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丹棱县花将军墓

高士魁,字紫峰,江苏山阳人,道光九年(1829)进士,道光十三年知丹棱县,后知简州、蓬州知州。着有《丹棱县志》、《虚静斋诗草》。据县志载,高士魁知丹棱县,培植文教,严试月课,奖优饬劣,一时俊髦蒸蒸日上。有诗云:“科第三彭艳里闾,人人稽古戒荒疏。有谁更把长编读,龙鹄山房旧着书。”

一、《丹城秋晓》赏读

老木环城列画屏,香秔颠倒挂郊垧。

云遮塔影龙潭黑,雾洗岚光鹄岭青。

瘦竹经风偏强项,幽禽临水爱梳翎。

泉清最有煎茶好,笑问山僧索净瓶。

【题解】:见民国12年版《丹棱县志》卷一·舆地上·山脉·第15页。

【赏读】: 这是一首描写丹棱秋天早晨景色的诗。

“老木环城列画屏,香秔颠倒挂郊垧。” 香秔 :一种有香味的梗米。这里泛指稻谷 。郊垧(音jiōng):泛指郊外。首起两句总写丹棱的美丽、富饶。意思是说:茂密的古树象排列着的画屏环绕着丹棱小城,成熟的稻谷沉甸甸地铺满着郊外的田野。

 “云遮塔影龙潭黑,雾洗岚光鹄岭青。” 塔:白塔。在县城西门外三里。龙潭:白塔外深水沱,俗名龙滩。岚光:山间雾霭,经日光照射而发出的七色光彩。鹄岭:龙鹄山山岭。三、四句重点写县城西北面的风光。意思是说:县城西面巍峨的白塔耸立在云间,白塔高高的身影倒映在幽深黝黑的龙潭水中;清晨,县城北面龙鹄山岭仿佛刚被淡淡的雾气浸洗过一样,显得十分的青翠。阳光透过白茫茫的雾气照射在龙鹄山岭上,焕发出美丽的七色光彩。

“瘦竹经风偏强项,幽禽临水爱梳翎。” 瘦竹:竹子细长貌。强项:谓刚正不为威武所屈。典出《后汉书·酷吏传》。东汉光武帝时洛阳令董宣。董宣为洛阳令时,湖阳公主苍头杀人,匿于主家。后公主出行,用他为骖乘。董宣候之于途,驻车扣马,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杀之。主诉于帝,帝大怒,召宣欲棰杀之。宣曰:“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即以头击柱,帝令小黄门止之,使叩头谢主。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因敕强项令出。这里喻竹子挺拔刚劲貌。幽禽:鸣声幽雅的禽鸟。翎(音líng):鸟翅膀上的羽毛。五、六两句写风吹拂下的翠竹和水边梳理羽毛的禽鸟。意思是说:原野上丛丛亭亭的翠竹在风的吹拂下显得更加的挺拔刚劲;水边上鸣声幽雅的禽鸟在喜欢地梳理着自己漂亮的羽毛。

.  “泉清最有煎茶好,笑问山僧索净瓶。” 末尾两句写诗人日常闲适的生活。意思是说:听说这里的山泉水清澈甘冽最适合用来煎茶,赶忙笑着向山寺中的僧人索要净瓶去取水用来煎茶吧!

 

二、《碧梧斋》赏读

  梧桐之生宜高冈,不幸杂处衙斋旁。

琴材忽坠俗吏手,爨下但有灰飞扬

  文竹弱不结实,松桧岂足栖鸾凰。

  美材寄托贵得所,空山无人兰自芳。

【题解】:见民国12年版《丹棱县志》卷八“杂事.古迹” 13页。碧梧斋,在原旧县衙二堂西侧。今早已不存。

【赏读】: 这是一首咏物抒怀之作。借梧桐不幸杂处厨房旁边的遭遇,抒写了诗人怀才不遇,但孤芳自赏的情怀。

   “梧桐之生宜高冈,不幸杂处衙斋旁。” 首起两句写梧桐不幸杂处于不宜之地。意思是说:高贵的梧桐树最适宜生长在高高的山冈上,但它却不幸生长在杂乱的县衙厨房旁边。

“琴材忽坠俗吏手,爨下但有灰飞扬。” 琴材:制琴的木材,古多指桐。汉朝的桓谭在其著作《新论.琴道》中说:“昔神农氏继宓义而王天下,亦上观法于天,下取法于地,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削桐为琴,绳丝为弦,以通神明之德,合天地之和焉。”认为最早的古琴是神农氏用梧桐制成的。《后汉书》记载:“蔡邕泰山行,见焚桐,闻爆声曰:'此良木也’,取而为琴”,是为“焦尾”。王充《论衡》中说:“神家皇帝削梧为琴”。《齐民要术》也提到:“梧桐山石间生者,为乐器则鸣。”这都说明,古人是梧桐来制作古琴的。俗吏:指才智平庸的官吏。(音cuàn): 本义烧火做饭. 这里作炉灶讲。三、四句写梧桐得人不良,所处环境之恶劣。意思是说:梧桐作为一种优质的制琴的木材一下子落入才智平庸的官吏手中,每天置身在尘灰飞扬的炉灶旁。

   “文竹弱不结实,松桧岂足栖鸾凰。” 文竹: 一种盆景类观赏植物。它只因其叶片常年青翠轻柔,枝干有节似竹,且姿态文雅潇洒,故名文竹。松桧: 松柏 。桧, 即圆柏, 柏树的一种。岂足:怎么经得起; 难道还值得。鸾凰:鸾鸟凤凰。古代传说中的两种非梧桐不栖的神鸟。庄子在《秋水》中也说:“夫鹓鶵(音yuān chú)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 鹓鶵是古书上说的凤凰一类的鸟。它生在南海,而要飞到北海,只有梧桐才是它的栖身之处。因此,古代有“栽桐引凤”之说。五、六两句用文竹纤弱不结实、鸾凤不栖松桧来反衬梧桐之高贵。意思是说:纤细而柔弱的文竹虽然美丽但它不会结出果实, 四季长青松柏也不值得神鸟鸾凰把它作为栖息的地方。

  美材寄托贵得所,空山无人兰自芳。”美材:优良的木材。喻不凡的资质。末尾两句抒写胸中感慨,表现了诗人高尚自洁的情怀。意思是说:材质优良的树木虽然最为重要的是要种植在适宜的地方,但是只要自身具有不凡的资质也会象兰花一样,哪怕是身处空寂无人的深山也会焕发出芬芳的香气。

 

三、《铁桶山怀古》赏读

铁桶山前贼如雨,东馆场头夜擂鼓。

将军鏖战未解围,砍头头断血横飞。

将军头断不自觉,走马江滨引颈濯。

浣女警见呼无头,将军仆地长戈没。

忠魂郁结不肯散,虽死犹生自精悍。

馆旁一冢高陵惊,往往夜闻兵戈声。

【题解】: 此诗辑自民国12年版《丹棱县志》卷一·舆地上·山脉·第16页。民国12年版《丹棱县志》卷八“杂事.古迹” 13页亦载。铁桶山, 亦名寨子岩,位于杨场镇竹林寺后山,因山势陡峭,峻岩壁立形似铁桶而得名。唐上元二年(公元675年)4月,梓州刺史段子璋叛乱,被官军击败后,其残部流窜至丹棱境内竹林寺铁桶山,据险顽抗。成都府尹崔光远部将花卿(字敬定)奉命追剿,因长途奔袭兵力疲惫,未获成功。花卿求胜心切,半夜单骑突袭,不料叛军防备森严,血战中被叛军斩杀。据《蜀中名胜记》记载:“花卿丧其元,犹操戈至东馆镇,下马沃盥。适遇浣纱女谓:'无头何盥以为?’遂自僵仆。郡民葬之溪上,庙祀不绝”。东馆镇位于丹棱县东,原属丹棱,现属眉山。历史上东馆镇有花卿冢,即“唐广远将军花敬定之墓”,为当地一胜迹。

【赏读】: 这是一首古风体的怀古诗。抒发了对讨贼牺牲花卿的崇敬之情。

“铁桶山前贼如雨,东馆场头夜擂鼓。”东馆:丹棱东面接壤眉山的一个乡镇,宋代属丹棱,今属眉山东坡区。首起两句描写铁桶山前战场激烈的战斗场面。意思是说:铁桶山前贼兵如雨点一样密集众多,夜晚了在远远的东馆场边也能听见战场上擂打战鼓的声音。

“将军鏖战未解围,砍头头断血横飞。” 鏖(音áo ): 激烈地战斗。三、四句写将军在战斗中牺牲。意思是说:在激烈的战斗中将军没有冲出贼兵的包围,头颅被砍断了鲜血四处横飞。

将军头断不自觉,走马江滨引颈濯。”走马:骑着马跑。五、六句写将军之神勇。意思是说:将军的头颅虽然被砍断了,但他一点也没有察觉,依然骑着战马跑到了江边上,准备伸长颈脖捧水洗头。

浣女警见呼无头,将军仆地长戈没。” 浣女:洗衣的女子。警:通“惊”。惊恐。七、八句写将军江边遇浣衣女子倒地牺牲。意思是说: 江边洗衣的女子看见后惊恐地大喊将军无头咋洗脸,听见呼喊,将军手中的长戈掉到地上,自己也一下仆地而亡。

忠魂郁结不肯散,虽死犹生自精悍。” 郁结:凝结。九、十两句写将军即使死后但依然忠魂不散。意思是说: 将军死后他忠勇的魂魄凝结在一起不肯散去,人虽然死了但犹如活着时一样的精神强悍。

馆旁一冢高陵惊,往往夜闻兵戈声。”结尾两句写将军忠魂不灭,仿佛依然在与贼兵战斗。意思是说:将军死后,人们在东馆镇头旁边为他垒起一座高大的坟墓,从此后每到夜晚,人人常常会听见让人惊恐的战斗中士兵们厮杀的呐喊声和刀剑相击发出的碰击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丹棱三彭
摄影丨四川丹棱县:大雅文化,源远流长;经典诵读,方兴未艾
丹棱桔橙新品种——“大雅柑”审定通过
丹棱桔橙
眉山国保档案(7):丹棱白塔
家乡丹棱好风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