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揭秘 | 穿越几千年的生命大迁徙



几乎是永恒的约定

每当季节变换

生活在阿尔泰山、天山、帕米尔高原的牧民

开始游牧转场

他们敏锐地踩着季节的节奏

与之周旋适应

永远在路上

  ……

  每年的4月下旬是居住在新疆阿尔泰山下、额尔齐斯河畔的哈萨克族牧民的春季转场季,也是哈萨克族牧民保羔护幼的时节,当地牧民为了顺利渡过饲草匮乏阶段,开始“生命大迁徙”。

  延续几千年的游牧转场,是新疆大地的生命之歌,这古老的游牧方式在四季更替中延续着,成为游牧部族迁徙的生命之路,是人类文明最壮美的史诗!

天蒙蒙亮

男主人为出发做准备

家里的小狗刚出生

一望无际的戈壁

休息中的牧民

启程喽!

长长的队伍

转场是人与自然的抗争

到达中途休息地

卸下行囊

摇篮中的孩子

搭建哈萨克族临时毡房——胡斯

胡斯完工啦!

胡斯中的母亲与孩子

开饭啦~

小朋友给羊羔喂奶

  在阿勒泰市汗德尕特乡塔拉特村,草场开始返青,刚转场至此的牛羊在觅食。

  我们靠近毡房时,狗儿迎上来,叫了两声,女主人努尔古丽·哈山开门走了出来,笑着把我们让进毡房。

  桌子铺上一块干净布,拿出包尔萨克(哈萨克语,一种油炸食品)和切成小块的馕倒在上面,端上热腾腾的奶茶。还有酥油、奶皮子,随客人兴趣添加。不一会儿,男主人赛力克·居满走了进来。他们都是阿勒泰市汗德尕特乡塔拉特村的牧民。

  春天来了,回到草原,牧民们心情很好。

  “我们转场过来刚一个星期。”赛力克说,草长出来了,羊也适应了,正是产羔期,这里的一切都挺顺利。

  漫长的冬天,赛力克是在定居点度过的。离这儿有60多公里,过来走了三天。天一亮就上路,天黑了才找地方搭起一个小毡房住下。这种小毡房哈萨克语叫胡斯,几根木棍撑起来,围上毡子,住一晚上,第二天再拆掉。

  “羊有100多只,小羊羔已经生了50多只了。”努尔古丽说。这几年生活越来越好了,家里有50亩地,包给别人种了,还有10头牛。去年收入有五六万元。

  毡房里有小冰箱,用太阳能电池。“许多地方都有手机信号,生活方便多了。爸爸他们那时候是不可能想象的。”赛力克说。

  “现在牧民冬天大多数住在定居点。人畜都有保障。对草原,也从生态保护的角度加强管理,采取了生态奖补、退牧还草、退耕还林、小畜换大畜等办法,防止过度放牧、草场退化。”汗德尕特乡副乡长张俊燕说。

  转场是牧区特有的现象。新疆的草原多分布在山区,草场随山地海拔高度不同而呈带状和块状分布,加之四季温差大,牧民们祖祖辈辈便形成了随着季节的变化而转移草场放牧的习惯。

  每年的4月中下旬开始,居住在新疆阿尔泰山下、额尔齐斯河畔的哈萨克族牧民就要春季转场,这也是保羔护幼的重要阶段,为了顺利度过这个饲草匮乏期,必须进行“生命大迁徙”。据说,一年下来,有的牧民要转场十来次。

  贾纳别克·奴沙买提的接羔点在阿拉哈克镇阿拉哈克村。200多只大尾羊在山前啃着刚刚破土的青草。他们是两天前从20多公里外的河沟冬窝子转过来的。“出来的时候,那边还有雪。走了两天,用了4只骆驼,是借的爸爸的。”贾纳别克说。

  “以前大转场经常十来天。人和牲畜都受罪。羊的死亡率也高。现在有牧道,快多了,转场也有幸福感了。” 贾纳别克说。

  “在这里大概要待一个月。5月初到中牧场,6月中旬到夏牧场。”贾纳别克说,“孩子跟着走,到年龄就上学,寄宿制学校,条件都很好。”

  文/韩立群 图/叶尔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夏季转场大迁徙 跟着牧民去放羊(我们)
壮志西风万里(十八)烟尘滚滚“大迁徙”
哈萨克族的游牧生活:逐水草而居,因时而动,南北转场,千里迁徙
哈萨克族转场——延续千年的生命大迁徙
毛毡房
炎炎夏日丨影像记录草原上的“花样”生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