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印度不毛之地与我国石窟艺术的内在联系(上)
订阅

玄奘(602—664)自幼皈依佛门,熟读《法华经》、《维摩经》等大乘经典,以非凡的领悟力与智慧融会各派学说,后游学弘法至洛阳、长安、成都等地,影响广泛。在成佛的根据、步骤和方法等问题上,玄奘法师“详考其理,各擅宗涂,验之圣典,亦隐显有异,莫知适从。乃誓游西方,以问所惑。”可以说玄奘法师西行印度是历史的必然,也是佛教在中国进一步发展的必然。

文达亚山鸟瞰

由玄奘法师口述,弟子辩机撰写的《大唐西域记》为国人了解西域及印度的风土人情提供了全面准确的参照,玄奘法师在印度的游学经历,更是架起了中印文化交流的桥梁。一位印度著名历史学家马哈江说:“玄奘的游记给了我们七世纪印度的社会、经济、政治、宗教、行政管理和人民生活等多方面的丰富翔实的材料。其重要性特别在于,这些材料是一位长期旅居印度的人所提供的,而这个人精通这个国家的语言,所写的又都是他耳闻目睹的亲身经历”。

阿旃陀石窟 洞窟分布图

此可见,玄奘法师在印度历史及佛教史建构过程中的重要地位。从佛教美术史的角度上讲,若不是玄奘法师在印度各地的游历,恐怕佛教艺术的瑰宝——阿旃陀石窟,也只能在山谷中静静等待十多个世纪后的英国狩猎者来掀开她的面纱。而恰恰是这个我们听上去些许陌生的名字,孕育出了我们如今引以为傲的四大石窟。

阿旃陀石窟

印度佛教石窟,是南亚次大陆佛教文化和艺术的主要遗迹之一。凿石开窟约开始于公元前3世纪中叶﹐7~8世纪逐渐衰微。除印度比哈尔邦巴拉巴尔山区有一组最早的石窟群外﹐主要分布于温迪亚山脉和德干高原一带﹐其中重要代表有巴查﹑卡尔利﹑纳西克﹑阿旃陀等。

阿旃陀石窟

阿旃陀石窟(अजिंठा-वेरूळची लेणी;Ajinṭhā-verūḷacī leṇī)是一个位于印度的佛教石窟群,也是印度最大的石窟遗址。阿旃陀石窟位于马哈拉施特拉邦北部文达雅山的悬崖上,这里正是印度古石窟最多最集中的地区。西距奥兰加巴德106 公里。石窟环布在新月形的山腰陡崖上,高低错落,绵延 550 多米,以壮丽的建筑、精美的雕刻和壁画,与泰姬陵并称为印度的双壁。

支提窟

“阿旃陀”一词源于梵语“阿谨提那”,意为“无想”。阿旃陀石窟是印度古代佛教徒作为佛殿、僧房而开凿的,石窟大约于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后7世纪期间建造和修缮,距今已有 2000多年的历史。石窟始建时,正值阿育王时代。石窟内的壁画及雕塑被视为是佛教艺术及世界绘画艺术里的经典。

阿旃陀石窟

该石窟今存洞窟29座,窟形分支提和毗诃罗两大类,以后者居多,第 9、10、19 和 26窟为支提,其余 25 座皆为毗诃罗。支提窟内中央置窣堵波,依天然岩凿成,内殿四周,建造柱,在早期的支提窟中有明显的仿竹木构造痕迹,且装饰简朴;至中晚期后则趋于精美。毗诃罗窟内部有石床、石枕、佛龛等,陈设较简单。

阿旃陀石窟

石窟内有精美的壁画和精工细凿的雕刻,因建成时间不一,各具特色。内容描绘了释迦牟尼佛的生平故事和当时印度社会生活和宫廷生活等情景,包括山林、田舍、战争、乐舞以及劳动人民狩猎、畜牧、生产等场面,内容十分丰富。

阿旃陀石窟

阿育王时代,此地国名Maharattha,音译为摩诃赖吒,义译为「大国」。尊崇佛教的阿育王曾派遣高僧到此弘法,传说阿折罗阿罗汉在此开山凿室,历经数百年终成一处绵延五百多米的宏大珈蓝。唐玄奘在公元640年左右游离此地,《大唐西域记》记:

“摩诃剌侘国周六千余里。国大都城,西临大河,周三十余里,土地沃壤,稼穑殷盛,气序温暑,风俗淳质……伽蓝百余所,僧徒五千余人,大小乘兼功综习……国东境,有大山,迭岭连嶂,重峦绝巘,爰有伽蓝,基于幽谷,高堂邃宇,疏崖枕峰,重阁层台,背岩面壑……”

阿旃陀石窟前的印度信徒

这些文字绝非虚言,假如亲历其地,定会如唐三藏法师一样震撼的。只是随着佛教在印度本土的日益没落,阿旃陀石窟与其他诸多大型佛教石窟一样,逐渐荒废。玄奘之后,直到1819年才被一英国士兵重新发现,游客和信徒才又纷至沓来。

阿旃陀1号窟

阿旃陀石窟群中保存最为完好的,是笈多王朝皇帝哈里谢纳开凿的,像宫殿一样豪华造型的石窟。第1号石窟建于7世纪,是大乘派佛教建筑的典范。窟内有一尊释迦牟尼雕像,高3米,从3个角度观看有3个不同的神态:从正面观看,佛似沉思,左面看似在微笑,右面看又似庄严凝视。

金刚手菩萨

拱门和6根大柱上雕有飞天和仙女,刻画细腻精巧,形态优美。中间有一大厅,四周壁画上有500罗汉像,其貌各异,表情丰富。第1窟内壁画场面的幅度皆较大,最著名的是金刚手菩萨像,妙相庄严,头戴宝冠,肌肉匀称。天花板和前廊右侧画着与波斯使节聘问通好,举行晚宴的情景,可以窥探帝国的繁荣景象。

金刚手菩萨细部

金刚手菩萨(梵语:Vajrapāni),是佛教极乐世界“无量寿佛”眷属的八大菩萨(观音菩萨、弥勒菩萨、虚空藏菩萨、普贤菩萨、金刚手菩萨、文殊菩萨、地藏菩萨、除盖障菩萨)之一,右手持金刚杵之相,象征“坚固不坏之菩提心”,是大势至菩萨化身的忿怒相。而关于金刚手菩萨的早期形象中,阿旃陀1号窟内保存的这幅最为精美。

莲花手菩萨

由于是按照当时最优秀绘画师们的想法绘制,所以壁画的完整度很高,而且保存状态较好。以致绘在后廊入口两侧的守护神像也作为阿旃陀石窟的象征而闻名。左边是莲花手菩萨,右边是金刚手菩萨。 该窟中的灌顶图、尸毗王本生图和降魔图,也都是十分精彩之作。

1号窟壁画

第1窟窟顶天花上描绘的化生童子。

阿旃陀2号窟主佛龛

第2窟时代最晚,其前廊壁上与藻井等处都有壁画。

阿旃陀2号窟

洞内左右的小佛龛壁画尤引人注意,右龛以山岳为背景,塑造了妇女和儿童的形象,左龛的重层室内,奴婢们簇围一贵妇人,人物颇为写实。另外,周壁上的鹿王本生、摩耶夫人之梦等佛教故事,情节曲折,内容更为广泛。

阿旃陀4号窟 立佛

阿旃陀第4窟是最大的比哈拉石窟,如果完成就应该会成为宏大的僧房,但因为断壁横穿难以作业,终于连壁画都没有画就放弃了。但第4窟的主龛外雕刻了六尊立佛,这反映了当时日渐兴起的七佛信仰。

第6窟上层佛造像

第6窟是后期窟中早期开凿的唯一一座双层石窟。虽然仍未最终全部完成,却可以看出僧侣们经常使用的样子,因为仅存的壁画表面已经被煤熏黑了。整个第6窟由一个佛殿和两层的大厅组成。较低的一层有柱状结构,并配有单人佛室;上层大厅也配有相连的佛室。每一层都分别雕刻着菩萨书法像。

第6窟 虔诚信徒壁画

在两层洞窟的墙壁和佛殿周围,都有精美的壁画做装饰,它们大多描绘了摩伽罗和其它一些充满想象意味的主题——大象、飞天、扭动身躯的女性无处不在。在6号洞窟的上层,有一幅很重要的壁画描绘了一歌手持莲花的虔诚信徒,双腿跪卧在菩萨脚下,这是5世纪虔诚崇拜的标志。

第10窟内景

看似朴实无华的第10窟,却是这里最古老的一座支提窟。当年被英国士兵约翰·史密斯最先发现的便是此窟。199年前,马德拉斯军团的一队英国士兵进入深山中猎虎时,闯入印度中部奥兰加巴德北部湮没已久的阿旃陀石窟群。

第10窟外壁

躲在瓦格拉河谷中的精疲力竭的士兵约翰·史密斯环顾四周,准备开枪射击时,他的视线被枝叶遮盖的岩壁的奇异形状所吸引,走近一看,这是在岩石上雕刻的有精美装饰的马蹄形窗户。当天,史密斯虽然一只老虎也没打死,但却发现了阿旃陀的30座佛教石窟。

第10窟窟内廊柱之上的说法图

这些石窟沿瓦格拉河的流向,呈圆弧形排列在长550米、高76米的断崖上。石窟群已经很久没有人迹,一排排柱子支撑着的圆形顶部,已成为密集的蝙蝠巢。史密斯赶走蝙蝠,在第10窟右边第13根柱子大约3米高处乱留下了到此一游的题记:“John Smith,28 th Cavalrv.28th April 1819”。

10号窟内的壁画,有很浓厚的早期犍陀罗艺术的韵味

阿旃陀的10号窟,如今的断崖表面早已不见那些浓密的枝叶,冬季的岩石山更是一派草木枯黄的景象。站在石窟群对面的山上,也就是当年约翰·史密斯射击的位置远望,想象他发现10号窟,看见里面精美壁画时的激动心情,这寻宝探密的事儿从来就会让人感到莫名的刺激,即便是现在说起都很令人兴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人一生要知道的100幅世界名画之8手持莲花和金刚的菩萨
鲁红长|印度阿旃陀石窟第1窟壁画《手持莲花的菩萨》
印巴次大陆探秘--印度03:阿旃陀石窟
马珂:玄奘大师与阿旃陀石窟
【印度】令人惊艳窒息的壁画
【印度奥兰加巴德一】:阿旃陀石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