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道教发源于龙虎山谜题

▲P1

   本来今年,我会完成道教四大名山的全部旅程,虽然只是无特定计划得完成了这系列的名山旅程,但我还是讶异到我首先要完成的是道教四大名山,而不是佛教四大名山,而在这即将走完道教四大名山之时,佛教四大名山我竟然还一座都没有去过,这冥冥之中,是说不尽的道缘。本来龙虎山应该是我来的最后一座道教四大名山之一,但因为天气的关系,今年春天的齐云山之行要留待明年春天了,而龙虎山则没有成为我设想中的压轴,不过这趟的龙虎山之行,可以说让我又开阔了不少眼界。

   虽然龙虎山作为道家四大名山之一首先进入了国人的视野,但不得不说,龙虎山这里不是仅仅只有道教文化而已,就我看来,龙虎的看点应该是三个关键词:道教祖庭、丹霞地貌、千年悬棺。而后两者对于我来说,却是在旅途中的全新见闻,在行前行后,我查阅了不少资料以加强了解。正因为这三个关键词,让龙虎山成为了集自然与人文双重魅力的名山,但无论是我对这三个关键词的了解还是这三个词对于龙虎山本身的意义,无疑要叙说龙虎山,还是不得不从道教说起。

   对于龙虎山,恐怕很多人还是从《水浒传》中第一回“洪太尉误走妖魔”知道了这座道教名山。道教四大名山中龙虎山和齐云山名气没有武当山和青城山来得那么大,绝不是因为其在道教地位上有所悬殊,就我想来,可能还是因为金庸小说对武当山和青城山眷顾得多一点吧。龙虎山是道教祖庭,因为当年被誉为道教创始人的五斗米教天师张道陵在此炼丹,而张道陵的后人一直世袭着天师的称谓,在龙虎山中扎了根,于是才有北宋《水浒传》中洪太尉遇到的小天师,以及直到当代第64代天师离开龙虎山去到台湾。道教史可以说是中国史上很重要的一段历史,作为中国土生土长的本土宗教,众所周知道家从春秋时老子的一部《道德经》开篇,很多人会以为老子便是道教的创始,虽说道教的确拜老子为祖师,但真正使道家成为宗教的还是东汉时期的天师张道陵。张道陵的事迹被很多神怪演义戏说过,龙虎山当地也流传着很多张道陵的传说,每一处景致几乎都与他有关。而有意思的是,张道陵的天师称谓一直世袭到了当代,与孔家形成了“北孔南张”的中国历史上沿袭历史最悠久的两大千年世家。有人会问道士不是出家人,怎么会世袭?这或许是主流演义给人们根深蒂固的出家人不能结婚的印象所造成的,无论是佛教还是道教,自古以来都有派别是可以结婚生子的。现在的道教还分为两派,全真派和正一派,全真教是不能吃荤不能结婚的,而正一派则是可以结婚生子,不住道观,住在自己的房子里的。这中间又需要解释一段正一派的历史,正一派的祖师张道陵是东汉人,可正一派真正形成却是在元末,在这之前都叫作正一道。当时因为全真教势力庞大,道教的其他派系合并成了正一派,与全真派分庭抗礼。可以想象,从当时直至今日,正一派都一直处于弱势,其中很大的缘由便是戒律没有全真派那么多造成的。而龙虎山不但是道教的祖庭,也是正一派真真正正的祖师山。

   龙虎山道教的历史和故事,可能要讲很久都讲不完,也不是我的知识面能全讲清的。但龙虎山值得一看的不仅仅只有道教的宗教文化,那秀丽的自然风貌,绝对是龙虎山本身成为道教圣地的最根本的缘由所在。龙虎山和浙江江郎山、广东丹霞山、湖南崀山、贵州赤水、福建泰宁一起,以中国丹霞的主题成为了世界自然遗产。去年秋天,我本来以湖南崀山为目的地,都已经到了新宁县,但因为天气不好,没游览便打道回府,错过了和丹霞的第一次遇见。所以这次的龙虎山之行,是我第一次真正见着丹霞地貌。入选中国丹霞的六个地方是有讲究的,其实福建武夷山和甘肃张掖都是丹霞,而这六处申报世界遗产的中国丹霞却是丹霞各发展阶段的典型代表。赤水和泰宁是丹霞地貌的青年阶段,丹霞山和崀山是丹霞地貌的壮年阶段,而龙虎山和江郎山则是丹霞地貌的老年阶段。所以在龙虎山看到的丹霞山体并没有那么火红。丹霞地貌是由红色砂粒岩经过风蚀和水蚀形成的峰林地貌。他在某种程度上跟雅丹和喀斯特有点像,虽然都属风化地貌,但所属岩层不同。龙虎山的丹霞地貌虽然属于老年阶段了,但跟人类的认识年限相比,他还一点不老,而且龙虎山的丹霞地貌最大的特点是,他的山体上风蚀洞特别多,可以说是千疮百孔,亲眼所见时,很难相信这是风蚀的,却又不可能是人工开凿的,让人惊叹不已。而丹霞风蚀带来的不仅仅是风蚀洞,还有那伫立在泸溪河两岸的那些形象生动的丹霞峰。每一座丹霞山体都在拟物或者拟人,于是当地人们也流传出很多这些象形峰的传说和故事。我以为,山川的旅行者都有三类审美情趣,观地质地貌生成发展之理、阅自然人文多彩之美和比山石拟物拟人之趣,不得不承认的是,最后者老少皆宜,且占据着古今游人审美情趣的主流。而龙虎山,那蟠桃峰、僧尼峰、骆驼峰、蘑菇峰、仙女岩...绝对会让你置身到一个想象和传说的世界里的。

   龙虎山丹霞山体的风蚀洞又为龙虎山的第三奇迹造就了先天的条件,那一个个不大不小的洞穴成为了千年前崇拜太阳的人们的最后安身立命之所。悬棺——龙虎山至今未曾说清道明的谜题,藏在了丹霞风蚀洞里。悬棺在我国很多地方都盛行,而悬棺安放的方式也各有不同,而龙虎山这里的悬棺是洞葬悬棺的典型代表,且历史最为悠久。龙虎山仙水岩这里的风蚀洞中悬棺遍布,甚至有大家族的十几口悬棺,这里的悬棺的历史都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是当时的越人所留。至今,人们仍对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并不发达的情况,人们怎么把悬棺放进悬崖峭壁上的风蚀洞中迷惑不已,各种解释众所纷纭,但没有一个解释合情合理到大家都很信服。在今天仙水岩的地方,每天都有悬棺放置的表演,但这都是基于现在科技保障下的表演而已,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暗示了悬棺的放置方式,但看过表演后,我仍对千年之前的人们能做到这些不可思议的事感到惊叹。或许又是当代人那种古代科技一定不如现代,现代人很难办到的事古代人一定办不到的自大思想作祟,或许对于古人来说,这些悬棺的放置也许轻而易举。这一切或许和可能,都藏在丹霞之中,每天都被人猜测着,自以为是得破解着,但谜题在千年后依旧是谜题,而丹霞也依旧固守着自己的赤红。

   那天晚上,坐在泸溪河边的浅滩上,把脚伸入清凉的河水中,看着当地人在河水中嬉戏,看着在月光映衬下的丹霞峰林,那种惬意的感觉,久违了,一扫整日太阳暴晒的疲累,就想在河边坐着一动不动,享受着微风的舒爽。龙虎山之行在惬意之中结束了,有点意犹未尽,有点受益匪浅,没爬上仙人城的遗憾对于整个行程的满足来说已经微不足道。这个夏天,因为此行,显得格外值得记忆。

▲P2(天师府)


▲P3(悬棺)

▲P4(象鼻山)

▲P5(龙虎山)

▲P6(鸟瞰泸溪河)

▲P7(正一观)


▲P8

▲P9(泸溪河中撑竹筏的船老大在引声高歌)

▲P10(高空栈道)

▲P11

▲P12(正一观内)


▲P13
▲P14


▲P15(悬棺)

▲P16

▲P17

▲P18


▲P19

▲P20

▲P21(悬棺表演)

▲P22


▲P23(象鼻山)

▲P24


▲P25

▲P26

▲P27(仙女岩,少儿不宜)

▲P28

▲P29

▲P30(僧尼峰,又称情侣峰)


▲P31


▲P32

▲P33(金枪峰)

▲P34(鸬鹚捕鱼表演)

▲P35(骆驼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航拍龙虎山的丹霞地貌,感受世界自然遗产的不凡魅力
九曲泸溪河百里入鄱阳,道教龙虎山绵延归武夷
江西龙虎山
天下名山(十六)龙虎山
龙虎山
被评为“世界遗产” 的丹霞有多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