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6.赤脚大学生

16.赤脚大学生

    筛妹来到了大学,这里一切都远比中学好得多。校园宽敞,院内绿树成荫。校园里有好多好多楼房,有教学大楼、实验大楼、学生大楼、图书馆,还有三个学生食堂两个农场一个畜牧场。筛妹在热心的高年级的同学的带领下,一一办了手续。父亲给的十元钱刚够交书费。幸好这所大学不交学费和伙食费。学校借给每个新生一床蚊帐。办完手续,高年级同学就领筛妹到了寝室。寝室里有八个床位,四个上铺,四个下铺。筛妹的被子没有里子和面子,她选择了一个上铺,可以用蚊帐遮遮。几件换洗的破旧衣服,塞到枕套(读初中时得的奖)里当枕头。棉絮仍然是半边垫半边盖。读初中时校长的爱人麦老师送的一双布鞋省着穿了几年现在也烂了,只好打赤脚了。生活上的艰难困苦,好在筛妹已经过惯了。她,一个女大学生,打着赤脚去上课,也不在乎人们笑不笑了。上课,她专心地听讲,课后她认真完成作业、复习功课、预习新课。业余时间,她常常去图书馆,因为那里有各种各样的书籍,有学不完的知识...

开学不久,学校评定人民助学金,同学们评给筛妹双甲,筛妹坚决不要。她自从学习了雷锋的事迹后,处处想到国家。只要伙食问题解决了就行了,其他的困难自己想办法克服。可是,班上再没有比筛妹更困难的同学了。同学们(特别是家住爱阳市的同学)都从来没有见到过象筛妹这样艰苦的同学,大家非要把双甲人助金评给她不可,推委不过,筛妹只好接受了。这样,筛妹不但每个月11.50元的伙食费解决了,而且每个月还能领得3元钱的另花钱。后来,学校了解到了筛妹没有被套,又给了筛妹一床被套。筛妹心里热乎乎的。她觉得,党和人民给与自己的太多太多,自己一定要努力学习,以优异的成绩向党和人民汇报...

    筛妹被选为班上的团支部书记,她很快就记住了全班同学的名字,了解到了每个同学的学习、家庭情况。开学不久,便是中秋节,筛妹和团干、班干组织全班同学开了一个联欢晚会。同学们玩得高兴了,忘记了八月十五倍思亲的惆怅。通过联欢,增进了同学间的了解,加强了团结,因此同学们干什么都很齐心。团支部决定,由团员带头,其他同学志愿参加,每个星期天去学生食堂帮厨。同学们三个一组,五个一群的,分别到三个学生食堂帮助工人师傅洗菜、切菜,还给他们念报纸,唱歌给他们听等等。这样一来,工人和学生之间的情谊加厚了,同学们把老工人当成自己的父母,工人们把这些十几岁的娃娃当成自己的儿女,谁病了,工人师傅们就为其做上美味可口的病号饭。班上有一个回族同学,师傅们专们为他做一份回族伙食。

    同学们每餐饭都是等齐了八个人一桌。每桌一大铁盒饭(农院学生每月每人的定量是33斤),一大瓷盆菜,油水很足。每餐的菜里多少都有些肉。伙食对于筛妹来说已经够好了,饭也吃得饱了,油水也可以了。可是,有的从小在城市长大有父爱母爱的同学,就觉得伙食不如家里好。米里掺上苞谷面蒸的饭,他们往往不吃最上面的那一层,都往筛妹碗里擀;菜里的肥肉,嫌上面有猪毛,不吃,也往筛妹碗里夹,筛妹总乐意帮她们的。由于筛妹不挑食,除自己那一份外,几乎天天都要帮同学的,不到两个月,苗条的筛妹从98斤长到了128斤,比小猪儿还长得快。

    有的同学吃饭有点浪费,筛妹看着怪痛心的。有一天,她帮厨时,从师傅那里称了一两米。16两制的称,一两米有1837颗。筛妹算了一下细账,全国有六亿五千万人,如果每人浪费一粒米,加起来就是两万两千多斤呀。浪费一粒米,这看起来微不足道(一个人一天不起止浪费一粒米),可是加起来就不得了。二万多斤粮食够二万多人吃一天啊,筛妹不由得想起了鱼米县事件。于是,筛妹用大字报将算的细帐公布在饭厅里,同学们都纷纷围拢来看。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农学院的同学大多数都来自农村,都深知粮食的宝贵。于是,大家时时处处都注意了节约,浪费粮食的现象基本上看不到了。

    有一天,筛妹发现本班的一个男同学,随手扔了半个馒头,她不声不响地把它拣了起来,用纸包好。到了晚上,便召集全支部的团员开会,批评帮助这个团员。同学们帮助他提高认识,为什么同样来自农村,他变得这么快,白白的细面馒头,一扔就是半个。这个同学认识到了错误,痛哭流涕地说:我有点忘本了。事后,筛妹觉得这事有点不对头,为什么他那么大的个子,一个馒头都吃不完呢?一调查,哦,原来他生了病。因为有病,不想吃东西,又不好意思把吃剩下的馒头给同学吃,只好扔了。筛妹感到自己的工作做得不深入细致,就主动向这位同学作了自我批评,并向他赔礼道歉,还让一个男同学陪他去医院看病。到医院一检查,原来这个同学得了急性肝炎。筛妹和同学们马上送他去住院,并安慰他好好治病,病好以后,大家帮他把功课补起来。

为了让同学们星期天好好休息,筛妹决定不再占用大家的休息时间了。因为,凡是筛妹想出什么点子,大家都会乐意地跟着做(那个时候的班团干部极其好当,同学们一点不调皮,都很团结友爱。)。而她,总是个闲不住的人。每个星期天,同学们一起床就不见了筛妹的身影,她到哪里去了?原来筛妹每个星期天都独个儿到学院的农场劳动去了。她们班到农场劳动时,她曾主动要求和农场的老工人张妈一起刮马粪。这活儿又脏、又臭、又危险,不小心就会被马踢伤。张妈说,她常年如一日,无论天晴落雨,刮风下雪,节假日星期天,她每天清早都要到马厩里去刮两车(小板车)马粪。有时候生了病,都要带病坚持刮马粪,因为这是她的任务,没有人代替。筛妹决定每个星期天来帮张妈刮马粪,如果张妈身体好,有筛妹帮忙,她们就可以早点刮完马粪,那样,张妈就可以早点回家做家务(她家有三个小孩子)。如果遇上张妈生病,筛妹就一个人帮张妈把两车马粪刮完,这就是同学们每个星期天一大早就不见筛妹的身影的原因。

她和张妈刮完马粪,便到农场前面的小河沟里去洗脸洗脚,边洗边给张妈唱歌讲故事。有时候,筛妹悄悄地把女同学穿脏了还来不及洗的脏衣服和布鞋统统收到这里来洗,洗好后凉在沟坎边,边洗边唱,好象不知道什么叫累似的。慢慢地,她的秘密被同学们发现了,外号叫伤兵的一位女同学也主动和她一起到这里来,她们一起劳动,一起唱歌,一起洗衣服,一起读俄语。她们有说有笑,星期天过得愉快而有意义,那些玩公园、逛商店、睡懒觉的同学,哪里享受得到这般快活。田野里新鲜的空气,大自然美丽的风光,哗拉拉的流水,凉爽爽的风,那嫩绿绿的小草,那田埂边上的野花,无不叫人陶醉...

    筛妹们每个班都有几亩田、地,筛妹们在自己班里的土地上,种水稻、油菜、花生。结合书本知识,他们学会了怎样积堆肥,怎样种花生,怎样种茶树。春种,他们适时播种,精心育苗。锄草,淋粪,筛妹总是抢脏活、重活干;收小麦,割谷子,休息时筛妹总要充分利用这个时间拾掉在田、地里的谷子、麦子。冬天,冒着严寒,他们要到离学校很远的另一个农场去数小麦的分渠数;学校农场附近的砖瓦厂失火,他们奋不顾身地去救火,很多同学受了伤,赤脚的筛妹脚被烧起了几个大泡;学校组织全校师生到附近的生产大队帮助农民挖沟开渠,筛妹常常干得浑身是汗,休息时往往还要为社员和同学们唱歌、表演顺口溜,将劳动中出现的好人好事编成顺口溜来表扬;到生产队帮助社员农忙,社员总夸她能干,能吃苦耐劳。除了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外,她住在哪家,就帮助哪家干家务,挑水、煮饭、喂猪。农民们对这样的大学生总是赞不绝口。到处都能听到筛妹的歌声、笑声,到处都能听到人们对筛妹的夸赞声。由于筛妹每天都坚持学习毛主席著作,学习马列主义,心胸开阔了,眼界放宽了,她决心为党的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她时时处处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学习成绩优秀,劳动积极,生活艰苦朴素,尊重师长,团结同学,助人为乐,热心参加社会活动,积极宣传毛泽东思想,66428日,筛妹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全校学生中仅有的三名预备党员中的一员。.青年节,院团委、学生会将她的事迹作了展览,她被评为三好生。在全院的表彰大会上,学校党委特地奖给她一套毛泽东选集,筛妹如获至宝,用纸包了又包,十分珍惜这份奖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吴县中学66届同学做一个电子相册纪念下乡50周年
我的少年(3)
30条经典搞笑语录.笑死人不偿命
我和《风瞬》的缘
笑话-颜色
稷山 王月芳//师德师风伴我前行(上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