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粗粮细作煮疙瘩

粗粮细作煮疙瘩

2020.06.18 立德er 阅读 255 夏天的记忆

文字/立德

图片/立德

配乐/网络

煮疙瘩

红薯南瓜疙瘩汤

秋日盛景碗里装

稠稀搭配有讲究

清淡饮食才健康

  玉米,别名玉茭、苞谷、苞米棒子。

玉米最早原产于中美洲墨西哥和秘鲁,明武宗正德十三年,葡萄牙人作为礼物进贡给明朝正德皇帝。所以,在古代人们将玉米也称为御麦、西番麦,意为舶来品。

玉米在我国是第二大粮食品种,是工业、养殖业、医药及人类不可或缺的生活必需品。

  煮疙瘩,作为一种小吃,其渊源谁也说不清楚。但它至今任然流传延习于太行山麓周边地区。

然而,最具地方特色的煮疙瘩,非沁水县端氏镇的老百姓莫属。

两个疙瘩拿筷扎

米汤映月搁坠(蹲)下

稠稀搭配耐饥渴

边吃边喝喷(讲)笑话

这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真实写照。当时我在端氏公社高庄大队插队,村里老百姓吃的煮疙瘩,每个直径大约都在6--8㎝,厚1.5--2㎝左右。

 春夏秋冬,一日三餐,四季如常。

大槐树下,条石砌成的石凳子上,一到吃饭时辰,肯定会有个把户的男人,不修边幅,畅着胸脯lia着怀,拖拉着圆口布鞋,两根筷子各扎一个煮疙瘩,端着一海碗疙瘩汤,来和大家凑到一起,边吃边喝边聊。

天南地北,海阔天空,说古道今,无所不知。

  四十多年过去了,随着经济改革开放,人们的传统饮食习惯、饮食结构与地方饮食文化早已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但是,作为一种小吃——煮疙瘩,它打着时代的烙印,承载着历史的记忆,在街头巷尾、夜市地摊的叫卖声中,不断地唤醒着人们的味蕾。 

  一锅上好的煮疙瘩,当然离不开玉米面、白面和小米。

首先按3∶1的比例将玉米面、白面分别倒入和面盆里待用。

锅里放一定量的水烧开,把淘洗好的小米倒入锅中,大火熬制小米开花,取适量带米的汤汁浇在玉米面上,用筷子不停地搅拌,面絮不要太软,使其充分吸收水分,激发出玉米特有的面香,趁热和白面揉合在一起,形成光滑顺流、软硬适中的面团,在盆中静置醒面5一—10分钟,然后再揪成核桃大小(大一点也可)的面剂,揉圆拍成饼状下锅煮。

  沸水中煮一把大黄豆或着花生米,俗称“捞头”。煮疙瘩下锅后,要用勺子多搅拌几次防止粘连,直到漂浮起来。如果是在秋冬季,把红薯(山药蛋)和南瓜切成滚刀块一并煮,那真是汤清色红、豆香瓜甜、薯块沙绵、疙瘩劲道的一道美食。

煮疙瘩蘸蜂蜜,煮疙瘩蘸软柿子,煮疙瘩配尖椒土豆丝,煮疙瘩配酸菜其味各异,妙不可言。

  社会在发展,饮食也在创新。

从现代医学养生角度来讲,玉米含有丰富的钙和植物纤维素,是粮食中的保健佳品。

根据世界医学权威机构长期的跟踪调查,印第安人不易患高血压与他们主要食用玉米有关。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开发,坊间衍生出来的养生美食,无论是在选材配料、还是口感功能上,门类百出。

煮疙瘩包红豆沙。清热解毒,健脾益胃,利尿消肿。

煮疙瘩包红糖。助脾化食,补血化瘀、益气散寒。

酸枣煮疙瘩、巧克力发糕、红枣窝窝头。。。。。。

越来越多,越来越精致,越来越吸引着人们的眼球和讨好着你我的胃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粗粮细作 玉米面这样做,特别好吃,不用揉面,只需筷子搅一搅#玉米锅贴
如何做,怎样做玉米面摊黄的做法(塞北饭店里最受欢迎的粗粮细作之面食)的菜谱,做法,详细步骤...
粗粮细作—玉米面薄皮大馅
玉米面发糕,粗粮细作
粗粮细作,简单又好吃的玉米面新吃法
粗粮细作玉米面发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