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新石器时代墓葬:柳湾墓地宗日墓地等
   位于乐都县高庙镇柳湾村。柳湾村南临湟水,北依柳湾坪,东接长里店子村,西连高庙镇。兰青铁路由村南通过,村东有南北向小溪沙沟。墓地坐落在柳湾坪上,属湟水北岸第二台地,高出温水河约80米,其范围西至沙沟,东到柳湾进山大路,北到柳湾坪顶端,南至大峡支渠,墓地周围渠网如织,阡陌纵横,是一处较开阔的农田。整个墓地北高南低,东西皆有台地 环抱呈簸箕形,总面积东西450米,南北250米。1974年春,农民在引水上山,平地造田,修筑水渠中发现。同年7月开始发掘,持续到1978年,前后5年时间,由青海省文物管理处考古队赵生琛与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谢端瑭任领队。共发掘清理墓葬1500座,其中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墓葬257座,马厂类型墓葬872座,齐家文化墓葬367座,辛店文化墓葬5座。出土各类生产工具,生活用具及装饰品等遗物3万余件。在发掘过程中,先后参加发掘工作的有青海省文物考古队、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西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甘肃省博物馆文物工作队等单位。

   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墓葬集中在东区第一台地上。墓葬大多为长方形土坑墓,少部分为梯形一头大一头小的土坑墓。墓葬排列比较整齐,墓向南北居多,东西向只有31座。墓葬规模大小不一,最小的长100厘米、宽37厘米,最大约长390厘米、宽166厘米。普遍使用木棺葬具。木棺分吊头式和梯形两种,多以松柏为材料,四角采用穿榫结合,合缝都较紧密。葬式有单人葬、多人葬,多人葬由2-7人之数。人架摆放有仰身直肢、侧身直肢、俯身和二次葬,合葬墓中人架还有同棺上下叠压葬式,儿童葬法与成人相同。随葬器物有生产工具、生活用品及装饰品等。生产工具有石斧、石鳞、石凿、敲砸器、石球、石纺轮和骨制的锥、刀、镞等。生活用品主要是陶器,种类有壶、罐、盆、钵、杯等。装饰品有石制的串珠,不同形状的绿松石和骨片等。此外卡尚有桦树皮做的箭的痕迹。随葬器物数量各基悬殊不大,大部分是一两件,随葬器物多放置在人架头部附近或足的下方。

   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墓葬,主要分布在墓地的中部和东区、西区北部。墓葬以长方形土坑较多,其次是带有墓道的凸字形墓。墓向多南北向,东西向较少。墓葬排列依自然地势而定,高低不一。墓葬规模大小不一,小者长不足150厘米,大者长400厘米以上,大都在200-250厘米之间,一般是长方形土坑墓较小,带墓道凸字形墓较大,凸字形墓在墓道与墓室之间多用成排的木棍或木板封闭。墓葬多使用木棺葬具,木棺有吊头式、长方形和独木式三种:吊头式木棺基本与半山类型这种木棺相同,长方形木棺采用榫卯结构,有的还在木棺底盖上横置2-3道等距木板穿榫套接加固;独木形木棺形似木舟,用圆木中间凿空成船舱状,底部略加削平。葬式有单人葬、多人葬,多人葬2-6人不等,以二人合葬居多。人架摆放有仰身直肢、屈肢、二次葬等。随葬器物分生产工具、生活用具和装饰品3大类。生产工具方面有石制的刀、斧、凿、研磨器、镰、球、石叶,陶制纺轮、球,骨制的锥、针、凿,还有个别角制的斧,牙制的刀等。生活用品主要是陶器,有壶飞盘、碗、豆、罐、杯、瓮等,彩陶器占大多数。装饰品有串珠、臂饰、贝壳、海贝、石贝、骨片、绿松石等。随葬的生产工具多放置在人架两臂旁或腰间,陶器大部陈放在木棺两侧或木棺上及棺的前后处。墓葬中的随葬器物多寡悬殊较大,少者只1-2件,一般为20-30件,有的40-50件,最多者达95件。

   齐家文化墓葬主要分布在墓地西部台地上。墓葬随自然地形排列,墓向多为西北向。墓葬有长方形土坑和带墓道凸字形墓两种。规模大小悬珠,小者长1米,大者达3米以上。大部有木棺葬具,木棺有长方形和独木棺两种,个别的使用垫板。长方形木棺采用榫卯结构,有的在棺外附框架加固,独木棺系用圆木挖成。葬式有单人葬及合葬,人架摆放有仰身直肢、俯身、断肢、 二次葬等。儿童墓与成人墓无区别。随葬的生产工具有石制的斧、锛、凿、刀、矛、球、纺轮,骨制的锥、针、镞,陶制的纺轮等。陶器有壶、罐、瓮、豆、高、杯等,装饰品有各种形状的绿松石、石串珠、骨珠、海贝、石壁、臂饰等。此外尚出土1件石磬。随葬器物多寡不一,质量优劣也有差别,最少者只1件,最多者20余件,以2-9件较普遍,随葬器物多陈放在墓室一侧。

   辛店文化墓葬,皆在墓地北部山顶上,墓葬大部为圆形土坑墓。葬式有仰身直肢和二次葬,随葬器物主要是陶器,石器只有打制石器5件,陶器都是加砂陶,有双耳罐和双腹耳罐。

   柳湾墓地是我国黄河上游迄今已知的规模最大、保存较好并经过科学发掘的一处氏族公共墓地。墓地延续时间很长,从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时至齐家文化大约经历了600年以上。加上辛店文化时期约有1000多年之久。墓葬数量多,出土遗物丰富,对研究甘青地区各原始文化的内涵、序列及其相互关系问题,对当时的社会形态、经济生活与埋葬习俗等问题的探讨都提供了大量的实物资料。

   从墓地的发掘资料观察,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时期,柳湾人使用石器翻土耕种、石刀收割,过着较原始的农业经济生活,但在生产发展方面,纺织业和制陶业不仅有了分工,而且比较兴旺,其出土纺轮就有百余件。陶器无论是加砂陶和泥质陶,制作匀称,火候较高。最具特色的是彩陶,彩陶花纹都是入窑前绘在陶胚上的,纹样以黑、红相间的锯齿纹为主组成各种不同的几何形图案,结构严密、绚丽多姿,表现出制陶技艺达到了相当水平。半山类型时期在诸多的合葬墓中尚看不出在性别上有大的差异,随葬器物在数量上也没有大的悬殊,表明当时男女之间处于平等地位,氏族成员以血缘为纽带,仍处在以母系为中心的氏族公社阶段。马厂类型时期,墓葬中出土有较多的生产工具和粟类粮食,并有宽刃刀镰,表明较半山类型时期的农业经济有了进步。墓葬中出土的陶器品种繁杂多样,数量惊人,多达万余件。由此可以想像当时的制陶业的规模是相当大的。马厂类型的陶器与半山类型陶器比较,造型趋向凝重,彩陶花纹繁缛复杂。在彩陶器物上还发现有约139种不同形状的符号,常见的有“+”、“。”等,这些符号有人认为是与文字来源有关,有人认为是陶工的标志等,总之它们应代表一定的客观事物的意义。

   马厂类型晚期,彩陶开始趋向衰落,器形不太规整,花纹图案也表现了潦草。马厂类型墓葬中随葬物品悬殊较大,表明了出现贫富不均现象。男性墓葬中多随葬斧、镜、凿、刀等农业生产工具,女性墓葬中则多随葬纺轮,这种情况在男女合葬基中也是如此,表明男子在经济生活中已占据主要地位,氏族社会开始向父权制过渡。在婚姻形态上也开始由对偶婚向一夫一妻制过渡。

   齐家文化墓葬中出土的器物,无论是生产工具、生活用品以及装饰品,都较马厂类型时期进步。齐家文化的石器多选用较坚硬的玉质石料,大部经过精细的磨光,加工极为精细。陶器陶土淘洗要求严格,开始使用慢轮修整,造型规整,棱角分明,烧制火候高,质地坚硬。齐家文化时期墓葬在形制与随葬品等方面都反映出贫富不均差别,墓葬中夫妻合葬较多,表明已是一夫一 妻的家庭制。另外,314号墓,男在棺内,女在棺外右下角侧身屈肢面向男性,952号墓系断肢葬似经捆绑状,979号基也是5人合葬,男子仰卧在独木板内,其余4人仅存头骨皆放置在棺外,带有殉葬性质,显示出阶级压迫的缩影。此时的社会组织内部贫富不均,男女不平等,可能已进入了父系为主的军事民主制阶段了。

   辛店文化墓葬接近于辛店文化姬家川类型,也有认为近于山家头类型。柳湾墓地是我们祖先留下的一份宝贵遗产。青海省文化厅在这里建立了文物工作站,它是我国诸古代文化彩陶拥有量居第一位的收藏地,这里设有研究室和展览室供参观游览。

宗日墓地

   位于青海省同德县城西北约40公里的巴沟乡,北依目杨龙瓦和塔拉龙山,南临黄河,遗址分布于黄河北岸的第一和第二阶梯上,中部一条季节性河流大沙沟将遗址分割为东、西两区。海拔高度2800-3000米。1994-1996年10月,青海省文化厅文物处组成以格桑本为领队的宗日遗址考古队对其进行了正式发掘。共发掘9800平方米,清理墓葬341座、灰坑18个、祭祀坑18个以及柱洞若干。出土各类生产工具、生活用具以及装饰品等遗物23000余件。

   宗日遗址生活区和墓葬区分开,墓葬区内无文化层分布,生活区内则有少量儿童瓮棺葬存在,生活区集中在大沙沟东面二级台地之第二、三、四台地上,沙沟西面黄河一级台地上也有分布。

   宗日遗址的文化堆积普遍较薄,一般在15厘米左右,沟东区第四坪台堆积较厚,在此清理灰坑18个、墓葬12座(包括瓮棺葬3座)以及柱洞若干。宗日遗址的灰坑根据其形状可分为三类。一类是筒状灰坑,平面呈圆形,直壁、平底、较浅。其二是袋状灰坑,平面呈圆形,壁斜外伸使灰坑呈口小底大的袋状,平底。其三是不规则形灰坑,面积较大,坑底凹凸不平。灰坑内填土为灰土,夹杂有烧土块、石块以及大量陶片、兽骨、石器、骨器等遗物。宗日遗址的居址遗迹被破坏殆尽,仅存大量柱洞,直径20-60厘米之间,均开口于表土层下,平面呈圆形,底有石块做柱础,填土夯实,夹杂有小石块、烧土块等。分布于生活区的儿童翁棺葬,为圆形竖穴,内置粗陶瓮,盛敛儿童尸骨,共发现6座。

   宗日遗址墓葬区集中在大沙沟东面二级台地的第一、第五坪台及大沙沟西部二级台地的几个坪台上。墓葬多分布在台地前端边缘,台地中心部较少见。墓葬方向以北偏西为主,多数在260°-340°之间,此类约占墓葬总数的65.3%,少数墓葬呈东南方向,约占18%;还有约7.6%的墓向为东北向;亦有少量的东西向和南北向的,但比例很小。结合地形来看,墓葬多分布在伸向黄河的各台地的边缘,方向多与台地走向垂直。墓葬按其平面形状可分为圆角长为形、长方形、圆形与不规则形四种。墓葬结构可分为三类:一是竖穴土坑墓,平面为长方形或圆角长方形,四壁竖直,底面平整,是宗日墓地中最常见的墓葬形制,共289座,约占墓葬总数的84.7%;二是带二层台的墓葬,有生土二层台与熟土二层台两种,内置棺椁,规模一般较大,共91座,约占墓葬总数的26.7%;三是竖穴偏洞墓,即先挖一个竖穴,墓穴底部分为高低不一的左右两侧,一侧安置人骨架及随葬品,另一侧空无一物,中间或隔以木板,这样,墓穴两侧便分别具有了墓道与墓室的含义,此类墓一般规模较小。

   葬具有木椁、木棺、石棺、瓮棺4种。木椁墓共有20座,木椁一般是用圆木或纵向剖开的半圆木材叠放而成,有的在前后两端依生土二层台构筑,然后再安放左右两侧的木材,也有的在竖穴内固定四壁木框后再在外填土形成熟土二层台。木椁无底,顶盖搭放在二层台上,以圆木横向稀疏排列,间以细树枝和杂草。木椁的构筑也有变化,有些木椁长边顶着档头,有些长边夹着两个档头,有些档头平砌,有些竖置。椁内置一木棺,宗日墓地中此类墓葬共20座。仅以木棺为葬具的墓葬共40座,木棺构筑有两种形式:其一,结构近似木椁,但比木椁稍小一些;其二,是用木板按榫卯结构做成,前后左右上下六面齐全的长方形木箱。在宗日墓地中用石料来做葬具的石棺葬共21座,有以下5种形式:①石棺墓,共8座,四壁,盖均用大小不一的长条形石板围砌而成,均无底板;②石椁木棺墓2座,即用长条形石板围砌成长方形石椁,无底,盖或有或无,内置木棺;③石木复合墓1座,即棺的两边是用木板制成,而档头各用一块石板制成葬具;④石盖板墓6座,也就是说在长方形坑内放置人骨架和随葬品后,先在上面用木板或树枝搭盖上,然后再用长条形石板盖在墓口之上,这种盖板一般是一层,但也有两层者;⑤围石墓4座,即在墓底人架周围用不同大小的石块围砌几块以象征石棺。瓮棺是以粗陶瓮为葬具,内置儿童尸骨及随葬品。此外,在侧室墓的中间有木板或树枝相隔,类似于偏洞墓的封门,这也是一种象征性的葬具。

   葬式以单人葬为主,共194座,约占90%,二人合葬墓14座,占7%,三人以上合葬墓3座,不足2%,另有126座墓中或未发现人骨或墓中人骨破碎零乱分辨不出个体数目。在埋葬中,一次葬约119座,约占总数34.6%,二次扰乱葬约51座,约占总数15%,无人骨的墓约116座,占34%,仅有几段趾骨、指骨者约22座,占6.4%。墓内人骨能看出葬式者计有158座,其中俯身直肢葬74座,约占47%,仰身直肢葬59座,约占38%,侧身直肢葬15座,约占10%,另有侧身屈肢葬5座,俯身屈肢葬4座,仰身屈肢葬1座。较为特殊的葬式是某些人骨架一臂(多为左臂)上举到头侧,手中或握有骨刀。

   宗日墓地中比较特殊的葬俗、葬式是墓祭、墓上标志及火葬。在发掘中,许多墓葬刚一出现时首先是墓葬口部有一片草木灰,灰中有兽骨及陶片。宗日墓地往往在墓口上部堆放几块石头,墓口无石块,填土中散见石块者,多被扰乱。火葬墓在该墓地发现不多,表现为葬具与尸骨一同焚烧后埋葬,有两种情况:其一是初次入葬时焚烧,葬具、骨骼被烧但大致保持正常次序,墓穴四壁有火烧痕迹;其二是二次扰乱后焚烧,呈现出墓穴四壁不规整且被烧烤、焚烧过的骨骼散乱且有缺失等现象。墓地中散见18 祭祀坑,多为圆形或椭圆形,圜底,10多个相邻,直径80厘米、深30厘米左右,壁和底有烧烤痕迹,填土中夹杂有炭灰、陶片、兽骨和石块,应是对许多墓葬进行祭祀所留下的遗迹。

   宗日墓地的随葬品繁多复杂,按质地分,主要有陶、石、骨、铜器。据不完全统计,墓葬中共出12691件,其中陶器约896件,石器约5323件,骨器6465件,铜器7件。此外,居住区内还出土大量工具类及碎陶器。

   宗日遗址的陶器可分为泥质陶和夹砂陶两大类。细泥陶有124件,胎呈红色,表面为橙黄色,手制,多用泥条盘筑法制成,经刮磨修整,器形匀称。彩陶占绝大多数,以黑彩为主,仅有极个别穿插白彩,器形有瓮、壶、罐盆、碗、钵等。彩陶纹饰有横竖条纹、网格纹、斜线纹、折线三角纹等,此外还有舞蹈纹和二人抬物纹。夹砂陶772件,质地粗糙,内 夹粗砂,陶色乳白色或乳黄色,手制,泥条分段盘筑、对接成器。器底与下腹壁对接捏合处外凸,似假圈足。滚压成的斜线绳纹和交叉绳纹较为普遍,附加堆纹比较常见,施彩绘者约占46%,用紫红彩在口沿内壁及器外肩部绘制图案,多为变形鸟纹和多道折线纹,器类与泥质陶基本一致。

   宗日遗址墓葬中所出陶器,根据其特点,可分为A、B、C、D四组。A组为马家窑类型陶器。B组为半山类型陶器。C组为宗日式陶器,夹粗砂者占绝大多数,少量为泥质陶,乳白色或乳黄色。绳纹、附加堆纹较普遍。彩陶占一定比例,为单一紫红色彩,图案主体分两大类,一类是变形鸟纹,另一类是多道连续折线纹,大型器物多绘在颈、肩部,小型敞口器物则多绘在内壁。器类有壶、罐、碗、杯等。D组为齐家文化器物,主要是细泥橙红陶双大耳罐,及少量夹砂灰褐色篮纹陶片。其中A、B、C三组共存,以C组为主体,A、B两组为附加因素。

   宗日遗址石器可分为装饰品和工具两大类。装饰品以石珠和绿松石为主,还有小水晶珠、玛瑙珠、玉璧等。工具有细石器、砺石、石刀、石球等。骨器有生产工具、生活用具和装饰品等,主要类型有骨锥、骨针、骨镞、骨刀、骨珠、骨饰片、骨笄、獐牙饰等。其中以骨叉、骨刀和骨勺最具特色。铜器较少,青铜制成,锈蚀严重,器形有铜环和铜饰。

   宗日遗址的发掘,是青海省考古史上的一次重大发现,其文化特征明显,与已知的马家窑文化差别较大,延续时间长,从已知的文化内涵看,其第一期与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并存,并受该文化影响;第二期与半山类型共存,但其作为宗日文化的特征已较明显;第三期则全部是宗日文化,以粗陶彩绘鸟纹与折线纹为其特征,文化面貌呈现单一;第四期则发生了显著变化,为单纯的齐家文化。其年代与马家窑文化相始终,结束于齐家文化。宗日遗址的发掘,增添了我省史前文化的内容,对青海土著文化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彩陶由庙底沟类型逐渐衰落至甘青马家窑文化的繁荣,其间难以理解的契机,或许因为宗日文化的命名与提出得出一个圆满的答案。此外,宗日墓葬中的石棺葬、火葬、墓祭、葬式等,也是青海卡约文化、辛店文化相同葬俗的渊源。宗日遗址则可能属早期羌人的文化。

阳山墓地

   位于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新民乡阳山村东北。 阳山村位于湟水支流松树河中段的河谷西岸台地上,台地高出河面约60米。墓地西北依马鞍桥山山坡,东北以盐池沟为界,南部紧邻阳山村,东部台下为松树河,面积约120×60米。1980-1981年,为配合农田基本建设,由青海省文物考古队彭云为领队,对该墓地进行了发掘。墓地被全面揭露。共清理墓葬218座、祭祀坑12座,出土各类文化遗物2590件。阳山墓地墓葬分布较集中,排列大致整齐。墓葬形制主要是圆角长方形土坑墓。墓葬规模以埋葬人数而定,大小差别较大,大者长410厘米、宽250厘米,小者只长85厘米、宽58厘米,皆无葬具。葬式比较复杂,有单人葬,多人合葬,以男女2人合葬较多,3-5人略少。人架摆放姿式有俯身直肢、侧身直肢、仰身直肢及二次葬,俯身直肢较普遍。祭祀坑都是圆形土坑,直径在86-146厘米之间,坑内有碎陶片、动物骨骼、石块,有的有火烧痕迹。墓葬中随葬器物有石制的斧、锛、刀、杵、镰、锄、纺轮、球,骨制的锥,陶制的纺轮、球等生产工具。生活用品主要是陶器,有泥质陶和加砂陶两系,器形有壶、罐、盆、瓮、单耳杯、盂、碗等。陶器皆为泥条盘筑手制,烧制较好,火候均匀。泥质陶器大部施彩,用黑、红双彩或黑色单彩构成各种花纹图案。加砂陶多饰绳纹或附加堆纹,个别器物也有饰彩绘的。阳山墓地的墓葬既较集中,又分区分组,从侧面反映出氏族分化迹象。随葬器物多寡差别不大,贫富现象不明显。但其中有3座较大的墓葬引人注目:23号墓中葬4人,1个男性老年,两个青年女性,1个小孩;60号墓中葬1男1女;147号墓中葬2人皆男性。这3座墓中都随葬有陶鼓和大型石斧。同时随葬器都显示出高于其他墓葬,也暗示男性地位高于女性,意味着孕育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过渡,开始突破了传统的束缚。墓地中不见狩猎工具,其经济生活主要来自农业。阳山墓地发掘的资料,丰富了马家窑文化半山文类型内容,也为探讨半山类型的变化和马厂类型的文化起源提供了某些线索,陶鼓的发现为研究古代原始乐器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苏呼撒墓地

   位于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白庄乡苏呼撒村。苏呼撒坐落在西依大山坡,东南为鸿沟,北邻科哇村的一块长270米、宽200米的台地上。当地村民将这块台地叫“苏何坦白何”(撒拉语黄色土之意)。台地原是荒地,由于村庄扩建,西部陆续被村民建房占据,对墓葬有所破坏。由于村庄继续向东扩展,1982年7月-10月,1983年5月-7日,青海省文物考古队与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文化局组成发掘组,对墓地进行了抢救性发掘。领队高东陆。共清理墓葬116座,其中有65座属于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22座属青铜时代卡约文化阿哈特拉类型,29座时代不清。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墓葬主要分布在台地北半部,基本为西南向,排列有分区现象。墓葬都是长方形土坑墓,只有1座偏洞墓。长方形土坑墓,一部分带有生土二层台,6座墓内有小龛。墓葬规模大小不等,深度不一,小者长50厘米、宽36厘米;大者长350厘米、宽260厘米;深者达170厘米,浅的只有40-50厘米。绝大多数有木棺葬具。木棺多数用木棺或圆木一劈两开拼成长方形框架,两侧木板凿有凹槽,挡板顺凹槽拼插成形,大多无底盖。这种木棺系就地制作而成,一般 长150-200厘米之间,宽40-50厘米左右,深浅不一,一般在50厘米上下。另外尚有无侧板,只在墓穴两端挖槽插上木板,更有只在死者身下垫一块木板充作葬具者。葬式有单人葬、二人合葬及火葬,以单人葬为主。尸体摆放有仰身直肢、侧身屈肢和二次葬,以二次葬最普遍,二次葬尸骨都残缺不全,从葬具未扰动看,可能是扰骨形式的二次葬。火葬是直接在墓内进行焚烧的,焚烧前对尸体及随葬器都经过扰动,木棺、人骨、随葬器以及墓室四壁皆有焚烧痕迹。墓葬中随葬器物以陶器为大宗,其次为装饰品,生产工具品种及数量都很少。陶器有罐、盆、碗、壶、瓶、瓮等。随葬陶器各墓数量不等,少者只1件,多者10余件。陶器放置位置较杂,有的置于小龛内,有的放在尸骨一侧或头上、足下,有的压在尸体之上。陶器按质地分有泥质陶和加砂陶,皆为泥条盘筑手制。一些陶器口部都有清晰的同心圆纹,表明当时已用陶轮进行修整。加砂陶颗粒细,胎壁薄,烧制火候较高,质地坚硬,器表色泽均匀。 陶器以彩陶为主,此外尚有绳纹、附加堆纹、划纹、镂孔等。生产工具只发现1件石斧、2件骨镞、2件骨锥。装饰品有串珠、牙饰。串珠大部散乱于整个墓室内。苏呼撒墓地的半山类型墓葬既与甘肃土谷台墓地和乐都柳湾墓地的半山类型墓葬有基本的共性,又显示出某些独特的个性,如陶器中的陶碗,狭窄而深的葬具,二层台下掏小龛等都是其他地区半山类型墓葬中所不见。

   卡约文化墓葬主要分布在墓地的西半部,部分墓葬与半山类型墓葬交错分布。墓向不一,排列不齐。墓葬多是长方型土坑墓,仅有1座土坑偏洞墓,此墓内出有一件半山类型时期的陶器,推测可能是利用半山墓葬埋葬者。22座墓中有13座使用木棺葬具,3座为瓮棺,5座无葬具。木棺多腐朽,从保存较好的墓葬看,木棺是用较粗的圆木劈成木板拼成,木板两侧面经斧砍加工进行平整,多数无底盖。瓮棺是用大口罐与瓮对扣而成。葬式有单人葬、二人合葬和火葬。尸体摆放有仰身直肢、二次扰乱,以二次扰乱葬为主。火葬也是先经扰乱后再直接在墓内进行焚烧的。随葬器物有陶器及装饰品,陶器均为加砂陶,烧制火候虽高但不均匀。手制泥条盘筑套接成器。部分陶器饰有红色陶衣或彩绘花纹、绳纹、附加堆纹。彩绘花纹,基本用平行线纹定位,细线构图,再填各种纹样,有三角纹、菱格纹、S形纹等。装饰品有石制的珠、璧、牙饰、海贝等。苏呼撒墓地中的卡约文化墓葬内涵基本上与阿哈特拉类型相同,但略有差异。

西坪墓地

   位于乐都县洪水乡河西村西。西坪系一南北向的长条形台地,墓地坐落在坪上中部偏北,面积100×100米左右,南北各有一条洪沟相隔,西依山地,东为河西村。墓地曾经过平整,现为耕地,地面散布有较多的陶片,西部断崖上暴露有残墓葬及人骨,东部保存较好。所见陶片有泥质陶,绘有四大圆圈纹、蛙形纹、网络纹等彩陶壶、盆、双耳罐残片和篮纹双耳罐残片,前者为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遗物,后者为齐家文化常见的遗物。墓地为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时期与齐家文化共存的墓地。系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隆治沟诸墓群

   隆治沟河是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境由西南向东北流人湟水的一条河流。这条河的河谷两岸台地发育较好,也较开阔。总堡、隆治两个乡分别管辖河的中、下游地区,境内古代文化遗存十分密集。其中居住遗址达58处,古墓葬地20余处。古墓葬在总堡乡境有马家塬、白崖、马王家、王家塬、下坡塬、冉家、总堡、光觉寺塬、上塬坡、下塬坡、李家塬、哈家、西沟塬等。其中马王家、王家塬为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与马厂类型共存墓地,西沟塬为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与卡约文化共存墓地,其余的皆为单一的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时期的墓地。隆治乡境内有武家、白武家、李家阳山、李家塬、灰山塬、桥头、铁家塬、秦家塬等。其中铁家塬为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时期与辛店文化时期共存墓地,秦家塬为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与齐家文化共存墓地,其余皆为单一的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时期的墓地。

   隆治沟内的诸古代文化遗存,除历年平整土地略有破坏外,保存基本尚好。一些遗址不仅面积较大,文化堆积也厚。古墓葬地面积也较大,墓葬密集。1984年和1985年两年中各古墓地先后遭到盗掘破坏,其中隆治乡的李家塬墓地被盗掘乱挖最为严重。经追回的完整陶器达数千件。这些陶器现收在民和县博物馆内。

马牌墓地

   位于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核桃庄乡马牌村西山坡处。1979年和1980年,青海省文物考古队由格桑本为领队对墓地进行了发掘,共清理墓葬62座,出土文物1046件。墓葬有土坑墓和土洞墓。土洞墓共28座,平面看呈凸字形,由长方形墓道与椭圆形墓室构成,洞室为弧形顶,墓室与墓道衔接处,大多用木桩封堵墓门。竖穴土坑墓多不规整,有长方形、椭圆形。葬式有单人葬、二人合葬及三人合葬。尸体摆放有仰身直肢、侧身屈肢和二次葬,二次葬骨架多残缺不全,并有部分迁出的空墓。使用木棺葬具的有15座,木板均腐朽只见痕迹,其余皆无葬具。随葬器物有陶器、石器、骨器和少量的装饰品,以陶器为大宗。陶器有加砂陶腹耳罐、双耳罐、四耳罐,泥质陶多为彩绘的彩陶壶、彩陶盆、双耳垂腹彩陶罐、单耳并附有小扳手彩陶瓶等。石器有石斧、石凿,骨器有骨锥、骨镞等。装饰品有玛瑙珠、绿松石块、骨珠等。随葬的器物数量上多寡悬殊,最多的46号墓中陶器达145件,是青海省境内已知的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墓葬中随葬陶器最多的一座墓葬。有的墓内无任何随葬品,一般的陶器在10-50件之间,随葬的陶器皆放置在墓主人周围。马牌墓地为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的墓地。墓地的发掘最大的收获是解决了以往对马家窑文化凸字形墓葬的认识,证实了这类墓葬应为带墓道的土洞墓。另外随葬品的数量的悬殊较柳湾墓地中的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墓葬还要大,这对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社会分化研究提供了新的资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江西发现西汉高等级“甲”字形木棺墓,推测墓主为列侯级
张弛:大汶口与良渚大墓葬仪的比较
入围终评项目 || 西藏札达桑达隆果墓地
【溯源甘肃文化】远古文明之光——马家窑文化
祖国风光(2080)柳湾彩陶
“史家遗址”与“共工怒触不周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