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个英国人眼里的嘉绒历史风俗

嘉绒部落的历史、风俗和习惯

在汉藏交界地区,从松潘厅向南到雅州府,向西到达铜河上游即大金河的河谷,这一地区居住着很多同宗的部落,他们被汉人统称为嘉绒。这些族人以农业为生,在高地河谷区域定居。他们都隶属中央政府,并受世袭首领的统治,每个部落都有一定的领地和自己的首府。这一整个区域的政治中心是懋功厅。这些部落的人不是汉人也不是这个地区的原住民,他们与西藏腹地的藏人也有些区别。他们的语言很复杂,发音很困难,初听起来就像很难发音的隐语。如果说它是藏语的母语,那么它已经与今天西藏使用的语言大相径庭。但是给这里的方言配上藏文字母则毫不困难,藏文在这里正常使用,这里的学者、僧人、官员和商人都能或多或少阅读藏文和用拉萨藏语方言交流。

瓦寺土司官寨和碉楼(1908年5月30日)

这些人的起源不是很清楚,但有很好的理由相信他们源自藏布江(雅鲁藏布江)的源头地区,他们也许与尼泊尔和不丹人的起源相同。我个人更倾向于认同他们是在13世纪初随成吉思汗或者他的儿子窝阔台为了征服四川西部来到这里的说法。作为从军的奖励,他们被授予了今天生活的领地。在随后的时间里他们的权力不断增大,领地一直胁迫到岷江东岸,甚至占领了那里的一部分土地。他们给满清王朝制造麻烦,直到著名的乾隆皇帝决定要摧毁他们的势力。经过猛烈的交战,一个叫阿桂的将军取得了胜利。首先他征服了小金河流域,然后经过千难万险,占领了大金河的首府勒乌围(现在的绥靖),并将土司送进监狱,绘制了整个区域的图纸。土司的名字叫索诺木,他被带到北京,经过最高法庭的宣判后,被处死。对这一地区的平定完成于1775年年初,清政府在当时的各个战略要点派驻了军队。在击败这个联盟的过程中,政府军队得到了周边部落的支持,这些部落在某种程度上也有了分裂。他们有些为清政府而战,作为奖励,一些具有战略重要性的地方被封给了他们,并成立了封建政权以满足这些同盟的利益,每个政权都授予了一位世袭制的首领,由此而建立起来的行政管理体系则一直沿用至今。部落的力量完全被瓦解,从此封建政权和军队保障着在这块土地上生活的汉人的安全。尽管如此,被迫远离这一地区的部落却乐意接受比相互密切联系有更大限度的现在的这种自由。

最初,嘉绒部落有共同的语言,但是经过长时间、封闭和宗族的分裂形成了很多相距甚远的方言。这些族人现在分化成为18个部落,统治的领地也大小不一,他们尽管都通过联姻来保持关系,但他们之间从来就没有过任何的和平。纷争从不间断,他们之间的不断争斗已成为一条定律。这使他们的力量减弱,而清政府对此的政策是尽可能地不干涉。地图准确绘制出了我们所知的这样一些部落和封建政权的领地。他们用喉音来发很多这些部落的名称,要用英文来记录这些发音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所幸的是,最重要的一些部落如穆坪、瓦寺、梭磨、党坝、巴底、巴旺、鄂克什是最容易发音的。这些部落的领地最大时南北约250英里长,东西约200英里宽,嘉绒部落的人口约有50万。

有两条主要的线路:一条从灌县,一条从理番厅穿过这个区域,并连接相邻的懋功厅。另外,穿越这个地区的支线道路网络则连接着各个村庄和领地。

嘉绒人以农业为生,他们种植小麦、青稞、豌豆、荞麦、玉米、土豆和各种蔬菜的技能很高。绵羊、牛、马、山羊则被更富有的人所拥有,且数众多。这些马匹会卖给汉人的商贩,羊毛则织成毯子留作自己使用。他们食用牛奶、酥油和肉。他们造枪和剑的本领很强,尤其是梭磨人,他们为这些部落和西藏东部地区的人制造几乎所有的武器。他们也有技能很高的石匠、修房和凿井的匠人,这甚至在汉人中间都出了名。8月里会有很多嘉绒人到岷江上游地区参加粮食收割。事实上他们为这个地区提供了收割粮食所需的最主要的劳动力。他们经常被请到成都和其他内陆城市为人打井。

嘉绒通常是几家至几百家甚至更多人家聚居在一起,房子总是建在容易防御的位置。这些房子通常都在峭壁处或高地,它们像鹰巢一样高立在山坡陡峭的一面。嘉绒人的建筑都非常有特点并且独特。每家每户都有一座或更多的像烟囱似的碉楼,呈四方形、六边形或八边形,60~80英尺高,远处望去就像西方一些大工厂的烟囱似的。这些碉楼的确切重要性不是很清楚,但很明确的是它们都可以用做仓库、瞭望塔,并在有纷争和战争时用作避难的藏身之地。这些碉楼与宗教有一些不确定的关系,看起来像中国内陆与缅甸的塔。房屋或多或少呈方形,平顶、用岩石和泥土坚固地建成。那些首领或富人的房屋有3~4层高。墙体厚实,墙上挖有瞭望孔和几扇有窄小格子的窗户。在屋顶的所有四个角,都建有3~4英尺高的角楼,有时会有更多不同形状的角楼。这些角楼上飘扬着通常与绿色的杜松枝条绑在一起的经幡。在屋顶上也设有燃烧杜松枝条的敬香炉。屋顶的一部分通常有类似栏架的结构,当地人叫作“盖戈”,有10~15英尺髙,用来晾晒谷物。屋顶剩余的地方作为宗教活动、吃饭、睡觉和娱乐场所,在收获季节这里又是打谷场。房子的底层是一个院子,里面围着牛羊的栅栏,.还有厨房和客房。

角楼、墙体上方的边缘、窗框的边缘、墙底和底角都被刷成白色,通常在墙上向上刷出白色的对角线和反万字符,还有其他白色的图形与符号。屋顶的最高处边缘上或是独立的结构上,通常画着象征球体的符号、朝上的月牙图形和反万字符。喇嘛寺庙有与此相似的结构,只是更大,通常楼层更多。农民的房屋也与此相同,但只有一层或两层。这些房子都相互紧靠,在整个建筑群的背后有一座或几座碉楼高耸着。在藏式房屋和喇嘛寺庙里,会见到崇尚自然的不同的标记和符号,但是碉楼则是嘉绒人特有的。

懋功厅附近的伸臂桥(1908年6月28日)

这个地区的另一个有趣的特征便是桥。这里所有桥的结构与我在内陆所见过的任何桥梁都不同,但是与锡金、不丹和尼泊尔的桥相似。有的小溪和激流上都架设有半悬臂式的木桥——伸臂桥。大一些的溪流上则架设着用竹条编织的绳索来支撑的绳桥。这些桥与锡金和不丹的藤条桥很相似,它们在这些部落的领地和岷江河谷与红色盆地西缘之间禊形狭窄地带到处都能见到。而这一楔形条状的地带以前是这些部领地,今天居住在这里的多是他们的后代或与汉人通婚的族人。在前面的章节提及到铁制的索桥在四川西北部的角落里出现过一两处。这种样式的桥在雅江和铜河的泸定桥向南到达缅甸边境的地方很普遍。与此相似的铁杆和铁链在不丹也能见到,这种桥梁被认为起源于中原(参见怀特所著《锡金和不丹》第191页)。在汉藏交界的地带铁和竹子都同样普遍,但有一个很突出的事实是它们在桥梁建筑时有严格的地区之分。

绳桥在这个地区到处都能见到,并且延伸到嘉绒领地以西和以南的地区。这些非常简单但十分有用的结构包括一个跨越溪流的竹子缆索,通常由—个高点通向一个低点。如果溪流相对较窄,则不会有太大的倾斜。缆索可以有8~10英尺粗,中间部位垂悬较低,如果溪流不像打箭炉周边那么窄,架桥会采取另一种方式,但一般的地区都采用这种方式架桥。跨过这些绳桥时,人们需要抓住一根结实的大绳,这根绳自由地吊在用橡树或其他坚硬木材制成的马鞍状的滑道上。滑道卡住绳索,人们用大绳拴住大腿的周边和下面以及腰部,形成一个摇篮。当确认一切都牢靠后,过桥人会将一只手臂放到滑道上,轻轻转动一下,便不断加速顺着下倾的绳索下滑。下滑时获取的动力将客人送到绳桥中央的低处,然后再或多或少稍微向上滑动。如果落地的动力不足,剩下的距离则需要通过抓住缆索换手向前拉动来完成。如果没有习惯,过这种桥还是很可怕的。过桥的过程很快,事实上只要你保持镇静,绳索不断的话是没有危险的。在这些地区经常都能见到男人们背着行李,女人们背着孩子穿越这种绳桥。但很重的物品通常都是绑在滑道上,用一根绳子来拖过的。

用一般概念的航渡来衡量的话,嘉绒地区的任何一条河都不适合通航,但呈宽阔椭圆状的牛皮舟可在铜河上游的一些河段向下划游一段距离。这些脆弱的船在一些必要的河段也被人们作为搭载货物和人员的渡船。这些船用牛皮紧绷在坚实、轻巧的木制骨架上而制成。整条船很容易就能被一个人扛起,与罗马人入侵英国前,古英国人用的小船外形很相似。船由一个人坐在船尾用一只桨来划动,船上可载约两名乘客。乘坐这样的皮船顺流而下或横穿河流多少需要一定速度,用桨以连贯划大圆或半圆的方式进行。这些牛皮舟和绳桥作为一种新奇的事物,能使人兴奋又不具危险性,无疑可被推荐为世界博览会的宣传物和展览品。这种牛皮舟在整个西藏东部和汉藏过渡地带通常被用作渡船,不只是嘉绒地区的特有物。

从外形上看这些部落的人平均身高在5至7英尺之间,有些更高;脸型多为椭圆形,下颚较尖,鼻子很直,有时趋于鹰钩状。衣服通常用未染的当地毛哔叽布料做成,穿法与西番人相同。他们的腿上绑着细条的毛毡布,头上戴着裹头巾或是像布丁底盘形状的毛毡帽。那些居住在靠近汉人聚居点和公路附近的嘉绒人则像汉人一样,把头剃光一部分,剩下的头发扎成辫子。在节庆的日子他们穿上有红色镶边的衣服来增加喜庆色彩并穿上高腰毛毡靴子。妇女身材矮些(约5英尺左右),结实而丰满,有些吉普赛人的韵味,皮肤呈深橄榄色,她们多数年轻时都很漂亮。她们的日常着装是自产的没有裁剪成形的灰色毛哔叽衣服,长度刚好到膝盖下方,在腰部再拴上一根带子。腿和脚是赤裸的或穿着长筒靴。通常她们的头上不戴东西,长长的黑发从中分开,向后往下扎成一根大辫子。她们喜欢大的镶有绿松石和珊瑚的银质手镯、耳环等饰物。节日里她们经常穿上镶了红边的蓝色外套。越有钱的妇人越用大量的银质饰物来装扮自己,并在头上盖上一块头巾,用她们的大辫子绕上一周压住头巾。她们把银器、珊瑚和绿松石珠子戴在头发上。她们衣服的下半部从背部的脖子和肩膀处松散地垂吊着。这些妇女很有特征,她们通常在家务和家事上有发言权。根据我的观察,她们实际操纵着几乎所有的交易。这些妇女的生活很艰辛,她们要种田,喂养牲畜,把农产品卖集市上去,砍柴和担水。家里的煮饭、缝补衣服和一般的家务事则由男人来完成。妇女受到的待遇并不差,更谈不上受到压制。她们天性乐观,非常适应自由的户外生活,并在劳作时又笑又唱。她们之间的交往方式很率直和简单,妇女们享受着怡然的自由。有一次我与一队嘉绒男女做伴行进了几天。告别时,他们高兴地喝起酒来,妇女们张罗着并诚恳地邀请我加入他们的行列。他们的欢笑和歌声感染了与他们结伴同行的我们,我在与他们分别时感到很难过。

威州附近的绳桥和碉楼(1908年6月28日)

他们的家庭不大,但孩子们通常都强壮健康。女孩在17至20岁结婚。一夫多妻的现象很普遍,但是一妻多夫却没有,也许在高地与西藏接壤的地方有例外。在巴底巴旺地区,未婚女子和没有孩子的妇女只穿两片像毛皮袋形状的毛线布或几块兽皮,把它们挂在腰带上,裹住身体,长度只到臀部上方。大腿是裸露着的,上身通常穿着粗糙的毛哔叽外衣。直到她们生了第一个小孩后才能穿裙子,因为这意味着此时她们已被纯化。一个怀孕的未婚女子会从她所爱的人当中选择一个作为自己的丈夫,被选中的男人会成为她孩子的父亲,而她对这桩事的决定权是终极性的。只要怀孕便可结婚,这在事实上使妇女们不再乱交。占有处女是土司和头人的特权,但也不是完全如此。按照汉人和西方人的观点来看,在很多方面这些土司和头人显然是不知廉耻的。在路边的河水里,各种年纪的女人一丝不挂地洗浴是很常见的情景。这种风俗在打箭炉周边也很普遍,那里的男女都喜欢洗温泉。据说女人做了母亲后就稳定下来,在正式结婚后的离婚或合法分居是不存在的。

从他们的宗教信仰中我们可以找到关于上述现象和其他一些有关这些有趣民族奇特风俗习惯的解释。正统的喇嘛教或多或少地拥有至高的地位,但神秘的本波教则潜伏在整个嘉绒部落的条条孤寂的河谷里,这些地区被汉人的历史学家认为是建立过女权王国的地方,在巴底、巴旺,本波教是公认的部落宗教。事实上即使在今天,一些部落都只能由女土司掌管着名义上的或实际的权力,如果暂时找不到一位合适的女性任土司,他们也找一位男性担任土司,并将其视为“女土司”。

喇嘛教有三种存在形式:黄教、红教和黑教,黑教即本波教。它的中心在大金河的崇化距懋功厅60英里。但喇嘛教或是以独立的形式或是与世袭的首领联合的形式分散在这块土地上。黄教或称正统的宗教,无论是其重要性还是数量都占据首位,并直接受到拉萨的控制。它们在宗教仪式上与占统治地位的喇嘛教没有任何区别。类似的特点也存在于非正统的红教地区,红教具有的重要性更小,红教的僧人可以结婚。

黑教亦称本波教,从仪式上看,似乎与正统的喇嘛教有类似的地方,但除此之外它们没有相同之处。他们也拒绝重复念诵神秘的咒语“晻玛尼叭咪哞”,把它们改为自己的独特的咒语。很难说清楚本波教的起源。我的朋友,中国内陆会的赫斯顿·埃德加先生曾经在这些嘉绒部落地区旅行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他做的工作比其他任何人都要细致。他倾向于认同本波教源于古西藏自然崇拜的观点。

在瓦寺土司的领地,有几个本波教的寺庙。受到郎落首领的礼遇,我被允许参观了一些寺庙,并成功拍摄到了一些有关他们崇尚偶像的的高质量的照片。这些偶像由石头、木材、稻草和石灰制成,代表巨人和恶魔的女性能量。瓦寺土司告诉我,这些本波教的儈人念经的咒语是“嗡玛智木叶萨来嘟”,他友善地送了我一本他的经书,可惜我至今还没有翻译成易懂的英文版本。经书里使用的主要符号是万字符或反万字符,被他们称作雍仲(Yungdrung)。一种被称为“琼”的神秘的鸟即大鹏鸟也很受欢迎,被认为是一种繁殖旺盛的象征。在距离瓦寺土司的官寨很近的铜铃山本波寺庙里,我也看到了观音的塑像(慈悲女神),还有财神和很多恶魔的塑像,与内陆的普通佛教寺庙里能看到的相似。这是他们寺庙里塑像的普遍特征,这些人也接受佛教和喇嘛教,而喇嘛教里又同时包括正统的和非正统的,本波教接受所有的这些教义。本波寺庙里隐藏着一种神秘的氛围,它们通常建在难以到达的地方。本波教比任何其他形式的宗教更牢固地扎根在绝大多数嘉绒人的心里。在这些大自然之子的心里,他们的日常生活不停地要与贫瘠的土壤和恶劣的气候对抗,以获取他们生存所需的粮食,他们因此自然倾向于信仰繁殖和多产的神灵。

本文摘自《威尔逊在阿坝》,[英]欧内斯特·亨利·威尔逊Ernest Henry Wilson著,红音、干文清编译。

免责声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是傻子?是先知?他见证了末代土司消亡
【西部风情】嘉绒藏族传统服饰变迁
杨俊:一个传奇部族的身影|散文
色达天路行(一)
醉美川西三月天(四)——藏寨风情
“蒙古”只有一个,本不分“内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