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农安辽塔第四次修复!天宫已现,地宫还有啥?

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在吉林省农安县现在的位置,1000多年前,有一座城叫黄龙府,这是辽金两代军事重镇和政治经济中心,金兵俘虏宋朝徽、钦二帝后,曾将他们一度囚禁于此。于是,有了岳飞名垂千古的《满江红》和“直捣黄龙”的豪言壮语。


在黄龙府,有一座辽塔,建于1023年至1030年之间。如今,黄龙已杳,辽塔尚存!


但是,经过千年的沐风栉雨,到上世四五十年代,辽塔已只剩下一个棒槌型的遗址。后经过三次修复,初现原貌。如今,辽塔正在进行第四次修复,预计年底与世人见面。


在修复现场,看着这座古朴浑厚的建筑,不禁让人感叹:如果当初岳飞真的直捣了黄龙府,不知道它还能不能屹立到今天!!!正是——


一曲满江红,

十年臣子恨。

若遂岳飞志,

辽塔复如何?

            ——编者




反复调试火候,手工烧制古塔瓦当;剔除塔身涂料、修复残损青砖;替换现代化避雷设备……经过近一个月的筹备,我市近日正式启动农安辽塔修复工程,这也是半个世纪以来,辽塔的第4次修复。


从一座棒槌形的遗址到恢复原貌,再到重获健康,这座已近千年高龄的古建筑将于年底与世人见面,一展旧日的古朴壮观,以及辽代契丹族人在建筑设计和工艺美术等方面取得的辉煌成就。



土窑手工烧制异形瓦


农安辽塔是辽代黄龙府遗留至今唯一的古建筑,建于1023年至1030年之间,距今已近千年,这也是位于我国最北方的一座古塔,2013年被评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


此次维修以加固为主,“日晒风吹中,塔檐上的大部分瓦片已经破碎,塔身颜色不均,塔侧的铃铛也因为锈蚀有掉落的危险。”施工现场,仰望着40多米高的古塔,农安县文物管理所副所长王万里说,“这次修复最大的难点就是以古老的工艺烧制瓦片。”


俯瞰修复中的农安辽塔


据了解,此次更换的瓦片约有1000多片,包括滴水、平瓦等4种类型,“这种青灰色的瓦片需要土窑手工烧制,而吉林省内已找不到土窑。”为此,维修负责人彭先生特意赶往南方,与烧窑工人反复调整火候试色。


“我们已经尝试了20多天,已经找到了最相近的颜色,再经过一段时间的日晒后就能基本达到原貌的程度了。”彭先生说,辽代砖塔建筑的特色就体现在密檐中,此次在尝试不同规格、不同形状、不同纹络瓦片的烧制过程中,大家也领略了古人的智慧。



繁复工艺程序还本色


走近辽塔,可清晰看到塔基部分有不同层次的青色。


王万里说,很早以前,大家保护文物的意识并不强烈,有很多游人在塔基部分留下了刻痕,为了清除这些刻痕,有些部门便在塔身刷上了近似颜色的涂料。“这也是塔身颜色斑驳的一个原因,另外,涂料本身对塔身青砖也造成了一定伤害。”


剔除塔身涂料、更换残损青砖是本次修复的又一重头戏。


施工人员在工作


“这是一个相当繁复的工艺程序,首先得用特殊材料清洗塔身,还需要把破损的青砖从塔身中起出来,再在不影响外观的情况下换上新的青砖。”彭先生说。虽然只有三个环节,却特别考验工人的技术水准。


彭先生建议,修复后,建筑应定期涂抹砖水,防止腐蚀,延长古建筑寿命。



天宫文物展辽代工艺


在1953年的一次修复中,在辽塔第十层发现了一间砖室。


“当时,工作人员在第十层发现了一块异于周围的大型方砖,大概80厘米左右见方,打开一看,下面是一个斗形空间,有4米深。”


修复中的农安辽塔


王万里介绍,这个空间被称为天宫,里面存放有铜铸的释迦牟尼佛和观音菩萨像,装骨灰的布包、瓷香盒、瓷香炉、单线阴刻佛像银牌饰;此外还有一个圆形木盒,盒内装有两块人骨和一个圆形的银盒。其中瓷香炉极为精致,瓷香盒施用搅釉技术,褐白相间,密密层层如花辨状呈辐射式展开,晶莹秀丽,是辽瓷中难得的珍品。


目前,这些出土文物现已交由省博物院等处保存。据推测,辽塔下方还应该建有地宫,但为了保护古建筑,相关部门并未展开进一步探测。



4次修复跨越半个世纪


到上个世纪四五十年代,历尽风雨剥蚀和人世沧桑,最初映入世人眼帘的农安辽塔,已经仅剩一个棒槌形的遗址。


1953年,政府首次对古塔进行保护性修缮,修筑至十层。当年,就是在这里发现了天宫。


1983年,又进行了大规模修缮,使古塔恢复了本来面貌。


1991年,塔身出现裂缝,因而进行了加箍、灌注等方法加固。



施工人员进入修复现场


时至今日,半个多世纪过去了,辽塔将重新以全盛时期的原貌出现,继续为世人了解辽代历史提供实物例证。



农安辽塔长这样


农安辽塔为砖筑,实心,密檐式,八角十三层,由塔座、塔身、塔刹三部分构成,通高44米。


承托塔身的塔座高一米,平整坚固,基部直径东西8米,南北8.30米,每边长7米。



塔身第一层13米,每面间隔着各建一个龛门或假门。上方承檐部分置两组斗拱;棱角部位为仿木构明柱,上置转角铺作。


第二层以上各层,均高1.75米,承檐部分均置斗拱两组,棱角部位置转角铺作。檐上戗脊均饰蹲伏的猛兽,前为狮子,后为龙马,昂首向天,栩栩如生。檐角均安有铁环,上系风铎。


塔身上面是塔刹,塔刹底部是三层绽开的仰莲,仰莲上是细颈鼓腹的宝瓶,宝瓶上是镀金的圆光,圆光上有一弯镀金仰月,其上镶五颗镀金宝珠。宝盖设在第二颗宝珠上,顶端两颗宝珠建作葫芦形。


辽塔造型优美端庄,尽现了辽代建筑的艺术风范。它是长城以北少有的辽金文物之一,也是我国最北方的古塔。



一个关于辽塔的传说


关于辽塔的由来,有这样一个传说:辽圣宗年间,钦天监有一次夜观天象,忽见有巨星从天而降,落在黄龙府附近,于是急奏圣宗,说黄龙府一带恐怕要有土龙出世,应立刻修一座塔镇住它。


圣宗闻听大惊,怕土龙与他争夺宝座,马上命钦天监赴黄龙府造塔,农安辽塔由此而来。



岳飞的十年壮志


如今的农安辽塔已于2013年被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保护文物,也因抗金名将岳飞那句“直抵黄龙府,与诸军痛饮耳”,成为东北旅游观光又一选择。


黄龙府位于今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县城内,为辽金两代军事重镇和政治经济中心,是中国历史名城之一。城址周长3.5公里,如今尚存城址残迹7处。


公元1127年,金兵俘虏宋朝徽、钦二帝,曾将他们一度囚禁于黄龙府,这才有了岳飞“直抵黄龙府”的豪言壮语。


据记载,在朱仙镇取得大胜以后,南宋朝内抗金形势一片大好,岳飞更加胸有成竹了。他觉得是时候率军收复失地、打到金人老巢了,于是激励手下将士:“直抵黄龙府,与诸君痛饮耳”。


可是,岳飞最终还是壮志未酬。出征路上,宋高宗赵构连下十二道金牌,召岳飞班师回朝。接到金牌以后的岳飞悲愤交加,十年抗金毁于一旦。



记者:朱怡

摄影:贾春文

编辑:刘素娜

责编:苑丹 于飞

'掌上长春'微信公众平台

微信ID:ccrb1945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长春农安辽塔为什么闻名全国?
你知道当年岳飞要直捣的黄龙府在哪里么?
吉林农安古塔(辽·国保)
原创︱农安古城(二)双塔之谜(上)
农安古塔
农安辽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