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客户想用快递的时候,我们就在那里!”

导 语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高原”“革命老区”,任何一个关键词,都会让我们联想到一系列制约快递业发展的不利因素。而当这些关键词都集中在一起的时候,发展快递业的难度可想而知。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圆通速递用四年的时间扎根、生长,用事实证明了在偏远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快递的可能。


从成都出发,沿成灌高速、都汶高速向西北行驶约130公里,就是汶川县。2008年的那场“5·12”大地震,让全世界都记住了这里。当时,通往外界的都汶路,被视为救灾的“生命通道”;如今,灾后重建的都汶高速,重新定义了汶川的地位—阿坝州与外界联通的桥头堡。圆通速递在阿坝州的运营管理中心就设在这里。

如果从2011年11月1日阿坝圆通在茂县的第一个网点开业算起,其成立至今不过四年多时间。但这四年,却是圆通速递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生根、发芽,并获得快速成长的四年。阿坝圆通不仅实现了州内13个县网点全覆盖,更通过组建车队、建标准化门店等一系列举措,让快递成为少数民族群众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从30:1到5:1

“赶场(注:赶集)的时候,附近村里的乡亲们就到县里来取快递、寄快递。有一次,一位藏族大妈来店里寄了一包牦牛肉,还没出店门,就兴奋地给孩子打电话说,‘已经通过邮局寄出,过两天就到’。她把我们圆通当成邮政了。可能在她的印象中,只有邮局才能帮着他们把东西寄出去吧。”说到这里,阿坝州圆通速递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总经理黄兴林哈哈一笑,那张川西少数民族地区特有的“高原红”脸颊,在强烈的紫外线照射下显得愈加朴实。或许,在他看来,能解决少数民族地区乡亲们没有快递可用的难题,即便被误认,也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黄兴林描述的场景,记者没有亲眼见到。但是,在造访阿坝圆通的第一站—阿坝圆通汶川营业厅时,却亲眼见证了快递给这里的人们带来的方便:装饰一新的标准化门店,在一排新建的三层小楼的底商,窗明几净。不时有人进入店内,向工作人员报上姓名和手机号,工作人员从柜台后的库房找出快件交给取件人,取件人签收后,满心愉悦地离开。在门店的一角,一位穿着少数民族服饰的女孩,正在店内工作人员的指导下,用门店提供的iPad浏览淘宝网页,下单购物。记者随机采访了一位前来取件的用户,他说,从网上下单到收到快件,也就三四天,“如果跟踪物流信息,只要今天到了成都,明天肯定就能到汶川”—这样的快递用户体验,与中国其他三四线城市相比,并无差异。这也和我们印象中在偏远少数民族地区使用快递不便的刻板印象形成了鲜明对比—空间的距离,并不妨碍少数民族地区的群众和城市里的消费者共享网购带来的便捷。

“‘互联网+’时代是一个开放的时代,有了网络、有了快递,我们就可以通过网络买到外面的商品,我们也可以通过网络把汶川的腊肉、枇杷、樱桃、苹果卖出去,这是我们致富的新路子。”课堂上,汶川中学政治教师陈红这样告诉她的学生们。新的教学大纲,让陈红更加关注发生在身边的变化。她敏锐地发现,从2014年开始,身边用快递的人突然多了,快递的效率提高了,借助快递在网上做生意也不是一件新鲜事儿了。

黄兴林告诉记者,经营阿坝圆通四年多,一个最直观的变化就是快件进出港“剪刀差”在缩小—2011年,阿坝圆通进出港比为30:1,2012年变成了20:1,现在基本上稳定在5:1。他很清楚,数字变化的背后,是用户对圆通品牌的认可。而这,全仰仗阿坝圆通这些年做的两件大事:州内13个县网络全覆盖;自建车队结束了转运快件依靠第三方运力的历史,时效缩短了24小时以上。


飘扬的圆通旗帜

一层分拨作业场地,二层员工宿舍生活区,三层办公区—这就是阿坝圆通的运营管理中心,记者对黄兴林的采访,就是在三层的天台上进行。

天台的旗杆上,一面带有圆通速递Logo的旗帜,在蓝天和阳光的映衬下,随风飘扬—把公司的旗帜插在屋顶,这样的场景,在基层快递网点并不多见—汶川地震后,当地不少群众自发地将国旗插在了房前的屋顶上。黄兴林多插了一面—圆通的旗帜,没想到竟成了一道风景。交谈中,黄兴林告诉记者,他希望,在阿坝州内,圆通快递能到的地方,就能看到圆通的旗帜在飘扬。

便捷地使用快递,已经成为少数民族群众生活的一部分


愿景虽好,行动不易。“阿坝州下辖的13个县全部被认定为革命老区县。”—在阿坝州政府官网上,记者看到了这样一些关键词: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高原”“革命老区”,任何一个关键词,都会让我们联想到接下来一系列制约快递业发展的不利因素:经济欠发达、交通不便,可能还伴有一定程度的“观念落后”。而当这些关键词都集中在一起的时候,要发展快递业的难度可想而知,更何况实现全州13个县全覆盖—生存下去,是阿坝圆通面临的第一大挑战。

黄兴林告诉记者,他发现,从2013年开始,州内的网购消费能力就开始爆发,每天的进港件量持续攀升,从2011年起步时的四五十单,上升到600多单。这和陈红的观察也十分契合。在她的印象中,2013年前后,汶川县城的快递公司突然多了起来,学校的老师和同学们都热衷于网购,“吃的、用的居然都可以在网上很方便地买到”—然而,经营快递的盈利点在揽件,单纯依靠派件,很难获得较高的利润,特别是在西部偏远地区,畸形的进出港件量“剪刀差”,网点往往需要总部的补贴才能勉强存活。

阿坝圆通所面临的,是制约西部地区快递业发展的共性难题,对此,阿坝圆通的策略是“开源节流”。在黄兴林看来,成本控制是一家企业要想获得长远发展的必修课。而据他观察,当时阿坝州内的圆通品牌分别由不同的人来经营,各家都需要往成都转运快件,资源分散,不利于成本的管控。如果把分散的资源进行整合,集中转运,必定会降低成本。不过,这也带来另一个问题,各家老板都是独立核算,集中转运的成本如何分担,大家心里都有一个小算盘。在这种情况下,黄兴林萌发了整合阿坝州内圆通品牌的想法。而恰好,有的县网点经营不善谋求转让,给他提供了机会。

收购马尔康、松潘两个县的圆通公司,开通汶川县、理县的快递市场,收购(控股)黑水县、九寨沟县、金川县、阿坝县等县级的圆通品牌,2013年黄兴林一举实现了阿坝州内的13个县的网点全覆盖。2014年,为响应国家邮政局提出的“快递向西”“快递下乡”号召,阿坝圆通又趁势开通了漳扎镇、川主寺镇、土门乡、水磨镇、四姑娘山镇等乡镇的业务,成为阿坝州内快递网点覆盖最全的民营快递企业。网络的完善和下沉,对刺激当地网购消费能力的作用,几乎是立竿见影。特别是当别的快递品牌网络还未下沉时,先到者的优势更加明显。黄兴林透露,到2015年年底,阿坝圆通每天的进港量已经稳定在五六千票,2013年的时候,这个数字还仅是五六百单,两年增长10倍。

效果还不止于此。如陈红在课堂上向学生们讲述的那样,快递和电商的共同作用,的确为乡亲们找到了一条新的致富路。产自高寒地区的牦牛肉、苦荞茶、青稞酒,这些都开始通过快递被销往外面的世界。作为先到者,这些业务自然也就成为阿坝圆通的囊中之物。


策略消化车队成本

在黄兴林的手机和电脑上,同时装有一款车辆GPS监控系统。借助这套系统,他可以随时随地掌握公司车队每一辆车的运行情况—车到哪儿了?是不是坏在半路上了?据此他可以灵活地调度运力,保证当天到件拉得回、揽件送得出。

“阿坝州里,在红原、在若尔盖,公路上跑着的,有快递公司Logo的车,除了中国邮政,就是我们圆通速递。”说起组建车队,黄兴林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黄兴林在电脑和手机端都装上了车辆GPS定位监控软件,随时掌握车队的运行状况


阿坝圆通组建车队的时间始于2014年。在此之前,阿坝州内所有民营快递企业快件的进出,全部依托第三方物流公司。在快递业务体量不大的时候,依托第三方物流无疑符合“开源节流”的策略。然而,当业务体量增大,第三方物流的优势就开始削减。更为关键的是,“主动权不在自己手中”“时效无法保证”等一些问题开始凸显,而这些,直接影响用户的体验。

“车队刚跑起来的时候,其他快递公司都说,不出三个月,班车肯定停,但我们越跑越好。”黄兴林告诉记者,阿坝圆通组建车队的做法,起初并不被大家所看好。理由很简单:偌大一个阿坝州,13个县,单靠四五辆车如何串联起来?更何况,阿坝州内交通不便人尽皆知,车辆的损耗、维护,人员的工资,燃油等各种成本叠加,阿坝圆通是否能消化掉?

在阿坝州的地图前,黄兴林向记者展示了阿坝圆通车队的运行策略—“接驳+干线”。车队以汶川县为枢纽,开通三条线路:东线从汶川出发,向北经茂县抵达松潘县,辐射北部的若尔盖县;西北线从汶川出发,向西经理县,再向北抵达红原县,辐射西北部的阿坝县;西南线经理县抵达马尔康县,辐射壤塘、金川、小金三县。这种以点辐射周边接驳,点与点之间干线连接的接力运输方式,把整个阿坝州连成一片,而其优势最直接的体现就是时效的提升,即便是从州内相对偏远的若尔盖、壤塘等县寄出的快件,也能在24小时内转运到成都,进入圆通的大网。同样,从外围寄到州内的快件,也可以当天转运至收件人所在县的圆通网点。快递真正快了起来,改善了用户的体验,带来的是用户的口碑相传和发件量的提升,企业发展由此步入一个良性循坏。

我想改变乡亲们的老记忆

让企业生存下去,是在偏远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快递的第一步。那么,很显然,阿坝圆通已经做到了。对于一家企业而言,满足于此是不够的。在黄兴林的设想中,未来阿坝圆通的理想模式,是“三店合一”—标准化门店+分拣作业+电商实体店。“快递和电子商务结合在一起,我们才会走得更远。”黄兴林说,他希望未来的阿坝圆通,可以和当地的经济发展结合得更加紧密。

这一设想已经步入实践。在汶川县,首家标准化门店已经在2014年开门营业,除了常规的门店揽件外,牦牛肉、沙棘饮品等具有地方特色的产品也已经摆上了柜台,客户休息处免费提供iPad,工作人员也可以帮不会网购的用户在网上买到称心的商品;在茂县,阿坝圆通起步的地方,两家门店分别开在了县城的两头,用户可以选择就近门店收发快件;在整个阿坝州,这样的标准化门店目前已达30多个。

“我想改变乡亲们心中‘只有邮政才有门店’的老记忆,圆通也可以有自己的门店,门店也可以‘高大上’。”黄兴林告诉记者,门店开起来,就会有客流,有客流,就会带来生意,“有些老乡可能并不了解快递,也不了解圆通,门店开在那里,就是一个很好的广告。他们可能一年也用不上一两次快递,但他们要用的时候,我们就在那里。”



快递行业政策数据、资讯、智慧分享平台

了解快递事,读懂快递

高人气评论可获得神秘小礼物一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午报:圆通上调全国到上海快件派费;全时生活关闭多家门店
【盘点:高铁送快递,众包首参战,今年双11物流有了这些新玩法】
有毒快递后圆通等拒收液体:等风声过了再说
“习惯了”的力量
天猫京东电商大战正当时 圆通上万快件无人送!马云要怒!
快递公司又双叒调整了派件费!中通韵达圆通率先启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