

本来也没想着读书,但老师苦口婆心劝说,还帮他垫付了学费,刘秀祥只好继续上学。

家里到小学隔了大山,两小时路程,他会和其他小朋友一路打打闹闹过去,没觉得多累。

等放了学,回到家照顾下母亲就得出去干活,做作业,日日如此。

和大多数人不一样,他没有读书改变命运的想法,也不知道读书能干嘛,但读书的欲望就是很强烈。

所幸,他考上了县里重点中学。

上天给了他一个两难的选择:

离家上学,意味着母亲没人照顾。

留下来照顾母亲,就此辍学,日子一眼看到头。

然而他都没选,做了人生中第一个外人看来很傻的决定。

“我一定要带她进城上学。”

说出这话时刘秀祥13岁,青涩得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一个这么小的山村娃,没任何收入,还得一边照顾生病母亲,一边上学,任凭谁都不相信。

村里大人都劝他别去,在村里还能种点菜吃,去城里啥都没还不得饿死,最多撑不过一星期。

他放不下学业,更放不下母亲,这是一无所有时仅有的能抓住的。

咬咬牙,他还是决定要去。

也是从这一刻开始,母亲和他死死绑定在一起,像是一个共生体,影响着他后来每一个决定。

很多人觉得他的母亲是负累,只有他自己清楚,母亲是家,是支撑他走下去的精神支柱。

临走前,他带着母亲到父亲坟前,扑通一下跪了下来:

“爸,我带着妈妈出去,一定把妈妈的病治好,要给妈妈一个温暖的家,如果我混不成个人样,我绝不回来。”

当时的他并不知道这有多艰难,但很快他就体会到了。

带着母亲徒步足足4小时到县城才发现,自己身上没几分钱,房都租不起。

索性,也不管刮风下雨,直接到学校旁一山坡上搭个稻草棚住下,挖个坑、架口锅做饭。

住和吃解决了,接下来就是拼命学和拼命挣生活费两件事。

他开始捡废品、卖报纸,或是到工地搬砖、抬水泥、和泥浆等等,每周能挣个十来二十块。

说实话,靠这点钱还真的勉强。

家里除油盐外没其他调料,一日三餐寡淡得要命。

他经常去菜市场捡点别人卖剩或不要的青菜,回家就着开水泡米饭吃。

长期熬夜、营养不良,他枯瘦如柴,终于有天扛不住,卧床一整个星期。

一天早上母亲喊饿,他只好硬撑着身体,扶着墙起来热了一碗前天晚上吃剩的白菜,家里没其他剩了。

踉踉跄跄端过去时,头一晕滑了,碗摔在地上,都是贫穷的声音。

也来不及顾及自己身体,赶忙把沾满灰的菜重新洗了几遍,狠狠心还是给母亲吃了。

那天的记忆到了刘秀祥日记里,只剩下颤抖的一行字:

“刘秀祥,你不是人!”

这是他第一次意识到,在父亲坟前的誓言有多难实现。

母亲的病没治好,还吃了不少苦,唯一值得慰藉的是,他考上了重点高中,但不算混出人样。

至此,生活还没想要放过他。

学业越好,就能去更好的学校,也意味着要更多的钱,带着母亲就越辛苦。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对自己越来越残忍。

为攒高中学费,他每天到工地顶着烈日干18个小时活,几次差点出事故。

拿着卖命的钱,他总算从茅草屋搬进了一个废弃猪圈,算是有瓦遮头。

对比以前,有瓦遮头已经算是进步,生活好像有了一点盼头。

可他没想到,上天在这一刻给他下了个降头。

高中学业变得繁重,每天都得上晚修到10点半,迫于无奈,一下课他就得先冲回猪圈,照料母亲睡下,11点出发捡破烂,捡到凌晨四五点,洗把脸接着上课。

而他时常被小混混勒索,钱被拿走不说,还被打一身伤。

有次年底,想老家收笔400块租金帮母亲过个好年,骑车两百多公里,在一个陡坡重重摔了一跤,磕破头,腿也动不了。

重回猪圈时,母亲已经饿了整整三天,他哭了。

后来生活给他施加了无数类似的恶意,一点一点试探着他崩溃的边缘,直到高考前夕,最后一根稻草落到了他身上。

薄弱的身体患上了重感冒,还没钱买药。

硬撑着参加高考,没有奇迹,差了6分考上本科。

十几年来,父亲去世母亲疯了他没怨,住茅草屋住猪圈他没怨,通宵捡破烂被勒索他都没怨。

但那天看着分数,他第一次抱怨上天很不公平。

“所有人都可以失败,所有人落榜都可以谅解,唯独我不可以。”

前面所有的坚强在那一刻土崩瓦解,母亲这座大山和贫穷这座大山直把他压得喘不过气,他一度想要自杀。

碍于母亲得照顾,他没去死,只不过人生自此失去意义,在沮丧绝望中度日,终日惶惶,像是行尸走肉。

很久,很久都没缓过来。

改变这一切的,是自己在曾经日记上的一句话:

“当你抱怨自己没鞋穿的时候,你回头一看,发现别人竟然没有脚。”

想起之前自己捡破烂时认识的几个孤儿,自己起码还有个家,已经比他们幸运,这才找回了活下来的一点意义。

后来他去了一家洗浴中心给人擦了50多天背,看到客人们的不同的生活,意识到那些生活只有靠读书获得,这次他找到了读书的意义。

他做了个决定:复读。

当然不容易,他跑了好几所高中,都被拒绝,有一所他连跑四次,都没能求来一个机会。

他被逼上了绝路,想着再去最后一次,倘若不成,便带着仇恨离开。

那天他想尽一切办法,最后来到校长面前,扑通一声跪下了。

男儿膝下有黄金,跪天跪地跪父母,这一跪可想而知有多崩溃。

校长被打动了,答应给他一个复读机会。

刘秀祥所有愤懑释然了,像以前一样,上学、打工、照顾母亲。

本以为这次不会出啥意外,可他没想到自己身体还是出了岔子,高考前夕发高烧。

不一样的是,当他浑身无力躺在床上时,大半夜母亲鬼使神差般拿热毛巾给他敷额头。

隔天好了点去考试,他总算等来了一件喜事:考上了千里之外的临沂大学。

然而没高兴多久,当他得知学杂费大几千块时蒙了,身上只有60块,路费都不够。

去还是不去?

刘秀祥咬咬牙,和自己定了个约定,开学前能挣到和母亲一起去山东的路费就去。

他很不要命,拖着本来就瘦削的身体进了一家铁矿车间,一天传18小时铁矿石。

很累很辛苦,但幸好还是攒够了路费,背着母亲坐上了那趟改变命运的火车。

60多个小时终于到了学校,此时他心中只有一个念头,无论如何把大学读完,所有钱毕了业慢慢偿还。

而他的事情被曝光了,几十家媒体对他报道,害怕被同学知道,他还偷偷跑到大学里邮局把所有报纸都买走。

终究是没瞒住,很多人想资助他,这是一个让自己生活能好一些的机会,可他愣是没接受,只接受带母亲看病。

在他字典里,一个人的困难挫折不是向社会索取的资本。

那生活费从哪来?摆地摊、酒吧服务生、宾馆服务员......一切能做的兼职都去做。

四年时间里,除了挣钱不再是捡破烂,其他生活和以前一样,忙碌艰辛。

刘秀祥熬过来了,毕业时很多公司给他抛来橄榄枝,包括那个给他55万年薪的公司。

故事到这,是一个很美好的结果,一个山村孩子,独自熬过了所有磨难,背着“大山”走出大山。

直到一通电话打来,改变了故事结局。

“哥,我不想读书了,要去结婚。”

电话那头,是自己捡破烂时认识的妹妹,刘秀祥一直在资助她上学。

他像当初那个老师劝说自己一样,劝说妹妹继续上学。

等放下电话,他意识到还有无数个像妹妹一样的人,被迫或主动辍学,困在大山。

没人比他更懂这种感受。

于是,他拒绝了所有机会,他吃无数苦换来的生活变好机会。

转头他做了个令人咋舌的决定:回大山,当老师。

好不容易走出来,又回去,还挑了一个最偏僻的中学,成绩最差的班级。

他只想告诉那帮孩子:“我能走出来,你们也可以,而且不用像我一样带着妈妈那么辛苦。”

为此,他操碎了心。

7年多时间里,为家访跑遍乡镇,骑坏8辆摩托车,硬生生拉回来很多辍学孩子。

自己还一口气揽下很多工作,不断给学生打气,还经常带着学生到家里,给他们改善伙食,促进感情。

一半多工资都花在了他们身上,自己也就图个温饱。

结果呢?当时中考总分600分,进来的时候全班最高分258,等高考时全班47个人全部考上本科。

直到今天,他还在那继续着自己关于唤醒人们的故事。

从一开始影响一个人,到后来十个、上百个、上千个乃至上万个。

关于刘秀祥的后续里充满伟大叙事,但这不是令我感动的点。

真正能给我力量的是他那句话:“天亮前,是最黑暗的时候,其实过了那一秒,下一刻你就会看到黎明的曙光。”

纵观这一路,家里支离破碎,他扛过来了;

没钱上学,母亲生活不能自理,他扛过来了;

住猪圈,落榜高考,给人下跪,他都一一扛了过来......

无论倒下多少次,他都坚定爬了起来,继续勇敢朝前走。

终究改变了那如纸薄的命运。

我想说的是,如果眼下的你觉得很难很苦,不妨看看刘秀祥的故事。

他应该能像给那些山区孩子力量一样。

给遥远的你一些力量。

参考资料:

《相信奋斗的力量》

《遍地英雄》

文章由国馆原创,转载请注明。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贵州孝子千里背“疯娘”上大学,放弃55万年薪回农村,13年后他变成了这样......
14年前“背疯母上大学”,毕业放弃55万年薪的他,现状让人意外
捡垃圾、住猪圈,背母上学的刘秀祥,拒绝55万年薪后去哪儿了?
睡猪圈、千里背疯母上大学、放弃55万年薪的刘秀祥,现在怎么样了?
中科院博士论文刷爆全网:他的世界本无光,他把自己活成了光
2008年,“贵州孝子”背疯母上大学,拒绝55万年薪,后来怎样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