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没点小心机怎么作曲?音乐家都爱把秘密藏在音符中
userphoto

2018.09.24

关注

勃拉姆斯将爱人的名字写进曲子,无数的作曲家都把自己和友人的名字编进音乐。

本文获「利维坦」授权转载

看过上世纪90年代一部国产优质电视剧《无悔追踪》(豆瓣评分9.2)的人,想必会清晰地记得里面的一个情节:

王志文饰演的台湾特务冯静波(代号5182)长期潜伏在大陆,他通过短波收音机中播放的穆索尔斯基(Modest Petrovich Mussorgsky)的《展览会之画》(Pictures at an Exhibition)的序曲《漫步》来作为加密暗号和台湾进行联络。

只可惜,刘佩琦饰演的肖大力才疏学浅,几十年也没识破这个邻居特务——如果5182遇到文中的这种解码专家,估计早就露馅儿了。

其实想想音乐与游戏的关系也十分有趣。

著名的当属巴赫的《音乐的奉献》(Musikalisches Opfer),该作创作的契机来自巴赫与腓特烈二世在1747年5月波茨坦国王住处的一次会面。

由于巴赫以作曲闻名,国王提供给他一段长而复杂的音乐主题,命他作一首三声部赋格。巴赫完成了此任务,国王又让他用同样的主题谱一首更复杂的六声部赋格。

当代评论认为腓特烈二世当时目的可能在于羞辱和贬低哲学家和艺术家。

巴赫回答说他需要时间作曲,并答应如果作品完成,将寄给国王。他回到莱比锡,写下国王的主题(Thema Regium)。在这本乐谱的扉页上,巴赫做了这样的题词:

该曲节奏很不规则,又是高度半音化的(这也就是说,里面充满了该曲的调外音)。

“Regis Iussu Cantio Et Reliqua Canonica Arte Resoluta”(奉旨承诏,将歌曲及余部以卡农技巧予以解决),巴赫使用卡农(canonic)一语双关,它不仅有“用卡农”(with canon)的意思,还包含“用可能有的最好的方式”的意思。

上面这句话,每个词语的首字母排列在一起,又组成了一个单词: RICERCAR。这是意大利语,有“探求”之义。ricercar其实就是现在被称为赋格(fugue)这种曲式的原名。

原文:With Musical Cryptography,Composers Can Hide Messages in Their Melodies

作者:CHRISTINA AYELE DJOSSA

翻译:游程

校对:youish

在电视与文学作品里的众多桥段里,间谍活动往往富有戏剧性,能够激起观众和读者们极大的兴趣。

例如:如果一个初露锋芒的主人公想借助信件或者文章传递一段秘密信息,为了防止对手的监视,他不得不极其谨慎地打乱文序。但是这段加密信息真的可以平安送达吗?悬念总是能吊足观众们的胃口。

人们很难想到音乐可以传递加密信息。这种技术被称作音符加密术(Musical Cryptography)——一种通过音符名A到G传达单词、缩略语或者暗语的方法。

解码。照片说明:AIDA AMER【环形乐谱表:大卫·劳伯格·库德(DAVID LOBERG CODE)】

这种传达秘密信息的方式会出现在电视剧的剧情里,例如苏格兰18世纪的时间旅行电视剧《古战场传奇》(Outlander);以及一些神秘小说,例如《白玫瑰的秘密》(the Secret of the White Rose)。

这两部作品的主角都使用了音符加密术作为侦查和通讯的主要方式,以防被敌人觉察。

比如说,在《古战场传奇》第二季“实用的职业与伪装”这一集中,主人翁吉米和克莱尔截获了一封来自英格兰查尔斯·爱德华·斯图尔特(Prince Charles Edward Stuart)王子的密信,这封信装有一张德文乐谱。

这张笨拙的乐谱所记录的曲子与巴赫的《哥德堡变奏曲》很相似,但是有五个随机密钥会随着演奏家的演奏而频繁地发生变化。

当这张乐谱被吉米破译时,音符升降号的变化显示出一则消息:斯图尔特王子打算使用从吉米、复仇的桑德灵厄姆公爵(Duke of Sandringham)以及其他英国阴谋家那借来的四万英镑,夺回属于他的皇权。

菲利普·施密尼斯(1719-1792)的漫画像。图源:Georgian Gentleman

17世纪和18世纪早期,诸如约翰·威尔金斯(John Wilkins)、菲利普·施密尼斯(Philip Thicknesse)这样的数学家和密码学家认为,音符加密术是最难以捉摸的传递私密信息方式之一。

他们声称音乐是完美的伪装,因为间谍们从不会去怀疑音乐。当播放加密的音乐时,这些加密的音乐和其他任何音乐听起来并无不同——即便是接受过音乐训练的听众也会被轻易地愚弄。

1772年,施密尼斯在其著作《加密写作以及破译艺术》(Treatise on the Art of Deciphering, and of Writing in Cypher)中写道:对于那些调查加密信息的人来说,谁会想到没有一句歌词的古老而悦耳的曲调可能包含着送信人想要传达的秘密?而手写的字母则没有这种瞒天过海的优点。

J.Bucking, 《秘密通讯系统设计指导》,1804年,麻省理工学院图书馆特别收藏

施密尼斯补充道:

“我相信乐谱可以经过巧妙的重构,从而装下很多信息:音符传达的可以不仅仅是旋律,还可以表达情感。因此,一个音乐大师在教授他的学生时,不仅仅教他们如何演奏乐器,还会教他们如何同时用音乐与听众交流。”

施密尼斯开创了一套加密系统,该系统使用四分之一符、半音符、高音谱号和音调符号。

他声称自己的这套和弦音符表具有强大的加密能力,能够将信息像文字一样“完美地”传达给听众的眼睛,正如听众用耳朵听旋律那样。

音符加密术把音符与字母表里的A、B等字母一一对应起来。施密尼斯引述了英国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对音符加密术的看法:“所有文字加密术中,音符加密术无疑是迄今为止最巧妙的创造。”

至少对于没有受过侦查训练的人们来说,音符加密术就好似用了根本不会被觉察的密码。

而对于接受过训练的人来说,西密歇根大学音乐教授大卫·劳伯格·库德(David Loberg Code)则认为,一整串包含信息的加密音符可能会引发一些问题。

他说:“因为加密的体系不具有音乐性,造成了旋律不和谐,所以这样的加密手稿看起来会很可疑。”

如果有人打算把音乐理论学家迈克尔·海顿(Michael Haydn)的26音符图当作文字信息传达出去,那么就会把低音符G改成A,G升调改成B,如此一来就会使得乐谱脱离原定的主题。

加密过后的音乐一经播放,可能听起来极度无聊,就像是一串随机生成、毫无章法的音符。

1808年,魏干德·里滕斯滕尔(Werigand Rettensteiner)为海顿所著的传记附录提到了这一串音符密码,可能是弗朗茨·约瑟夫·海顿(Franz Josef Haydn)的兄弟迈克尔·海顿所作。

古典作曲家是音符加密术的主要使用者,但是目前还没有已知的用于谍报或情报目的的音符加密术实例。相反,大多数作曲家会出于找乐子的目的,把自己或是好友的名字写进曲里。

“有时名字只在整首曲子中有微妙的提及,”库德说道,“但这种歌曲中隐藏名字的方法又会特别引人注目,因为某人的名字是这首歌曲的主题,会被一遍又一遍的播放。在这种情况下,不论你是否清楚地知道作曲家将名字转化为音符的过程,但很显然你都能听到这种旋律。”

这些作曲家希望在曲子中留下自己的踪迹,“他们对此一点也不讳莫如深,反而开诚布公,将这种做法写下来,或者告诉听众。”就算感兴趣的旁观者发现他们的音乐是加密的,他们也不介意。

阿加西·冯·博尔德(Agathe von Siebold)。图源:Twitter

19世纪,德国作曲家约翰内斯·勃拉姆斯(Johannes Brahms)曾谱出过一首广为人知的加密乐谱。 1868年,他在“G大调六重奏”中里加入了一个密符。

1858年的夏天,正值25岁的勃拉姆斯与阿加西·冯·博尔德(Agathe von Siebold)陷入了爱河,23岁的阿加西是一位音乐指导,也是勃拉姆斯好友尤利乌斯·奥托·格林(Julius Otto Grimm)的声乐学生。

他们迅速订了婚,但是1859年1月,为了能够更好地专注于音乐,勃拉姆斯毁婚了。

约翰内斯·勃拉姆斯。图源:美国国会图书馆/ LC-DIG-HEC-23687

阿加西·冯·博尔德后来和其他人结了婚,而勃拉姆斯在去世之前一直保持单身的状态,但他仍然爱着博尔德。

他把阿加西英文单词里的字母A-G-A-H-E写进了六重奏第一乐章的162至168小节里(德语命名法里,还原调B对应着字母H,而T不是一个音符,所以阿加西AGATHE里的T就被省略了)。

据英国广播电台主持人汤姆·瑟维斯(Tom Service)所说,这首六重奏最为动人的地方可能就是表达了勃拉姆斯的心碎。

在给好友约瑟夫·甘斯巴切尔(Josef Gnsbacher)的信里,勃拉姆斯提到这首曲子时写道:“这部作品终于使我从最后一场感情里解脱出来。”

勃拉姆斯时代之前,音乐巨匠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在其作品里用连续的B还原调奏出了自己的名字“B-A-C-H”。

曲中短暂的音乐组合如今被称为“巴赫乐旨”(Bach motif),巴赫将自己的名字编排在诸如遗作 《赋格的艺术》(The Art of Fugue)这样的众多乐段里。

巴赫乐旨(Bach motif):由 B、A、C、B 四个音符组成的序列。作为音乐加密术中常见的例子,这个主题被很多作曲家使用过。图源:wikipedia

勃拉姆斯的密友兼浪漫主义作曲人罗伯特·舒曼(Robert Schumann)也曾将音符加密术运用在自己的作品中。

在其作品《狂欢节》(Carnaval)中编进了A-S-C-H,A-s-C-H和S-C-H-A(在德语命名法里降调E写作S,降调A写作As)。

首先,这三个暗符代表他当时未婚妻的出生地——原德国的阿希地区(现捷克境内)。

其次,德国人为了纪念“圣灰星期三”,会把灰烬(Ash)拼写成“Asch”。最后,这三个加密音符也是从舒曼(Schumann)自己的名字中选取出来的。

即使音乐风格在20世纪发生了演变,但是像约瑟夫·莫里斯·拉威尔(Joseph Maurice Ravel),阿奇勒·克劳德·德彪西(Achille-Claude Debussy),弗朗西斯·普朗克(Francis Poulenc),奥利弗·梅西安(Olivier Messiaen)和德米特里·肖斯塔科维奇(Dmitri Shostakovich)等音乐家则坚持进行音乐加密,有些人甚至会在乐曲中插入多达26个英文字母,甚至可以在一首曲子里拼出自己的名字。

在法国作曲家奥利弗·梅西安所谱的一首加密曲里,把字母表里的26个字母与乐谱里音符成功的对应起来,创造一个新的单词,很像他一首名为《三位一体的实义之冥思》 (Méditations sur le mystère de la Sainte Trinité)的管风琴作品。

库德说,法国哲学家托马斯·阿奎那(Thomas Aquinas)在《神学大全》(Summa Theologica)里阐释过对本质、人类、父权和光明的看法,梅西安的这首加密曲翻译过来其传达的内容与之有点相似。

梅西安的作品以丰富的韵律和复杂的节奏而闻名,他是少数几个能够在加密曲谱发挥出个人风格的作曲家之一。

Solfa Cipher网站页面

如果你想创作出一首乐曲来传达加密信息,或者表达对朋友的感激之情,又有什么样的办法可以做到呢?

库德开发了一个名为Solfa Cipher的网站,在这上面用户可以把文字转变为朗朗上口的旋律。

“并不是所有26个字母都能在音符中找到对应,Solfa Cipher只能把字母与7个音阶(哆、来、咪、发、索、拉、西)根据持续时间对应起来。”库德如是说。

该网站也提供了解码音乐的功能。

原作者不详,援引自亚伯拉罕·李(Abraham Rees),《百科全书》(Cyclopdia)(1778)大卫·劳伯格·库德

如果你对破译音符密码感兴趣,也可以加入一些民间破译小组。

去年,一些职业解码师和学生解码爱好者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召开了一次名为NorthSec的会议。

在会议设置的诸多挑战中,有一项名为索尔法密码(Solfa Cipher)的比赛,参与者必须通过由谱号、主音、调式、节奏型这四大元素定义的密钥进行解码。

与会者乔纳森·拉西科特(Jonathan Racicot)在其博客中提到,参加会议的选手后来使用英语语言矩阵破译了索尔法密码:“第一阶段的破译词为‘皮下’,下一阶段可获取完整的密文。荣光致拉奥(Rao)。”

不论加密乐曲隐藏的是作曲者的姓名还是上面提到的这些更为复杂的信息,对于大多数音乐理论学家和破译者而言,破译成功并不总是他们孜孜以求的目标。

有的时候,真正能让他们感到激动的是复杂谱曲结构的背后故事。

- End -

本文转载自「利维坦」

转载请联系原公众号

作者 _游程 | 图片来自网络

特别声明:本文为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每日钢琴指南丨学习钢琴如何读谱?
巴赫涂鸦创作者Anna Huang现身上海,倾情讲解「音乐生成」两大算法
掌握密码学的作曲家有多可怕
音乐家的故事
幽默小故事-艺术家篇1
一生只爱自己的师母,与贝多芬巴赫齐名的作曲家 勃拉姆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