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诗学概念·任性而发

诗学概念·任性而发


    作者:见文后 来源:本站整理 阅读: 123 更新:2009年05月11日
    与诗学有关的古代文论概念。意为创作时一本性情,以真为贵,不受任何束缚。语出明袁宏道《叙小修诗》:“故吾谓今之诗文不传矣,其万一传者,或今闾阎妇人孺子所唱《擘破玉》、《打草竿》之类,犹是无闻无识真人所作,故多真声,不效颦于汉魏,不学步于盛唐,任性而发,尚能宣于人之喜怒哀乐嗜好情欲,是可喜也。”诗与性情的关系为我国古代诗论的重要命题,“诗本性情”的观念历来为人们普遍地接受。如陆机云:“诗缘情而绮靡。”(《文赋》)张耒云:“文章立于人,有满心而发,肆口而成,不待思虑而工,不待雕琢而丽者,皆天理之自然,而情性之道也。”然何者为性情,各家的认识并不一致。《毛诗序》提出“发乎情”、“止乎礼义”,即诗人之情当受礼教的约束。朱邵雍《观物外篇十二》称:“任我则情,情则蔽,蔽则昏矣;因物则性,性则神,神则明矣。”将情与性严格区分。在后世的理学家看来,性为先天的禀受,近于天理,情则是后天的喜怒哀乐,易于陷入物欲中,故尊性而抑情。袁宏道此“任性而发”一语,其所谓“性”实是“情”,其特点是“尚能通于人之喜怒哀乐嗜好情欲”,故与理学家所提倡的“性”截然不同。且他突出了一“任”字,“任”即突破限制、不受约束之意。当时“后七子”的末流即是以汉魏盛唐的格调相标榜,甚者亦步亦趋,墨守古人的法度而不敢稍越雷池一步,因此袁宏道针锋相对地提出“任性而发”的主张,标举民间传唱的《擘破玉》、《打草竿》为榜样,提倡一种能真实地反映自己心声,从而也能真实地反映当时时代的诗风。(刘明今)
    相关文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潘长宏2024年第一季度佳作展示(九幅)
俏皮话(2991)
湖南一农村发生怪事,20多位青年男性离奇身亡,女性却相安无事,专家揭开真相
【转载】什么是好女人呢?女人的本性。(仅供娱乐)
风云之恋
剪映基础知识 制作视频必学的 四种字幕滚动制作方法 教程祥细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